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

小编: :hzm

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学习自《诗经》至南北朝被称为“古体诗”的我国古典诗歌的部分代表作品,诗歌创作时期从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本单元学习目标是:

1、初步了解古体诗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了解古体诗的基本特征以及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和流派,了解《诗经》——《楚辞》——《乐府诗》——魏晋南朝五言诗的发展情况。

2、初步学会鉴赏古体诗,学习古体诗的艺术特点,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的积累,领悟古体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提升鉴赏古体诗的水平。

3、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读懂古体诗的内容,背诵名篇名句。

4、练习写诗,用诗歌的形式描述自己的生活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本单元诗歌从内容上看,可大致分为四类:

一、反映劳动人民的婚姻爱情生活,像《氓》《静女》《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等,除《静女》外,诗中所反映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婚姻生活看来多是不幸的;

二、反映古代志士仁人忧国忧民,追求理想,希望建功立业的情怀,像《离骚》《短歌行》等;

三、反映古代社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如《饮马长城窟行》;

四、表现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如《归园田居》。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诗经》是四言诗,《楚辞》是骚体诗,汉乐府、魏晋的是五言诗。《诗经》和《离骚》分别确立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诗经》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离骚》中体现出了丰富想像,而《孔雀东南飞》则是采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14、《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2、了解《诗经》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3、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4、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教学重点】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课型】精读课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大家听过这几句诗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原诗出自哪里的呢?好,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它们源自《诗经》“爱情三部曲”之一的《蒹葭》。爱情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它自古便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经》的一首民间情歌,了解古代人们的爱情。

二、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

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歌创作多用现实主义手法。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后人把“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后多用来泛指文学;“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引号内容为朱熹《诗集传》语)。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铺陈叙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静女》主要运用的正是“赋”的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借物托情。如李季《王贵和李香香》:“一对大眼水汪汪,像露水珠在草上淌。”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如李季《王贵和李香香》:“二道糜子碾三遍,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玉米开花半中腰,王贵早把香香看中了。”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三、全班同学朗读一遍:

由于两首诗中生僻字、难读字比较多,学生诵读可能比较困难。朗读时力求咬准字音,做到基本

流畅。教师作出评价并鼓励学生。

四、教师正音(投影展示),并范读、介绍诵读方法:

邶:bèi 姝:shū 隅:yū 见:xiàn 踟蹰:chì chú 娈:luán 炜:wěi

说:yuè 怿:yì 归荑:kuì tì 洵:xún

四言古诗一句有两个节拍,范读时注意诵读节奏,节拍处应注意停顿。

五、请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并找出诗歌所描写的情节。

明确:诗的内容是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出,生动地描绘了他约会的过程,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向男子赠送物品来表达爱情。整篇诗充满愉快而幽默的情趣。

六、师生合作疏通文意:

1、请学生对照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

诗歌短小,文字简单,注意字词的意义变化。每章各请一位学生翻译。翻译要注意“信、达、雅”的标准。

2、教师翻译、分析课文。

(1)翻译主要是对重点词句的把握及疏通文意。

(2)诗歌前一章重在写场景,后两章重在写心理。

注意分析场景、细节描写的效果,及强调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揣摩。

七、关于诗歌词义理解的争鸣:

1、“静女”的含义

①文雅、娴静的姑娘;②善良的女骇(“静”通“靖”);③女子的芳名。

2、 “城隅”究竟是指何处

《说文解字》:“隅,陬(角落)也。”《高级汉语大字典》:“隅:角,角落。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如山隅、东隅、隅陬(角落)。例: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课文其中一个注释是“城上的角楼”,既是城门的角楼,当然不会是城墙的拐角处,而是城楼上。男女幽会,自然会找那种偏僻幽静之所,绝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因而,“城隅”理应指城墙脚下幽静偏僻的角落里。

八、板书设计

一、期望约会↘

二、恋人赠物→ 爱情的美好

三、赞美恋人↗

形象分析:

静女:美丽、活泼、热情

男子:憨厚、纯朴、真诚

九、布置作业:

1、查找关于《诗经》其他方面的资料(如艺术特色);

2、背诵《静女》全诗。

第二课时

一、导语:

爱情是个千年不衰的话题,上节课我们学习《静女》时,领略了古代社会人们恋爱轻松愉悦的情趣。那么爱情是不是都是那么美好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从《氓》中感受另一类型的爱情情节和主人公形象。

二、全班分组用指读法诵读一遍。

请学生咬准字音,把握好朗诵节奏。培养语感,熟悉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情节。

三、教师范读、正音:

氓:méng 蚩:chí 愆:qiān 将:qiāng 垝垣:guǐ 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说:tuō 陨:yǔn 徂:cú 汤:shāng

渐:jiān 罔:wá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ī 泮:pàn

四、学生对照课文注解默读,理解课文大意。

最好能够进行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教师示范翻译第一、二自然段。

翻译时注意灵活使用两种方法:直译—求逐字逐句求准确;意译—力求理清段意求流畅。

六、学生分组讨论,分段试译。

各组派代表演示讨论结果;老师纠正并小结每一段大意。

七、分析课文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学生说故事情节。

全诗共六章。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歌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八、主体板书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至五章 第六章

(手法) 叙述 抒情、议论 对比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九、课文小结:

我们通过对《静女》和《氓》两首诗的学习,了解了《诗经》所处时代的生活,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我们还学会了抓住典型情节,运用形象思维来欣赏诗歌中所由此而烘托出的具体生动的气氛和情调,还学会了在凝练的语言中把握其暗示性及代表性,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学们应把这些化为技能,净化灵魂,争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十、布置作业:

1、背诵《氓》全诗;2、完成课后练习二。

十一、教学后记:

15、《离骚》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 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

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

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 í )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

第一节: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第二节: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决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

第三节: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场,表达了这种观点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情。

(5)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 二 课 时

n 一、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 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 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 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

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出示投影)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恐美人之迟暮” 一句中“ 美人” 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 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3)分析特色:

象征手法的运用

芳草香木:象征高尚的品德

佩带香草:表明屈原追求美好的事物,品格高洁

美人芳草:比喻贤臣

对比手法的运用

尧、舜:“耿介”——桀、纣:“猖披”

吾:“恐年岁之不与”——党人:“偷乐”

灵活的诗歌体式

“骚体诗”:将“兮”放在单句的末尾,两句一韵。

三、探究阅读

(1)《离骚》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明确】《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纯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地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全诗始终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表示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强意志。诗人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富有优美的理想,把主人公品格刻画得异常崇高。

(2)(多媒体课件播放屈原行吟泽畔、抱石投江的镜头) 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3)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4) 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传颂。课后搜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或评论,写一篇评价屈原的文章。(请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后记:

16、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自”、“见”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二、教学设想:

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诗可从人物命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三、教学时数:2教时(总第 课时)

四、教学日期:

五、课前预习:

1、通读全诗,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2、了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

3、找出诗中含有“相”“自”“见”字的句子,解释这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课时

重点: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入题:

1、勾勒诗歌发展脉络:《诗经》——楚辞——乐府民歌

2、乐府双璧:《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3、《孔雀东南飞》简介(见课文)

补充:《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二、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

2、诗歌结构:

层次章节标题情节段落

起兴首 句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兰芝自诉开端

第二部分“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发展(一)

第三部分“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发展(二)

第四部分“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高潮

第五部分最后一节化鸟双飞尾声

三、归纳“相”、“自”、偏义复词的用法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②及时相遣归(代“我”) ③还必相迎取(代“你”)

④好自相扶将(代“她”) ⑤嬉戏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负(代“你”) ⑦不得便相许(代“你”)

⑧登即相许和(代“它”) ⑨蹑履相逢迎(代“他”)

⑩怅然遥相望(代“他”) ⑾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应 ④叶叶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盖 ⑥仰头相向鸣

⑦黄泉下相见

(3)名词,命相,相貌。如:

儿已婚薄禄相

(二)偏义复词

①昼夜勤作息 ②勤心养公姥 ③我有亲父兄

④逼迫有弟兄 ⑤其日牛马嘶

(三)“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①我自不驱卿(本) ②本自无教训(本是)

③自可断来信(即) ④葳 自生光(且,还是)

⑤自名秦罗敷(其) ⑥自名为鸳鸯(其)

⑦好自相扶将(亲自) ⑧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四)理解下列互文句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

第 二 课 时

重点:分析人物性格与命运,分析诗歌的赋比兴的手法,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物形象。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焦仲卿和刘兰芝)从上文语言和语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样一个人?(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充满叛逆精神)

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刘兰芝是一个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的女性。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温顺善良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焦母听到后“槌床便大怒”。后来不得不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最后的辞别母亲与“自挂东南枝”的行为则表现了他的反抗性格。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封建家长的典型。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妻的爱情毫无同情和认识,独断专行。对儿子,她一会儿恶语威胁,一会儿又软硬兼施。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丑恶本质。

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所说话的态度既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又见利忘义,不顾兄妹亲情。其尖酸刻薄,冷醒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的面孔。

(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具体的描写,从外貌、勤劳、重情、坚强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制度渐趋严密,在家庭生活方面,家长制成为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三、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四、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可参照《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2、①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②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

五、细节鉴赏:理解“黄泉共为友”的含义

1.联系上下文,理解“黄泉共为友”的含义。

明确:在揭示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以此来向焦母求情。说明仲卿对爱情的珍惜和忠贞。

2.联系全文,理解“黄泉共为友”。

明确:

①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②在焦母的压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

不复娶!”

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希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④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⑤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

⑥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

由此可见,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后来的一切活动,都发端于“黄泉共为友”。可以想见当初说这句话时,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爱情破灭,就以死相抗!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黄泉共为友”。

小结: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对语言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越丰富。那么,我们对作品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六、布置作业: 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至12段。

七、教学后记:

17、汉 魏 晋 诗 三 首

一、教学目的

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

2、《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3、《归园田居》悠然自得的心态。

难点:

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

1、点拨法。即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2、诵读法。即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提示。

3、联系法。本课的练习设计精要,以练习题为纲,纲举目张。

四、教学时数:

三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横在牛郎织女间的不是一条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你们想象中的横戈跃马、驰骋沙场的俊美英雄会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厌恶官场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有将是怎样的生活图景呢?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有关的三首诗。

本课时先学习《迢迢牵牛星》

二、解题 :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几乎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迢迢牵牛星》一诗通过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和叠字的恰当运用,使诗作情景并生,哀怨动人。

全诗共 10 句,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 6 句。

第一、二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以牵牛、织女起兴,借事托物,点明了描写的对象。牵牛星处在遥远,织女星明洁灿烂。“迢迢”,遥远的样子。从织女的角度来看,牛郎仅隔银河,却又显得那么遥远。“皎皎”一词,形象鲜明,既写出了织女星的光洁明亮,又使人联想到人间思妇的皎洁美好之貌。这两句表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借喻人间夫妻相处异地、不得相聚的现实生活。

第三、四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进一步描绘织女的形象。织女摆动着纤纤素手,随着“札札”的机声开机织布。

