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

小编:

【目的要求】

1.理解作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思想。

2.了解作者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以及叙事段与议论段一一呼应的结构。

3.掌握文言虚词其、之、以的用法以及实词观、名、文、求的用法。

【课文解析】

注音释义:

1.庐冢:(lú zhǒng)庐应该是指慧褒生前居住的小屋;冢是指慧褒的坟墓。

2.卒葬之:(卒:zú )卒这里应该是最终,终于之意,与前面的“始舍于其址”的始相对。

3.有碑仆道:(仆:pū )

4.华山之阳:阳,山阳水阴为南面。水阳山阴为北面。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本意为穴洞底部,引申为穷尽,终极,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到达洞的尽头。

6.独其为文犹可识:(识:shí)文,本句中意为文字。

7.其文漫灭:(漫:màn)漫,漫漶,指文字图等因磨损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

8.瑰怪:(瑰: guī)

9.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应为说正确之意,与“谬”相对同为动词。

10.始舍于其址:址,指山脚。

【内容主旨】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写的是作者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历。因为在半途中作者听信了旁人说“不出,火且近”的借口,返身退出洞外。之后,却发现自己的体力还足可以再往洞的深处走,而火把也还足够照明的。作者为自己轻易放弃游历更美的景观的机会而懊悔不已。据此得到两条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二段,从褒禅山写起,记山,记碑,记游;第三、四段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第五段补记游山同伴的籍贯、姓名以及本文的写作时间,作者的籍贯、姓名。三个部分,重点在第二部分,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文章第一、二段,主要用记叙方式,写出游山的见闻及经过。其中第一段特别提到华山洞旁的“仆碑”上所刻山名为“花山”是为第四段的议论埋下伏笔,认真考证碑上的文字,探索事理的本源,是他“求思之深”的精神,也是文中“深思慎取”的依据。第二段中四处设比为第三段的议论作铺垫。第一,用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作比;第二,用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的“来而记之者已少”,“又加少”对比;第三,用“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相比;第四,用余进洞愈深所见之景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对比。以上四处对比引出第三段的叹字,由一“叹”承上启下,引领第三段的议论──分析古人为什么总有所得的原因;用世人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然后阐述了“志、力、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强调只要“尽吾志”,即使没达到目的,也可无怨无悔,别人也不会讥笑自己。第四段呼应第一段对仆碑的记叙,指出治学不应该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经过自己深入独立的思考再谨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即“深思慎取”的科学态度。这一段推理逻辑非常严密:从“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甚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

【重点段研读】

第三自然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不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分析:作者先借托古人,古人无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接着提出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深入广泛地探究问题呢?作者以游山为喻,处处扣住上段游山的经历进行分析: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针对前文“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针对前文“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首先突出“志”的重要。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针对前文“不出,火且尽。”)说明“物”的重要性。这里作者既强调“志”这个主观条件又不忽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4“然力足以至,”(针对“火尚足以明”,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就能讥之乎?”这两层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无悔”、“无讥”。作者的游山所得,既是处事之理,也是事业成功之道。这一段,由实到虚,层层递进,随意自然,文笔极曲折跌宕。承记叙,启议论,水到渠成;借题发挥,深入浅出,记叙与议论的完美结合是这一段,也是全文的精华。

【解题指导】

一、见【重点段研读】

二、1.那。代词,指褒禅埋葬的时间。

2.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3.它。代词,指代仆碑。

4.前“其”它。代词,称代“有穴窈然”的“穴”。后“其”那些。代词,指代好游者。

5.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指代游客。

6.自己。代词,称代作者。

7.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

8.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补充:

其还可以作表领属的代词,译为“他的”,“它的”,“自己的”(包括复数)。例如: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其”意为他的。2.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3.品其名位,尤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以上两句的“其”可译为“自己的”。

