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案

小编: :admin

以下是查字典语文教案设计频道为您精心整理的鹬蚌相争教案,希望可以和您一起分享!同时,如果您觉得资料对您有帮助,请记得收藏本站。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充分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寓意外,还通过想象、说话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反复诵读及想象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鹬蚌相争》一课为国标本第六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教学一课时。《鹬蚌相争》,讲的是一个河蚌刚刚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结果一起被渔人捉去了。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但理解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片、对比记忆等方法自主学会5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义,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5、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

(一)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出示“鹬”图片)认识鹬。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解决字词,练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3)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用“毫不示弱”说一句话。(4)比较:“豪”与“毫”的区别,同音字组词练习。

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

有感情朗读。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不肯互相谦让等)渔夫将鹬和蚌装进网兜,喜滋滋地回家了。被困在网中的鹬和蚌此时会想些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揭示道理:做事要懂得退让,一味相争只会两败俱伤,有时还会让第三者得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设计意图:理解文章内容时,摈弃了烦琐的讲解,而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去。教师引导他们想象画面,充分感受鹬和蚌的语言、动作、心理,再通过朗读加深体验。这样,由朗读理解——想象画面——感悟情趣——朗读深化,逐层深入,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内化文章的语言文字,故事中蕴涵的道理也水到渠成地被揭示]。

4、回顾历史故事。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

再读课文体会,注意语气,重点词句的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抓“毫不示弱、互不相让”等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四)创编故事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续写,培养想象力,积累语言,体会寓言的写作特点)

(五)选择性作业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五、板书设计:

鹬 蚌

↘ ↙

相争

(互不相让)

↓ ↓

渔夫得利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2、造句:毫不示弱。

3、成语积累: ( )( )相争 ( )不( )弱 ( )不( )让

4、用“相”组三个词语( ) ( ) ( )

5、讲故事《鹬蚌相争》

七、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重视朗读,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自主梳理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不强调答案的唯一,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度启发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

2、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自主使用工具书学习字词,指导识记的方法,抓重点词句理解文本内容等。

3、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言交流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故事续写拓展学生思维。多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良好。

4、同学们的看法、问题、都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老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及时抓住。这堂课通过讨论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同学们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弄清出了使用拟人的手法来说明道理,正是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重要的本质特点。

    相关推荐

    25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寓言新编——鹬蚌不争 鹬蚌相争续写 《鹬蚌相争》评课 《鹬蚌相争》课文 《鹬蚌相争》教案之一 鹬蚌相争教学案例 《鹬蚌相争》相关知识 《鹬蚌相争》教案之三 鹬蚌相争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教案之二 鹬蚌相争的道理 《鹬蚌相争》的意思 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三)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札记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二)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实录 鹬蚌相争教案设计(一) 《鹬蚌相争》教材理解 《鹬蚌相争》教学实录 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 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其它杂项 《鹬蚌相争》听课体会 《鹬蚌相争》教材分析 《鹬蚌相争》作者简介 鹬和蚌能说话吗?——《鹬蚌相争》教学实践 鹬蚌相争 教案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四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二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三 29鹬蚌相争 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一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五 语文S版三上《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二教案教学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三教案教学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一教案教学 西师大版《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鹬蚌相争练习题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 鹬蚌相争(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鹬蚌相争》课后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2016年五年级语文《鹬蚌相争》同步练习(上册) 必备的三年级语文《鹬蚌相争》练习题:上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册教案《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鹬蚌相争》教学设计在线阅读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在线阅读 争吵相关词语解释 《小河蚌的故事》教案 争吵--教案 《争吵》教案 《争吵》教案 争吵-教案 争吵教案设计 《争吵》精品教案 六年级教案:《争论的故事》的争论 《一定要争气》教案 《小河蚌的故事》教案(三年级上册) 3 小河蚌的故事 争吵 争吵 争画 争画 争吵 争吵 争画 《争论的故事》的争论 《争吵》 教案讲义1 《争吵》 教案讲义2 《一定要争气》教案 三年级《争吵》教案 《争论的故事》教案 《一定要争气》教案 蜀相教案 争画 教案教学设计 《蜀相》教案 争吵 教案教学设计 争吵 教案教学设计 《蜀相》教案 争吵 争画 争画 争吵 争画 争吵 争画 争画 争画 争吵 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