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高考语文试题解析(上海卷)

小编: :admin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

熊易寒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1.概括第①段大意。(25字以内)(2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段落的基本意思,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解析】答案主要来自第一段。答题先要抓住中心句--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然后在概括总结。本文第一段也是提出问题,然后以下几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符合论述文体结构特点。所以总结时,结合第一段内容,关键句、关键词,思考提出了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即可。

【答案】文献综述在国内学术界不太受重视,问题较多。

2.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空格处的一项是()。(2分)

A.通常大多都B.大多通常都

C.都通常大多D.通常都大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学生对词语(包括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析】将语言基础知识放在阅读理解中去检测,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这是符合语言规律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正确的的选词填空,必须首先理解文章的意思,句子的意思,然后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才能选出吻合语境的词语。第一个空,阅读第七段(关键句: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可以看出选“都”符合文意;第二个空,阅读第四段(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看出,选“通常”符合语境;阅读第五段重点谈了间接引用,说明采用这一形式的人较多。

【答案】C

3.第③段加点词“倾听”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要求B。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解析】词不离句,对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结合句子,在文中去理解,切不可拿字典中的解释硬套。要写“文献综述”,必须了解相关内容,必须认真仔细阅读有关的书籍,只有了解了内容,才能谈得上与人家交流、讨论。

【答案】认真阅读

4.简析第⑥段的作用。(3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析】首先要结合第六段的内容,分析总结第六段在讲什么,从“规范的文献综述……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看出“文献综述”离不开学术刊物的支持。那“文献综述”又对整篇论文有什么作用?可以补充观点、试论述更深入、更全面。

【答案】第⑥段强调学术刊物对文献综述的倡导与支持的重要性;是对核心观点的补充,使论述更全面。

5.联系上下文,对第⑦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的观点概括提炼,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B.文献综述不是简单重复原文观点,而是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

C.文献综述要突破原文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D.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句子含意理解和推断能力。

【解析】理解句子要把握的原则--句不离篇,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是最好的方法。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写论文,需要引用人家的观点,我们可以用间接引用的方式,需要重复别人的观点。可以看出A项说法太绝对;从“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可以看出B项“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定位有了偏差。C项是“对突破原文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与“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相矛盾,也不符合“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含意。

【答案】D

6.作者认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哪些价值?(4分)

【命题分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解析】文献综述价值,答案主要来自第三、四、六段,关键句“一幅学术谱系图。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他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思考这些问题,联系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即可。

【答案示例】优秀的文献综述提供了该领域的学术谱系图,为该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提高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保障。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①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②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③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④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⑤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⑥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⑦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⑧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⑨“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⑩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11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12“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13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14“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5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16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17“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18“谁?”

○19“骆驼呀!”

○20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21“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2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3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7.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2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的能力。

【解析】从⑥段入手,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回答,内容上写了什么--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形式上作用效果是什么--突出了儿童的好奇天真。也可以将形式和内容结合在一起来回答。回答作用一类的题目,除了要回答出内容上的目的外,还要回答出结构上的目的。

【答案】细致入微地写出骆驼吃草料的样子;突出“我”观察的仔细,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和天真。

8.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3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和概括筛选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着重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二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主旨(光阴是宝贵的,童年是美好的)作答。从原文第○10-○14段,可以看出父亲认为“狼会咬它们,人类在保护着”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我的想法更有诗意,原文“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我的解释,富有儿童的天真与浪漫,更有人情味,也更有情趣,当然也更美。这段文字也反映出作者对童年生活深深的怀念。

【答案】爸爸认为挂铃铛是骆驼安全的需要,是从实用角度讲的;“我”认为挂铃铛是人的需要,是从情感需求角度讲的;“我”的想法富有情趣,所以更美。

9.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

A.第①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第②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③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第④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⑩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F.第○15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解析】C项爸爸讲价钱,是从顺城街煤栈里价格角度考虑,煤商--拉骆驼的人为了招揽生意,说是我们从煤矿(门头沟)上一步一步走来的。故“但是”有转折的意味。F.从原文“冬天快过完了……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可以看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没有改变。

