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华南虎》课堂实录

小编: :admin

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华南虎》课堂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多媒体展示两张照片:一张是野外的华南虎,充满着力与美的形象;二是动物园里躺在铁笼子睡觉的华南虎,无精打采的形象)

对比我展示的两张照片之后,说说你心中的第一个感受。

(停顿,学生思考)

师: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老师这里没有答案,大家随便说。

(学生举手)

生1:照片上是老虎。第一只老虎显得很凶猛。第二只呢,看起来有点懒散。

师:一个很凶猛,一个很懒散,神态上面不一样。不错!你第一个发言。我们的思维还可以前进一步,可以往深层处走一点。你们还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沉默)

师:我随便找两个同学谈谈看,你就谈你的第一感受。请你说说。

生2:最凶猛的动物,也需要有个依靠。

师:最凶猛的动物也需要有依靠,这是她的感受,很特别。但是,我觉得大家可能在比较照片时还没能真正抓住要领。(听课老师会心一笑)老虎到底依靠了什么?你告诉我,是这个房子,是这些铁栏杆,对不对?那么,老虎是不是依靠了这些铁栏杆会更好呢?

生2:不是。

师:再想想,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2:最凶猛的老虎,也有温顺的时候。

师:最凶猛的老虎也有温顺的时候。(听课老师开心一笑)不错,她说出了自己的发现。但是我觉得没有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

(有学生举手)

生3:老虎的生存环境改变了。

师:那结果怎么样呢?

生3:(稍作思考)老虎的性格也改变了。

师:生存的环境导致了性格的改变,是吧?很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你看,这两只老虎,一只是野外老虎,一只是关在笼中的老虎,我问:你对这两个老虎的感情上有区别吗?是一样的感情吗?说说看。

生4:第一张照片上的老虎,第一感觉是让人可怕;第二张的老虎看起来有点可怜。

师:一个“可怕”,一个“可怜”。用词很准哦。有没有觉得第一张照片是老虎是“可爱”的?(笑)都不觉得老虎可爱啊?你觉得老虎怎样才可爱?关在笼子里才可爱吗?哪个同学说说看?

生5:我觉得第一只老虎才是真正的老虎,因为像我们的人类要生活在地球上一样,这只老虎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生活在大自然里;而第二只老虎呢,它不是生活在自己家园里,而是被关在铁笼子里,被别人控制。对于第一只老虎,我们第一眼里觉得它可怕,但我们联系第二张图片一起来对比的话,我们反而更加认识到:第一只老虎才是是大自然中真正的老虎。

师:请给她一点掌声。你讲得这么好,这么有水平,你怎么不举手?好含蓄啊!(学生笑)刚才同意她这个观点的举手。(学生举手)个个都同意啊(笑),那她成为咱们班的“思想代言人”!(笑)我也很同意,我也举手。(笑)讲得非常不错!刚才这么多同学发表的感想或感慨,我们叫做议论,对不对?议论,当然是你发表看法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要学的并不是以议论的方式来发表你心中的感慨。而是用一种更奇妙的方式,你们猜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生6:散文。

师:散文!散文肯定可以!

生7:诗歌。

师:你怎样想到还可以用诗歌?你确实可以用诗歌好发表看法吗?

生8:确认。

师:那好,我们把书打开。翻到P29页。

生(齐):209页。

师:哦!是209页。那么是我眼睛不好,要么是我太紧张的啦。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原因?

生(齐):太紧张啦!(全场大笑)

(板书:《华南虎》 牛汉)

二、初步阅读,自主评价

师:我们班普通话讲得最好的人是谁?又是她?不能老是最好的来说,讲得第二好的是谁?(笑)你是第二好的吗?(学生纷纷指出向一位女生)

师:大家都推荐你。我觉得这三个字读起来很难,你读读看。

生9:华(h uà)南虎。(学生笑,马上改口),华(h uá)南虎。

师:第一个字拼音。

生9:h uá。

师:第二个呢?

生9:nán。

师:声母是鼻音,还是边音?

