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说木叶》导学案

小编: :admin

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说木叶》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初步感受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一艺术特质,学习提取知识要点的基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组织探究式学习,由整体阅读引向深层阅读,由课内精读拓展到课外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典诗歌的艺术价值,提高审美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筛选有效信息,提取知识要点,是重要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课文长而难,训练提要能力有相当的困难。本课教学重在语言操作,通过指导与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提要的基本要领。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围绕下列问题预习课文:(1)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说明古典诗歌中“木”的适用场合、艺术特征和艺术效果。(2)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与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二者的意味和意境有何不同?

2.从网上查找一些描写落叶的诗文,比较一下不同作品中的“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情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

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和把握内容要点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中的针对性。

【导入新课】

讲解知识,明确能力要求:

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是一种把厚书读薄的本领,也是现代化社会非常需要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首先要根据解题需要分辨哪些是必要信息,哪些是多余信息。必要信息是指能够完成解题任务的中心句、重点句,如指向和表明作者观点和理由的设问句、主题句以及过渡句,特别要注意把握句中的主题词、关键词。多余信息是指围绕中心句、重点句进行具体描述、解说或加以对照、衬托、旁证的语句。提取有效信息的关键是进行语言分析,分清一群句子中谁说明谁,谁证明谁,排除掉描述语、阐释语、对照语、映衬语、连接语,将能够完成解题任务的中心句、重点句或关键词提取出来。

【能力训练】

(1)围绕课前预习第一题第一小题,在课文中勾出重点句,标出关键词,展开课堂讨论。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提示:设问句,提示问题点,指向作者的观点。

“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

提示 :自问自答,主题句,表明作者的观点。“秋风叶落的季节”是关键词,说明“木”的适用场合。“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总体说明‘“木”的艺术效果。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提示:主题句,表明作者的观点。“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是关键词,说明“木”的艺术特征。“第一个”是序数词,在文中起线索作用,通过这类词语可以找到作者行文的语言线索。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它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提示:重点句,揭示“木”何以会有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更多地想起了树干”具体说明“木”“含有落叶的因素”的原因。“疏朗的形象”是关键词,是“含有落叶的因素”的形象化。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线索句,指向作者的观点。“又”“还”“第二个”同上文照应,形成清晰的语脉。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提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两个关键词概括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而干燥之感,它带来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提示:重点句,“落叶的微黄而干燥之感” “带来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是关键词,具体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提示:重点句,进一步说明“木”的艺术效果。

(2)用关键词组合答案,完整而准确地回答第一小题。

问题: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说明古典诗歌中“木”的适用场合、艺术特征和艺术效果。

能力要求:

综述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整合的能力,要求用简洁而连贯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简洁,连贯,完整,是三项具体要求。课上训练可要求学生根据这三项要求回答问题并作出评价。

参考答案:

在古典诗歌中,“木”适用于秋风叶落的季节。“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形象疏朗,含有落叶的因素;第二个艺术特征是有落叶的微黄而干燥之感,能带来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木”的艺术效果是

能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使读者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3)自学讨论,解决课前预习第一题第二小题。

问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与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二者的意味和意境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木”有疏朗的意味,“叶”有绵密的意味。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意境更显空阔。

第二课时

【课堂讨论】

古代诗歌中的“木”字,为何会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诗歌语言的特质)

重点句:“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富于感染性启发性”

知识要点:

“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暗示性是指词语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和联想的意义。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木”使人联想到“木头”“木板”“木料”,说明它有木质的形象色彩。“木”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在人们的想象中,“叶”被排斥到“木”的形象之外,好像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暗示着“落叶”。

“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丰富多彩一言难尽”,是说富于暗示性的诗歌语言能够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丰富多彩一言难尽”是读者创造性想象的结果。例如“木”使人想起掉了叶子的树干的“疏朗的形象”(视觉感受)(“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叶”使人想起“窸窣(听觉感受)飘零(视觉感受)透些微黄(视觉感受)”的“干燥(触觉感受)”的叶子,甚至感到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综合感受)(“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富于感染性启发性”——富于暗示性的诗歌语言不但能够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而且能够调动读者的情感体验。例如从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纯是读者的内心体验(心觉感受)。