【答案】CF

10.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画线句。(3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分析语言特点的能力。

【解析】从语言表达角度分析,叠音词“慢慢”修饰动作,有什么好处,副词“总会”修饰动词,有什么作用。从内容角度,这些恰到好处的词语,写出骆驼的什么性格。最后再分析这样表达的效果。“细致”是说语言表达的朴素但表达意思却很有意蕴--“不柔弱”。

【答案示例】用两个“慢慢”修饰“走”和“嚼”的动作,两个“总会”修饰“走到”和“吃饱”,两两呼应,写出骆驼不着急的性子,意味深长。用词朴素,句子简短,表达恰到好处,不见柔弱。

11.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4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以及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梳理。

【解析】散文前半部分侧重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后半部分(最后三段)从成人的角度,回忆童年生活,追忆与思念。

【答案】前一部分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

12.“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4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能力,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解析】这道题从散文拟题的艺术性角度来对散文的主题、内容、艺术特点加以考查。考生可立足文本,选择从自己有把握的方面入手。如从主题思想方面考量,首先要深刻理解本散文的主题,再考量“冬阳”在这方面的深刻含义。“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从这些内容上可以总结出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冬天“我”看骆驼咀嚼;“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夏天见不到骆驼感到奇怪。文章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冬阳”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了我温馨,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当然只要能够联系内容,之言有理,就可以了。

【答案示例】题目解读:冬阳o童年o骆驼队。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题目中的“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4)不义而富且贵,。(《<论语>七则》)

(5),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7)一夫当关,。(李白《蜀道难》)

(8)月子弯弯照几州,。(杨万里《竹枝歌》)

【解析】考查学生只记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不能出现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

【答案】(1)心远地自偏(2)吾尝终日而思矣(3)起舞弄清影(4)于我如浮云(5)造化钟神秀(6)不以规矩(7)万夫莫开(8)几家欢乐几家愁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1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析】从题目”春江晚景“,知道本诗所写景物多与江上的意象有关,如”江林“”津亭“和”客船“。

【答案】津亭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做题时要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A项用典与写实错了;B项以咏物为题材不对,本诗是咏物诗,而是写景诗,本文是借景抒情;C项颔联没对仗。

【答案】D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以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诗歌简析】这首山水诗写于开元六年诗人应诏赴京途中,也可做纪行诗看。诗中山水真景在首尾二联,而中间二联则全是抒感。诗人当时是辞官之后应诏复出,而辞官是出于不得已,应诏复出才是由衷之愿。比起李白应诏上路时所作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爽坦直来,”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二句要含蓄蕴藉得多。它似在写景,实又言情。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选自《汉书》,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使者以闻(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4)上过其羊所,善之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析】对实词理解要结合语境,解释时,不能以今律古,望文生义。要充分利用学过的古汉语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如“闻”,使动用法,“使……知道”;布衣,名动活用为动词,“穿着布衣”;息,卜式养的羊膘肥体壮,繁殖得很快。在此为“繁殖”意。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好”。

【答案】(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析】A.前者为介词,跟。后者为动词,跟随;B.前者为动词,作为;后者为介词,替,给。C.两者均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D.前者为代词,……人。后者为代词,……的东西(籍账)。

【答案】C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苟,子何欲?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命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解析】第(1)题注意实词“苟:如果”,宾语前置句“子何欲?”的翻译;第(2)题注意实词“起居:作息”,“恶:不好的”,虚词“辄:就”,词类活用,“败”使动用法,“使……变坏”的译法。

【答案】(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筛选整合的能力。

【解析】卜式慷慨解囊,捐资为国,不求回报,但在丞相公孙弘看来不合常理,这也能更进一步突出卜式精神品质。在封建社会,有了功劳,理应得到回报,这是常理,但在卜式身上恰恰相反,这正是他精神品质的高贵之处。

【答案】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

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3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