生9:鼻音。

师:是fǔ还是hǔ。

生9:hǔ。

师:好!大家把这个标题齐读一下,华南虎。

生(齐):华南虎。

师:好!这是一首诗,作者叫牛汉。姓牛的人写虎吗?(学生笑),诗人本不姓牛,这是他的笔名,如果你要了解他的情况,上网“百度”一下。现在,我找个同学把这首诗读一遍。大家做一件事,听好,假如衡量一首诗最高是一百分,你读完或听完这首诗之后,你会给它打多少分?请告诉我你为什么打这么多分?如果这首诗,你要扣点分,到底哪里要扣分?明白我的要求了吗?(学生点头)

师:现在找个同学来朗读,谁会读?(有学生举手)好!注意把不会读的生字把它圈出来。

(生10朗读)

师:比我想象的要读得好!毕竟是第一次读,但里面还是出现了一小点差错,你们发现了吗?哪些地方读错了?

生11:栅z hà栏。

师:对!是铁栅栏,然后还有哪个地方?

生12:和(h uò)着。

师:对!把它们和(h uò)着热血咬掉。“和”是个多音字,“混合”的意思。她读得非常仔细,除了这几个字没有读准之外,请大家注意一下大屏幕上打出的几个字,请你们圈一圈,找到地方没有?有没有人告诉我,“斑斓”的“斓”,你能不能给我找一个或两个形近字?

生13:波澜壮阔的“澜”。

师:那左边是什么?

生13:三点水。

师:对!三点水的“澜”,还有找到别的吗?

生14:“谰语”的“谰”。

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14:没有根据的话。

师:左边是“言”字,是吧?这么有学问啊?(笑)这个是个“文”字旁,下次不会写错了吧?“斑斓”的“斑”也不是“班级”的“班”。第二个读什么?

生14:抽搐(chù)。

师:对!第三个读什么?

生14:铰(jiǎo)掉。

师:哪个“饺子”的“饺”是这样写的吗?

生15:不是,那是“食”字旁。

师:那肯定吃不得,“钅”字旁的。“石破天惊”这个词请大家勾画一下,看看注释。最后,“不羁”是什么意思?有个成语“狂放不羁”,这个“羁”字什么意思?(学生纷纷举手)好多同学一下子就活跃了。好!你说。

生16:束缚。

师:“不羁”就是不受束缚。我们一起把上面每个词语读两遍,然后想想前面提的问题:请给这首诗歌打分,并请说打分的道理。开始读。

(学生齐读词语两遍)

师:这就是我们最基础的目标。下面请大家打分。如果满分是100分,你给这首诗打多少分?我甚至还把这个题目变一下:你认为这首诗得极好还是好或一般。不是要你告诉我结论,而是要告诉我理由是什么?

(学生低头沉思)

师:这个题目当然还是有一定难度,好就好在老师这里没有答案,你怎么说都可以。(一位男生举手)

师:好!你先说。你总是第一!你抢了两次第一了!

生17:极好!

师:极好!打分多少?

生17:100分。

师:你要打100分的理由是什么?

生17:诗人表面上只写了一只老虎,事实上写了所有关在笼子里没有自由的老虎。

师:写了被困的老虎的这一类。你很有思想。你说的理由,我也给你打一百分。前面你的结论,我不好做评价。还有吗?就像他这样说,有结论又有理由。(学生沉默)你觉得写得很好,还是好,还是一般?打100分、90分还是80分?随便你说,你说了算。

生18:打100分。

师:又打100分。你说说,什么理由?

生18:诗人写了华南虎的生活环境恶劣,濒临灭绝,提倡我们保护老虎。

师:诗歌是写老虎濒临灭绝吗?是提倡我们保护老虎吗?你读出了这个意义呀。我对你的结论不作评价,对你的思维过程也不作评价,大家继续说(有学生笑)。

师:如果我们班每个同学都给这首诗打100分,你觉得是正常还是反常?

(学生小声说:反常)

生19:打98分。

师:扣2分。哪个地方扣了分?

生19: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到了文章中。

师:文章中吗?

