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理解与把握

小编: :admin

最近听了一些小学语文课,看了一些教案,感到有些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尽合理。这与这些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不准有关。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把我对几篇课文有关问题的理解简述如下,希望对老师们理解与把握课文能有所启发。

文章的主题

姥姥的剪纸

有人这样设计《姥姥的剪纸》教学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剪纸的神和对“我”的浓浓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姥姥和孙子之间的亲情,不太准确。这涉及到对文本主

题和编者意图的理解。

作者先写姥姥的剪纸,再写剪纸的姥姥,后写姥姥用剪纸拴住我的心。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深人人心;剪纸的姥姥,身心入境,达到人纸合一的境界。最后,作者写道:“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姥姥剪纸的意义在这里得到升华,文章的主题在这里也得到升华。剪纸是民族的艺术,姥姥正是用这民族艺术拴住了我的心。我从姥姥的剪纸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浓浓的亲情。剪纸让我永远不能忘怀的是家乡,是家乡的四季田野,是萦绕在每个游子心头的故土情结。

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力量。姥姥的剪纸传递的正是民族的艺术,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

教材把《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组成一个单元,练习里又安排了民风民俗、京剧的成语歌等方面内容,很明显,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单元。民间工艺、民间传说、民间乐舞,传递的都是民族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

因此,只是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亲情”,未免皮相,小看了这篇文章,至少说不够全面。

文章的思路

夹竹桃

季羡林的《夹竹桃》是大家手笔,有淡到看不见诗的那种味道。

文章首先是即景生情,作者对并不高贵、也不是最美丽的夹竹桃产生了好感,然后就仔细观察,发现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于是就格外喜欢它了,在月色朦胧之中,居然能想什么,它就是什么。正是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文章从即景生情,到以我观物,表现了一个完整的心路历程,非常平淡也非常清晰。作者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横生涟漪,进而爱之有加,陶醉于夹竹桃之美。文章遣词造句平中见奇,平常话、日常语,娓娓道来波澜不惊,有冲淡平和之美。

写夹竹桃的韧性有三句话,两层意思。第一句话说夹竹桃“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一层总领,下两句分述。第二句说,春、夏、秋,“无日不迎风吐艳”。第三句说,不管什么花,它都“无不奉陪”。“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都是对第一句话的具体阐发。这些就是说韧性。

有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这一段时,却要求学生读第一句话,“体会夹竹桃的默默无闻、不张扬、谦虚、生命力顽强”。读第二句话,“体会夹竹桃的顽强不屈、始终如一”。读第三句话,“体会夹竹桃的坚持不懈”。

把作者所认为的夹竹桃的韧性,又细分出许多不同的品质,且不问是否准确,是否牵强附会,即使每句话都分析得很有道理,也实在是没有必要。“乱挖洞、深挖洞”,固然是一种流行病,但我以为,这与教者没有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没有能把握文章的精髓有关。

文章的层次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的语言就像那腰鼓一样,急促、高昂、激越、奔放,充满张力。“好一个安塞腰鼓”,四次反复,大量的排比句,气势磅礴,回肠荡气。

但是,四个抒情层次有什么不同,有些教者,似乎没能把握住,因此,教学过程缺乏层次感。

我是这样理解四个“好一个安塞腰鼓”的。

第一层,写安塞腰鼓。

第二层,写天地之间的安塞腰鼓。震天动地,震撼人心,天地回响,人神共振。

第三层,写擂鼓的后生,是黄土高原生养的这样的擂鼓后生。

第四层,写安塞腰鼓之美,美在力量,美在阳刚,美在蓬勃了人们无限的想象。

因此,“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四次反复,内涵却不同,还是值得品味的。

既然如此,阅读与理解这四个层次,抓住那些不同的关键词语与句子;不同段落的朗读,是否会有不同的处理,也就值得我们去思考琢磨了。

诗歌的形象

村居

辛弃疾的《村居》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清秋农家风景长卷。

作者犹如一个高明的摄像师,先把镜头对准了清澈的溪水边,一个屋檐低小的茅屋,门前是一片青青的小草,然后,画外传来几声带着几分醉意的软音吴语,镜头寻声而去,推出正在谈笑的一对白发翁媪,接着,镜头摇出这一家三个儿子的画面,大儿在溪东除豆,二儿编织着他的鸡笼,小儿躺在溪头上剥着莲蓬尝鲜。

