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小编: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教学设想]

本文是郁达夫 1934 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由此,我将这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由于文章的写作时代与现在差距较大,再加上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背景了解很少,因而对文章的 清 、 静 、 悲凉 的特点难以理解,由此,我将这作为文章的另一教学重点,同时也作文章的教学难点来突破。

[教学方法]

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比较的点拨法,将学生导入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体味,捕捉情感信息,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会散文 情 与 景 、 形 与 神 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教学程序]

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三个单元的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其中关于秋,描写秋的有哪些?各自的风格情调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

(《长沙》由凝重、寥廓变为色彩绚丽、壮观、活泼。《山居秋暝》展现的是一幅清新、美妙、充满禅意的世外桃园图。《登高》的情调是苍凉恢廓的,意境充满了悲凉沉郁而又雄浑的意蕴。)

同样是写秋绘秋,为什么景象不同,情调各异,给人的感受大不相同呢?

因为,作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心情各异,而作品所描写的内容,往往是作者主观的反映,作者的心情怎么样?作者的审美水平如何?这一切都在影响作品的内容。而作品一旦写成,它的内容就必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也就是说,它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驭景,景显情”。其实,不仅诗歌是这样,散文又何尝不是如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更是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幅老照片。请问:这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

北京。秋季。对!北京的秋天。北京的秋天怎样呢?尤其是六十七年前的故都北平的秋,是怎样的?请让我们进入新课《故都的秋》,让郁达夫先生告诉我们吧。

介绍教学重点。1。弄清本文情与景的关系。

2.理解文章的“清”“静”“悲凉”意境。

3.开展研究性学习。

解题:

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情况怎么样呢?现在,让我们通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容来检查一下。填空:( )第二部分 分写了哪些内容,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议论段的核心句是哪句?( )

第三部分 总括。

把握文章的思路:

同学们,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大意。只是作好了学习课文的准备。现在我们的工作是弄清本文情与景的关系。理解文章的“清”“静”“悲凉”意境。

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掌握特定的方法。鉴赏文学作品,必须弄清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大概情况。这就是“知人论文”。“知人论文”是学习课文,对文章进行鉴赏的钥匙。谁掌握了它,谁才有可能登堂入室。前面我们提到了《长沙》《山居秋暝》《登高》。如果我们不了解作者,不了解背景,就很难准确地进行鉴赏。

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准确理解课文,进行鉴赏,我介绍一些资料:(1)见课件(2)从1921年到1934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1934年7月,达夫“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再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文。作家内心深远的忧虑与落寞自然流露于笔端。

下面我们开始来研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首先,指定朗读,请找出所写景物,回答。

屋:作者用什么词描写? 破

壁腰:作者用什么词描写? 破

鸽声: 从哪里来的? 青天下的驯鸽

牵牛花:作者的认识和对待的方式是什么? 以蓝色或白色为佳 “静对”

日光: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日光又是怎样照下来的? “细数” 漏

2.第4段作者是如何从多种感官的角度来写秋槐的?感觉怎样?

见课件。

3.文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静衬动。以有声衬无声。这就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呵。

4.作者着力故都的秋雨与雨后的人物语言,其用意何在?

指定朗读。回答。

作者描绘秋雨:“灰沉沉的天底下” “忽而来一阵冷风”就“息列索落”下起了雨,作者还着重表现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言谈神情,听到悠长悠长、平平仄仄京调,一缕乡愁,一缕寂寞的悲凉,油然而生。

5.本文的核心句是哪一句?第二部分作者是怎样映照这句话的?

6.作者为什么不写颐和园与香山红叶呢?

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驭景,景显情”。我们鉴赏此文必须依据作者写作此文时的背景和当时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分析。作者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1934年7月,达夫“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再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文。作家内心深远的忧虑与落寞自然流露于笔端。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清”“静”“悲凉”。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

7.学生自己分析语言的艺术特点。

8.研究性学习。

首先,学生讨论研究5分钟。然后回答。

研究提示:同学们,我们进行研究,并不是盲目地乱想乱说,而是运用我们手中的钥匙——掌握的有关郁达夫的知识,去开智慧之门。“知人论文”,据作者当时的背景分析研究。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

9.练习。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10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2 第三册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教案9 《故都的秋》教案26 《故都的秋》教案36 《故都的秋》教案35 故都的秋实录1 故都的秋教案1 《故都的秋》教案12 《故都的秋》教案15 《故都的秋》教案21 《故都的秋》教案25 《故都的秋》教案29 故都的秋实录2 《故都的秋》教案8 《故都的秋》教案11 《故都的秋》教案17 《故都的秋》教案23 《故都的秋》教案31 笨马上《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7 《故都的秋》教案16 《故都的秋》教案20 《故都的秋》教案22 《故都的秋》教案24 《故都的秋》教案27 《故都的秋》教案30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读后感 《故都的秋》课文题解 《故都的秋》疑难解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稿1 《故都的秋》有关资料 《故都的秋》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