【能力拓展】

1.课文说,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比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更显得空阔”。品味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谈谈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象为什么会引起“悲秋”的情感。

参考答案: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与诗人茫然纷乱的心情、纷至沓来的思绪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

②古语云,“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旅途中见到落叶的情景往往会引起一些感触,如唐朝诗人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强调“他乡树”,表达在异乡见到落叶而自己却不能“归根”(回乡)的孤寂、失落之感。杜甫“独登台”,见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很容易同他“常作客”于“万里”之外不能“归根”的处境联系起来,而“无边落木”的“空阔”更增添了诗人孤独的感受。

③落叶意味着生命的流逝,流水意味着时间一去不复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诗人见到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自然同他的“百年(年老)多病”联系起来,自然会引起韶光易逝、老大无成的感伤。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木,俯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心中涌动的是无尽的凄凉和悲怆。

2.在抒情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但也有的时候,作者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表现不同或相反的感情。例如杜渐坤《落叶》描写了北国和南国落叶的不同景象:

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罢。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也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南国的落叶却不是这般情景。落叶的颜色是浓重的苍青,在地上铺出苍青的织锦。而在树上,也是浓重繁密的苍青色,教你抬头看不见一点蓝天的影子。可是,在这浓密的苍青的树冠上,你看吧,春潮般地泛起多少嫩绿的新叶的波浪。

老叶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老叶没有悲戚。老叶也一样唱它们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老叶融入春泥,老叶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生长。

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思考题:

这两幅落叶图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北国的落叶是一幅悲壮的图画。南国的落叶是一幅伟大而充满希望的图画,“沙沙哗哗”是落叶雄壮豪迈的进行曲。)

南国的落叶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老叶没有悲戚,老叶融入春泥,滋润新叶——落叶已经成为乐观而无私的奉献者的形象。)

3.以“落叶赞”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说木叶》导学案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查字典语文网。

    相关推荐

    《说“木叶”》导学案3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1 《说“木叶”》教案4 7.说“木叶” 《说木叶》说课稿 《说“木叶”》说课稿 《说木叶》教案设计 《说“木叶”》练习 说“木叶”简析 语文教案-说“木叶” 语文教案-说“木叶” 说“木叶”(教参:教学建议、解题指导 ) 《说“木叶”》公开课教案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目标 说“木叶”教学建议 《说“木叶”》学习要点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实录 第二册说“木叶” 第二册说“木叶” 第二册说“木叶”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说课稿之一 高一语文教案:说“木叶” 《说“木叶”》精品教案设计 《说木叶》课后练习答案 《说“木叶”》课堂实录 轻率为文《说“木叶”》 读 诗(节选)|说“木叶” 说“木叶”探究活动 《说“木叶”》备课笔记 说“木叶”主要内容 梅趣|林庚|说“木叶”| 《说“木叶”》能力训练 说“木叶”(教参:课文说明 ) 《说“木叶”》教学设计之一 《说“木叶”》教学设计之三 语文《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教学设计之五 《说“木叶”》教学设计之四 《说“木叶”》教学设计之二 略谈《说“木叶”》的教学思路 赏 梅 四 佳 |林庚|说“木叶”| 说“木叶”(教参:有关资料 ) 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说“木叶” 《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说木叶》教案设计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说“木叶” 《荷叶 母亲》导学案 荷叶母亲导学案 高中一年级《说“木叶”》 教学设计示例 荷叶圆圆导学案 桃花心木导学案 《羚羊木雕》导学案 《羚羊木雕》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与答案 《羚羊木雕》导学案6 平平搭积木导学案 《羚羊木雕》导学案1 《会唱歌的木叶》教案设计 《会唱歌的木叶》教案之一 《柳叶儿》导学案8(含答案) 《荷叶圆圆》导学案设计 马说导学案 《师说》导学案 《马说》导学案 《蓝色的树叶》名师导学案 《会唱歌的木叶》教学反思 会唱歌的木叶教学反思 《会唱歌的木叶》教学设计 《会唱歌的木叶》教学札记 《木兰诗》学法指导 《木兰诗》学法指导 《木兰诗》学法指导 《木兰诗》导学设计 《师说》导学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