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

小编:

[疑难精讲]

《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文章提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之处的见解,告诉人们想要达到险远之处,必须具备“志”、“力”、“物”这三个条件。作者特别强调的是“志”。全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呼后应,结构紧密。

作者写一次半途而废的游山,在常人本无多少内容可写,但由于作者“求思之深”,悟出了做事治学之道,便以游山所“得”为线索,以仆碑上的“花山”与“与之俱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两个材料为基础展开议论,写出了这篇别具一格的游记散文。说明无论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切不可随声附和,万勿人云亦云。

文章突出的特色是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第一段在记仆碑情况时,认真考证仆碑上“漫灭”的文字,探究“华”字读音的本源,为第四段的议论打下基础。第二段无论记游前洞或记游后洞的情况,句句为第三段的议论作辅垫,形成多处对比:前洞“平旷”,后洞“窈然”;前洞“记游者甚众”,后洞“来而记之者少”,“好游者不能穷”,“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进洞愈难,“其见愈奇”,出洞后悔“不能极夫游之乐”。这样使得上文的议论处处都落到实处。第三段用“于是余有叹焉”一句过渡,紧扣第二段抒发感想,先充分肯这古人“求思”的精神,然后以世人游山避难就易的毛病同它对比,阐述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论点;第四段用“余于仆碑”一句过渡,照应第一段“花”“华”音谬之事,进行议论,得出“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结论。全文记叙和议论相得益彰,从虚实两方面表现了主题。

《石钟山记》通过作者对石钟山命名来由质疑和实地考察的叙述,表现了苏东坡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重视实地考察的求实情况。文章前后呼应,结尾的一“叹”一“笑”照应开头所怀疑的两个“是说”。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景中情,事中理,层层相生,不愧为因事说理的名篇。

作者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也不把作者的行踪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而是以石钟山的命名原因为主线,先写自己对古人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怀疑,再写自己实地考察石钟山的所见所闻,并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最后发表自己的“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感慨。这充分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

作者无论是记事写景,还是议论抒情,都十分讲究遣词的精确和句式的变化。作者对于郦说、李说的怀疑和批评,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因此用词也很有分寸,如对郦说的怀疑用了一个“常”字,批评是一个“叹”字,表现的是美中不足的惋惜之情;面对李说的怀疑则用程度副词“尤”,极言怀疑之深,批评则用一个“笑”字,其锋芒之尖锐不言自明。此外,郦说和李说错误程度不同,用词也有区别。评郦说的错误,只用了一个“简”字,遗憾其记叙过于简略,而对李说的错误则用一个“陋”字,这对李说的肤浅鄙陋是一个严厉的批评。

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观点去分析看待郦说、李说和苏说?

★我们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由少到多,由少入深,由不正确到逐步正确的。在石钟山命名原因问题上,从南北朝的郦说到唐宋的李说和苏说,乃至明清时期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曾说,时间经历了一千多年,人们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认识在不断发展。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认识得更多些、更深些、更正确些。苏轼在对待前人的态度上,一面是他敢于怀疑和推翻旧说,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苏轼对李勃之说采取鄙视和嘲笑的态度,未免失之偏颇,忽视了李渤之说对后人的借鉴作用。实际上今天我们知道石钟山是因其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了苏轼等人的努力。

《芙蕖》是以说明为主,辅以议论和抒情的说明文,它有点象小品文,不是纯粹的说明文。文章着重说明芙蕖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种种“可人”之处,指出其种植之利。这就是分类说明事物的方法。这四个方面以“可目”为主,写是详尽、细致;“可鼻”、“可口”、“可用”则简略、概括,这样就做到了繁简得当,重点突出。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用骈文写给其友朱元思的书信节录,作者抓住富春江山水的特点,调动人们的多种感官,精心设计,运思走笔,绘就了一幅富阳至桐庐的秀丽迷人的百里山水画卷。

...请再考察一下这几篇文章作者的生平,对他们的思想也做一大致了解怎样?

[强化练习]

1.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大石当中流, 而多窍。

B.郦元 上临深潭,微风鼓浪。

C.此所以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而世之奇伟、瑰怪、 之观常在于险远。

E.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关于“石钟山记”的写作目的有如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写《石钟山记》是为了描写石钟山奇特的夜景,委婉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B.苏轼写《石钟山记》是为了批评古人的粗疏浅陋,显示自己的精明,委婉地表达自己盼望朝廷重用的心情。

C.苏轼写《石钟山记》纯粹是游记,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这为那,全是后人的主观猜测。

D.苏轼写《石钟山记》是为了强调目见耳闻的重要性,提倡深入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和浅尝辄止。

★3.下列句中都有异读字,请按要求进行分类

(1)周景王之无射也

(2)乃使其从者衣褐

(3)经纶事物者

(4)有时见日

(5)酷好一生

(6)兼百花之长

(7)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8)至莫夜月明

A.活用异读____________________ B.多音多义异读________________

C.通假异读____________________ D.古音异读___________________

★★《芙蕖》与《荷塘月色》《爱莲说》都是写荷花的,三篇文章有哪些区别?《芙蕖》在内容与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 你对莲藕与荷花持什么见解?它同菊花,梅花相比怎样?

5.试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作比较阅读与鉴赏 尝试做更多的文字鉴赏与比较阅读,怎样?