其作副词时除表反问语气还可表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1.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2.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其还可用作连词。作连词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以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三、1.A.观察,动词。B.景象,名词。C.考察,推究,动词。D.guàn,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列观:一般的台观。名词。E.景象,名词。(此题无答案)

2.A.命名,动词。B.命名,起名,动词。C.作名字,动词。D.名义,名词。答案为D。

3.A.碑文,名词。B.刻在碑上的字,名词。C.刻在核舟底上的字,名词。D.文章,名

词。E.掩示,动词。答案为E。(从词性角度考虑。)

4.A.探寻,寻求,动词。B.寻找,动词。C.索要,动词。D.请求,恳求,动词。(此题

无答案)

四、加标点。……者,……已矣;……绘画也。……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巧且华。……为本,……不适用,……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译文:再说,所谓文章,(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合使用;如果适合使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合使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修饰罢了。不适合使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以修饰,那就不能像这样(不成器)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

主要观点:文章要以内容为第一,但也不能不顾形式。

【补充知识点】

1.词类活用:A.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舍”,为定居。“名之曰褒禅”,“名”

为“命名”。

B.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不能穷也”,“穷”为“走到尽头”。“后世之谬其传”,“谬”为“弄错”。“火尚足以明”“明”为“照亮,照明。”

C.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传”为“流传下来的文字”。

2.古今异义:A.“非常之观”中“非常”古义为不同平常,不是一般动宾或动补短语;今义为特别,副词。

B.“至于幽暗昏惑……”中“至于”古义为到达,达到,动词;今义为表示另提一件事,关联词。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学者”古义为读书人,求学的人,偏正短语;今义为有专门学问的人,名词。

3.特殊句式:A.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B.省略句:(1)余这为尚足以入(之)。(省宾语)

(2)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3)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4.整理“之”,“以”的用法:(一)“之”的用法:A.助词,(1)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例如:“余之力尚足以入”、“华山之阳”、“此余之所得也”。(2)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无意义,只取独主谓短语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句子中的一个成份,例如:“古人之观于天地……”“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代词,代人、事、物,例如:“入之甚寒”。代洞穴。“无物以相之。”代行动。

(二)“以”的用法:A.连词,(1)表目的,相当于“来”,例如:“无物以相之”。(2)表因果,相当于“因为”,例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相当于“而”,例如:“由山以上五六里。”“夷以近。”“随以止”。

B.介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可译为“由于、因为”。

【资料窗】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68),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祜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6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但因新法遭保守派反对,终被罢相。卒谥文。他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关于褒禅山:据安徽省含山县县志记载,褒禅山也叫华山,由两山组成,东西走向,成条形。其西原名华山,为慧空禅院的所在地。禅院东五里,为华阳山,因其在华山之阳而得名,又名兰陵山。今统谓之褒禅山。华阳山有前后二石洞,称华阳洞。其后洞为王安石所游之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后洞,黑黝黝的,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后洞究竟有多深?通向何处?至今还没有人走到底,得出答案。

    相关推荐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读《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2 褒禅山(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五游褒禅山记 读《游褒禅山记》 读《游褒禅山记》 读《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浅析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2 五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1 《游褒禅山记》导学 《游褒禅山记》试析 《游褒禅山记》心得 《游褒禅山记》译文 《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小结 读《游褒禅山记》5 《游褒禅山记》答询 《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2 《游褒禅山记》教案3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游褒禅山记》心得2 《游褒禅山记》赏析 《游褒禅山记》心得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赏析 《游褒禅山记》心得 《游褒禅山记》读后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读《游褒禅山记》4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译文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游褒禅山记》说课案 《游褒禅山记》心得3 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 《游褒禅山记》通假字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教案8 《游褒禅山记》预习案 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 游褒禅山记教案和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 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案和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有关资料 《游褒禅山记》课文品读 《游褒禅山记》学习目标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杂谈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中心思想 游褒禅山记预习指导 《游褒禅山记》问题探究 《游褒禅山记》训练提高 《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