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冯骥才纵谈年文化

小编: :admin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推广,许多人开始为民俗文化的拯救与保护奔走呼吁,这当中,作家冯骥才的身影尤显繁忙。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尤其是作为一个以创作民俗和地域文学见长的作家,冯骥才近年来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查民间文化现状、抢救民间艺术、宣传民俗文化。趁着乙酉年的钟声和鞭炮声还在耳边萦绕,记者接通了这位民俗专家天津家里的电话,听听他关于“年”和“年俗”的独到见解。

“过年的盛情一直没有减”

记者:网上有最新统计,说今年春节期间短信发送条数多达百万亿,与之相反,串门、电话拜年的数量锐减。对这则新闻,您怎么看?

冯骥才:听您这么一说,我特别激动,这恰恰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老百姓过年的盛情一直没有减。无论是百万亿条短信,还是19.7亿这个春运数字,还是春节联欢晚会年年岁岁的守望和不满足,都说明人们在寻找“年”和“年”的载体。对年味越来越淡的抱怨,也反衬了人们内心是希望年味不淡。二是说明中华民族确实是一个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民族。用短信拜年和春节联欢晚会,是人们创造的年俗的新载体。短信拜年是中国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新民俗。但是遗憾的是,就我收到的众多短信而言,还没有一条让我有“审美”快感。应该有一个公司,专门创作见智见慧见礼见仪的符合人们心理状况的短信文化以备时需。

“春联的整体水平大大降低”

记者:作为最重要的传统年俗之一,贴春联却逐渐淡出年俗的视野。偶或所见,也是满纸大白话,缺乏年味、联味。春联怎么就变了味呢?

冯骥才:跟以前家家户户贴春联相比,春联的整体水平确实大大降低。有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家居形式发生变化。以前的对开门适合贴春联,如今是单开门,加上防盗门,没有挂横批的地方,不适合贴春联。其次,审美标准发生变化。春联这种红纸黑字的传统样式,与现代家居氛围不搭配。再其次,以前的春联,人们不是自己写,就是求会写字的人写,现在都是买现成的印刷品,没有了个性,创作的快乐和艺术的讲究无从谈起。最后也是最重要最需要引起重视的原因,是人们对文字的兴趣越来越小。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语言文字,而中国的语言文字最讲究的是单个字的运用。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字字珠玑。因此,以前写春联,讲究平仄合韵,讲究意境隽永、文字精美。每一副春联都是文学创作,人们“相比成风”,以此为乐。可是,当下的生活形态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传播速度更加重要,春联的文学性越来越弱。对文字美的淡漠,是潜在的文化危机。这个问题太沉重了。

“认为经济发展对民俗保护有负面影响,这是偏见”

记者:习惯上,您居住的天津一直被视为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和民俗传统丰富多样的城市。今年春节,来自各方的信息也显示,天津的“年味”似乎最浓。而近在咫尺的北京,作为京派文化的大本营,传统却越来越隐蔽。难道经济一体化的融合程度越大,文化的固有传统就丧失的越多?

冯骥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养育不同的人。我认为,北京是精英文化城市,所以出梅兰芳、齐白石;上海是商业文化城市,所以出周璇和张爱玲;天津是市井文化城市,所以出马三立和骆玉笙。作为精英文化城市的北京,无论画一幅好画,还是写一出好戏,都是单纯的文化创造。而市井文化注重生活和生活文化,民俗就属于生活的文化创造。在生活中,人们按照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进行,形成民俗。比如,在许多城市上个世纪90年代初停止放鞭炮时,因为市民生活有需要,天津选择了限时限地限种类燃放鞭炮,这一年俗沿袭至今,使过年有个高潮。民俗的养成,不仅有生活情感,而且需要文化创造。天津的民间艺人多,努力把传统形式改变得跟当下审美衔接起来。他们做出的剪纸和吊钱拿到市场卖,绝大部分买主是年轻人。电脑屏幕上贴上一个小小的“福”字,多有装饰性。

认为经济发展对年俗保护有负面影响,这是偏见。保护好不好,这是有没有眼光的问题,与经济发展水平无涉。欧洲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民族习俗保持得特别完整地道。

“文化拥有巨大的生命力”

记者:今年春节还有一则新闻,纽约把春节定为法定假日。这很令人兴奋,是不是?

