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小编:

戏对识才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才思雄卓,性诙谐,甚爱才,传说他在江西作提学副使时,发现有个读书人与他同名同姓。在唱片名时,就开玩笑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一联你来对。”于是随口念道: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一对出得妙!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大夫,司马相如是汉代的文学家。“相如”二字又当“相同”来解释。李梦阳意思是:两个相如都不相如,你一个士子能和我同名同姓吗?那个读书人听后略加思索,答道: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真是对得好。魏无忌是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的公子,长孙无忌是唐朝的大臣。“无忌”二字就是“没有忌讳”。读书人的意思是:你那里都不忌讳,我这里也无须忌讳。“制对者”和“属对者”,都是巧用历史故事,弦外有音。

李梦阳听了,非常欣赏这读书人的才思敏捷,经细心考察,证明确有才能;遂亲自荐举,予以重用。

李时珍戏昏官

传说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任四川蓬溪知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临行前,新任县官为李时珍栈行。席间,新县官要李时珍为他开一帖滋补药方。

李时珍早闻此人是个”酒色财气”四大皆全的昏官,于是便佯装允诺。县官命一小吏取来文房四宝,李时珍道“我念你们写。”接着他就朗朗念道:

“柏子仁二钱,木瓜二钱,官桂三钱,柴胡三钱,益智仁二钱,附子三钱,八角三钱,人参一钱,台乌三钱,上党参三钱,山药二钱。”

说罢便扬长而去。

第二天,那昏官将这个处方交师爷去买药,师爷仔细一看,忙说,“大人,您被李时珍骂了!”昏官莫名其妙,师爷才依次念出药方的含意:“柏木官(棺)柴(材)益(一)附(副),八人台(抬〕上山。”听罢,昏官气昏了。金少爷、钱少爷傻愣了一会儿,扫兴而归。

妙对夺魁

相传,有个穷秀才颇有些才学,但因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使他屡试不第。这一年,听悦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他便打点行装,赴京赶考。

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纵然秀才历尽了千辛万苦,待他赶到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了。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主考大人,准他补考。

主考出的题目,是用从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上联。秀才听后,暗想:我何不把一路的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上一说,也好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于是开口对道: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一听,心中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下联。秀才想,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些年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口应道: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主考听罢,连连称妙,接着又应对一番,秀才皆对答如流。这样,这一年状元的桂冠,就被这位对联高手夺去。

切瓜应对

苏东坡的一个门生,春寒时节独坐家中书房。天下着毛毛细雨,他见冷雨滴窗,便触景生情,吟成一个单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此联极妙,“冻”拆为“东”和两点,“洒”拆为“西”和三点水。但他沉思颇久,未得下联,便先搁下。

过半年后,他又想起此对,依然对不上,只好去请教老师苏东坡。当时正值暑天,老师不忙应对,却拿起刀来,切开西瓜待客。书生见老师总不开口,便急催“请恩师赐对”。东坡笑了笑说:“刚才我不是对给你了吗?”书主更急了:“没有呀,对在哪里?”苏东坡指着西瓜念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书生这才明白:“切”字拆为“七”、“刀”;“分”字拆为“八”、“刀”。更妙的是切合了刚才切瓜

待客的情景。从此,书生更对苏东坡崇拜得五体投地了。

欧阳修过关

欧阳修未仕时,四处奔波求学。一无傍晚来到一座城下,城门已关。他对守城的老兵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权放学生进去。”

守城的老兵说:“我出一对联给你,对得出就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早再进。”

老兵吟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接上说:“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吧!”

老兵说:“你不对出来,就不放你进去!”

欧阳修说:“我已经对过了。”

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开了城门。

“小友”应对

北宋文学家王禹,七八岁时,已能属文。毕文简为郡从事,闻知他的才名,又听说他家以磨面为生,就叫他以磨为题作副对联。王禹不加思索,随口吟道:

“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

文简称奇,留他给官家子弟讲学。那些官家子弟见他出身贫军,衣衫不整,有点不服气。

有一天,太守宴请宾客,于席上出一联令众人对,句云,“鹦鹉能言难似凤。”

座客个个自命清高,自居为凤,此时却鸦雀无声,无人应对。文简便把上联写在屏间,催促众人快对,众客依然一筹莫展。王禹在座见之,即挥毫书出下联:“蜘蛛虽巧不如蚕。”

文简惊叹地说:“经纶之才也!”于是,赐给他衣冠,呼他为“小友”。

畜生出蹄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十分尴尬。

七步成诗

三国时候,曹丕当了魏文帝,十分忌恨他的弟弟曹植,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

一天,曹丕召曹植进宫,限令他在七步以内作诗一首。如果作不出,就当处死。

曹植面临生死关头,十分镇静,略为思索,便满含悲愤吟诵起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吟而完毕,还未走完限定的步数。

曹丕无计可施,曹植得以免死.