生19:诗歌。

师:哦!诗歌里面。(学生无语)

师:诗人将感情寄托到了诗歌里,还不好啊?还要扣2分啊?(笑)你是说诗人并没有完全把感情表达出来。你有不满意,是吗?请坐下。

生20:我只打80分。

师:只打80分?跟我说点道理看。

生20:这首诗读第一遍时,我确实觉得这只华南虎很可怜。但是,既然作者的出发点是想让我们认识到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值得我们去同情的话,那么我们也应该用诗歌也讴歌大自然的老虎。这样,才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让我们体会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师:你是对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你想从对比的角度来写,这样可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是不是?你打80分,我不能作评价,随便你打多少。但是你这种思维方式我特别欣赏。还有没有不同看法?你们都很喜欢、百分之百地喜欢这首诗吗?都很喜欢吗?喜欢就喜欢,一般喜欢就一般喜欢。(指一女生)你回答。

生21:我觉得……(迟疑)

师:是超级喜欢,还是一般喜欢?

生21:一般喜欢。

师:你说为什么?

生21:因为……超级喜欢。(众人笑)

师:这种思维最不好啦。风一吹就往这边倒,风一吹又往那边倒。你是怕承担责任么?你怕我问你为什么?

生21:超级喜欢。

师:超级喜欢,就可以不说理由了吗?(众人大笑)为什么超级喜欢?

生21:因为这首诗歌把老虎没有自由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了。

师: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诗人是完美无缺的,都站在这一立场来说话的吗?

生22:我觉得打90分。因为我觉得最后一节中一个词“石破天惊的咆哮”可以用激烈的语言来读。

师:那你是在说“读”的问题,不是诗人写的问题。(笑)

生22:我是在评她的“读”。

师:(笑)你评她“读”的问题吗?我问一下你打多少分?

生23:打90分。

师:你是一个“90”派。

生23:因为诗人写出了自己“羞愧”地离开动物园。

师:他只是“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没有把老虎放出来,你扣他10分呀。(笑)这要考虑到它的现实可行性,你是这个地方扣了10分,是吧?(大笑)大家还没有小声地认真地读一遍的时候,能评价到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现在请大家小声地读一遍。

三、再次细读,深入评价

(学生自由朗读)

师: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同学们仔细地读了一遍,刚才已经说了一下,现在再说说对这首诗的评价。还是问,你对它的总体评价如何?你可以说它很好,你可以说它有欠缺。

生24:我认为这首诗歌写得很好。首先诗人内心同情、怜悯华南虎,后面写人们向华南虎扔石子、用锯子把它的牙齿锯掉,非常血腥、非常残忍,而且诗人为人们的这种行为感到羞愧、自我反省。因此我认为写得好。

师:非常好!我也认为你分析得非常好!还有吗?不能老要这个“第一名”来说呃。

生24:因为它用一些词语来写了老虎需要尊重,像我们人类一样。

师:哪些词语?

生24:屈辱的心灵。

师:请大家把这个词语圈一下,她说老虎也需要尊重,有一个词语用得特别好,就是“屈辱的心灵”。

生24:抽搐。

师:“抽搐”是描写什么的东西?是描写肢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24:心灵的。

师:你们说说看,是什么?

(部分学生:肢体。)

师:既有内,又有外,都有。讲得好,还有吗?

生25:还有“不羁的灵魂”。

师:“不羁的灵魂”写得好,为什么?

生25:因为那只华南虎也渴望自由。

师:非常好!把“不羁的灵魂”打个小横线在下面。这个地方写华南虎也渴望自由,是这样吗?恩,不错!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有一种思维定势,我们总认为作家写的诗歌是完美无缺的。假如每个夜晚都是“十五的月亮”,天上永远都是一个圆月,这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

生(齐):反常!

师:我好想同学们来挑挑这首诗的“刺”是因为我自己不会写诗。有没有不喜欢它的,或者超级不喜欢的?你说说看!

生26:我觉得这首诗语言很生动,用了很多形容词。

师:语言的生动就是用形容词吗?语言生动是不是就是用形容词的问题?你这个分析没有力度。

生27:我觉得还要扣10分,因为它不押韵。

师:哦,没有押韵他要扣10分,你觉得押韵一定好些,是吧?

生27:因为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些。

师:这个意见有效!他不仅说了结论,还说了他的理由。押韵以后琅琅上口些。我很欣赏你!

生28:我感觉这首诗不是很好的那种,因为这首诗开篇就让人感觉太过直白。

师:你扣多少分?