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自己也可以试着出题,看看自己考自己效果怎样?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在志与力,而又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对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选出下面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A.古人 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世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D.而人 所罕至焉

(2)指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观”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 也

A.古人之

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常在于险远

C.今臣至,大王见臣列

D.操军吏士皆出营立 ,指言盖降

(3)下面两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于人为可讥 ②在己为有悔

A.①对于别人是可以嘲笑的 ②在自己因为嘲笑别人而后悔

B.①对于别人是可以嘲笑的 ②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

C.①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 ②在自己因为嘲笑别人而后悔

D.①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 ②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恨的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古人观察事物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深入而且广泛。

B.作者认为无限风光常在于险远之处,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强调“志”的重要。

C.作者认为只要有“志”与“力”就可以究尽险远,表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D.作者强调“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点,和他后来提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 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

1.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B,古今都作“认为”讲。A项的“空中”,古义是中间是空的,今义是天空中;C项的“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今义是指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D项的“非常”,古义是不寻常,很特别,今义是十分或很的意思;E项的“至于”,古汉语中是固定短语,“至”是到的意思,“于”介词,表示动作涉及的处所,在现代汉语中“至于”是一个词,表示另提一事。

2.正确的一项是D。其它各项或以偏概全,或望文生义,不是失之偏颇,就是主观臆测,和原文主旨有距离。

3.A.(2)(5) B.(3)(6) C.(4)(8) D.(1)(7)

此题考查对古汉语的异读字的掌握情况。要了解古汉语中异读字的有关知识,并能大体分辨。

4.《芙蕖》与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以荷作为描写说明的对象。《爱莲说》 属托物言志的说理散文,着重写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亭亭净植”等能比似的高贵品质的特点。《荷塘月色》是反映作者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的抒情散文,着重写月光下的荷花荷叶的素淡朦的景色,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芙蕖》是说明荷的用途,提倡种荷的说明性散文,着重写荷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等特点。总之由于写文章的目的不同,即使写同一题材,描写的重点也不会相同。

5.A.体裁比较

《游》和《石》都是游记的体裁,却不以记游为主,而是就游山所见谈感受,发议论。前者因一次半途而废、游未尽兴的游洞而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后者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芙》是说明性文艺散文,属古代小品之类,以说明为主,对所说之物渗透着浓郁的情感;《与》是用书信体写的山水小品,为人们描写了一幅非常优美的深山绝谷图。

B.方法比较

《游》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石》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有破有立。《芙》因为重在说明,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芙蕖四季“可人”的种种实情;《与》重在写景抒情,生动地渲染了富春江流水的澄澈湍急,山势的巍峨险峻,通过鸣蝉鸟兽的喧闹聒噪,更衬托出山间的幽静深邃。

C.结构顺序比较

《游》是先记游,后议论。《石》先引前人结论,引发议论。后写自我考证,详细记游。再谈考证感慨,得出结论。《芙》开头总说,中间分说,具体写荷的各种功用,用结尾抒发感慨。《与》采用“总——分”结构,文章三节,第一节总写“奇山异水”后分写异水和奇山,纲目关系十分清楚。

D.特点比较

《游》是因事见理,先叙后议,阶段分明,易于把握;《石》是先议后叙再议,由质疑开始,经过实际考察,得出结论,抒发感慨。《芙》照应周密,善于详略,如一个“可”字,就先后五次呼应,同时写“四命”,荷花是重点,芙蕖“可人”之处,又以“可目”为重点,这就避免了平铺直叙,突出了荷花的优点;《与》是多角度写景显情,先从视觉描绘,后由听觉渲染,静动有致,声色结合,生动地显示了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E.语言比较

《游》峭拔自然,富有哲理;《石》酣畅明快,简练深刻;《芙》清新明朗,富有情趣;《与》运用骈文,音韵和谐,优美流畅。

6.(1)上面句子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和D,这两项都属于取消句子独立性。B中加点的 之是助词,相当于“的”。C句中的之是代词,指他。

(2)例句中加点的“观”字是指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与此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中的观是观 察的意思,C中的观是指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建筑物。D中的观是看的意思。

(3)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要结合上下文,落实关键的实词和虚词。译文正确的一项 是D。

(4)此题考查对所给文字信息的筛选与整体意思的把握,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作者认为要 穷尽险远,首先要有志,但也不能忽视力与物。

    相关推荐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的异同 褒禅山(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读《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2 五游褒禅山记 读《游褒禅山记》 读《游褒禅山记》 读《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2 五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1 《游褒禅山记》浅析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导学 《游褒禅山记》试析 《游褒禅山记》心得 《游褒禅山记》译文 《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小结 读《游褒禅山记》5 《游褒禅山记》答询 《游褒禅山记》赏析 《游褒禅山记》心得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赏析 《游褒禅山记》心得 《游褒禅山记》读后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读《游褒禅山记》4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译文 《游褒禅山记》教案2 《游褒禅山记》教案3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游褒禅山记》心得2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游褒禅山记》说课案 《游褒禅山记》心得3 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通假字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教案8 《游褒禅山记》预习案 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 游褒禅山记教案和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 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 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案和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游褒禅山记》教案3 《游褒禅山记》教案2 《游褒禅山记》通假字 《游褒禅山记》有关资料 《游褒禅山记》课文品读 《游褒禅山记》学习目标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