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四)

小编: :admin

教材分析

本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的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课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体会文中总分构段方式的好处,初步学会运用。

4.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比喻、排比手法的妙处,体会文中总分构段方式的好处,初步学会运用。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概括段落大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弄清“瀑、罩”等字形,写好钢笔字。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美丽的祖国有许多的名山大川,今天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庐山(板书:庐山),去欣赏那里的迷人景色。(出示图片)

2.庐山的景色是秀丽迷人的,但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还是那变幻无常的云雾。(将课题补充完整,“庐”字正音)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并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意思准备好相关的社会语境。)

三、初步感知, 正确读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圈画出来,利用课后生字表或查字典认识、理解这些生字词,并将这些字词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交流反馈。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庐山 瀑布 幽谷

游览 笼罩 弥漫 遮挡

似乎 系 漂浮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一屡轻烟 四蹄生风

千姿百态 变幻无常 流连忘返

★注意读好平舌音“似、姿”,翘舌音“罩、遮、瞬”等字。注意读好多音字“系”在本课中读jì。

(2)指名、开火车分段读文,其他学生边听边用笔做标记,读得好的地方,我们向他学习,不足的地方,呆会儿我们当小老师帮他。

A.读好长句,注意停顿: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B.理解词语:

如: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

(设计意图:读好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此基础上理解不懂的字词,为下面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了,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如果说不清,还可以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2.根据以上思考,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黑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第二部分(2、3):详细介绍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三部分(4):总结全文,写人们对云遮雾罩的庐山的喜爱。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通过老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厘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学习第一部分

1.从第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庐山游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为什么作者偏偏喜欢云雾呢?云雾又给庐山增添了怎样的色彩呢?

3.的确,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出示图片,引读):在山上游览( ),漫步山道,( ),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就像( )。你能读出庐山这一份神秘美吗?指名读,集体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抓住“变幻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语,整体把握庐山云雾给人留下的印象。然后,通过看图,读文,想象,让学生置身于其间,提醒庐山云雾无处不在有变幻无常、飘忽不定的神秘感。)

六、指导书写,写好钢笔字

1.自由认记,想想怎样巧妙记住这些字,写好这些字。如:

瀑:左右结构,右面下部不要写成“水”。

罩:上下结构,上面的“罒”应写在田字格上半格的中间,写得扁扁的。

2.指导书写这些生字。

3.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比喻、排比手法的妙处,体会文中总分构段方式的好处,初步学会运用。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比喻、排比手法的妙处,体会文中总分构段方式的好处,初步学会运用。

2.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

二、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读题导入,复习词语:

腾云驾雾 变幻无常 千姿百态

飘飘欲仙 瞬息万变 流连忘返

2.回忆课文内容,将这些词语填入下面这段话中。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漫步庐山,你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庐山因为有了这(变幻无常)的云雾,更加令人(流连忘返)。

(设计意图:读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用选词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三、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先睹为快】

1.这庐山的云雾到底怎样呢?让我们先去看一看吧!出图欣赏。

(设计意图:学生对庐山云雾的景观不是很了解,所以先欣赏景色,为课文学习植入背景认知。同时,也为更好地学习作者描写庐山云雾的选材策略和写作手法做好准备。)

2.多美的庐山云雾啊,怪不得作者会说:漫步山道——学生读。那么在作者的笔下,庐山的云雾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课进文,走进庐山的云雾!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读文2、3自然段,用心感受。

3.指导交流:庐山的云雾是怎样的呢?学生说。

过渡:下面,让我们去细细欣赏着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吧!