生28:扣10分。

师:你也给它扣10分。你刚才说太直白了,你喜欢含蓄一点,更诗意一点,是吧?他写的诗跟你写的诗完全不一样吧。你写诗吗?(学生摇头)你不喜欢直白,是吧?讲得很有道理呃(角落里有一些学生举手)哦!那里还有学生。(笑)

生29:扣5分。因为诗一般让人感觉很优美、很生动,这首诗像讲故事一样的。

师:诗应该是很优美,而这首诗像讲故事一样的。不过,诗歌里其实有叙事诗一类,杜甫的那首《石壕吏》读过吗?

生29:这首诗是要表达一种感情,表达老虎即便是关在笼子里也很坚强,不屈服,表达这种感情不应该用那种形式。

师:你这个意见对不对呢,可以再思考。你是扣10分,还是多少分?

生29:扣5分。

师:扣5分,你好客气呀!你说没有太多意境美,语言也不优美,是吧?好!现在,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的前三节不分行,会是什么效果?现在课文是分了行,一行一句,是吧?现在我们来齐读诗歌第一、二两节。

“在桂林/小小的动物园里……”预备开始。(学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把文字像玩魔方一样它玩一下。现在诗歌分三节,是吧!现在我把那一行行、一节节不分了,就成了多媒体展示的样子。我们再读一遍。(学生齐读)

师:这样写行吗?像不像我们写的一篇周记?

生(齐):像。

师:他在动物园里,用这种方式写就是写他在桂林看到了什么。他把这些句子分成节,这就成了诗吗?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觉得把散文式的句子,断成节或者不断到底有没有区别?有什么样的区别?这倒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可以挑战一下我们的智商,挑战一下我们最深层的理解力。分行与不分行,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差不多,都是写到桂林去看动物园。一个是用诗的方式表达、一个是用记叙的方式表达,这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沉思)

生30:我认为分开好一点,因为读起来有感觉。

生31:因为诗歌有条理些。

师:你觉得这样不分行就条理不清楚吗?

生32:诗歌表达的感情深入一些。

师:那为什么表达的感情会深入一些?

生32:(沉默不语)

师:只是感觉吧?说不出理由。妙在不言中,是吧?作为叙事的诗歌,开始的感觉是这样如流水一样铺陈,我不太喜欢。但既为诗,就它用了节奏感。有了诗的节奏以后,我们读的时候,还能不能像展示在屏幕上的这么读呀?

(学生摇头)不行。

生33:屏幕上的文字,不分行的时候,好像没有瞧见老虎。

师:你的意思是好像有歧义是吧。其实,瞧还是瞧见了,只是没有瞧见它“斑斓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好!总的感觉:前面叙事的时候用这种分节的方式来铺排,我整体感觉是不够凝练。

四、咬文嚼字,体会感情

师: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大家看一下“瞧见一幅斑斓的面孔”那好理解,“和火焰似的眼睛”我觉得非常奇怪,老虎动物的眼睛怎么会像“火焰”一样?这里有相似点没有?

(学生举手)

生34:因为它带着愤怒。

师:愤怒的火焰,是吧?这是第一种理解。除此这外,还有没有其他理解?“火焰”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火焰只给你愤怒的感觉吗?

生34:我觉得有一种凄清。

师:“火焰”给你凄清的感觉呀?也是呀,在那种囚禁的空间里。

生35:我觉得有一种热情。

师:热情的感觉,是吧?一只老虎没力气的时候,下午的时候,没吃肉的时候,会像火焰一样吗?没有看到老虎“火焰似的眼睛”,就是没有看到老虎充满活力的形象。现在我要你说一下,如果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就是你,你就是这只老虎,你的心情会是怎样?诗中怎样来表达这种心情?这可能会是什么心情?你来。

生36:十分想念大自然。

师: “想念”这个词,我觉得太柔和了一点,但是没错。

生37:悲愤。

师:为什么悲愤?为什么而“悲”?为什么而“愤”?

生37:不能在大自然里生活,没有了自由。

师:谁让老虎没有了自由?

生37:是人类。

师:为人类这个行为而悲愤!还有吗?同学们说有渴望,有悲愤,还有吗?读一读下面的诗句。

(学生读“哦,老虎,笼中的老虎”这一节)

师:老虎会做梦吗?(学生迟疑)不知道?那我再问你,它怎么会会问那莽莽苍苍的森林?

生38:森林是它的家。

师:森林是它的家园,那里有它的自由。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才会做梦?

