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

小编: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能力目标
朗读和翻译
3、情感目标
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本文时,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的教学设想如下:
1.课前安排预习,借助注释,细读课文一遍,结合书后练习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并试作口头翻译。
2.结合预习,采用点拨法,理解词句。掌握应知应会的词语,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则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
3.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4.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篇文章,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字句,可板书在黑板上,增强学生听讲的针对性。
三、讲析第一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
过:责备。
无乃……与? 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
何以……为? 一种表反问的句式。
2.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
①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
点拨: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
②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板书]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
3.全体朗读第一段,结合简析思路,请同学试作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一段。
2.细读第二、三段,并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段背诵
二、讲析第二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学生朗读第二段,另指一名学生口译本段。
教师点拨本段重点字词:陈、列、危、颠、相、押、椟、过
注意辨析:
过:是谁之过与? 过错
过: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2.简析第二段,提出思考问题
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的?
教师点拨:
①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
②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板书]
3.熟读第二段,试背诵。

三、讲析第三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集体朗读第三段,请两名学生口头翻译。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疾、辞、患、寡、均、贫、安
注意辨析:
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定
安: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定
本段较长,而且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除重点实词外,一些重要的语句要认真翻译(教师可适当板书),为分析本段内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段,熟读第三段,继续思考练习题。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阅读语文读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一.基础知识掌握
1、给加点字注音。
颛臾( ) 冉有( ) 社稷( ) 柙( )
虎兕( ) 萧墙( ) 相夫子( ) 椟( )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远人不服
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A.危险 颠簸 辅助 B.不稳定 跌倒 辅助
C.不稳定 颠簸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 跌倒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
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
③虎兕出于柙 于:
④龟玉毁于椟 于: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
7.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 D无乃/尔/是/过与
(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 )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
(9).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二.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8.子 谓 子 贡 曰 女 与 回 也 孰 愈 对 曰 赐 也 何 敢 望 回 回 也 闻 一 以 知十 赐 也 闻 一 以 知 二 子 曰 弗 如 也 吾 与 女 弗 如 也
①为短文断句。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 )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加点的字注音
A.省 B.传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谋: C.交:
B.忠: D.信:
③翻译这则短文。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答案
1.略
2.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分崩离析 ③祸起萧墙
3.A
4.D
5.①作为 ②语气助词 ③成为 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6.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对,对于,介词 ③从,介 ④在,介 ⑤到,介 ⑥在,介
7.⑴季氏将伐颛臾⑵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法。⑶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治态度的不端正。 ⑷D ⑸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6)B(7)C(8)D(9)D
8.①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②A
9.①A.xǐng B.chuán
②A.计谋,主意 B.忠诚,忠实 C.交往 D.讲信用
③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相关推荐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4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5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6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4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1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3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高一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公开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课例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2 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反思12 《季氏将伐颛臾》复习学案 《季氏将伐颛臾》 公开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13 《季氏将伐颛臾》说课稿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参考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季氏将伐颛臾》讲课大纲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实录及评点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和译文(翻译) 陈庆德《季氏将伐颛臾》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前方》教案4(苏教版高一必修)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祖国土》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苏武传》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 苏教版必修5教案设计 《雨霖铃》导学案4(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 我的四季教案(苏教版必修一)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长江三峡》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长亭送别》教案 苏教版必修5教案设计 直面苦难·教案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高二语文《项脊轩志》教案 苏教版必修5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肖邦故园》教案设计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案合集 《我的四季》学案(苏教版必修一) 高一语文《消息二则》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我的四季》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森林写意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秋声赋》教案11(苏教版必修4)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复习学案 高一语文教案《落日》教案 苏教版必修2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祝福》教案 苏教版必修2 苏教版必修四语文教案合集(二) 高一语文必修一我的四季教案 高二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苏教版必修5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苏教版必修5教案设计 《说书人》教案教学设计4(苏教版必修2) 《渔父》导学案4(苏教版必修5)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老王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检测(附解析) 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苏教版必修5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起始课·教案 《登高》学案3(苏教版必修四) 《斑纹》教学设计2(苏教版高二必修) 高二语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苏教版必修5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六国论 复习教案(二) 自然界与人类·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景泰蓝的制作·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长江三峡》学案4(苏教版必修三教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兰亭集序》优秀教案 兰亭集序(苏教版高二必修)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品质 教案教学设计1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品质 教案教学设计2 故都的秋(苏教版高二必修) 高一语文《图片两组》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森林写意》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教材梳理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4[苏教版必修二] 高二语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苏教版必修5教案设计 《致青年公民》教案4(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合集 《赤壁赋》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张衡传》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教案设计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