【解析】解答时要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所做事情和变化,以及皇上的态度变化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选文细节的理解。由不太了解--认为是忠厚的长者--发现其是治国人才。

【答案】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

附译文

①卜式是河南人。以种田养畜为业。这时候,汉朝廷正数次遣将出兵对匈奴作战,卜式上书说,愿意把一半家产交给官府作为边境作战费用。天子派使者问他:“你是想做官吗?”卜式说:“为臣自幼放牧,不熟习官场的事,不愿做官。”使者问:“是家中有冤屈,有话要对天子说?”卜式道:“臣生来与人无争,同邑人有贫穷的,我就借贷给他,不善良的我就教导他,使他驯良,邻里人都愿听我的话,我怎会受人冤屈!”使者说:“那么,你捐了这么多家产,究竟为了何事?”卜式道:“天子要讨伐匈奴,我认为应该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这样才能灭掉匈奴。”使者把他的话回报了天子。天子又转告公孙弘丞相。公孙弘说:“这不合人情。不守法度的人,不可以作天下楷模以扰乱了法纪,愿陛下不要再去理会他。”于是天子很久没给卜式答复,数年后,打发他离开京城。卜式回家后,依旧种田放牧。

②过了一年多,正赶上浑邪王等人投降,仓库空虚,贫民大迁徙,都靠县官供给,县官没有力量全部负担起来。于是,卜式再次拿着二十万钱交给河南太守,作为被迁百姓的花费。河南呈上富人资助贫人的籍账,天子见到上面卜式的名子,尚能记得,说道:“这是前些日子,要献一半家产助边的那个人。”皇上从此认为卜式是忠厚老实的人,于是任命卜式为中郎。

③刚开始,卜式不愿意担任中郎。皇上说:“我在上林苑有一些羊,想要让你去放羊。”卜式虽然做了中郎,但穿着布衣草鞋去放羊。过了一年,卜式养的羊膘肥体壮,繁殖得很快。皇上经过他养羊的地方,认为他做得很好。卜式说:“不只是牧羊是这样的,管理国家治理老百姓也是如此。按照规律作息,不好的就除去,不要让它影响了整个群体。”皇上惊异于他的话,想要试试他做官的能力,有政绩和好的声誉。皇上认为卜式是忠厚的人,不久就让他担任了齐相。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

①弘农公刺潭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②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③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

【注】①刺潭:担任潭州刺史。

22.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解析】要结合语境,在邻近的上下文中,具体找“之”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原文“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其”,指代是东池,东边的泉水为池,周围有九里。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水围绕着它,就像一块玉在那里。它,指代什么,不言而喻,具体是指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

【答案】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言文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析】赏析手法,先要点明用了什么手法,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效果,一般宜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回答。

【答案】运用比喻的手法(点明手法),形象地写出建在水边的戴氏堂好像相连的大船随波起伏的奇特景象(分析作用,表达效果)。

24.第②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2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筛选整合的能力。

【解析】“堂不待饰而已奂”,正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惟吾德馨”,这里有品行高尚,才华横溢的人居住,自然不待装饰就已经华丽了。

【答案】因为在这里居住着有才德的人。

25.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析】原文“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由此看来,不是弘农公建造的。故B项不符合文意。

【答案】B

26.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

【解析】从题目“记”上可以看出,本文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本文一篇借写潭州东池藏氏堂的景,赞的是戴简、弘农这些人的精神品质和追求。总结时要符合格式,本文描写了……赞美了……颂扬了……。