生38:非常无助的时候。(迟疑)……

师:非常无助的时候就会做梦啊?是不是想得特别厉害的时候就做梦?(学生点头)那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想什么想得厉害?你说。

生39:想家。

师:想家,想森林,对吧?刚才有个同学特别提到“屈辱”这个词。“屈辱”这个词只属于我们人类,老虎为什么觉得很“屈辱”啊?老虎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觉得屈辱?你说下看。

生40:不能回到大自然的生活。

师:好像说得不对。“屈辱”是一种心理感觉,平常你什么时候会有屈辱感?(学生纷纷举手)

师:找没举手的同学来说。

生41:是说老虎没有了本性。

师:失去了本性的老虎就觉得屈辱,是吧?你说。

生42:它本来就是在山林里的。

师:它本来应当在山林里狂奔的,现在关在笼子里被人戏弄,感到屈辱,是吧?请注意后面还有一个地方,同学们发现没有?老虎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又可笑”的观众。觉得这些观众“可笑”,并且还“可怜”,我不解。它怎么还觉得观众“可怜”啊?老虎关在笼子里面还反面觉得观众“可怜”,太奇怪了,谁能告诉我?这里的原因。

生43:因为观众属于人类。

师:观众是人类,人类怎么啦?它觉得人类连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你觉得可怜。

生43:这个世界上如果只剩下人类,没有了其他动物,人类是可怜的。

师:哦,你理解得很好!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人类一种动物生存,那是很痛苦的。

男生44:如果人类大量捕捉老虎,把老虎灭绝,地球将失去了生态平衡,那人类也会灭绝。

师:你现在表达的是朴素的环保主义思想。这一节诗,我觉得是写得不错,请同学们再读一下。

(学生齐读)读得整齐,就是没有感情,我们来感受一下。

(教师范读)大家不必像我这样子,只是一定要把感情融进去。再来一遍(学生再读)。

这一次好多了,人类真是好笑,你看人类把老虎的脚趾全部铰掉,还把牙齿用钢锯锯掉,你想想,这老虎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它长年囚禁在动物园里面,我们看到诗中这样的描述:“灰灰的水泥墙上,有一道道沟壑。”怎么会是“沟壑”?怎么理解“沟壑”?老虎的脚趾“血淋淋”的,又怎么会在水泥墙上弄出“沟壑”来呢?特别让我不解的是这“沟壑”居然还“像闪电般耀眼、刺目”?谁告诉我那爪印怎么会是“沟壑”?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45:老虎一定在水泥墙上刨过很多次才形成了“沟壑”。

黄:很多,无数次。你们看到过屋檐下的雨水在水泥地上留下的浅浅的印子,对不对?诗人说的“沟壑”这个意象是夸张了一点,让人想到这只老虎已经经过无数次的挣扎。那“沟壑”在灰色的水泥地上怎么还像“闪电”呀?它是红色的呀!(学生举手)

生46:因为呈灰色的水泥墙上出现红色会很耀眼,就像灰蒙蒙的空中出现闪电。

师:有道理。在诗人眼里,闪电在空中呈现的那种刺眼的程度与印子引发的刺激是相似的。它肯定伤透了人的心,给人的心里带来巨大的震撼!震撼越大,它才越像刺目的闪电。假说今天你听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你的脑袋里肯定像一道闪电闪过一样,那肯定是一件大事情,是一件很惊人的事情。是不是?

好!《华南虎》实际上是用诗的方式讲了一个故事,看到一只老虎在笼子里失去了自由,它向人类发出了咆哮。大家把这一句诗读一下:“我终于明白,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学生齐读)请问,老虎又不是“我”关在笼子里的,又不是“我”把它弄成这样子,那“我”为什么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学生纷纷举手)

生47:因为他也是人。犯下的这些罪恶的都是人类。

师:那你羞愧吗?你应该羞愧!谢谢你!我也和你一起羞愧!还有吗?我说这首诗可以结束了,诗歌好含蓄的。

五、理解幻觉,升华情感

师:“我”开始来到动物园,现在“我”“羞愧”地走了,诗歌如果就这样结尾了其实也完整。问题是,这样可不可以?

生(齐):不可以。

黄:为什么不可以?开始我来了,后来我羞愧地离开了,那有什么不可以?

