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匆匆》教学案例

小编:

重视情感

【理论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学生分析 】这个班级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相对比较浓厚,语文基础比较扎实。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班级已实践一学期多了,学生有了一定的合作理念。

[案例]

一、 复习古诗, 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古诗《长歌行》,能背下来吗?

生:全班同学背诵。

师: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汉息。

师: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到79页。先自由读读本课的预习。

板书课题:《匆匆》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预习中要求我们做什么?

(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朱自清先生的资料。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先让我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笔划出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也请你用笔划出来。学课文的时候我们再解决。

(学生自读课文,读中感悟)

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板书:一去不复返?)

师: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它还出现在结尾。(生读句子。)

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这在文章结构上说明了什么?

(前后照应。说明作者一直在考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师: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碰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汇报交流难理解的句子或词语。)

重点理解目标一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三、熟读课文,自我感悟

师: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请你们静静地默读课文,静静地思考:课文是怎样写日子匆匆而逝的?把你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甚至背下来。

四、品读、赏析、读中悟情

师:请你拿起笔,自己读课文2、3、4段,想想作者笔下的日子是怎样的呢?课文是怎样描写日子匆匆而逝的?找出相关的句子或片断,或划一划你认为含意深刻的句子或你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想。

全班交流:

师:请说说作者所描写的日子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找出日子像针尖上的一滴水,如薄雾,如轻烟。感悟日子的容易流逝。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此写出时光匆匆,表达作者无奈惋惜的心情。

出示句子练读: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读出静,无声无影)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匆匆而逝的?

出示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品读各种修辞手法寄寓的含义。排比:形象写出了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拟人:把看不见的时间人化,读起来倍感亲切。

重点训练学生朗读该片断。通过朗读,说说作者笔下的日子像什么?(顽皮的孩子)读出语气。

引导学生模仿排比句式,写一两句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样流逝的,从内容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感情。

师: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那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儿可以看出?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无奈、自责、叹惜,不甘)

师: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我们都知道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

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升情感

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描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课文,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可以用上你们课外学到的名言。

(生读后纷纷畅谈)

生:作者开头用排比句写出了许多事物都可以重新来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唯有时间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写出了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

生:作者不仅是感叹时光易逝,还是很珍惜时间的。因为他把自己的日子用天来计算。“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生: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太短暂了。“像针尖上的水滴在大海里,我们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河流里。”历史长河好比大海海潮庞大,而属于一个人的生命却短之又短。

师:对,每一个人都在感慨时间太少了,时间太快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作家朱自清细心地发现,原来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呢?

生:作家发现了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时间,不知不觉中时间就悄悄地溜走了。

生:作家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遮挽时、躺着时,时间就溜走了。

生:还有叹息时,时间又闪过了。

生:我从“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体会到作者对时间的爱恋。

[评:自由品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师:以上谈的是作家的感受,你们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生:冬天时,我坐在暖暖的阳光下磕瓜子,他便从我的身边一溜而过。

生:当我的操场上溜达时,它又像风一呼啸而过。

生:当我在看电视时,它风驰电掣地无踪影了。

生:时光如流水啊!

生:时光飞逝如电啊!我在说这句话时,时光又溜走了。

师:是啊!人生短暂,时间易逝,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们唯有珍惜时间,才会不愧此生。

[评:课堂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体会,让学生敢于说,并且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时间过得快,从而让学生感到时间的宝贵,激发其努力学习的热情。]

【分析教学反思】

1、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我们不能把情感仅仅作为达成认知目标的手段,而是要把它视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作为和认知同样重要的要素在教学中加以确立。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不难想象,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这是笔者执教《匆匆》一课后的体会。

2、《匆匆》一课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交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本课是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在自读自悟中从不同角度想开去,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者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还想到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学生在委婉细致、清新幽雅的质朴语言中探讨出自我人生态度及人生价值。

3、“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在学习工程中的独特感受”“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片断的教学,我“以人为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品读课文,在朗读中去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与小组交流,与全班同学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提高认识。从读到说,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发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相关推荐

    《匆匆》案例分析 《匆匆》案例反思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教案 《匆匆》 匆匆 匆 匆 匆匆 匆匆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反思 《匆匆》精品教案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匆匆》教学案例 《匆匆》(A、B案)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 匆 匆匆 匆 匆 匆匆优秀教案 《语文教案-匆匆》 匆匆阅读答案 匆匆优秀教案04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重点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反思 《匆匆》教学实录 《匆匆》教学实录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实录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札记 《匆匆》教学札记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学案设计 匆匆 匆匆 匆 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精品教案 匆匆教案设计 《匆匆》1 16、匆匆 匆匆优秀教案02 匆匆优秀教案06 匆匆优秀教案12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杂谈 《匆匆》教学实录 《匆匆》教学反思 《匆匆》教学反思 《匆匆》教学实录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