第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描写她由于思念牛郎,一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只见她泪落如雨。

这部分的表层意义是描写织女的悲伤情状,她由于与牛郎不得相聚,因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其深层含义则是暗示出多情的妻子因思念丈夫而魂不守舍,心绪不宁。

第二部分:第 7 —— 10 句。

第七、八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照应诗的开头,描写牵牛星和织女星相隔的银河又清又浅,相距又有多远呢?河水既清且浅,本可涉水而过,相聚有期。

第九、十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指出:尽管他们只相隔一条水清且浅的银河,但只能含情相视不得互诉衷肠。

这部分交代了织女痛苦的缘由,抒发了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

2、关于叠词:

叠音词的运用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细,“札札”是写机杼之声,“盈盈”是写银河之水,“脉脉”是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四、布置作业

第 二 课 时

本课时学习《短歌行》

一、导入新课:

(投影曹操像)这个人大家认识吗?我们在初中的课文《青梅煮洒论英雄》中曾和他见过,《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后,大家和他也就频频见面了。《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同学们谁会唱这首歌吗?――我会,我给唱唱看好吗?

二、要求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全诗,之后齐声背诵。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

(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叫二个学生个读诗歌。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再指出其优缺点。

三、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1、 解读诗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 208 )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曹操已经 53 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去日苦多,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全诗共 32 句,分为四层,每层 8 句。

2、分层解读:

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这一层作者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调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开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有限,生命易尽这个自然现象的无限感慨。面对美酒,应当放歌,及时行乐,但作者却感叹年华易逝,就像早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就被晒干,流逝的大好时光苦于太多。诗人心中痛苦不堪,诗句带有明显的感伤苍凉的情调。作者感慨万端,格调伤感低沉。在这样的氛围里,作者唱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四句。诗人慷慨高歌,以美酒消愁,寄托忧思。“忧思”是全诗之脉,全诗抒写的正是未能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忧思”,这“忧思”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面埋了伏笔。于是,诗人面对当时天下纷争,社会动乱的现实,寻找着解决的办法,这就揭开了下面招纳贤才的章节。

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这一层作者抒发自己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是:情人青色的衣领,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嗣,继续。音,声问。嗣音,继续相问,即“保持联系”之意。这里只用了前两句,后两句作者改为“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诗句的大意是:只是为了你(贤才)的缘故,我沉思吟咏至今。这一改动,由思慕情人变为思慕贤才,因求之不得而日夜沉吟,感情更加深厚、真挚。“呦呦鹿鸣”四句,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本是周代朝廷与民间宴会上宴请宾客的诗句,这里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这八句诗化用《诗经》的成句,以明己志,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思想感情。化用前人成句而无呆板的痕迹,而是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这一层继续写思念贤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作者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来比兴,从广阔的背景上寄托了求贤之情。贤士不可招致,正是作者“忧从中来”的原因。“不可断绝”更进一步写出诗人求贤若渴而不致的苦闷。“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四句,写有客人来访,久别重逢,谈心宴饮,迎新话旧,欢愉无已。这一层写求贤过程中有忧有喜的曲折心情,正反对照,忧喜交织,恰当地表现出作者感情的丰富多彩。

第四层: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这一层表明作者虚心纳士,竭尽诚心,不遗余力的态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勾画出一幅月夜鹊飞图,作者于“月明星稀”之夜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乌鹊喻贤才,以“乌鹊南飞”暗喻人才南流。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统治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在笼络人才。士不北走则南驰,各事其主。作者用“何枝可依”比喻贤才寻找归宿,但无所依托,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四句,表示作者愿以山高海深的胸怀,效法周公广纳贤才以定天下。前两句作者借用《管子?形势解》之语,暗喻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多地容纳土壤,以成就其高大;像水一样不厌其大而容纳众水,以成就其深,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最后两句,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3、精华鉴赏

①全诗融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把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绘与主观思想上苦闷忧郁情绪的抒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曲折有致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立意深远,气韵沉雄,想象丰富,感情充沛,不愧为难得的上乘之作。

②用典贴切。事典语典交互使用,均能切合诗之主旨。事典如周公吐哺,语典如《诗经》语句的引用和化用,均能贴切自然。

四、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

(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

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第 三 课 时

《归园田居》的研习、品味。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 365 —— 427 ),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晋宋之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早死,少年时代生活贫困。青年时代曾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几次出仕,二十九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来曾出任镇江参军、彭泽令等职。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段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剧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公元 405 年,他担任彭泽令才八十三天,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萧统《陶渊明传》)即日解印,离职回乡。这年他才四十一岁。从此他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六十三岁时贫困而死。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他归隐之后,写了不少田园诗。他在诗中描述了田园景物及其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情景,往往含有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肯同流合污的精神,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和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现存的有诗 120 多首,还有散文、辞赋等,著有《陶渊明集》。

二、基本解读

《归园田居》共有诗五首,表达了他的归隐心情及对乡居生活的感受。这组诗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第二年,即公元 406 年,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课文所选的是这组诗的第一首,显示出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和特色,尤为后人传诵。陶渊明在这首诗中,对人生所走过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决心归隐农村。全诗描述了作者由官场回归农村以后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活及其乐趣,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感受,抒发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全诗共 20 句,可分为三层。

