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36

小编: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注意课文章的文眼。

把握文章大意。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那我们看到外面的树啊、山啊是什么颜色啊?(绿色)你感受到秋的到来吗?但是现在的北方却已是秋意浓浓(图片:北方的秋景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是怎么比较南国与北国的秋。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投影):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课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明确:第一段:秋味。(投影)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明确:(投影)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五幅。有:静对蓝朵、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人话秋、秋果将熟。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明确:1、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3、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为进一步了解,举一个例子。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有一个暑假,我曾和我弟弟去山西大同玩,去大同之前,我想到大同的是云岗石窟、九龙壁、严华寺、煤山。但到了那之后因为爸妈生意忙没时间没陪我们去。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大同山西的文化氛围,那种山西味呢?不是的!我和我妈妈去买菜时,那羊肉、羊杂、大葱、大蒜等土特产,马路上行走的骡子、骡车,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浙江人感到了山西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和我爸去农村时,大爷蹲在门口吃饭,房屋布局(有坑、挂帘子),坐着嗑瓜子,羊群,土房,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那个山西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名胜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山西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的感觉不一样呢?

因为我去过了,真实地感受了一番。那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明确:故宫、天安门、长城……这些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不是。 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明确: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明确:不吻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明确:槐蕊偏重于“静”。牵牛花偏重于“清”。秋雨偏重于“悲凉”。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从哪儿看出了?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投影)。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明确:花色。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明确: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红色热闹,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投影)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这牵牛花描写的不仅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读课文相关语段。

文章的标题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却写了南国的秋,为什么?

明确: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

第12段的大段议论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五、小结: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在故都,“秋”可写的东西很多,有火一样的香山红叶,有明镜般的昆明湖水,有诗境似的陶然亭……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写了那样的秋色呢?

(师生共议)此问题较难,可由教师提示。

明确:这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郁达夫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难,青年时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因此,他喜爱“清”“静”“悲凉”的色彩便不难理解。|如果读一读郁达夫的传记,就会知道他提倡“静的文学”,他写的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另外,他还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这样写,也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待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作者正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地进行创作的,这是作品成功的缘由,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但我们对它要爱不能寐,不要沉浸其中,“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 我们说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六、布置作业:

课就上到这儿。布置一篇课外练笔。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2 《故都的秋》教案9 《故都的秋》教案26 《故都的秋》教案35 故都的秋教案1 《故都的秋》教案12 《故都的秋》教案15 《故都的秋》教案21 《故都的秋》教案25 《故都的秋》教案29 《故都的秋》教案8 《故都的秋》教案11 《故都的秋》教案17 《故都的秋》教案23 《故都的秋》教案31 《故都的秋》教案7 《故都的秋》教案16 《故都的秋》教案20 《故都的秋》教案22 《故都的秋》教案24 《故都的秋》教案27 《故都的秋》教案30 10 故都的秋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赛课教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阅读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5 《故都的秋》导学案2 《故都的秋》(网络课教案) 笨马上《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赛课教案)教案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教案6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导学案4 《故都的秋》导学案5 语文教案-10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网络课教案) 语文教案-教案《故都的秋》 第三册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实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