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现代阅读短文解析:墓碑后面的字

小编: :admin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墓碑后面的字

鲍尔吉·原野

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

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如同雨水中赶路的精疲力尽的女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橘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尝尝,脚下差点被绊倒。

一块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后边是矮坟。

碑文写道:刘素莲之墓。

荒地之间,遇到坟茔。我想不应抽身而走,坐一会儿也好。这就像边地旅行,见对面来人打招呼一样。坐下,不经意间,看到水泥制的石碑后面还有一行字:

妈妈我想……

“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开土,是一个“你”字。这个字被埋在雨水冲下的土里。

我伸手摸了摸,字是用小学生涂改液写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在奔跑、踉跄、直至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

我转过头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为1966-1995,活了29岁。碑后写字的人该是她的孩子。

这么一想,心里不平静,仿佛孩子的哀伤要由我来担当。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时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死于分娩,孩子也没什么大的悲伤,但不像这个人的情况。孩子分明和母亲度过了许多日夜。母亲故去,他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特别在黄昏--人在一天中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常常想到母亲。

儿时,妈妈不在身边,我特别害怕呼啸的风声和树梢夹缠,一阵阵起伏不定;害怕不停歇的夜雨:害怕敲门声、狗吠和照明弹--那时老有人放照明弹。

现在这个孩子比我害怕和忧伤的事情会更多。我和母亲仍然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远行了。在节日,在有成绩或挨欺负的时候,或者不一定什么时候的时候,他都要想起母亲。我仿佛看到一双儿童的眼睛,泪水沿着眼眶蓄积,满满的,顺眼角流下。他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写下:

妈妈我想你

“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的确,“你”被黄土永远埋在这里,这是他家人早已知道却谁都无奈的事情。

我想的是,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

人常说,颜真卿《祭侄稿》字含血泪,说书法家心境和艺境相合之时的惊心动魄。还说司马迁、方苞的文字含恨如石。墓碑后面的这句话,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

如今词语泛滥,人们在使用汉字--不需要交费、不需要限制的资源时,尽量挥霍、歪曲、作假,这在网上和官样文章中随处可见。然而尊重文字的人还在,视它为心声,写字的时候会流泪。刘素莲的孩子正是流着泪一笔一笔写下这五个字。有人这么写字,是汉字的福气。

一位身居海外的中国诗人说:“不知为什么,我一看到‘沧海’‘中秋’这些汉字就想流泪。”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

大树在风中呼吸,我走进邻近的村子,牧草一堆一堆金黄。农妇直起腰,看我进入哪一家投宿。我想的是,文字和周围的山川草木一样,因为真实而有力量。它们结结实实地钻进人的心里,做个窝呆下去,像墓碑后面那几个字。

阅读方法:

我一般给学生讲散文阅读时,课前会给学生灌输一种意识,就是高中的散文一定不是就事论事,一定是有高度的,这个高度可能要上升到文化,历史,精神,生命状态等等,让学生有个整体的思想。

然后特别强调读完一遍之后对文章的解读与分析。要解读文章的结构,就是大致的分层,然后概括,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无需特别精准。还要画出关键的词句。

再就会引导学生问自己三个问题,1.文章写了什么?2,作者的观点是褒还是贬?3,那么作者褒扬的又是什么,贬斥的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主题和作者情感的问题了。

经过这三个步骤,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基本可以了,就可以让学生做题,讲题型及答题思路了。

题目及解析: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中第二段有关树叶、枝条、秋天等的景物描写,形象肃杀残败而又伤怀,为后文

墓碑后文字的出现烘托了气氛。

B.“字大,歪歪扭扭,如在奔跑、踉跄、直至摔倒”,此一句含蓄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

孩子拙笨的书写状态的担忧。

C.“‘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是说妈妈永埋地下,想念妈妈却永不得见且无

能为力,让人内心深为震撼。

D.文中例举颜真卿、司马迁、方苞意在说明并强调孩子的孤苦无助,进而写出了人世

间人情的冷漠与世态的炎凉。

E.文中结尾处将文字与周围的山川草木作比,主要是想表明,文字因为记录了人间真

情而具有了感人肺 腑的力量。

解析:BD.(B项没有表达对孩子书写状态的担忧;D项并不是人世冷暖和世态炎凉)

