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小编: :admin

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韩红的《天亮了》,渲染气氛。问:大家知道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么?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一辆缆车正缓缓驶向山顶平台,到达目的地后,工作人员正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意外地事故发生了,缆车不可思议地迅速往下滑去,惊慌失措的人们尖叫声连成一片。缆车迅速滑行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山谷中。 大家说,人们还有生存的希望吗?(没有),可是,一个年仅两岁半的小孩居然活了下来。原来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小孩的父母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却离开了人世……大家说,是什么让年仅两岁半的孩子活了下来?对,是父母之爱,是爱的力量,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的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看看作者的笔下,父母之爱又是怎么样的呢?

分析课文:

理性认识父母之爱

首先思考预习题一:在作者的笔下,父母之爱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

(幻灯片) 展示:

母爱的特点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爱是无条件的。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的特点: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好,大家的预习效果很不错。

有谁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母爱和父爱?老师很想知道,在母爱和父爱之间,你更喜欢哪一种爱呢?为什么?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爱呢?

请注意,作者在这里提到的父爱和母爱都是理想典型,也就是说,是作者理想中的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父爱和母爱真的就是这些区别吗?

幻灯片展示:关于作者提出的父爱与母爱的区别,你认同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有下列几点可供参考:

1、母爱也是有一定条件的。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带来了慰藉和希望,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是下意识的。母亲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但是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无论多么伟大的母亲,都会因为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也都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意识。这种空虚正是由于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识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

2、父爱和母爱一样,也有一定的无私性。

3、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母爱以情感来感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

父爱和母爱比起来,总来得深沉一些。在座各位,对父爱有深切感受的请举手。

我注意到有些同学没有举手,其实我像你们这么大时,对父爱也没有什么感受。他那么严厉,对不对就高声大嗓,有什么爱可言呢?我还记得,有一次,跟着哥哥到外面玩,经过一户人家时,被一条疯狗给咬伤了,我又痛又怕,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从家里匆匆赶来的父亲一上来就是几巴掌,然后就抱着我狂奔到诊所。我当时感到很委屈,我已经够可怜了,你不安慰我倒也罢了,为什么还要打我呢?当我做了妈妈后,我明白了,那几巴掌里,包含着父亲多少的担心与着急啊!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父亲,是童年时代高高扬起的巴掌;父亲,是年少轻狂永未退让的斥责;父亲,是灰心失落时无言的支撑;父亲,是儿女远行时散落一地的烟头;父亲,是电话那端不肯挂断的沉默;父亲永远是缠绵的情歌之外被遗忘的字眼;父亲却一直是惊涛骇浪里义无反顾的牺牲!正是因为父爱,才让我们站在了离温暖最近的地方。

如果说父亲是我们身上穿的盔甲,在保护我们的同时,偶尔也会伤害我们,那么母亲就象棉质衣服,总是那么的贴心舒适。有人说,“上帝不能亲自到每个人家里,于是便创造了妈妈。”说得多好啊 !

这里,老师准备了一组图片,用心地体会父母的爱吧。

是的,父母用汗水、用爱,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老去,大家有没有想过怎样去爱自己的父母呢?也许有同学从来就没有想过,不过不要紧,在今天,在此时,就从认真上好这堂课开始吧。

好,一起来看预习题第二题。阅读1—3段,填写下列表格

出示幻灯片: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爱的能力的发展

刚出生阶段 无爱的意识

8岁以下 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 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爱不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悦感就马上消失,大哭大闹。自己的快乐完全建立在别人能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间,有谁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满足他的要求,在那一段时间内他就会跟那个人比较好。是不是?符合弗洛姆说的哪一种爱的原则呢?

明确: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种幼稚的爱。下面请大家看幻灯,你能选出哪些是成熟的爱,哪些是幼稚的爱呢?