【答案】本文描绘了戴氏堂的美景,称赞了戴简离世乐道的情操,颂扬了弘农公治政、识人的才能和中正的美德。

附译文

①杨凭(杨凭,弘农人)担任潭州刺史三年,依借东泉把它修成了人工湖,环周九里。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水围绕着它,就像一块玉在那里。东池的景观为这一带景色中最美的。弘农公说:“不是超凡脱俗而乐道的人,不应该到这里来享受美丽的景致。”离任时将东池授予宾客中最优秀的谯国名士戴逵之后戴简,戴简得东池后,在南岸半岛上筑堂而居。戴氏堂建成后景观更加的绮丽,远望它就像那战船相连,与水上下波动,站在戴氏堂上,看到的所有景物似乎都倒置着,辽阔渺远浩浩荡荡。栽上松树、柏树、杉树、槠木等树,种上菱角、芡实、荷花这些花,郁郁苍苍,灿然开放。凡是来这里能够观赏水上美景、体会到它的神奇魅力的,只有戴简了。

②戴简曾经因善写文章,文采出长而被授予官职,但是他不愿意做官。与人交往,总是谦让三分,深受各位诸侯的宠爱,但他不自以为高傲,难道是他远离社会了吗?但是他喜欢读孔子的书,又涉猎到庄子等人的文章,研究到了极为精通的地步,从中领悟到它对人生有益的道理,难道是他乐于这些道吗?贤能的人所作所为也一定是志趣相同的人才处在一起,当弘农公选拔人的时候,特意到这个景色美丽的地方,难道是那么的容易得到吗!地方虽然好,但如果再有合适的人居住在这个地方,那么山似乎愈增其高,水域好像更加宽广,山水景观就更加美丽了,戴氏堂不用装饰,堂屋更华丽照人了,这是人间对自然景观的作用。戴简以泉水池塘作为宅地居所,以天上的云和美丽景物作为朋友弟子,表达幽雅的情趣,发扬精纯的品性,他每天与它们为伍,相乐相娱,那么他的品性应该是更加高尚,他的文章风格应该更加峻峭,学问思想应该更加盛大。这就是自然对人间的作用,这样两者之间互相促进。既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又在当时社会传播了出去,我担心他远离社会的志向不能实现。

③有远见卓识的人认为弘农公担任潭州刺史找到了做官的真谛,建造东池找到了它的美丽的景观,把官职授给最为有才华的人,难道不是这个社会上以中正美德感动我们的人吗!在戴氏堂上,看见弘农公治政、识人的才能和中正的美德,不能不记下这些事。

二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写作指导】这个题目有很多角度可以写,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比如“不舍弃自己的微光”,就是擅于发现自我,看到自我的价值,不要自卑;也可以从要有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充分张扬个性的角度来写;反过来,也可以说“认识自我是难的”,很多人在不经意间抛弃了自我,鼓励大家追寻自我。

[试题解析]

本题材料取自《爱默生集》(爱默生为美国思想家、文学家,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文字理性,富有思维张力,体现了思辨性材料的特点。对此材料可以从多角度切入,比如对“微光”的理解、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坚持自我等等,但最后这些切入点的指向应当还是收拢于对“自我”的思考。下面是几种参考立意:

一、“心灵的微光”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根据材料看,其特点应包括:(1)产生于人的内心;(2)微弱,且转瞬即逝;(3)容易被忽视与舍弃;(4)具有重要作用--成就“天才”及伟大的“作品”。针对“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可立意为“要珍惜、重视自己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哪怕它只是心中闪过的一丝怀疑、一缕奇想”“每个人都应观照我心,意识到自我的价值,要充满自信而不自轻自贱”。

二、针对“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可立意为“杰出人士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将平时产生的灵感沉淀、升华,使之由‘微光’变成了‘太阳’”“不但要尊重、守护‘心灵的微光’,还应勇敢地将其展示出来”。

三、将“人们”与“天才”相联系,可立意为“不必过于崇拜名人,‘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也可以成为天才”“认识自我、充分地张扬个性虽艰难但有非凡的意义”。

四、结合现实生活作阐释,可立意为“心中闪过的那一缕‘微光’,是一个人最真实的感受、最直接的体验,意味着敏锐的直觉,蕴含朴素的真理,而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也是‘闲暇’的艺术,没有闲情就没有教育。而现在的老师、学生却整天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没有丝毫闲心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体验生活,哪里还有什么‘心灵的微光’?只剩下‘灵魂的寂灭’罢了”“珍视‘微光’、不丢弃自我最具个性和最美好的东西--人生是这样,民族文化也该如此”。