散文阅读中这类题容易设置的错误项为:文章细节,有时候会无中生有;情感分析错误;主题可能会刻意拔高等等

17.解释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意。(5分)

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

答案:这句话形象写出“妈妈我想你”中思念故去亲人的感情的强烈,将人内心对于亲情的深沉感触充分 的调动起来,甚至于难以自持。

解析:句子含义题主要的答题方法就是关键词法。关键词的含义理解好了,全句的含义就出来了。考虑关键词的含义的时候,要联系到语境和主旨情感。这句话的关键词为“力量大”,“劲儿”“卸掉了,结合文章,就可以知道本句侧重说的就是字中蕴含的情感之深,让人难以控制。表述出来即可。

18.作者借”墓碑后面的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思考?结合文意作简要概括。(6分)

答案:表达一个孩子对已故母亲的思念;批评一部分人对文字的滥用与不尊重;倡导人们重视文字和文化,是文字运用为情感抒发。

解析:这个题考察的是文章内容的把握与信息的提取概括。 根本的方法就是对文章结构和主题的整体分析。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墓碑后的字写汉字的力量,人们应该尊重汉字和文化。结构上,先写了墓碑后的字及引发的作者的感慨,接下来写了如今许多人滥用汉字的行为,最后是委婉的倡导人们尊重汉字,由浅入深。

    相关推荐

    [现代文阅读]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小阅读解题思路管窥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与鉴赏 高考现代阅读例文解析:高处的灿烂 高考现代阅读例文解析:壶口的黄河 现代文阅读 破解现代文阅读试题2 破解现代文阅读试题3 [高考现代文阅读]三句话解决现代文阅读中的自主表达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概括题的答题思路 [高考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解题思路探幽 [高考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技巧点拨 [高考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智慧应对现代文阅读教案 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指要 现代文阅读的路径 现代文阅读《泥泞》解题思路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阅读技巧例文解析 阅读技巧:破解现代文阅读试题奥秘 《短文两篇》全面解读 高考现代阅读例文解析: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现代文阅读训练 破解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4 破解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6 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1 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5 破解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1 现代文阅读方法 高考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4 《五人墓碑记》配套文言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解题指导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现代文阅读]解答科技文、社科文阅读试题的技巧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在可可西里回头》解析 201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解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分类精编:现代文阅读科普类 后现代主义与阅读教学的重构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及详解2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及详解1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及详解5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及详解4 高三一模语文阅读短文解析 语文中考考点分析:现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及详解3 现代文阅读“五步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5 高考现代文阅读3 现代文阅读:一日的春光 现代文阅读:幸福的篮子 现代文阅读中的“共性”说 高考现代文阅读4 2017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详解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高考现代阅读例文解析: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现代文阅读修辞类有哪些 现代文阅读:中考模拟阅读题:《最后一只蝴蝶》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技巧操作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例说_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阅读短文分析解析:海棠花 现代文学阅读理解及答案:磨刀人 高考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2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现代文阅读: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练习与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7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5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2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6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方法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9 现代文阅读:《废墟的召唤》原文欣赏、导读赏析与阅读训练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家园落日》阅读理解答案 [现代文阅读]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与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做题指要 现代文阅读试题汇编 [高考现代文阅读]父亲的爱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10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1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3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4 现代文阅读:背影(节选) 阅读技巧:现代文阅读审题要领 《五人墓碑记》赏析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破解现代文阅读试题奥秘的基本手段5 [现代文阅读]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热心的海葵阅读训练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最后一堂课 现代文阅读练习_语文论文 怎样答好现代文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指导_语文论文 高考现代文阅读三步法 跳出现代文阅读题中的陷阱 201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讲解: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水墨文字 短文两篇阅读理解(一) 现代文学阅读理解及答案:西伯利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