这一家有滋有味,悠然自乐。一家五口,人人都在忙,人人又都怡然自得,编织鸡笼,卧剥莲蓬,与锄豆一样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在碧水绿草之间,一户人家五个人物,个个神情毕肖。农家之忙,农家之乐,农家生活之情趣,跃然于纸面。这是一幅共时性长卷,充满诗情画意。设景、写人、叙事、抒情冶于一炉,画面很完整,也很美,

这样的诗,引导学生读读背背,引导他们进入诗的情境,让他们去体会领悟农家生活之情趣,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可有的教者却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

其中,哪一幅画面留给你深刻的印象?

(1)童趣图“卧”: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可以和“躺、坐、趴”等字比较。引导读出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

无赖:可爱、顽皮的意思,对小儿的爱称(古今词义的差别)

指名读(板书:趣)

(2)乐趣图

大儿、中儿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这两个儿子的?(勤劳、孝顺、能干)

(3)情趣图

主人公是:翁媪(书写:翁,引导从偏旁理解翁媪)

吴音:是指中国吴地的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文中指江西上饶地区昊方言。

讲解“媚”:眉——媚——相媚好——亲热地交谈什么?引导想象老爷爷和老婆婆会说些什么,聊些什么?

指名读。(这对老夫妻多会享受生活的情调啊,板书:情)

(4)情趣图

低小:体会生活不富裕,读出感觉来。

青青草:草色青青,多可爱啊!

指名读。(这是多么清净、清幽、清雅的景色啊)

3.回归词眼

看到这样的田园风光和其乐融融的一家五口,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温馨、恬静、安宁、幸福……)把这些词语汇成词中的一个字,那就是:醉(板书:醉)

“醉”仅仅是指老爷爷和老婆婆喝点酒,微醉吗?还会是什么?陶醉于什么?这样的情景还会让谁醉?(词人)

完整美丽的画面被分解成所谓“童趣图、乐趣图、情趣图、清趣图”,真有点不伦不类。对所谓“童趣图、乐趣图、情趣图、清趣图”内涵的分析也有发掘过度、牵强附会之嫌。

读诗要善于整体把握,才能体悟诗的精髓。不要把完整的艺术形象分解得支离破碎,正是所谓七室楼台碎拆开来,不成片断。

诗歌的内涵

渔歌子

张志和一曲《渔歌子》“风流千古”,非常美。当然,也是他心境的自然流露。

有人教这首词,把张志和哥哥的一首诗拿来比较,让小学生去对比“且须还”“不须归”。

师: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激昂):且须还。

生(高声):不须归。

师:为何不归?为何不归呢?好一个流连忘返啊,张志和厌倦了朝廷的争斗,……

课堂气氛很热烈,可是有这个必要吗?

读诗不能太坐实。诗不是文,不是叙事文,抒情文,更不是议论文。诗缘情而绮丽,是靠语言艺术构筑的情感世界,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想象,给人以精神。这种精神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神”“气”“味道”。读诗当然也要知人论世,但绝对不能像一个考据先生那样去按图索骥,那样读诗,难免穿凿附会,索然无味。这首诗就一定与皇帝起的名字有关?一定是讲政治风波?从皇帝赐名,“志气平和”说起,是否能解释张志和所有的诗呢?哥哥让他从山水“归来”,是归于何处呢?是家里,还是官场?本来都不是问题,拉扯到一起,越发说不清楚。

教小学生读诗,更不要刨根究底。小学生读《渔歌子》,能体会到山水之美,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无限生机与乐趣,能激发起一些美好的想象,就非常好。不必跟他们讲什么官场险恶,给他们横添上一些“沉重”。多一份沉重,就会少了很多清新、空灵的美感。