王维买药

相传,唐诗人、画家王维在终南山隐读时,一日偶患小病,前来一药店买药,见柜台内是一位衣着素雅的美貌少女,于是想趁买药之际,试试这女子的才气。

王维开口说:“我要买宴罢客何为?”姑娘微微一笑,“宴罢酒酣客‘当归’”,忙问:“当归要几钱?”“且慢,我二买黑夜不迷途。”“’熟地’不怕天黑夜,此药本店有的是。”“三买艳阳牡丹妹。”“牡丹花妹‘芍药’红,芍药今天方到。”

王维暗暗佩服这女子才思敏捷,对答如流,便继续问:“四买出征在万里。”“万里戍疆是‘远志’。”“五买百年美貂裘。”“百年貂裘是‘陈皮’。”“六买八月花吐蕊。”“秋花朵朵点‘桂枝’。”“七买蝴蝶穿花飞。”“‘香附’蝴蝶双双归。”“妙!答得妙!”王维连声喝彩。

巧对戏尚书

解缙幼年读书十分刻苦,他才思敏捷,长于巧对,十岁时就小有名气。

一次,出身翰林的曹尚书想考考他,便差人把他找来。一见面,曹尚书便道:“老夫欲出几句联语,你可能和对?”解缙从容答道:“后生才疏学浅,当堂献丑,还望大人海涵。”曹尚书呷了口酒,面对墙上挂的一们墨迹,脱口而曰:“醉爱羲之迹”,解缙随口吟就:“狂吟‘白也’诗”。曹尚书马上又出一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解缙立即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看客们无不被解缙的妙对所折服,竟情不自禁地击节喝采起来。

曹尚书见未考住解缙,十分气恼,指着屏风上的画幅又出一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落头刘海”;解缙略加思索,指着案上的棋子道,”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火,活捉寨内将军”。活音刚落,尚书额生冷汗,但还不甘认输,又以教训的口吻道:“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在孔子上”,解缙冥思片刻,遂得一联回敬:“眉先生,发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此联寓意深刻,暗含讥讽,可谓颇具匠心,解缙语声刚落,看客拍案叫绝,曹尚书顿时语塞,只佯醉

而退。

尚书嫁女

有位尚书大人闻知解缙出语不凡,想试探一下他的本领,便命人邀他到府上相见。但却把中门紧闭,让他从偏门而入。解绪坚不从命,声言:“正门未开,非迎客之礼!”尚书闻报,便出门对曰:“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应声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见解缙身着绿衣,便挖苦说:“出水蛤蟆穿绿袄。”

解缙见尚书老态龙钟,身穿红袍,立即反唇相讥:“落汤螃蟹著红袍。”

尚书见解缙对答如流,便大开正门以上宾待之。当他们在官府花园散步时,尚书又就园中的奇花异草口出一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解缙环望花园,随口对道:“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尚书又抬头望天说:“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解缙则低头指地道:“地做琵琶路做弦,哪个能弹。”

尚书见解缙果有奇寸,名不虚传,便把爱女许配给他。

席间巧对

乾隆某年,身中进土不久的李调元出任广东学政。到任不久,来了一位巡按大人。这位巡按,原是个落第举子,因趋附权臣和申,得赐了个“从进大”的功名。从进士即是略等于进士,比进士略低的意思。

此巡按大人虽说不是中榜的正牌进士,但也有些狐聪鬼智,知书著辩。他久闻李调元的才名,心怀妒意,欲寻机挫辱李调元一番。

这天,巡按自穗回京、地方官照例设宴饯行,李调元和一些地方官员、举子名人都参加了宴会。席间,酒过三巡,巡按拈须笑对李调元说:

“久闻学政善对,我有一下联,上联久思不得,烦学政一对,如何?”

李调元无奈,只好应道、“愿闻。”巡按便不紧不慢念出了下联:“三光日月星”。满座听后,为之悚然,认定如此绝对,李调元一时难对,只等看他的笑话。不料李调元却随口朗声接对:“四诗风雅颂。”

对得快,对得巧,巡按等人都为之一震。但巡按并不死心,又说:“听说你的老师在京中威重位显,但近来听说他常为妇夫人洗脚,不知你是否知道此事。”

李调元听他辱及自己的思师,心中暗恼,便答暄:“眼见才是实,如果真是这样,也只有他的奴婢丫环们才能知道,大人您怎么也知道呢?”

