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小编: :admin

下面是有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苏州园林》课堂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这里有一张苏州园林的投影图片(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尽量用课文中的原话,谈谈这张图片所体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两分钟时间,同学们仔细看图,然后作答)

生:我从这张图片中看出“高树低树俯仰生姿”这一特点。

生:我看出了“常绿树和落叶树相间”这一特点。

生:还有“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生:还有“苏州园林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

师:上面几个同学的发言不错。那么,能否再说说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图片看,左边是一座亭子,右边是一幢房子,这说明它的布局是不讲对称的。

师:从同学们发言可知,你们已初步地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进一步细致地讨论一下,本文是怎样准确而生动地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自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今天这堂课我们要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使讨论更集中,条理清晰。我把同学们的问题作了如下归纳:

1.词语的运用

2.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

3.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手法

4.本文重要语句的理解

5.本文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的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质疑时尽量按这五个问题的先后顺序来谈,使我们的讨论更集中,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大家说好不好?

生齐:好!

师:好,哪一个同学首先提问?

生:我的问题是,课文开头说,“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中的“似乎“和“务必”是否可以删去?

师:这位同学问的是词语揣摩方面的问题。大家说说看,先说“似乎”。

生:我认为“似乎”不能删,因为作者在这里表示的是推测。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推测?

生: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是推测。

师:好,你接着说。

生:“既然作者表示的是推测,在这里当然要用“似乎”来表示了,这样写,更令人信服,表意更严密,更准确。

师:他说得很好。那么是否可以去掉“务必”呢?

生:“务必”在这里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去掉它体现不出这一点来。

师:很好,“务必”在这里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时,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副词,通过联系语境仔细体味,我们发现这不仅不矛盾,而且使表意更为准确。这个问题暂时讨论到这里。下面哪一个同学接着提问?

生:课文第8段中“有墙壁隔着”的“隔”与“有廊子界着”的“界”能否互换?什么叫“隔而未隔”和“界而未界”?

师:请同学们先查一下字典。“隔”和“界”各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到了。“隔”是“遮断、阻隔”的意思,“界的意思是“相交的地方”。

师:“界”是名词,在文中它作动词,意思是什么?

生众:是“划分相交的地方”。

师:那这两个词的区别在哪儿?

生:(茫然)

师:(将书立放在讲台桌上)同学们看这是“隔”还是“界”?

生众:“隔”。

师:(用粉笔在桌上画了一条线,指线问)这是“隔”还是“界”?

生众:“界”。

师:能说出它们的区别了吗?

生:“隔”是用实物挡着,有阻断的意思;“界”是划出一条线,没有完全被隔断。

生:“隔”无法穿越,“界”能够穿越。

师:明白墙为什么要用“隔”,而廊子为什么要用“界”表示了吗?

生:因为墙是起隔断作用的,而廊子没有从根本上隔断。

师: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我们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生:书上说“廊子大多是无所依傍的”,也就是说廊子是可以穿越的。

师:好,明白了两个词的区别,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什么叫“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呢?

生:本来墙是起隔断作用的,但因为墙上有花窗,能够透过花窗看到墙那边的景致,就成了“隔而不隔”;本来廊子是起分隔景物的作用,但因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即“界而未界”使本来隔开的景物融为一体,使景致更深了。

师:很好。对于生8提出的这个问题,哪位同学还有疑点?

生众:没有了。

师:我们再提下一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苏州园林的布局为什么故意避免对称。

师:这个问题涉及园林知识。大家对照课文,认真考虑,找一找苏州园林的布局不讲究对称的原因。

生:书上说,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但是为什么美术画不讲究对称呢?这涉及了我国绘画理论方面的问题,请大家拿出刚才发的参考资料,从中查一查美术画不讲对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学生认真查阅资料)

生:材料中说,中国绘画忌平板和散乱。园林的设计也一样,如果讲究对称就显得呆板。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运用有关资料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了。说得对,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正是体现在它的不对称上。我们是否可以提下一个问题了?

生:文章为什么说“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

师:注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吗?注意看书。

生:不对,是说从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不足取”。

师:对,同学们看书还需要再仔细些。能否反向思考一下,怎样就“足取”了呢?

生众:从西方园林的角度看就足取了。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再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认真查阅资料)

生:材料中说,西方园林崇尚人的外形,崇尚几何布局;中国园林则崇尚人的内在,形成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园林。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称的法则”,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圆规矩。一句话,强调人工美。中国园林则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造和谐的园林特点,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地。

师:这位同学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发现西方人与中国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西方人讲人工美,喜欢修剪树木,中国人讲自然美,不对树木进行修剪,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地。(板书: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所以说,“修剪得像宝塔似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不足取的。”我们再提下一问题。

生:文章为什么要将假山和池沼放在一起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大家想想看,互相讨论一下。

(同学相互讨论、启发,开始若有所悟)

生:自然界中主要的物质就是山水,要想把园林布置得和谐自然,就要有山和水,因此假山和池沼放在一起说明更自然,更符合生活实际。

师:说得好,我再补充一点:从苏州园林自身特点看,山和水的关系也是唇齿相依的,归纳起来,可用三句话概括,(出示小黑板)即“水随山转,山卤水活,因水成景”。既然园林实际如此,说明时当然就不好分开了。看来我们平时思考问题还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呀!

好,这个问题就到这里,我们研究下一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说园林的布置在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觉得身在山间”?

师: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理解两个词的意义。先请同学解释一下什么是“胸中有丘壑”。

生:“胸中有丘壑”的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师:“其中”指的是……?