小学生读古诗词,本来就该以读读背背为主,少分析为妙,有些要留给他去慢慢体会感悟。

小说的特点

林冲棒打洪教头

有老师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基本采用串问串讲的方法,设计一连串问题,一路问下去。教师读上句,引出问题,学生读下旬回答。教师分析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深挖。在洪教头出场一段就费时很多,洪教头每一句话几乎都要问到。比如,洪教头怎么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洪教头是个什么样的人?诸如此类。

其实,这是一篇根据《水浒传》改写的小说。中国的古典小说特别是章回小说故事性很强,每一个作者都很会讲故事,而小学生也特别喜欢讲故事、听故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小说的特点、儿童的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都应该花点时间,让孩子们讲讲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引导他们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关注场景、人物、细节,说说他们的感受。我想这是孩子们喜欢也是能够做到的,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生动多彩的。如果这样做,孩子们的收获肯定会比跟着教师串讲串问大得多。

看来小学的小说教学,应该提倡让孩子们讲讲故事。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是理解场景、人物、细节的基础,也是对人物、对语言、对主题等一切有所感受的基础。同时,讲故事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读书、复述、概括、提炼、理解、表达、交流的过程。

(陆志平,研究员,特级教师,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相关推荐

    把握意象与意境 《与朱元思书》整体把握 把握小学生作文的特点理解小学生作文的心理 正确地理解、把握教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把握时间 把握课堂教学的“多”与“少” 《雪》整体把握 《马》整体把握 《狼》整体把握 《雪》整体把握 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文中观点态度理解把握 《春》整体把握 《马》整体把握 《狼》整体把握 文言诗文解题方法:文意把握 《口技》整体把握 《那树》整体把握 《口技》整体把握 《三峡》整体把握 《海燕》整体把握 把握《信条》文意 《散步》整体把握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 《社戏》整体把握 《社戏》整体把握 《马说》整体把握 《诗两首》整体把握 《邓稼先》整体把握 《华南虎》整体把握 《观舞记》整体把握 《诗两首》整体把握 《把耳朵叫醒》词语理解 准确把握作文命题意图与趋势 在严与爱中把握好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把耳朵叫醒》教材理解 《黄河颂》整体把握 《珍珠鸟》整体把握 评分导向咋把握 《诗两首》整体把握 《竹影》整体把握 《竹影》整体把握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整体把握 《伤仲永》整体把握 《珍珠鸟》整体把握 《赤壁赋》整体把握 《观舞记》整体把握 《丑小鸭》整体把握 《木兰诗》整体把握 《华南虎》整体把握 《雷电颂》整体把握 《孙权劝学》整体把握 《组歌(节选)》整体把握 《把握自己》教学设计 把握生成,成就完美 《女娲造人》整体把握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整体把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整体把握 重新把握《兰亭集序》 《最后一课》整体把握 《斑羚飞渡》整体把握 《满井游记》整体把握 重提准确把握教材 把握整体 品味精读 《再塑生命》整体把握 《丑小鸭》整体把握 《木兰诗》整体把握 《伤仲永》整体把握 《诗两首》整体把握 《喂──出来》整体把握 《化石吟》整体把握 《邓稼先》整体把握 正确把握课改理念,扎实开展语文教学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整体把握 909个熟语的解释:正确把握常用熟语 《安塞腰鼓》整体把握 《我的母亲》整体把握 《蒲柳人家》整体把握 把握时机 及时渗透 《斑羚飞渡》整体把握 《孙权劝学》整体把握 《安塞腰鼓》整体把握 《藤野先生》整体把握 《大雁归来》整体把握 《荷塘月色》整体把握 把握节奏,和谐课堂 把握心态,耐心疏导 《兰亭集序》整体把握 《羚羊木雕》整体把握 阅读理解--如果把人的阅读 阅读理解--我有一把小茶壶 《孔雀东南飞》整体把握 《皇帝的新装》整体把握 《济南的冬天》整体把握 解词悟句把握重点《一定要争气》教学设想 《伟大的悲剧》整体把握 解词悟句把握重点《一定要争气》教学设想 解词悟句把握重点《一定要争气》教学设想 《短文两篇》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