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复习学案

小编:

18、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5、庭下如积水空明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2、相与步于中庭。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

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

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四、古诗鉴赏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体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对这首诗的有关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议论)

B、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叙事)

C、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景)

D、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情)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8、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朝文学家(称谓)。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

1、念:考虑、想到。 2、相与:共同,一起3、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4、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5、庭下如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一起在院里散步。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月光(月色)

2、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3、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 全文分三层:

答: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7、作者称自己是“闲人”,有什么深意?

答:“闲人”可指闲来无事可做的人,依此解可看出苏轼被贬后失意落寞之情;“闲人”又可指有闲情逸致的人,自此我们又可看出苏轼不以被贬为意,仍旧有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

8、“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

答: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阔大胸襟。

9、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10、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答: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11、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答: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

答: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四、古诗鉴赏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体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心怀天下,推已及人,忧国忧民

2、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即使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3、对这首诗的有关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议论)

B、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叙事)

C、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景)

D、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情)

4、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相关推荐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4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5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2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3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4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3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5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4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7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35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1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9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例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16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备课笔记 《记承天寺夜游》评课稿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练习答案 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听课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理解 语文版教案《记承天寺夜游》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三味细品《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基础知识学案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1 中考语文备考: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复习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2 《记承天寺夜游》基础知识题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比较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设计(3篇) 《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创新教案教学设计 27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文学信息 人教版《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语文家庭作业: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 关于记承天寺夜游的辅导资料(初二学习)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记承天寺夜游》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及答案1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及答案2 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两篇《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基础知识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诗夜游》表格式师生学习案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