会爱上你,因为我寂寞

因为你有钱,所以我爱你 幼稚的爱

爱人者,人恒爱之 成熟的爱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刚才我们从感性上把握了这两个爱的原则,下面我们从理性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两个原则区别到底在哪里呢?(讨论)(预习题三)

明确:—— 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获得再付出。因为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强调先付出再获得,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可见,幼稚的爱是单向的、简单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成熟的爱是双向的、相互的、更加复杂的,也更加美好的。

大家更认可哪一种爱呢?(后一种,成熟的爱)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中间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人:他像10岁以下的孩子一样,因为被父母爱,因为需要父母给他提供衣食住行,才去爱父母;甚至是连自己正在被爱的感觉都没有,对父母的爱无动于衷,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

幻灯片展示:大家请看一组材料:我坐在单车的后座上,迟疑着现在要不要回家。这个家一直只有我和妈,也包括我们的战争。直到前一个星期,加入了战争新成员,我爸。对于他,最多的只是陌生和敌意,我开始讨厌回家,从学校到家有一段的路程,可每天回家都感觉好快,于是就停在家门口徘徊,鼓起勇气,进了家门,我无法对他们展露我的笑容,只是用愁眉苦脸来面对他们,是的,我的回忆里,孤单和快乐的片段中找不出他们的一点影子,躺在床上,想想刚才发生的事,知道他们其实是关心我的,也是爱我的,但我对他们只是感到愧疚,我的泪沾湿了被子。——《无题》

放图片

2007年6月12日,16岁的王某因为父母限制其上网,举刀杀死母亲,砍伤父亲。据王某交代,他被警察按在地上时没有任何的害怕,连恐惧都没有,而且自己对于杀死的妈妈没有丝毫的痛心感觉。

讨论:这两个孩子理解父母的爱吗?造成这种不理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两个孩子都不能正确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父母打工,是为了给我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条件。我们作儿女的,应该用心体会父母的爱。

另一方面,我们的父母在爱我们的同时,也许会采取一些不当的方式。孩子离家出走、通宵上网甚至伤害父母,我想,父母也应该有一定责任。父母爱我们,他们遵循的是哪一种爱的原则?(成熟的爱的原则),由此可见,有了爱的理论,还不会爱,也不是真正的成熟的爱,那么,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呢?请大家齐自由朗读8--10段。

好,我们先以父母为例,来探讨一下成熟的爱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母爱应该给孩子安全感,应该希望孩子独立;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应该使孩子更加自信,成为自己的主人。

大家看出点什么没有?给孩子安全感,希望孩子独立,更象是哪一种爱拥有的?(父爱),那宽容、耐心呢?(母爱)弗罗姆认为理想典型的父爱与母爱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只有做父亲或者母亲的人能够有意识的综合这两种爱的力量,才能够真正培养好自己的孩子。讲到这里,有谁能说说,成熟的爱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父爱与母爱的综合)成熟的爱来自成熟的人生和成熟的灵魂,

对于孩子,应该怎样奠定自己灵魂健康且达到成熟的基础呢?

明确:可能是这一句: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解释一下。也就是说,人从对母亲的依赖转到对父亲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就奠定了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不再依赖父母,与父母分离,在他心中同时拥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世界。他独立了,成为自己的父母。只有这样,人才能拥有成熟的爱,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人。

可能是这句。作者说,“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如何理解?

明确:“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是一个成熟的人应具备的做人的两种素质,。“母亲的良知”就是“对人的仁爱之心”;“父亲的良知”就是“对问题的理性的判断力”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学习、继承父亲和母亲的优点,并让它们有所发展。

那是不是只要拥有了父爱与母爱的良知,就是一个成熟的人了呢?

明确:不是。只有把父爱和母爱的优点相融合,并在综合的过程中懂得这两种情感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作成熟的人,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成熟的爱!

爱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而且也能够学习这种能力 。父母对我们的爱需要学习,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他的爱才会走向成熟;我们更需要学习怎样去爱,不仅是爱父母,还要推广到爱他人。只有当你有爱父母、爱他人的能力时,当你的心理年龄与你的生理年龄一致时,才可以说你是一个灵魂健康和成熟的人。

祝愿大家早日作一个灵魂健康和成熟的人,它不难,就从对父母的一个关切的眼神、对老师一声亲切的问候,对同学热心的帮助开始吧。下课!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赏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原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之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之一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之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之二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必修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反思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5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4 谈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阅读答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主要内容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及答案 高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1 高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后练习答案 高一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精品教案 高二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设计 父母在用爱心“摧残”孩子 《父母之爱》教学设计三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做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活动设计 父母之爱细无声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儿子们》教学反思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父爱的颂歌──《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寻觅自由与爱──《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父爱的颂歌──《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口语交际《父母的爱》教学设计一 《口语交际:父母的爱》教学设计1 正确理解父母的爱 作文:《父母之爱,无处不在》 学生与人本之间的矛盾对话──《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父母是孩子良好自尊的重要培育者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