[例文一]

做微光的守护者

在我看来,人们舍弃心灵中闪过的微光,不仅仅是因为微光本身属于自己,最关键的是人们精神视域狭窄,导致了微光被舍弃,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在天才的作品中找到似曾相识的微光。

在追求物欲、盲目膜拜科技图腾的当代社会,微光所代表的超越现实功利的审美感悟、精神体验以及灵动的奇思妙想等难以创造传统财富的美好事物,往往被轻视。但是,人们不应该忘记的是:真正赋予生活高尚意义的,只有微光所代表的不屑于被机械理论所决定和归纳的一切。否则,只能是追求到很多却没有广阔的心灵来包容、承载和享受。

不仅是外界的改变让人们放弃微光,随着时光增长,人们内心也渐渐将微光遗忘。明代大儒陈白沙写下这样的诗句:“记得儿时好,跟随阿娘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而今人长大,心事乱如麻。”随着时光消逝的是童年的树,天空,阿娘温暖的笑容,是童年的整个世界。那样的美好,如今人们只能在诗人的诗句中一一拾起。然而,即使是诗人的诗册就在手边,又有几个能静下心来接受诗人的馈赠?

有人说,诗人是人类光明的守护者。也许正是诗人的敏感,让他们先于我们感受到衰落,自然地担负起守护的重担。因此,诗句中处处闪烁着诗人诗与思的闪光,诗人拥有更广阔的视域。惠特曼曾在《草叶集》中写道:“我认为一根小草,蚂蚁与沙粒,并不比天体运行一日渺小。”所以,诗人成为微光的守护者当之无愧。

除了诗人之外,只有大自然拥有将沙粒与大海等量齐观的视域,默默地呵护并赞美每一个生命自然生长的尊严与绽放的光芒。我们也发现当科技走投无路时,往往是我们遗忘的自然发出警告,提醒我们找寻微光,再次出发。现在的人们也渐渐从污染的城市中醒过来,感受那些古老的文化遗产的魅力。越剧的繁荣就是很好的例子。人们于丝竹管乐声中再闻鸟语,再次感受到了青山绿水的自然关爱。

但是,仅有诗人和大自然还不够,生活在同一世界的人们更要努力成为自己微光的守护者。当科技缄默的时候,人们自己用微光照亮前行的黑暗,沿着先知者的足迹前行,追寻更远的光明与未来。

也许,无论是外界的喧嚣还是自己内心的纷扰都不是人们放弃微光的原因,人们缺少守护微光的勇气和对责任的担当才是关键。

一直站在守护者身后的人们,如今,我们应该站出来成为微光的守护者,无论是漫长黑夜还是狂风骤雨都要日夜匪懈。

[评点]

这篇议论文对常人舍弃“微光”的归因分析颇见力度,从个人“精神视域狭窄”到现实功利社会的影响,作者逐一道来,可见其认识清醒,视角独特。同时,文中引用了陈白沙、惠特曼的诗歌,由此体现的诗性情怀,有效提升了全文的文化品位。更可取的是,作者对于当下科技发展背后的窘境的观照,让我们看出了一种难得的反思意识、担当精神。

评为一类卷,得分:68分。

[例文二]

不要舍弃生命中的微光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个人应当学会去发现、去关注自己心灵深处划过的智慧微光,而不是诗人、圣贤天空中的绚丽虹彩。”

我们的生命中,曾经闪现过无数微光,却因我们自认平庸,将它们放弃了。而在许多大师的作品中,我们却找到了那些曾经被我们舍弃的微光。

由此可见,我们心灵中的微光并不如自己当初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相反,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平时的“灵光乍现”,甚至是“胡思乱想”,而不应妄自菲薄。

人们对当下流行的iPhone手机都不陌生,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iPhone问世以前,诺基亚就想过要推出一款与它相似的手机,却因为市场调查中人们的反应并不热烈,最终放弃了。而乔布斯却握住了这缕微光,为它奋斗了数载,最终开创了手机领域的新纪元!

