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重阳节的传说》表格式教案2

小编:

时间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

内容

29重阳节的传说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了重阳节的由来,及桓景的精神。

教学

难点

同上

教 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趾高气扬、侵袭”等词语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

进行谈话时,可让学生说说,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过这些节日时有哪些风俗?然后出示课题《重阳节的传说》,并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个课题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写了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朗读:和和睦睦

仙鹤 掷出 侵袭

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研读感悟

1、桓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画出

二、细读理解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3、班里交流读书感受。

1) 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妖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2)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 ,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3) 桓景每天苦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评价的语言。

4、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化乡亲们第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念头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5、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说说自己喜欢桓景吗?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1、 补充资料:

农历的“九月九”是中国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这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于是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2、《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弥勒佛》、《国王的宝碗》。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侧重启发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人物性格,体会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相关推荐

    重阳节的传说 重阳节的传说 重阳节的传说教案设计 重阳节与骊山的传说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反思 说勤奋表格式的教案 《杨柳》表格式教案2 《五柳先生传》表格式教案 《马说》表格式教案16 《重阳节的传说》教案教学设计3 四年级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案 《三个太阳》表格式教案13 《岳阳楼记》表格式教案27 《望岳》表格式导学案2 《重阳节的传说》、《观潮》、《蒲公英的梦》 《我的第一本书》表格式教案2 《捕蛇者说》表格式教案17 《小说家谈小说》表格式教案8 《小说家谈小说》表格式教案9 《送东阳马生序》表格式教案23 专题《爱莲说》表格式教案32 《有的人》表格式教案15 《斑纹》表格式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表格式教案2 重阳节的传说、寓言两则、乐的王子(剧本) 《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6(表格式) 《三个太阳》教案教学设计14(表格式) 《鸟啼》表格式教案22 《登高》表格式教案20 《雨的四季》表格式教案9 《重阳节的传说》、《观潮》、《蒲公英的梦》教学反思 《石榴》表格式教案12 《前方》表格式教案12 《口技》表格式教案20 《散步》表格式教案46 《论美》表格式教案14 《鸟啼》表格式教案24 《祖国土》教案4(表格式) 《黄河颂》表格式教案19 《柳叶儿》表格式教案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格式教案2 《错过》表格式导学案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案5(表格式) 《六国论》教案26(表格式) 《木兰诗》表格式教案32 《盲人摸象》表格式教案 《逍遥游》教案28(表格式) 《老山界》表格式教案12 《河中石兽》表格式教案 《江南的冬景》表格式教案22 《社戏》标准表格式教案 《阿房宫赋》(表格式)教案 《饮酒》(其五)表格式教案 《我心归去》(表格式)教案 《醉花阴》表格式教案5 《甜甜的泥土》教案7(表格式) 《伟大的悲剧》表格式教案15 导学案《背影》表格式教案 《草》表格式师生学习案 专题《鸟》表格式导学案 《活板》导学案5(表格式) 《社戏》表格式导学案11 《论美》导学案5(表格式) 《周庄水韵》表格式教案11 《论语》八则表格式教案11 《凡尔赛宫》教案12(表格式) 《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诚实与信任表格式教案 《人琴俱亡》(表格式)教案6 《都市精灵》表格式教案14 《河水和小船》教案(表格式) 《河中石兽》表格式教案12 《太空一日》表格式教案5 《故宫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郑振铎《海燕》表格式教案 《带上她的眼睛》表格式教案6 春节的传说 《两只鸡蛋》表格式教案3 《人琴俱亡》(表格式)教案4 《诗人谈诗》表格式教案5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8(表格式) 《矿矿的研究》优秀教案(表格式) 综合实践《我爱文学》表格式导学案2 《人琴俱亡》(表格式)教案5 《太空一日》表格式教案4 本文【《重阳节的传说》教学反思】所属专题栏目是【】 春节的传说 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阳气》表格式教案 《方山子传》表格教案设计 苏教版必修5《报任安书(节选)》表格式学案5 《济南的冬天》表格式导学案24 《六国论》表格式导学案3 《苏州园林》表格式导学案 梁衡《夏》导学案3(表格式) 《雷电颂》表格式导学案4 《甜甜的泥土》表格式导学案4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3(表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