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说课稿设计

小编: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的识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四、教学难点--玲玲的画说课稿设计

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三幅画

六、教学策略

(一)抓主线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二)抓朗读 、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三)、抓字词 、 落实训练 、 积累语言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二)、走进文本,探寻主线

1.听课文录音,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的有关词语。

2.玲玲的心情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满意”,是什么原因使玲玲的心情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探究其中的缘故吧!

(三)创设情境,诵读感悟

1.画好作品,体会“满意”

(1)出示第一幅图,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漂亮吗?你认为这张画去参加评奖能得几等奖呢?玲玲认为自己能得几等奖呢?你怎么知道的?

理解“端详”。(指名表演“满意地端详”)

指导用“端详”说话。

指导朗读,体会“满意”。

(2)就在这时,爸爸说(生接读),一个“又”字,你能读出什么?

指导读出催促的语气。

2.弄脏作品,感受着急

(1)在爸爸的又一次催促下,玲玲说:“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可这时意外发生了,(动作演示并引读)玲玲的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哦,这么美的画弄脏了,玲玲的心情该是多么——(生回答),哪个词最能体现玲玲此时的心情呢?﹙哇﹚

(2)同学们,这句话里有两个表示声音的词你们找到了吗?

(3)[卡片 叭] 指名读→齐读

(4) 叭是什么声音?哇呢?

(5)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你们还知道哪些象声词?

(6)可别小看了这些象声词!用上它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不仅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象声词,而且使象声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同时,在情境句子中领悟使用象声词的妙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课文中的两个象声词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还包含着玲玲很多的感受呢!会读书的小朋友一定能体会到。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创设“说”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学生会在转换、相互交谈中体验到玲玲的伤心、难过,在体验中朗读感受。这样的朗读训练更扎实、更到位。)

(8)对啊,这“叭”的一声让玲玲的心血全部白费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9)她哭得多伤心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重点指导“哇”)

(10)哭声惊动了爸爸,爸爸放下报纸问:“怎么了,孩子?”来,全班同学一起问问玲玲——怎么了,孩子?

(11)玲玲哭什么呢?(指名回答)

(12)指导朗读4——6自然段。

3、画更漂亮,再悟“满意”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7——10自然段,边读边想: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2)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读出来了?怎么会有这种变化呢?她是怎么做的?

玲玲“想了想”,说明什么?能不能把“想了想”这个词去掉?为什么?

玲玲在想些什么?

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到哪些办法?(……)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创造潜能。同时,这环节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进行说明多种办法,达到资源共享。)

在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个词用得好?指导用“懒洋洋”说话。

指导朗读。

(4)出示第二幅画,并和第一幅进行比较,说说哪幅更漂亮?为什么?

(5)正哭着的玲玲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可离不开爸爸的帮助呀!谁来说说,爸爸是怎么帮玲玲的?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呢?

爸爸是怎么和玲玲说的?谁愿意当一当慈祥的爸爸。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同桌分角色练习→指名几组同学分角色读,请生点评→男生女生分角色读

(这一环节将文字转化为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情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重在培养协作精神及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6)指名读→两大组赛读 [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7)看到这样的结果,玲玲——(满意地笑了。)

指名读 [玲玲满意地笑了。]

(8)玲玲通过动脑筋想办法,终于把脏画改成了好画,你想对玲玲说什么?

(玲玲你真棒)

小结:看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里的“坏事”指什么?教师加以补充:这里的坏事是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好事”又是指什么?你找到坏事变成好事的秘诀了吗?

(9)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她在爸爸的指点下,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以后,我们再碰到类似的事,应该怎么办呢?对,大家一定要记住——(引导学生读课后的“读读抄抄”,鼓励背诵)

板书设计:

(图示)

满意 哭 笑

肯动脑筋,坏事变好事

    相关推荐

    玲玲的画说课稿 玲玲的画说课稿 玲玲的画说课稿 《玲玲的画》课文 玲玲的画 小学语文第四册:玲玲的画说课稿 《玲玲的画》 《玲玲的画》 25《玲玲的画》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 玲玲的画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 《玲玲的画》课文原文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三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4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一)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八) 课文25玲玲的画(4篇)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二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4 玲玲的画精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 25 玲玲的画(4篇)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 教案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课堂实录 《玲玲的画》教学 玲玲的画教案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之二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一(1)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6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二)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三)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五)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六)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二) 25、玲玲的画 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案 《玲玲的画》教案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5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七)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三) 《玲玲的画》句子分析 《玲玲的画》词句教学 玲玲的画教学反思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四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一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3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2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 玲玲的画教案设计(四)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一)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札记 玲玲的画导学案 玲玲的画导学案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之三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之一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一(2)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