【千姿百态】出示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段内容吗?其实在这段话中,就有一句话表达了你的意思,找找看。

小结: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为“中心句”。划线。下面的内容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样的构段方式,我们称为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2.那你知道(点红)“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这段话具体描写了云雾的哪些姿态呢?默读这段话,思考问题并圈划出相关词语。(板书:读、思、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板书:说)。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绒帽、玉带、大海、天幕。

3.作者把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比作了不同的景物。你最想读好哪一个比喻句?生读。你在读这个比喻句,你是怎么想的?看图片。谁也来把这份神奇、这份美读出来。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说说、读读的方式,感受语言的优美,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

4.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啊!你们看:

云雾笼罩山头,它像___________;

云雾缠绕半山,它像___________。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___________;

云雾遮挡山峰,它是 。

(1)生记忆、交流。

(设计意图:提炼比喻内容,为下面的背诵做准备。)

5.这里有一些动词(点红),能不能换一换?为什么?读读看。老师给你一点提示(点蓝地方名)。

指导交流,小结:不行,相应的地方要用相应的动作。

6.这么准确的比喻,这么优美的语言,这么神奇美丽的庐山云雾,让我们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吧!(板书:背)

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想问题、划词句、说想法、背优美语段的方法学习了第2自然段,下面让我们用这个方法再来学习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读、思、划、说、背”这一方法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到这一自然段的层次分明,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在山的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形态,边读边想,入情入境,体悟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在有所体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并背诵积累。)

【瞬息万变】

1.指名读。细心的同学肯定会发现这段话与刚才那段话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也是(指板书)总分结构。谁能用刚才的方法找一句中心句来概括这段内容?

2.那(点红)“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呢?你们从哪里能看出它的变化多、变化快呢?默读这段话,划出关键词语。

3.指导交流,相关点红:

A.你们是从哪些关键词语看出它的变化速度很快呢?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B.变得这么快,那它究竟变成了什么东西呢?(轻烟——银河,白马——冰山)这些都是真的吗?(不是,都是作者想象的。)难道作者只想象到了这些?(……)还可能会变成什么?请你也来想象一下。

根据句式想象说: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 ,

转眼间就变成了 ;

明明是 ,

刹那间又变了 ……

总结:正因为有了这姿态万千、瞬息万变的云雾,才使得秀丽的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也正因为有了这云雾,才使得那些置身其中的人们产生了一种羽化成仙的感觉,让人们来了之后都不舍得离开了!

【流连忘返】出示最后一段。

1.让我们一起再来赞一赞这云遮雾罩的庐山吧!齐读。

2.到底是什么让人们“流连忘返”的呢?(庐山的云雾)是啊,如果对庐山云雾这类自然景色产生热爱之情而不舍得离开,我们就要用“流连”这个词(出示:流连:用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那如果对我们的母校非常热爱而不舍得离开,改用哪个词呢?(出示:留恋:用于故乡、亲人、母校等)

3.其实,庐山不仅云雾让人如此流连忘返,其他的景色也是让人——流连忘返。它不仅迷住了我们,还迷住了大诗人李白,出示《望庐山瀑布》,齐诵;还迷住了大词人苏轼,出示《题西林壁》,齐诵。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学习方法的巩固,学习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一方面体会庐山云雾变幻之快,另一方面感受到作者想象的丰富和语言的准确。)

四、介绍景物,迁移写法

1.那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有没有让你“流连忘返”的景物呢?

2.下面请你仿照课文2、3自然段,用上“总分结构”介绍一下这个让你流连忘返的美景吧!

3.指导写,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美景”的练习,内化课文内容,渗透“总——分”构段的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摘抄、背诵2、3自然段。

2.完成本课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积累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相关推荐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十四)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案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 庐山的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一)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七)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九)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十) 3《庐山的云雾》 15、庐山云雾 15.庐山云雾 15.庐山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三)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五)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六)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八)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案之二 庐山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三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15、庐山云雾 15、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十三)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 15《庐山云雾》 庐山的云雾课件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十一)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一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十二)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案之三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二 《庐山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评课 《庐山的云雾》教案之一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 《庐山的云雾》教之惑 苏教版《庐山的云雾》教案 3庐山的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三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之一 庐山的云雾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二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庐山的云雾》课堂练习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三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二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一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一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六年级教案:庐山云雾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之二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之一 庐山的云雾》教后反思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片断) 《庐山的云雾》练习评测 《庐山的云雾》教学体会 《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庐山的云雾》教学感言 六年级教案:庐山云雾 《庐山的云雾》说课设计之二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片断) 三年级《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