这一反问,使巡按大人面红耳赤,恼羞成怒,又说,“我再以此事出一联,请你对一对:‘德高望重,奈何与如夫人洗脚’。”

李调元听后,沉气按怒,随口对道,“学浅才疏,落得赐从进士出身。”真是对得又绝又巧,挖苦得也惨也酷,气得巡按大人无地自容。

妙对得佳偶

王先生有个蚀生女儿叫金风,年方二九,容貌出众,聪明贤慧。

这天,来了三个求婚人。一个是有权有势的金少爷,一个是巨商大户的钱公子,一个是出身贫寒的文秀才。王先生说:“我出个题目,你们谁答得合我女儿的心愿,她就跟谁成亲。”三人一齐答应。

王先生出的题目是:“什么贵,什么直,风吹什么动,什么里面能藏凤?”

金少爷抓耳挠腮,想了一会儿,抢先答道:“官位贵,官印重,风吹官袍动,官衙里面能藏凤。”

钱公子接着答道,“金子贵,元宝重,风吹官袍动,红罗帐里能藏凤。”

轮到文秀才回答了,他下慌不忙地说:“书为贵,情为重,风吹秋波动,哥心深处能藏凤。”

金凤听罢,对爹爹说:“请文秀才留下,我还有话说哩。”

牧羊女巧对裴律

清乾康熙年间,山西侯马大李村有个叫裴律的,自幼饱读诗书,尤擅赋诗联对,被誉为三晋第一才子。

这裴律样样都好,只是由于少年得意,渐渐变得狂妄起来,自诩才高八斗,未免目中无人。

这天,裴律出外踏青,只见春光明媚,芳草萋萋,一群洁白的羊儿正在泉边饮水,他诗兴大发,随口吟道:“白水泉口口口品——”没想到吟出上联后,反复沉吟半晌,总也续不出下联来,急得他抓耳挠腮。正在为难之际,忽听得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裴律抬头一看,只见是一个牧羊姑娘,便道:

“你嗤笑我,莫非能续出下联来?”

那姑娘芜尔一笑,随口吟道:“山石岩石石石磊。”

“哟呐!”裴律大吃了一惊,暗想。“想不到这牧羊女有如此才情,待我再出一联,难她一难。”低头一想,便道,“白水泉下女子好少女为妙。”吟毕,他得意地望着牧羊姑娘,似乎在说:“这回看你如何对来?”

不料那姑娘毫不慌忙,眸子一亮,随口答道:“山石岩上古木枯此木为柴。”说完,调皮地咯咯大笑起来。

“呵!”裴律大惊失色。此句不但对仗工整贴切,而且把裴律暗喻为“枯木朽柴”。想不到山野之中,有此才女,可见大千世界,能人辈出,我裴律狂妄自大,实属可笑!于是悻悻而返。

从此,裴律谦虚好学,发奋读书。后来金榜题名,位及江西巡抚,居官廉正,深得百姓赞颂。

秀才结友

清朝咸丰年间,湖南平江有个秀才姓李,人称李秀才。他才思敏捷,好吟诗作对,侍才傲物,谁也不放在他眼里。一天黄昏,外地一个姓刘的秀才路过他家门口,想上门投宿。李秀才见那人脸色黝黑,衣服破烂,便轻蔑地摇头说出一句:

“树大杈多,不宿无毛之鸟。”

刘秀才听出是嘲笑自己,便应声而答:

“滩平水浅,难藏有鳞蛟龙。”

说罢,掉头便定。李秀才出乎意料地受到奚落,心中恼火,忙追着让他回来,刘秀才躬身问道:“先生贵姓?”李秀才得意地说: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然后他反问刘秀才:“您贵姓?”

刘秀才不卑不亢地答道: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是刘。”

李秀才一愣,他万没料到这个赤脚蓬头的穷秀才居然满腹文采,应对自如,便请他留宿。

第二天,李秀才不甘认输,邀请刘秀才出门散步,想趁机出点难题把他难住。他们两人刚走出门,便听到一阵唱戏的锣鼓声传来。李秀才急忙吟出:

“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

刘秀才也不含糊,脱口而出:

“播春种,育夏秧,秋收冬藏。”

他们继续往前走,路过一片果园时,李秀才又吟出:

“湖北广柑,皮甜蒂苦瓤酸。”

刘秀才立即对上:

“海南胡椒,叶臭花香籽辣”。

他们走到一座石板桥上,看到鸡犬足痕,李秀才马上又见景生情出一对:

“鸡犬过石桥,一梅花竹叶。”刘秀才看到桥下河中时有龟蛇蠕动,便答道:

“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这时,正巧一叶扁舟从桥下穿过,李秀才赶忙吟道:

“船小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刘秀才眺见远处江岸高塔耸立,对出:

“塔尖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一路上,两人你唱我和,李秀才见一直没能难倒刘秀才,才知道天下有学问的人多的是,不禁为自己的傲慢和对刘秀才的轻视感到惭愧。他诚心诚意地和刘秀才结为朋友,并为他饯行。席间,李秀才又出了一句上联:

“出门远观山山翠。”

刘秀才也很佩服李秀才的才学,很高兴能结交这个新朋友,马上对出下联:

“朋友相送月月亲。”

此后,两人的友谊愈来愈深,成为生死之交。

关汉卿巧言脱险

相传关汉卿因编演《窦娥冤》,触怒当朝权贵,官府悬赏欲将他捉拿治罪,关汉卿闻讯连夜出逃。途中,突然遇到几名巡夜的捕快,拦住他盘查。

班头问:“你是干什么的?”关汉卿三句话不离本行,顺口答道,“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统领千军。”班头见此人口吐狂言,心中恼火,拿火把近前一照,觉得好生面熟,似乎在戏台上见过,便问道,“你是个唱戏人吧?”关汉卿答道:“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台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

班头品味此言,问道:“莫非你是关……”

关汉卿听罢哈哈一笑:“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班头本来是个戏迷,爱看关汉卿编演的戏,如今听了这话,料定此人必是关汉卿无疑。他心中暗忖,拿吧,不忍心;不拿吧,眼见白

花花五百两赏银从身边流走,甚是可惜。

关汉卿看出班头的心事,就又吟出一首诗来:“台头莫逞强,纵使得厚禄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下何足算,到头来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

这首机敏辛辣的讽谕诗,使班头有所醒悟,便对衙役们说:“放他走吧,这是个书迂子!”

魏源随机应对

清代文学家魏源,自小性情直爽,疾恶如仇。在魏源的家乡,有一个无耻无能的举人,专好抄袭别人的诗作。一次被11岁的魏源揭了老底,举人恼羞成怒,便想惜题发挥,加以报复。他指看灯笼里的蜡烛,说道:

“烟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随机应对:

“纸糊灯笼,笼边多缰,眼里无珠。”

举人挨了骂,不肯罢休,又气冲冲地说:

“屑小欺大乃谓尖。”

魏源又立即回敬道:

“愚犬称王即是狂。”

弄得这个妄自尊大的举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郑板桥出联断案

郑板桥当县令时,一天,一位老先生来告状,说他在一户有钱人家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书,东家不仅不按照当初“教

一年书,付酬金八吊钱”的约定付钱,还借故说他才疏学浅,将他辞退。

郑板桥听了申诉后说:“你说的是否当真,让我当场考考你如何?”

老先生表示愿意当场应试。

郑板桥指着大堂上挂的灯笼说:“就以这灯笼为题,我出上联,你对下联。”说完脱口而出:“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教书先生听了,沉思片刻答道:“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听了,不禁连声叫好。知道他不是才疏学浅、误人子弟之辈,又派人把被告传来审问,证实了老先生所言,当即公正地了结此案。

文官与武将

一文官跟一武官同船而行。武官对文官感慨他说:“两舟同行,橹速何如帆快。”表面上,武官说的是摇橹的船不如帆船快,而实际呢?却话中有话。因为“鲁肃”跟“橹速”同音,是三国时期的文官,而与“帆快”同音的“樊郐”则是刘邦时间的武将。言外之意即“文官不如武官”。

文官听了,明知其意,却又不好发怒。怎样才能回击他而又不伤彼此和气呢?文官苦思良久,直等到船靠岸了仍未想出来。这时迎面走来一队迎亲的乐队,文官灵机一动便答道:“八音齐奏,笛清哪及箫和。”

这句话表面上也是说笛子不如箫,而实际上是说狄青(笛清)乃为一位武将,而萧(箫和)则又是一位文官:“武将不如文官”。

文官一句妙答,力自己争了一口气。

楹联招亲

在长江三峡,有一座陡峻的山峰屹立在江边,高约十五六丈,四壁像刀削一般。山顶有座庙宇,一座亭楼倚山而建,十分壮观。这就是甲三峡之秀的名胜古迹——石宝寨。

相传,石宝寨有个美丽聪明的姑娘,名叫石宝。她招亲的方式很独特:出三副楹联的上联,只要能对出下联即可。这三副楹联的上联分别是:

第一副:石宝寨 兔走鱼游

第二副:鹤戏荷动 荷动鹤飞

第三副:七鸭浮水 数数数 三双单一

三副上联一出,引来周围一带许多文人秀才,但都对不出。后来一个飘泊四方的穷书生去对。他看了第一副的上联“石宝寨 兔走鱼游”后,略一思考,即对出下联:

山海关 虎啸龙吟

他看了第二副的上联:“鹤戏荷动,荷动鹤飞”,未加思索立即对出下联:

童打杏落, 杏落童乐。

但当他看完第三副的上联“七鸭浮水,数数数,三双单一”后,却闷住了。思索良久,终于对出下联:

尺蛇出洞 量量量 九寸十分

穷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姑娘的要求,他们结婚后的和和美美日子也伴着三幅楹联在长江三峡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巧报家世

从前,有一位秀才在乡试、会试中都荣鹰榜首。皇帝决定在殿试时考考他的口才。

这天,殿试时,皇帝不问安邦定国之道,农桑经济之策,却问起秀才的家世。

秀才的祖父是烤酒匠,祖母是弹花匠,父亲在外卖豆腐,母亲在家推磨,如果照实说,会因为出身卑微而考不中;说假话吧,又伯犯欺君之罪。他略一思忖,便随口吟道:

“玉甑蒸出天地眼,金槌敲动玉皇心。

父在外,肩担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

皇帝听他以联相对,气势磅礴,对仗工整,并坦然回答了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职业,便欣然钦点秀才为头名状元。

村妇应对斥恶少

有个财主少爷出外游玩,见一年轻美貌的村妇在木桥边淘米,便生歹意。于是凑到跟前,嘻皮笑脸地说:

“有木便是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说完,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村妇,淫荡地笑着。

材妇听了这言词,非常生气,回敬道:

“有米便是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有子,子不敬老娘。”

少爷受了才思敏捷的村妇的回击,无言以对,灰溜溜地转身便走。

    相关推荐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读读议议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析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的修改、压缩稿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赏析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5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4 《咬文嚼字》——朱光潜 第二册咬文嚼字 第二册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朱光潜)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教案7 《咬文嚼字》教学实录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咬文嚼字》——预习提示 第二册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说课稿 《咬文嚼字》教案6 《咬文嚼字》教案2 《咬文嚼字》教案3 《咬文嚼字》教案1 必修5: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师说》字词纠误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主要内容 《咬文嚼字》导学案4 《咬文嚼字》学习要点 《咬文嚼字》说课教案 咬文嚼字 感悟母爱 咬文嚼字教学教案 《咬文嚼字》——也说“推敲”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咬文嚼字》特色鉴赏 语文《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咬文嚼字》——朱光潜照片 咬文嚼字说课稿15分钟 咬文嚼字说课稿一等奖简单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六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五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二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 朱光潜《咬文嚼字 》资料 《 咬文嚼字》导学案 答案 《咬文嚼字》——“推敲”之推敲 “咬文嚼字”多滋味_语文论文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四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一 规范汉语仍需“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忆朱光潜先生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学习资料 《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析 《咬文嚼字》教案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公布100个常见别字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之三 《咬文嚼字》课后练习答案 《咬文嚼字》——朱光潜谈读书 朱光潜《咬文嚼字》原文阅读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课堂实录 《咬文嚼字》——洁身自好朱光潜 《咬文嚼字》——美丽的思想,亲切的交流——欣读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诗人的孤寂(朱光潜) 《咬文嚼字》——对朱光潜先生的评价 《咬文嚼字》发布“2014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今年公布的100个最易错的字 《咬文嚼字》——朱光潜:边读书边写作 咬文嚼字今年公布的100个最易错的字 《咬文嚼字》——一些词义的辨析与运用 朱光潜《咬文嚼字》百分测试卷:基础检测 《咬文嚼字》——欣赏就美――朱光潜的美学观 《咬文嚼字》——我的老师朱光潜闲谈记事 咬文嚼字——《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 《咬文嚼字》发布2014十大流行语 你懂的入选 2016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咬文嚼字同步练习 《咬文嚼字》——远远望去的印象——《朱光潜书话》编后记 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读后感 《咬文嚼字》——也论朱光潜先生的美是主客观统一命题及其当代意义 嚼出“家常课”的语文味道 理文路·嚼词句·悟中心_语文论文 咬舌自尽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