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编:

《一去二三里》

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新课标人教版中一年级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十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3个汉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把图中事物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3、正确、流利且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图画去研读课文,学习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2、感受汉字的奇妙,明确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正确书写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观察,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会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把图中事物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教法设计: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学法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件来源于好课件吧)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学认诗题

师:同学们会数数吗?咱们一起从1数到10吧!

生:(兴致勃勃地数数。)

师:l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诗人叫邵雍,他把这些数字串在了一起写成了这样一首诗(出示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一去二三里》!(教师一边范读诗题一边板书诗题)这就是诗题,谁来读诗题?

生:(指名读,齐读诗题。)

师:(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

二、 圈划生字,认读古诗

师: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生:(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课后双横线中的字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生:我是借助拼音认识的。

师:会借助拼音认字,真了不起!

生:我是问大人认识的。

生:我是读书的时候认识的。

师:看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呢!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要用到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把这几个字圈出来。(师在黑板上示范用圆圈圈出生字)

生:(学生圈划生字)

师:你们瞧老师也把生字圈出来了,你们圈对了吗?圈对了就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

生:(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师:看来大家都会圈生字了,真了不起!那么你们以后再碰到条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这样圈得又快又好吗?

生:能!

师:同座之间互相读读这5个字。他全读准了,夸夸他;如果他没读准,就请你帮他。

生:(学生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师:全读准了的同学请举手,真了不起!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师:(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你们真了不起,字音都读准了,老师相信大家再读古诗,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赶快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古诗)

师:大家看(师手指每行诗句),这首诗一共有这样四行,分别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行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顺。

生:(分行读古诗。)

师:哪个小评委来评一评。

生:我认为他们都读得很准。

师:你真会听!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四行诗可以分成几句呢?

生:可以分成两句,因为我们以前学习儿歌时老师说过有句号的地方就算一句。

师:你真会学习,还能结合以前学到的知识总结出规律呢!对了,每两行是一句,这首诗一共有两句,下面就请男生读第一句师,女生读第二句诗。比比谁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生:(男女生比赛读)

三、借助画面,感悟诗意

师:你们都读得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小山村看看,(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一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诗人来到这里,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教师范读古诗)谁来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老师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谢谢你的夸奖,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有感情吗?因为老师把自己当成了诗人,想象自己也来到了这个小山村里,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读出来了。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样读出自己的感受呢?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走近些看看吧!(CAI出示画面)我们往前走了二三里远的路,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从房子里冒出了烟!

师:你真会观察,这几户人家的烟囱里正飘出袅袅炊烟呢!(出示 烟村)谁愿意把烟村这个词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分别几位学生指读,齐读)

师:诗人将这里称作烟村,炊烟袅袅,烟雾笼罩着整个村子呢!谁愿意把第一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得较流利)

师:(出示画面)往远处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山上有几座亭子。

师:(出示画面)在这样的亭子里,游人可以休息,还可以看风景呢!(出示词卡亭台)谁愿意把亭台这个词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分别几位学生指读,齐读)

师:再看看近处,你又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鲜花。

师: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通过朗读介绍给大家。

生:(读得较投入)

师:我听出来了,你站在亭台上欣赏远处美丽的风景,心情十分舒畅!大家再想象一下,这些花都有哪些颜色?
生:(指名几个学生回答:黄色、红色、粉红色、蓝色)
师:真是五颜六色,多美呀!谁再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

师:诗人用这样一首小小的诗,就将自己所闻、所见、所感都写出来了。小山村的宁静、美丽让我们流连忘返。下面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生齐读古诗)

师:听了你们的诵读和介绍,老师也喜欢上了小山村。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古诗记住了!虽然我们不能真的到那个宁静的小山村去看看,但是今天我们通过读、看、想仿佛已经让自己置身于那幽静、美丽、古朴的小村庄中,体会到诗人的感受。有的同学还试着将它背了下来,像这样的课就叫做古诗诵读(教师板书:古诗诵读)。今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在古诗诵读课中学会更多的古诗。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教后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根据课标要求,低段学生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认识十二生字和会写三个字。根据孩子原有的的识字水平,我发现有不少孩子在上课前就已认识一~十这十个字,个别孩子可能对四、八、九等字形相对复杂些的字还有些生疏。对读音上,四和十比较难以区分,因此,围绕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课堂中,我尽量创设有趣的,生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有趣和游戏游戏中识字,如生字宝宝和同学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赋予生字以生命,让学生乐意学并与生字交朋友!其次,我将情境图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找一找与黑板上数学数字相对应的汉字。这不仅是一次识字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将数字与汉字一一对应的过程。

    相关推荐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以及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去二三里》及点评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_语文论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三(一册)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三(一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2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二(一册) 《一去二三里》教案设计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二(一册)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3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一(一册) 一去二三里练习设计_课堂实录_反思案例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一(一册)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教案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教案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四(一册)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六(一册)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五(一册)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六(一册)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四(一册)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五(一册)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七(一册) 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段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段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设计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七(一册) 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