生48:我觉得诗人还没有表达自己的同情。

师:他已经表达了啊,不是“羞愧”吗?

生48:那是表面上的,还有更深层的内容。

师:呵呵,他要表达什么的深层内容?

生48:心里的感受。

师:什么感受?

生48:写他悲愤的原因。

师:那接下来就是是写悲愤的原因吗?

生(齐):不是。

师:那接下来写了什么?“恍惚之间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真是怪!动物园里游人如织,他在那里居然听到了“咆哮”,这是什么人?

生49:他在这里是作总结了。

师:总结很容易。他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就是作总结了。

生50: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

师:什么对比?

生50:一种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野性的老虎和前面一只胆怯的老虎形成鲜明对比。

师:哦。不过,我想问,这里写“咆哮”,是实写呢?还是心灵幻觉?

生50:是心中的幻觉。

师:整个是一个幻觉。我们把这个“幻觉”读一下。

(学生齐读最后一节)

师:诗人怎么会写这样一个幻觉?“灵魂”怎么看得到?你看到过“灵魂”吗?诗中说,一个不羁的灵魂,还越过他的头颅,腾空而去。完全中心理幻觉。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幻觉的?

生51:幻觉就是表达老虎……

师:我把这个问题换一下。假如他不写幻觉,而是写他勇敢地把门打开,让那只老虎从笼子里冲出来,是这样写好还是写幻觉好?

生(齐):幻觉好。

师:为什么?

生51:写幻觉更接近实际。

师:写幻觉反而更接近实际,好有哲理啊。(笑)

生51:在诗中,诗人最后被老虎强烈渴望自由的感情而感动,而震撼!

师:讲得很好!“震撼”这个词用得太好了!我给你一个大拇指!老虎身体在这里终身受到囚禁,它的灵魂呢?灵魂,早已腾空而去,是不是这样?把最后两句再读一遍。(学生齐读)

师:这里来了又一次写到“火焰似的眼睛”。前面讲过“火焰似的眼睛”,眼睛是“火焰似的”,我们讲过了。现在我们讲“火焰似的斑纹”,是什么理由?还是不是和刚才的那个理由是一样的?老虎自由的灵魂像什么?你给它打个比方看。

生52:像一团火。

师:像一团什么样的火?加描述。

生52:像一团热情的火。

师:像一团热情的火,像熊熊燃烧的火。

生53:像不屈的火。

生54:像浇不灭的火。

生55:无语

师:没有火。(笑)

生56:像一团悲愤的火。

生57:不羁的火。

师:那火肯定是没办法“羁”!

生58:永不熄灭的火。

师:一方面是渴望自由的灵魂,一方面是还滴着血的趾爪,华南虎的悲剧就在这里。它如此地渴望到山间里去,渴望自由,又如此地没有可能。不管怎样把“趾爪”抓得流血,有没有可能将那那铁笼搞破?

生(齐):没有。

六:强调背景,知人论诗

师:没有办法。好!诗我们就引读到这里。诗后面有几个很小的字,大家看到吗?

生(齐):1973年。

师:这几个字有用吗?写这个时间干什么?1973年,我们都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上吧。我不知道这样写到底有用还是没用?我想把它删掉,用涂改液把它涂掉,你们有意见吗?

生(齐):有。

师:有意见就告诉我。

生59:这表达了人类的进步。

师:这年份表达了人类的进步吗?

生60:现在是2011年,1973年那时的人类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师:哦,你是这样来理解的。当然,这也是一种说法。还有没有更多的说法。我们知不知道1966年到1976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谁知道?

生61:文化大革命。

师:“文革”给你的想象是什么?

生61:“文革”的历史很动乱,“四人帮”在那里造反。(哄堂大笑)

师:好多知识分子被整死了咧!

生61:知识分子挺身而出。

师:我们可以到百度上去看一下这方面的材料,可以吗?我告诉你们一个时代背景,诗人当时卷入一个很大的“政治事件”,叫做“胡风事件”。因为这个事件而下放到湖北监利的五七干校,在那里劳动。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诗人、一个学者,那个时候,是斯文扫地、尊严扫地,他看到这只“笼中的老虎”,他把这个年代加上去,你觉得他有用意没有?

生62:有用意,因为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师:我不喜欢这种说法,我不喜欢说揭露了什么。你说这个时间放在这里有什么用?诗人有没有诗人自己的影子?

