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说说《醉翁亭记》中的“乐其乐”

小编:

欧阳修《醉翁亭记》写他与众宾野宴尽欢以后,感叹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乐其乐”的解释,中学课本以及一些注本都是:“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这种理解恐怕并不准确。

依照一般的说法,“乐其乐”中的“其”就指欧阳修自己。也就是说,欧阳修乐的是自己独得的山水之乐趣,而与滁人的“从太守游而乐”不相干。如果真是如此,那就跟文章所要表达的“与民同乐”这个主题发生了牴牾。说滁人“不知”,言外之意就是只有自己才懂得山水的乐趣,滁人只是陪着太守“随喜随喜”而已。这样的的理解,跟整篇文章的情感内容也是不相吻合的。

我以为,“其”字应该是指代滁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证明。“其”作为代词,必然有上下文提供的内涵基础。“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语是人而不是太守,如果把后一分句说完整,那就是“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其”所指代的对象正是“人”;下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中的“其”,指代滁人之意更为显明。这两个“其”字所指的不能不是同一对象。

把百姓的快乐看作自己(太守)的快乐,这也符合当时欧阳修的思想感情。《孟子》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欧阳修,具备这样的思想意识,应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人意料的地方。太守游山玩水的乐趣,滁人不会不知道,而太守的真正乐趣却在于滁人的幸福安乐,这深一层的快乐,却除了太守本人以外,别人是很难真正体会到的。作者所要表示的,正是这样一种切身的感受。

就《醉翁亭记》全文的结构上看,我们这样的理解也是顺理成章的。前文极力渲染山水之乐,而山水之乐写到“四时之景无穷,而乐亦无穷也”已经达到高潮,后文已经难以措手了,作者于是笔锋陡转,写出滁人“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的游乐情景,从而把自己的乐趣引申到“乐民之乐”、“与民同乐”这样更为深广的一步。振起后文,全靠这一句话。

    相关推荐

    《醉翁亭记》 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 略说《醉翁亭记》中的“景”和“情” 《醉翁亭记》说课稿2 醉翁亭记说课稿二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复习课说课稿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也”与《醉翁亭记》之美浅说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7 醉翁亭记8 醉翁亭记9 28、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1 醉翁亭记11 28.醉翁亭记 醉翁亭新记 28醉翁亭记 28、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3 醉翁亭记4 《醉翁亭记》中心意思 《醉翁亭记》中心意思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译文 28醉翁亭记 28醉翁亭记 醉翁亭新记 醉翁亭记2 醉翁亭记10 《醉翁亭记》赏析 《醉翁亭记》赏析 《醉翁亭记》中的“而”字辨析 《醉翁亭记》分析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一问 《醉翁亭记》赏析 《醉翁亭记》学案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 第五册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教学案 《醉翁亭记》考析 巧改《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分析 《醉翁亭记》考实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选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 醉翁亭记[活动课] 醉翁亭记[活动课] 谈《醉翁亭记》的文脉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 醉翁亭记中考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说课(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小议《醉翁亭记》的线索 《醉翁亭记》疑难解析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 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 教案示例 《醉翁亭记》写作借鉴 《醉翁亭记》授课提纲 《醉翁亭记》全文通透 《醉翁亭记》导学案2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复习指南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资料 28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60 《醉翁亭记》学法指导 《醉翁亭记》写作特色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例评析 《醉翁亭记》授课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