生:山水风景。

师:对!“阅历”是什么意思?

生:“阅历”指“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的”。

师: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

生:指的是设计者见过的山水风景。

生:这样设计出的园林最能体现大自然的特点,使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

师:对,这句话是为说明假山的堆叠怎样才能具有艺术性的问题,条件是设计者和匠师们要有丰富的阅历,头脑中要有山水的形象,情感上富有情趣。我们再提下一个问题,好吗?

生:苏州园林为什么极少使用彩绘?用彩绘不是更漂亮吗?

师:对呀,用彩绘不是更漂亮吗?

生:彩绘是人工的东西,苏州园林讲究自然美。

师:对。自然美、人工美各有千秋,只是风格特点不同罢了。那么,哪些园林必用彩绘?

生众:北京皇家园林。

师:再仔细读课文,体会一下这一风格的景观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生:会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师:安静闲适的感觉岂不太单调了?

生:花开的时候,就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了。

师:为什么不让各种建筑也明艳一些呢;

生:这样会冲淡自然的色彩,破坏自然之趣。

师:对了,不用彩绘就是为了不破坏自然之美。××同学,你对这个问题是否理解了呢?(生点头)我们接着提问。

生:真正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设计师们不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种追求是否有些不切实际呢?

师: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美是相对的,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师:是否因对做不到绝对完美就不会追求完美了呢?

生:绝对完美是做不到的,但不能停止追求完美。

师:对,这正像一句广告词所说:“没有最好……”

生众:“只有更好。”(众笑)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探讨的是同课文相关的园林知识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并查阅资料解决了这些问题。园林知识是丰富有趣的,大家还可以通过课下查阅各种书报继续学习。这堂课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先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对本文写作方面的疑问进行研究。

生:在《中国石拱桥》中,作者赞扬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什么这篇文章没有提呢?

师:这位同学对叶老先生提出批评了,大家怎么看?

生:本文要说明的中心不在这里。

师:这篇文章没有赞扬劳动人民的智慧吗?

生:赞扬了,因为园林设计者就是劳动人民。

师:作者具体怎么赞扬设计者的呢?

生: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对,作者没有直接赞扬劳动人民,但通过对苏州园林的赞美间接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这就告诉我们,一篇说明文中心的揭示可以通过议论直接点出,如《中国石拱桥》;可以蕴含在说明的字里行间,如本文。我们再提一个问题。

生: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就写出了《苏州园林》一文,这样写文章会不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师: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作者尽管没有游遍所有的苏州园林,但是有代表性的园林一定都去过了。

师:是这样的。作者根据什么来写的呢?怎么写的?请同学们看一下刚才发的参考资料,这是叶老的儿子叶至善先生介绍这篇文章背景的文章,大家细读一下,看看叶老是怎样写成此文的?

(学生查资料,并交头接耳,然后发言。)

生:文章中说这篇文章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作者从小在苏州长大,好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

生:叶老参考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还有195幅精美的照片。

师:很好,我们利用参考资料又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这些都说明“苏州园林”不是凭空编造,而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另外,从全文看,作者紧紧扣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有条有理地给予具体说明,具有典范作用。

好,我们再提一个问题。

生:整个文章写得都很好,为什么结尾却那么仓促?

师:对呀,结尾为什么那么仓促?注意,这篇文章是为什么写的?

生: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

生:我认为这样结尾简洁干脆,并不仓促,而且更能给读者以学习、思考的空间,更好地读这本摄影集。

师:很好,下一个问题。

生:作者为什么不像《中国石拱桥》那样具体举几个例子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呢?

师:对呀,为什么没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呢?

生:因为这是一篇摄影集的序文,最好的例子要去摄影集中找。

师:对,再具体的例子也不如自己去看图片。

生:可是老师,举几个例子不是更好吗?

师:大家怎么看?

生:在一篇说明文中,用不用举例说明方法要根据内容而定,本文要说明的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这一特点难以用举例加以说明。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特别是能运用写作手法服务于写作内容这一规律来认识,分析问题,很好。还有问题吗?

生众:暂时没有了。

师:同学们,经过大家质疑、查阅资料和互相探讨,我们已初步解决了《苏州园林》一文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这说明同学们开始做学习的主人了。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苏州园林》课堂实录的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1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4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说课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 21、苏州园林 13苏州园林 13苏州园林 初二语文:《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一等奖 《苏州园林》说课稿2 《苏州园林》说课稿2 《苏州园林》课文评点 《苏州园林》课时训练 《苏州园林》说课稿2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 《苏州园林》课文解析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解题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赏析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导读 《苏州园林》赏析 《苏州园林》一问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课案(人教实验版八上) 《苏州园林》教案(2课时) 苏州园林第一节 《苏州园林》教案3 《苏州园林》教案82 《苏州园林》叶圣陶 《苏州园林》导学案 《苏州园林》教案5 苏州园林第二节 《苏州园林》教案2 《苏州园林》教案4 《苏州园林》教案8 《苏州园林》教案81 《苏州园林》教案24 《苏州园林》教案20 《苏州园林》教案5 《苏州园林》教案6 《苏州园林》教案21 《苏州园林》课外阅读训练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7 《苏州园林》教案9 《苏州园林》教案10 《苏州园林》学案1 《苏州园林》教案25 《苏州园林》教案8 《苏州园林》教案29 《苏州园林》教案32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赵州桥课堂实录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赵州桥》课堂实录 《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 苏教版《梦园飞天》课堂实录 《苏州园林》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