三、内容分析

第一层:从“少无适俗韵”到“守拙归园田”,共 8 句。这一层写归园田前的情况。开头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说自己从小在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天性就热爱山林。一个“无”字,一个“爱”字,表露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和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写他对官场生活的看法,表达了他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他把官场视为尘世的罗网,把做官看作是“误落尘网”,可见他对当时的社会是非常反感的。“误落”一词,既是对自己出仕官职的感叹,又是对尘网般的官场的蔑视。一个“误”字,包含了无限的辛酸。“误落尘网中”写环境之劣,“一去三十年”写时间之久。这两句揭示了他迫切离开仕途归园田居的根本原因。据考证,“三十年”当为“十三年”之误,陶渊明自东晋太元十八年( 393 )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 405 )归隐,恰好是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以“羁鸟”、“池鱼”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迫心境和心恋田园的情怀,一“恋”一“思”,凝聚了诗人对田园的眷恋和思念。羁鸟,被关在笼里的鸟。池鱼,被养在池水中的鱼。“恋旧林”、“思故渊”表明了作者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两句是上下文的过渡,既总结了上文辞官回归故园的述说,又为下文描写归田后的田园生活作引子。“守拙归园田”这一句点明了题目,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第二层:从“方宅十余亩”到“虚室有余闲”,共 10 句。这一层写回归园田后的生活情况,描写了田园生活的乐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总写诗人俭朴的生活环境: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地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屋草舍。“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是住所四周的近景:屋外榆柳笼罩,堂前桃李争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所见的远景:在这幽暗的远离人世的村落里,炊烟袅袅升起。“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近处的所闻:狗在深巷里吠叫,鸡在桑树顶上啼鸣。这两句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中之句:“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乐府诗集》卷二十八)鸡在啼鸣,狗在吠叫,这是太平景象的显示。正如《老子 第八十章》所说:“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两句是小结,从家庭生活与自己的心境两个方面概括地写出了归园田后自由自在的情况:家里没有官场中的那些尘俗琐事,在空寂的房间里心境悠闲。户庭:门庭。指起居处所。尘杂:指人世间的琐杂事务,主要是指过去官场的案牍和应酬等琐事。虚室:空静的居室。

第三层:是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对全诗的总结,写出了归园田后的愉悦心情:像久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又能重返大自然。这两句回答了人们的疑问:作者为什么对平凡的茅舍草木、鸡鸣狗吠如此津津乐道呢?原来,这是因为作者“久在樊笼里”的缘故。“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即上文的“尘网”。“尘网”,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乐在其中,

四、精华鉴赏

①首尾相应。诗的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抒发了回归园田的乐趣,与开头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抒写自己的本性遥相呼应,使全诗有击首尾应,击尾首应之妙。

②语言朴实。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展现了田园生活和农家景象的画卷。平中见奇,淡中有味。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

五、重点品味: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诗句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作者摆脱官场羁绊,如出笼之山鸟,轻快而自由。房前屋后,桑绕房舍,榆柳成荫,桃李繁茂,夜深人静,幽长而古朴的深巷不时传来几声狗吠,伴着声入梦,一觉醒来,不觉天已大亮,七彩的公鸡,振翅高飞,引长鸣于桑数之巔,多么怡人的风景。多么悠闲的生活啊!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六、教学后记:

18、汉乐府二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关于“乐府”的知识,学习汉乐府民歌的特色。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来鉴赏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特点和方法

2.诗歌中的想象

三、教学难点

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

本课时学习《上邪》。

二、关于汉乐府: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三、识记生字词

上邪 yé 无绝衰shuāi 夏雨yù雪

四、诵读课文:

听录音,诵读,要求能当堂背诵。

五、解读课题:

《上邪》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歌,是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诗中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全诗共 9 句,分为两层。

六、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层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指“天”;邪,通“耶”,感叹词。“上邪”是指天发誓,等于说“老天啊”。君,对男子的敬称,相当于“您”,指女子的意中人。相知,互相结为知己,等于说“相爱”。命,“使”的意思。绝衰,断绝衰退。这几句的大意是:老天啊!我想同您相爱,长久地使到爱情不会断绝衰退。这是女子在向爱慕的意中人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第二层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陵,指“山峰”;竭,枯竭;雷,这里用作动词,“打雷”;震震,雷声。雨,这里也用作动词,“降下,落下”;天地合,天地合并在一起。古人认为天地分开,才能开辟世界,“天地合”是指“世界毁灭”;乃,副词,才。这几句的大意是:高山没有山峰变为了平地,江水断流枯竭,冬天打雷雷声隆隆,夏天落下大雪,天地合并在一起,那时我才敢同您断绝爱情。这几句想象奇特,一连列举出五件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从反面证实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七、问题探究:

1、作者假设了哪几种她认为不可能的自然现象?

五种:高山夷为平地,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

2、为什么说“山无陵”以下六句,突出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

因为作者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就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

八、精华鉴赏

这首诗言简意深。全诗只有 35 个字,语言简短质朴,通俗易懂,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中的女主人公运用第一人称,直接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人读后心灵受到震撼。

九、参考译文

老天啊!我想同意中人您相爱,长久地使到爱情永不断绝衰退。只有高山没了峰顶变成平地,江水断流枯竭,冬天打雷雷声隆隆,夏天落下大雪,天地合并在一起,那时我才敢同您断绝爱情。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

“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所以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慷慨疏放,与“歌”的性质相似,常合称“歌行体”。“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片人路同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以后成为艰苦的行役生活的代名词。

二、解题: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

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在《玉台新咏》中署作蔡邕。是否为蔡邕所作,历来有争议。

三、生字注音:

饮(yìn)马长城窟 夙sù昔 各自媚mèi 遗wèi我双鲤鱼 烹pēng鲤鱼

四、熟读课文:

要求当堂能背诵

五、基本解读

全诗共 20 句,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青青和边草”到“展转不可见”。这一层是写思妇昼思梦想的殷切和悲伤。“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引出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的大意是:丈夫离家远行不能终日思念,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的大意是:刚刚梦见丈夫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现丈夫原来还是在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的大意是: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外乡各地漂飘漂泊不能相见。

第二层:从“枯桑知天风”到“谁肯相为言”。这一层是写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也是比兴,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这两句是说:丈夫不在家,使她深感门庭冷落,世态炎谅。“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的大意是: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门与家人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第三层:从“客从远方来”到“下言长相忆”。这一层是写喜获夫信的情况。“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是说: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说:呼唤童仆打开木盒,里面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书信。“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是说: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书信,书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是说: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六、精华鉴赏

这首诗以思妇第一人称自叙的口吻写出,多出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七、问题探究: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枯桑无叶能感到风吹,海水无冰能感到天寒。这是比兴之法,喻夫妻久别,口虽不言而知相思之苦

八、补充:

汉乐府《平陵东》赏析: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这首诗写一个善良的人即“义公”平白无辜被人绑架劫持,并被勒索“钱百万”、“两走马”,无奈之下只得让人带话给家人把小黄牛凑钱来赎人。诗虽然没有明言劫持者,只说“不知何人”,但“义公”既是被劫持到“高堂”(府衙),且追逼的又是“吏”,可见劫持者必与府衙是串通一气的。本篇是无辜受害者的悲愤的控诉:官吏贪暴,压榨良民,甚至用绑架劫持的手段残害人民。

九、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十、教学后记:

19、南朝诗两首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作者,掌握南朝诗的特征。②、识记有关实词、名句。

2、过程与方法

①、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与优美。②、揣摩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或学习诗人高尚的品格。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2、体会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景的细腻及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

四、学法点拔

反复诵读,背诵诗中名句,分析鉴赏诗歌,体会借乐景写哀情的写作手法。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登池上楼》

一、导入新课:

在诗歌史上,从谢氏门庭中走出的两个人,那就是谢灵运和谢眺。谢灵运和他的“门下弟子”谢眺,叔侄俩结束了玄言诗风,开创了山水诗的先河。今天学习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二、介绍作者: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代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居会稽,晋车骑将军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少好学,性奢豪。曾任永嘉太守,后获罪被诛。喜爱山水,常率众肆意遨游。谢灵运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他开始,山水诗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他的诗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所作的一首诗,是谢灵运的名作之一。诗题中的“池”是谢灵运居所的园池,后人称为“谢公池”。这首诗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的刘宋景平元年(423)的春天。当时正是刘裕代晋后,建立南朝刘宋王朝(420)不久。谢灵运由朝官外放,郁郁不得志,但又无可奈何。诗中就是抒发了这样的感情。

三、诵读全诗,给生字词注音。

听录音

虬qiú 徇xùn 怍zuò 疴kē 衾qīn 昧mèi 褰qīn 眺tiào 祁qí 豳bīn

四、背景介绍:

谢灵运作为南朝门第最为华贵的士族家庭的子弟,作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爵位继承人,又自幼颖悟过人,长成后骄纵自负,在政治上自然抱有很大的雄心。而宋武帝刘裕去世后,诸子年幼,形势不稳,又使他深深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刘裕的长子刘义符(少帝)即位后,大臣徐羡之等人把持朝政。刘裕次子刘义真(庐陵王)过去甚得父亲的欢心,颇有觊觎帝位之意。他与谢灵运关系密切,常对人说,如果他做皇帝,便用谢灵运为宰相。这情况很容易造成矛盾的激化。而谢灵运完全是诗人的性格,高傲、坦露、褊躁,不擅于政治权谋。他常对徐羡之等施以批评攻讦,引起对方的猜忌,终于在永初三年(422)被逐出京都,迁为偏僻的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太守。这是谢灵运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来永嘉后的第一个冬天,他长久卧病,至明年(景平元年)春始愈,于是登楼观景,写下《登池上楼》这一名篇,抒写郁闷之情。

五、内容分析:

全诗大致分为三层,但衔接很紧密。

第一层(前八句):主要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魏晋南朝时代权力斗争激烈,仕途风波险恶,因此士族文人既有进取之志,又有企羡隐逸之心,而诗人所面临的,却是两者俱无所得的困境。

第二层(自“衾枕”以下八句):写登楼所见满目春色。“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诗中最著名的诗句之一,曾引起很多人的赞赏,甚至引出一些带有神秘性的传说。钟蝾《诗品》引《谢氏家录》说:“康乐(谢灵运袭爵康乐公)每对惠连(谢惠连,灵运之从弟),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暂且不论,这一联诗的名声,看来确是不小。但也有人提出:这二句实在很平常,有什么可夸耀的?究竟应如何看待,颇可稍加分析。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千古名句,妙在哪里?

