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教案

小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

2、背诵四首诗,重点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的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古诗文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1、 体会四首诗的意思。

2、品味诗、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分别有哪几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

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师: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研读《次北固山下》

1、解题: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朗读

3、研习诗歌内容:

⑴ 疏解诗句:

客路,指旅途。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行舟”相对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⑵ 整体把握:

①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③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明确:

①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⑶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4、学生练习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 研读《钱塘湖春行》

1、解题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朗读

3、探究诗的意境。

⑴ 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⑵ 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⑶ “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

⑷ “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争暖树”?燕子啄泥衔草、营建新巢,从中能见出什么?

⑸ 第五、六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浅草有什么用意?

⑹ 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明确:

⑴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⑵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⑶ “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写春水新涨,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的景象。“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脚,有下垂义。

⑷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⑸ 第五、六句写了花草。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生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⑹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小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4、学生练习背诵。

二、指导自读《天净沙•秋思》

1、解题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是曲牌名。

2、朗读

补充解释:

⑴ 古道,指古代通行的道路。

⑵ 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学生默读,根据课文展开想像,写一般描述性文字,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150字左右。

例文: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探究: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5、背诵这首小令。熟背读歌五首,依学习小组进行竞赛。

 

 

    相关推荐

    《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钱溏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学案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教案 《天净沙秋思》七年级语文教案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教案最新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初二上册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学案 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 《钱塘湖春行》简案 《钱塘湖春行》简案.. 次北固山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钱塘湖春行》教学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2021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 《次北固山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钱塘湖春行赏析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次北固山下(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钱塘湖春行》扩写 人教版七年级上:《天净沙•秋思》同步练习与答案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 钱塘湖春行教学反思两则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同步测试题 钱塘湖春行扩写 钱塘湖春行题解 钱塘湖春行翻译 七年级语文《天净沙秋思》测试题 语文九年级下册钱唐湖春行教案 钱塘湖春行鉴赏 钱塘湖春行扩写 诗词五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雁门太守行,天净沙·秋思)教案3 《天净沙·秋思》 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文翻译:《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教材理解 《天净沙·秋思》赏析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钱塘湖春行教学教案设计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秋思》简案 钱塘湖春行教学实录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天净沙秋思教案教学设计 钱塘湖春行说课稿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 秋思》简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次北固山下》优秀课件.ppt 钱塘湖春行练习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练习设计 钱塘湖春行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钱塘湖春行说课设计 《钱塘湖春行》改写两篇 钱塘湖春行课堂实录 钱塘湖春行诗歌特色 钱塘湖春行颔联赏析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的意思 七年级下册《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精品】 天净沙秋思赏析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文翻译:《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翻译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教学案 《次北固山下》教案1 天净沙·秋(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行》教案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天净沙秋思译文分享 《次北固山下》译文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扩写(二)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扩写(三) 天净沙秋思扩写(四) 天净沙秋思改写(一)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石壕吏》《敕勒歌》《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田子方》《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