前一段时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风靡街头巷尾,其中的人和事大多是我们熟悉的、亲身经历过的。但是,为什么只有九把刀把这些大家都熟悉的事情转化为了唯美的文字?也许,我们会怀念过往生活中的微光,却没有想到这种怀念再现时也可以如此动人心扉。

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个性与张扬,正因如此,每一个人才是他自己而非别人。但是,在这个愈来愈崇尚喧嚣与繁华的世界里,我们却往往忽略平凡甚至卑微的自己心灵中的微光,不经意地将它舍弃。而事实上,正是那些我们现在看来不值一提的微光,成了多年以后别人对你的怀念。

如果那只苹果掉下来的时候,牛顿没有“莫名其妙”地突发奇想,我们可能至今都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没有那条咬着自己尾巴的梦中怪蛇,那么困扰凯库勒的苯环结构便依旧难以知晓,作为当今世界许多染料的原料的苯的衍生物便无法制取;如果詹姆斯·杜威·沃森没有将他在甜食店里看到的糖霜麻花和他正在做的研究联系到一起,那么现在的基因工程便无从谈起……

虽然我们不是天才,但是也请珍惜自己的灵感,守护好自己心灵深处闪过的那道微光,也许将来有一天,它也能成为一盏照亮他人的明灯。

[评点]

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它有以下突出的优点:首先,结构清晰,思路严谨。全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首段提出观点,中间以iPhone手机的问世、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热播、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等为例进行论证,末段收束总结。谋篇虽然规矩,但不失清晰、严密,又凸显了内容的丰富性。其次,论证充分,主旨鲜明。全文紧紧围绕“一个人应当学会去发现、去关注自己心灵深处划过的智慧微光……”展开论述,选取了有详有略的五个素材,这些事实论据有新有旧、中外结合,无不恰当而典型,分别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中心论点,使文章论证充分、观点显豁。

得分:内容24+表达24+发展等级18=66分。(智康1对1 董海峰老师)

    相关推荐

    上海卷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湖北卷)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大纲全国卷)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解析(福建卷语文解析)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卷) 安徽高考语文试题考点解析 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四川卷) 上海市2011中考一模试题解析 2011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归纳解析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 2013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试题 2011年全国高考江西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语文转换题解析及讲解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中考语文试卷8大题型解题思路分析 1999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上海卷)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答案思路解析 海淀区初三语文期中试卷解析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7年秋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 2017高考语文病句解题思路解析 阅卷老师解析:高考语文答题常见误区 201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 中考语文试题权威解析 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分析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语文高考试卷改革问题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届上杭一中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0年高中语文试卷:2010年高考试题:湖北语文卷 初中语文试卷:中考试题分析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届上杭一中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评卷顾问分析考题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鉴赏题汇总及解析 辽宁省2012届高考预测试卷 2语文(详细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6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卷分析发布 高考重庆卷语文试卷专家详细评析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 高一寒假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高考语文试题解答 2007年高考上海卷点评 2013年上海市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 2016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全国Ⅱ卷)发布 2007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高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有解析) 高考诗词鉴赏试题汇编及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学期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卷 2016年高考语文押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经典题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I卷真题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11_文言文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散文答题技巧解析 2013上海市小升初语文考试试卷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答案及解析(全国Ⅲ卷) 高一上语文试卷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重庆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病句解题思路解析 高二语文周考试卷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 2018届高考三模语文押题试卷 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2011年高考语文山东试卷) 2012年海南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 高二上语文试卷 高三上语文试卷 高三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微测试(含解析) 2016-2017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微测试(含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语言连贯、得体1 解析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别了,为分数而学的语文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试题 2016-2017汉川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2017汉川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2017年上学期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试卷第二卷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试卷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5_辨析并修改病句 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2016正定名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7正定名校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