表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独具匠心的表达能力。他抓住了由冬到春的变化,写的真切动人。前二句专注人们对温度的感觉来写,新旧相对比,流露出送旧迎新的欢欣;后两句抓住春草园柳鸣禽的色彩、声音的特点来写,突出了新生事物的一种活力。“变”字很传神,对鸣禽做了一种动态的观照,突出了昔时冷落而非热闹的特色。写景中很明显渗透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新事物的情感,情景交融。

第三层(最后六句):开头两句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伤。

六、主题:

《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感。抒发官场失意的牢骚,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绪。

本诗以登池上楼为中心,抒发了种种复杂的情绪。这里有孤芳自赏的情调,政治失意的牢骚,进退不得的苦闷,对政敌含而不露的怨愤,归隐的志趣……,虽然语言颇觉隐晦,却是真实地表现了内心活动的过程。诗中写景部分与抒情结合得相当密切,并且成为诗中情绪变化的枢纽。对景物的描绘,也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敏感,而这正是他能够开创山水诗一派的条件。只是,语言过于深奥、句式缺少变化,因求对仗而造成某些重复,也是显著的弱点。这些都有待于诗歌的发展来纠正。

七、问题探究:

1、《登池上楼》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登池上楼》大量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使诗富有意蕴,读后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如诗歌诗歌开头六句托物起兴,着重表达了官场失意的情绪。

《登池上楼》景物描写细腻。诗人先对卧病之初的秋冬景象略作叙写,后集中笔墨描写 初春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的景象。

2、《登池上楼》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情与景是如何融为一体的?

诗人主要是在中间八句描写了登楼临窗所见抽闻初春生机盎然的景色。后六句写诗人触景伤怀,决意归隐。

诗人大描绘满园春色时,先写远景,境界开阔,诗人自我形象鲜明。“倾耳”一词,使诗人聆听江涛声的神情宛然可想;“举目”一词,使诗人眺望远山的神态宛然可见。“初景”二句写冬去春回,节候改变,是诗人的感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二句转写近景,格调清新妩丽,为全诗之警策,历来为人所赞赏。仕途遇挫的诗人久病初愈,初登池上楼,看到潋滟的池水边已吐出了嫩绿的青草,花园中的柳林间,春鸟乱飞,鸣声不断。这种新奇而美丽的景色,确能使一直被苦闷和忧虑缠绕着的诗人胸怀得到暂时的解脱,这种富有生气的新鲜感受与一时的愉悦心情融为一体,然而满园春色固然能暂时舒展诗人的情怀,但难以尽遣心中的郁闷,于是诗歌自然过渡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于是诗人在最后六句触景伤怀,决意归隐。“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二句写诗人因看到春景而引起对古人歌咏春天情景的伤感情绪的共鸣。“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二句写离群索居容易觉得日久难耐,因而难以安心做到。诗人寄情于景,以景写情,堪称佳作。

第 二 课 时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一、导入新课:

南朝文论家钟嵘说:“谢诗如芙蓉出水。”诗人鲍照也说:“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芙蓉花,天生丽质,初发而出水,那必是自然清新、赏心悦目的。谢灵运诗的佳妙之处,正在于它不加雕饰,不用典故,自然形成。

二、介绍作者:

谢朓(464——499),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谢灵运同族,前后齐名,与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他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此被人称为“谢宣城”。他当时生活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中,目睹仕途险恶,常常流露出忧生之叹。后来受诬陷,下狱而死,年仅三十六岁。

他是南朝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诗风清新、秀丽。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避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有《谢宣城集》。

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晋宋以后,山水文学产生了,但多少还受玄言诗的影响,总带点玄理。谢朓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三、诵读全诗,给生字词注音。

听录音

霰xiàn 飞甍méng 鬒zhěn

四、背景介绍: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是诗人于春晚登上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上有三峰,南北相接)回首眺望京城金陵(即今南京)所作。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诗题的八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望的对象。三山,在今南京西南,因有三座山峰相连而得名。还望,回头望。京邑,指京城建康。

五、内容分析:

全诗14句,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的两句):“灞涣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这两句化用古人诗句,以喻今日自己的心态。“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

第二层:(以下的六句):紧扣“望”字,描绘了“登三山望京邑”所见的壮丽景象。这一层的六句,描写了一幅明艳壮阔的春晴晚景图。良辰美景陈现眼前,令人陶醉和留恋。

第三层:(从“去矣方滞淫”到“谁能鬓不变”):这一层融景人情,抒发诗人登山临江望京邑所引起的怀乡愁绪。

全诗开头两句以用典起始,借王粲、潘岳之典抒发愁思。中间六句大写江天美景,然后层层抒情。以乐景衬愁情,更见其愁。

六、主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

七、问题探究: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鉴赏:

①采用对比手法。一是色彩相对:绮红练白,红白相衬,对比鲜明。二是动静相对:霞动江静,动静相谐。

②比喻得当。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形象生动、具体。

③精于选词。前句之“余”和“散”:因为霞“散”才显得“余” (残余);后句之“澄”和“静”:因为江“澄”才现出“静”。选词的精当揭示了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

2、简要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表现手法。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景如画,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本诗开头八句描写春日暮景,色鲜明,洗练流丽;最后六句抒写离开京邑的忧伤。因对京邑依恋,所以不忍离去;因怀念乡国,所以三山风景虽佳妙,却无心欣赏而罢宴。诗中诗人将乐景与哀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了以乐景写哀景的艺术效果。

八、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九、参考译文

1、《登池上楼》参考译文:

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姿态,高飞的鸿鸟发出悠远的鸣声。

看到迫近云霄的飞鸿我深感惭愧,想起潜沉在深渊的虬龙我也不安。

要想增进德业限于智力拙劣,要想隐退躬耕体力不能胜任。

为追求禄位我来到了海边,卧病在床面对空荡荡的树林。

久病在床在衾被之间分不清季节的变化,不如揭开帷帘打开窗子暂且登楼眺望。

倾耳聆听海上汹涌的波涛,放眼眺望险峻的山峰。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存的寒风,新春改变了已过去的残冬。

水池的堤岸上生长着春草,藏在园柳中的群鸟也变换了鸣叫声。

“采蘩祁祁”这首豳歌使我悲伤,“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感伤。

索居容易使人觉得长久,离开群体使人难以安心。

保持节操岂止古人才能做到,没有烦闷在今日得到了证明。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参考译文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十、教学后记:

附录: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30分,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卑鄙 裨益 沁人心脾 纵横捭阖

B、殊勋 茱萸 静女其姝 锱铢必较

C、骸骨 核对 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

D、蹊跷 侥幸 不屈不挠 骁勇善战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仿徨 守拙 陆离 视死如归

B.樊笼 缤纷 灵修 风兴夜寐

C.机杼 谣啄 城隅 信誓旦旦

D.羽檄 窈窕 踯蹰 载笑载言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它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的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两年,国产电影在低谷的泥沼中愈陷愈深,然而,令人不解,也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电影节却愈办愈多,愈办愈大。

B.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能遇到李继这样善良宽厚而又博学多才的恩师,幸得他慷慨解囊,相濡以沫,自己的学业才得以完成。

C.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让这员“新丁”吃小灶,先单练一周,然后再随队训练。

D.这老爷子对今天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成天慨叹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年轻有为的高三学子们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对中华民族复兴有着较大贡献的人才。

B. 这家工厂的干部职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经营效益有了极大的改善,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C. 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因此对他的诗作予以热情的评价。

D. 警方已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分析、勘查取证,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系该公司内部人员。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咎:灾祸

B、 夫唯捷径以窘步。 窘:贫困

C、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致:招来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如此

7、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8、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相同。

B.(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

C.(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相同。

D.(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

采 薇 (《诗经 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①。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②。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注释]①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②霏霏:雪飞貌。

9.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饥载渴”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

10.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是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二、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20分)

(一)、阅读《离骚》节选,回答11——13题(共10分)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11.这节诗的中心句是那一句?为什么?(3分)

答:

12.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赏析:

13、将画线句子改写成现代文字(3分)

改写:

(二)阅读《孔雀东南飞》最后这一段,回答14——17题(共10分)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4、“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15、“叶叶相交通”中“交通”与今义有别,“汝岂得自由”“徘徊庭树下”“可怜体无比 ” “不久当还归”这四句中与之不同的词是 (2分)

16、“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这里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寄托了人们的什么感情?(4分)

答:

17、将“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

三、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18——20题(10分)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儿口。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18、这首诗叙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

19、结合此诗谈谈乐府诗的艺术特色。(4分)

答:

20、默写(2分):

(1)自牧归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人之贻。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18分)

远 方

⑴远方似乎总是使人向往的。

⑵其实有美的远方,有丑的远方。

⑶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那神秘常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雪原变成绿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一些最坏的形容词,也可能被加在我们不了解的远方。

⑷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诱惑,长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总是使人自动地往它那里去;登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向往。跛脚的拜论以眺望写出对山的感情。对一个爱纵的远方的人来说,只能做山下的青草,而不能做山上的云,也是悲哀的了。

⑸东方!中国!曾许久是西洋人心中的远方。想象中的天堂,招引着多少西洋人金碧辉煌的梦想。虽然它不是天堂,但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意大利青年仍兴奋地向我说:“我终于来到这里,来到了从小就向往的东方!”

⑹一个最真最善最美的远方一直使人向往,那就是天堂。对天堂的向往长久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他们渴望通过上帝启示的窄门走进那远方。地狱也是最远的远方,关于它的传说令人恐惧。有人因向往天堂而做好事,有人因怕进地狱而做好事。远方,常在冥冥中驱策着人们!

⑺血液里似乎遗传着流浪的鲜红,几乎每个人都有远行的冲动。远方的漫游,虽然掺着乡愁,却一直在拓展着人们的胸怀,成熟着人们的思想。司马迁曾漫游远方,为他的《史记》积淀了底蕴。古希腊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与修西底德斯曾漫游远方,从而写出了那么有气魄的历史!年轻时远游埃及,看到了与雅典不同的另一形态的文化,使柏拉图开拓了视野,而影响到他《理想国》的写作。

⑻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布满死亡,也充满生机。远方也许是荒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不是人生。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抵达远方的奋斗的记录。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

⑼无论我们到哪里,天空总在上面。远天的星辰以常年的静默逗人遐思。我们发现一颗星,却另有一颗星。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即便如下,也只管去走自己这段路,英雄的身后自会有新的英雄。

⑽总是有许多人愿舍弃眼前的幸福到远方去,就让他们去吧!不必用佳肴把志在高空的鸟桎梏在笼子里,不管笼子多大,笼子不是天空。

⑾或美或丑,对你,远方仍是温柔而有力的挑战,你去吗?

21.①第3段中画线的语句表明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从空间的角度写“山是纵的远方”,此外还写了几种“远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7段中使用司马迁、柏拉图等人的事例,有哪些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认为对“远方”应持的态度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以“远方”为线索,古今中外随处点染,内容丰富,开阖自如,表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文化色彩浓重。

B.作者先写拜伦的“眺望”,又写意大利青年的“到达”,在悲哀与喜悦的对比中,突出了“远方”的魅力。

C.作者笔下的“远方”,充满风险,充满机会,充满引力;“天堂”与“地狱”的描写,使本文充满了神秘色彩。

D.第9段中,作者以星空作比,突出了“远方”永无止境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人及人类前途的一种理解。

E.本文从远方的美丑起,以远方的美丑收,首尾呼应。末句“你去吗?”的叩问,于轻松随意中深化了主题。

五、表达运用(12分)

2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的文字改写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形式(4分)