冯骥才:感谢纽约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尊重我们的文化,就是尊重我们的人民,尊重我们的民族。

中国在美华人,越是远离故土,民族情感越强烈。过年就是民族情感、乡土情感、家庭情感大爆发的节日。春节被重视和认同,也说明文化拥有巨大的生命力,文化在加强民族凝聚力和亲和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采访将要结束时,冯骥才透露,“两会”很快就要召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近几年他提交的提案都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今年的提案将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抢救。

    相关推荐

    冯骥才简介 冯骥才“脱衣服” 行间笔墨——冯骥才 作家冯骥才的书房 冯骥才的艺术人生 冯骥才《俗世奇人》在线阅读 灿烂的笑容──记作家冯骥才 冯骥才与他的《一百个中国人的十年》 2010年中考名作家作品阅读训练:冯骥才专场 中学文学教育纵横谈_语文论文 中国古代兵器纵谈序言 中国古代兵器纵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纵横谈 三“才”见精神谈_语文论文 中国古代兵器纵谈后记 生肖文化趣谈 蛇 高考作文纵横小议 强化口才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纵深例题解析 冯至《杜甫传》(4) 冯至《杜甫传》(3) 逆境成才——《小草和大树》教学谈 冯至《杜甫传》(5) 读冯至《杜甫传》 《化石吟》教学杂谈 冯至《杜甫传》(1) 冯至《杜甫传》(2) 谈谈转化后进生的一些做法 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 纵情朗读 尽情想象 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 论语文才情个性优化与创新的有效努力 谈学生个性化培养 中国航空先知冯如 贾平凹:好文才掩不住好口才 淡化讲解优化讨论 深化感悟——《荔枝》教学谈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冯婉贞》教学设计(三年级上) 论语文才情个性优化与创新的有效努力_语文论文 名师谈上海高考作文题23年变化轨迹 《语文常谈》第6章:语汇的变化 狼和鹿活动化教学谈 冯梦祯龙井学买茶 谈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纵然我是一支芦苇”──记舒婷 理论纵横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_语文论文 [考点纵横]2017年:语文高考复习思路与策略 后进生转化工作点滴谈 《语文常谈》第6章:语法、语音的变化 浅谈转化后劲生的体会 古文中的人才观 语文A版三上第22课《冯婉贞》教案 黄高才访谈: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借鉴传统教学 抑画扬言 欲擒故纵 《冯谖客孟尝君》教学案例 冯至诗作中的基督教因素 《语文常谈》第8章:简化汉字只是治标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要横纵向结合 从“智力多元化”谈“因材施教” 谈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术化倾向_语文论文 22 冯婉贞 教案教学设计 作品欣赏:冯摹兰亭序卷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课堂实录 才子苏轼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立新意才能出好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杂谈 [考点纵横]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 浅谈语言训练中词语的内化 诗化语文的尝试──《我为你骄傲》教学例谈 《战国策》──长短纵横之术 析谈利用固定程序阅读、强化复习_语文论文 诗化语文的尝试──《我为你骄傲》教学例谈 摭谈语文学科中的网·传教学优势互化 六年级语文《每个人都是天才》教案 摭谈语文学科中的网•传教学优势互化 《我的叔叔于勒》纵深例题解析 《语文常谈》第8章:为拼音化积极准备条件 谈特殊生转化的循序渐进原则 怎样才能答好文言文阅读 浅谈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谈生命》教案5(教案学案一体化) 语文“生活化” 生活“语文化” 回归本体走出困境——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论文 激活网络环境 优化语文教学──《颐和园》教学谈 谈谈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评价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巧设导入,一石三鸟──《活化石》教学谈 2013一年级状元成才路答案 2013二年级状元成才路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才能来自勤奋 激活网络环境 优化语文教学──《颐和园》教学谈 2013三年级状元成才路答案 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作文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_语文论文 精点导析电脑示妙——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例谈_语文论文 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