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16

小编: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及题解

“记念”,现在写成“纪念”。称“君”,表示尊敬的意思。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二、认知生字、朗读课文

洗涤(dí) 不惮(dàn) 攒射(cuán) 尸骸(hái)

桀(jié)骜赁(lìn)屋 屠戮(lù)浸渍(zì)

三、给各节拟标题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四、思路分析(并作如下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起 纪念死者

写作缘由 爱 恨(逻辑顺序)

②交待写作目的 唤醒庸人

③回忆认识过程 平时

④抒写惊愕义愤 纪念主体 事件概况 生 死(时间顺序)

⑤叙述遇难经过 遇害

遇害细节

⑥总结经验教训 告诫请愿

教训意义 否定 肯定(逻辑顺序)

⑦热情讴歌赞颂 激励前行

文章七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2节为第一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写作缘由)。3至5节为第二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纪念主体)。6、7节为第三部分,探寻这次请愿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教训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

在第一部分,作者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纪念死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庸人)。这一部分的思路是由爱到恨,是逻辑顺序。

理清了这一部分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个中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从写作的缘起落笔是常见的思路,但是关于写作缘起,作者为什么要说那么多的话,也就是在第一部分用两节的文字围绕这一点展开呢?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在爱国力量方面,提到了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蔑是“暴徒”的遇难者;在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的感情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第二部分由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由生到死,是时间顺序。我们再进一步探究第二部分中3、4、5节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3节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态度和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诬蔑这样的人为“暴徒”,不但不值得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5节再详细叙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第三部分是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他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告诫请愿),激励人们“粉然前行”(激励前行)。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这是逻辑顺序。文章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五、研讨

1. 文章记叙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1节)“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3节)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3节)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蔼。

“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3节)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2.作者为什么要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3.作者在第一、二节里两次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说“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怎样理解这些话的意思?作者在文中还反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些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的第一段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第二段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鲁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现出对刘和珍这样进步青年的爱护。

第三段以“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为引子,述说反对派制造惨案流血、流言家在惨案背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在“庸人”的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因此在第二节第二段,鲁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在该段结尾处又重复“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节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

紧接着在第五节的开头,写到:“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作者忍不住要说话,那就是对事实真相的揭露。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

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节,以“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和说不出话来之间。作者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最终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才是真的。

4.“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1节)品味深层意蕴。

“尤”,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的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用“浓黑”修饰“悲凉”,则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人民的苦痛,当然就是敌人的快意,成语就就有“亲者痛,仇者快”。这种苦痛是由于敌人制造暴行而产生的,因此,显示哀痛的过程,就是揭露敌人暴行的过程,也是作者把对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的深深体会告诉世人的过程。“菲薄的祭品”是作者谦虚的说法。以揭露敌人、控诉黑暗社会为目的而写的纪念文章,正是奉献给死者最好的祭品。“奉献”,恭敬地呈献。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2节)

“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们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敢于直面”,“敢于正视”,就是以猛士的姿态出现的。本来用“猛士”就足以表达作者的意思,加上“真的”修饰后,更起到了强调作用。“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6.对于刘和珍是自己的学生这一事实,鲁迅为什么“觉得有些踌躇”呢?(3节)

踌躇,是犹豫的意思。刘和珍的举动,表明她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苟活到现在的我”,还能称得上是她的老师吗?所以鲁迅“觉得有些踌躇”。此外,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鲁迅奉献的“悲哀与尊敬”,不仅仅出于师生之情,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

7. 第四节,作者写他听到噩耗后,先是“颇为怀疑”,然后用尸骸作证,打破自己的怀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写“怀疑”与“不信”,然后写血的事实,二者自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反动当局的下劣凶残。

8.作者还特别强调“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接下来又写出反动政府和走狗文人的诬蔑和造谣。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呢?

进一步说明反动当局和走狗文人的下劣凶残,使文章的揭露更显深刻,抨击更见有力。

9.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已”是时间副词,已经;“尤”是程度副词,更加。两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

10.“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5节)这句话如何理解?

“伟大”在这里指三个女子,“从容转辗”是对上一段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概括。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枪弹的攒射”,是对段政府辛辣的嘲讽。“中国军人屠戮妇婴”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是个偏义复词,在这里偏指妇女。“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在这里是互文,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

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武功”,那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在这里当然是反语。

11.在第六节,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看法呢?依据是什么?

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因为它没有什么深的意义。

依据就是鲁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同样,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1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7节)说说它的意蕴。

“苟活者”是苟且偷生的人,鲁迅在这里用来自指。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第一节,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用来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把自己说成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用来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鲁迅在这里是通过自我贬抑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不断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六、归纳主旨

愤怒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向他们奉献悲哀和尊敬,在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的同时,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七结语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不是一篇普通的纪念文章,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它既有对革命青年的赞扬和悼念,又有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控诉。

学了这篇文章,我们应该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这一代青年应该为历史的前行作出什么样的贡献。

    相关推荐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 念 刘 和 珍 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8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12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5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6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11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3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13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7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1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一]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10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19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17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20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6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9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2 记念刘和珍君(教参)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记念刘和珍君》讨论 《记念刘和珍君》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高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学习札记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纪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纪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题解 《记念刘和珍君》问题探究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评点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疑难解析 《记念刘和珍君》知识导学 《记念刘和珍君》作业练习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杂谈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记念刘和珍君》有关资料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中心思想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评点 《记念刘和珍君》知识小结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精讲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词语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难句解析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训练重点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色 《记念刘和珍君》疑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