生63:有。

生64:当时是文革时期,作者借一个华南虎不屈于被控制,这是表达在当时环境下作者自己心里的想法,借物抒情。

师:前面都讲得很棒,这是这个“借物抒情”不好。

生64:托物言志。

师:不要满足于这些术语。写老虎的时候就是他自己的那种处境,是一样的,对不对?你也搞不清楚他是在写老虎呢,还是写他自己呢?这是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融进去了,把老虎渴望自由的这种灵魂表达得很充分,表达老虎的心理就是表达自己的心理。

师:既然理解了这个地方,我们把最后一节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老师加入)

七、联系现实,拓展诗境

这首诗就讲到这里。现在我问你,如果我们把这个年代改一下,改成2011年写,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时候跟这只老虎是相似的?你们说说看,我看看华容的学生有多么聪明!联系我们的生活来说一下,哪位来说?华容的学生用他的智慧来告诉我。

(有不少学生开始举手)你觉得生活中有类似的现实吗?

生65:(无语)

师:请坐下。

生66:人和树的关系很相似,人们砍伐树木用来建造,比较盲目。

师:树,跟老虎的处境似乎不是很相关。

生67:在外面打工的工人有时过年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回家,他们是很思念他们自己的家,但他们要赚钱,又不能回家,这跟困在笼子的老虎一样。

师:那没有人用铁笼关着他,他是被生存所迫。失去了自由,但比老虎好一点。

生68:台湾同胞。

师:台湾同胞怎样啦?他们过得很好哩!(学生大笑)

生68:因为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

师:哦。你是这个意思。他们生活在那个海岛上,可他们的祖坟葬在大陆,想念着,却不能回来。你是这个意思吧?那你讲得很好!

生69:青少年有很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情,而父母不让,就像这只华南虎一样的。(笑)

师:那你现在自己有自由吗?(学生摇头)真的没有自由,一只小“华南虎”呃。(笑)你不是“华南虎”,是“华容虎”。(笑)你们有同样的感受没有?

生(齐):有。

师:有的请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这些人(未举手)不是“老虎”。我家儿子是个被作业困住的“老虎”。我们关在一个无形的囚笼里面,要不要把这个囚笼打破一点?我们肯定会有办法打破的。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华南虎》课堂实录的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华南虎教学实录 《华南虎》教学实录 《华南虎》 华南虎 华南虎 华南虎说课稿 《华南虎》说课稿 《华南虎》说课稿 《华南虎》说课稿 华南虎教案设计 华南虎教案及课件 咏华山课堂实录 28华南虎 华南虎3 华南虎2 《咏华山》课堂实录 28 华南虎 28.华南虎 28 华南虎 华南虎2 《虎丘记》课堂实录 《华南虎》说课设计 《华南虎》课文评点 《华南虎》课文评点 再品《华南虎》 《华南虎》赏析 《华南虎》赏析 28华南虎(1) 我和华南虎 《华南虎》赏析 《虎门销烟》课堂实录 《华南虎》赏析 华南虎赏析 《李广射虎》课堂实录 华南虎教案 华南虎简案 濒危的华南虎 华南虎练习题 华南虎导学案 第28课《华南虎》课文简介 《华南虎》导学案 《华南虎》课后练习答案 《咏华山》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中华少年》课堂教学实录 以《华南虎》为例——谈谈有效的课堂提问 《忆江南》课堂教学实录 《第二册《咏华山》(课堂实录)》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华南虎》疑难解析 《华南虎》写作背景 《华南虎》问题探究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杂谈 《华南虎》中心思想 华南虎板书设计 《华南虎》优秀教案 《华南虎》精品教案 《华南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课堂教学实录 《小壁虎借尾巴》课堂实录 《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华南虎》学法引导 《华南虎》中心思想 《华南虎》结构分析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案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写作背景 《华南虎》有关资料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 《虎门销烟》课堂实录之一 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 《华南虎》词义辨析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有关资料 《华南虎》教学建议 《华南虎》写作特点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材理解 华南虎教学反思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反思 《华南虎》有关资料 《华南虎》写作借鉴 《华南虎》写作特点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整体把握 《华南虎》教学建议 《华南虎》教学设计 《华南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