这座小村庄,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高山,高山上林木苍翠。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本报北京2月12日讯 读者在今天召开的2004年北京学生营养餐工作会上了解到,经过5年的努力,北京市实现了全市32万名中小学生吃上营养餐的目标,学生营养餐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3年,北京市把学生食品安全作为营养餐工作的重点,经过整改,全市学生营养餐生产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在校就餐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全市有40多家营养餐生产单位通过并实行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模式,150多家学校食堂通过区级认证,重点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区级营养餐学生食堂。同时,加大了集中采购和配送管理的力度,统一采购原材料数量达到了较高比例,使全市的学生营养餐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通过抽样调查,学生在食用学生营养餐一段时间后,身体各项重要健康指标均比对照样本有了明显提高。

答:□□□□□□□□□□□□□□□□□□□□

2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可适当加字)(4分)

中国文人隐居时都希望是这样的:①最好有重叠的山,②无路可通,③在山的白云深处结一个庐,④后面立着百丈松,⑤前面临着深渊,⑥瀑布和怪石分布在左右,他坐在这庐中,啸傲或弹琴,与世人永远隔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 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其实,在生活中,有快乐有忧愁都很正常。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快乐的时候,此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以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参考答案)

1、D 2、D

3、B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南朝梁代的萧统指导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编在一起。)

4、B(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5、A( B成分多余或主谓谓语句大小主语关系不当,删除“的干部工人”。C“看到”一词缺乏宾语中心,可在“文学家”后加上“的品质”。D语序不当。)

6、B困迫 7.D 8、A

9、B(提示:“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

10、A(提示:这首诗没有运用起兴的手法)

11.中心句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这句运用反问,写出诗人对社稷的担心及为了社稷的前途而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品德。

12.“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写出一个正直敢言绝不放弃衷谏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若能联系“耿介”是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来谈更好)。 抒发了诗人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不顾个人安危,坚持理想,献身理想的情感。(言之有理即可。能联系诗人现实赏析的质量较高)

13.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我本来知道正直敢言会惹祸患,,但我能忍耐祸患却不能放弃忠谏。

14、顶真

15、徘徊:来回走动 (自由 :古,自作主张;今,不受拘束 可怜:古,可爱 ;今,值得同情 还归:古,回家;今,把借来的钱物还给原主 )

16、民歌中的比兴手法。结尾的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和开头孔雀失偶遥相呼应,体现了构思之巧妙、用心之良苦。

17、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

18、刻画了一幅凄惨而又悲壮的画面:主人公走出家门,不想回家,可是妻子儿女又难以割舍。一进屋门。家徒四壁,生活无望,又拔剑出门,妻子生怕出事,一边哭泣,一边劝阻,但主人公仍感到无路可走,终于裂衣而去。

19、篇幅短小,容量很大;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杂言诗体,表达自由;语言朴实,源于生活。

20、(1)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1.①想象的远方不一定符合实际。 ②空间上,东方是西方的远方;时间上,死是生的远方;抽象意义上,向往的目标是人类前行的远方。(4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22.证明了远行可开阔视野、有助于成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4分,每点2分)

23.不论远方美丑,要去(不能空想,要实际行动)。生命有限,远方无穷,应完成自己的使命。(4分,每点2分)。

24.CE (4分,每点2分)(C文章对‘天堂’与‘地狱’没有什么描写,它们也没能使本文充满“神秘色彩”。E结尾的叩问,没有深化主题,有强调意味。)

25、面临着碧波荡漾的大海,背靠着林木苍翠的高山。(或:面临大海,大海碧波荡漾;背靠高山,高山林木苍翠。)

26、北京学生营养餐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27、⑥句改为“左边挂着瀑布,右边耸着怪石”或“左右分布着瀑布和怪石”②句应放在⑥句之后。

六、作文(略)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相关推荐

    古典诗歌单元(粤版第一册) 古典诗歌中的炼字 高二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测试(四) 《古代诗歌五首》典题例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学案 古典诗歌的辩证表现手法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讲义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十五 古代诗歌四首 选修《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学过程 第四单元单元复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教案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 古代诗歌四首 导学案 苏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古诗两首 古典诗词选讲——古诗十九首 诗海遨游 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比赛 透析古典诗歌鉴赏六大热点题材 高二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测试(三)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古典诗词的鉴赏 第四册第四单元《雷雨》 透视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五个焦点 《古代戏剧》第四单元基础测试题 诗歌教学创新设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仿写诗歌作文教学 第四单元教案 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八下第四单元教案1《云南的歌会》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设计 鉴赏古典诗歌的几点注意(教师中心稿) 由《琵琶歌》而至《琵琶行》兼及古典诗歌的审美提炼 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诗歌鉴赏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设计 八下第五单元教案3《诗词曲五首》《古诗苑漫步》 《古代诗歌四首》优质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实录范例 《诗四首》典型例析 第八册第四单元教案 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 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古诗文教案(五四制)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赏 古典诗词音乐欣赏课 2017年高考古典诗歌复习之表现手法讲解 古诗四首 古典诗词与人生境界 古诗四首 浅议模糊性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第四单元 儿童生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15 古代诗歌五首 21、古诗四首第一课时 第五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本站论坛稿) 15 古代诗歌五首 诗词五首(第五册第六单元) 古典诗词欣赏课《竹里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教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教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9、古诗四首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9、古诗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古代诗歌四首(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 一上第四单元测验卷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单元目标 [高四册·阅读] 第二单元 第八册三、四单元试卷 科学 第四单元练习题 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第六单元《古诗词背诵》整体教学设计 21、古诗四首第二 三课时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简介 古代诗歌中的“萧萧”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云南的歌会》教案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四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15古代诗歌四首(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