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看社戏(苏教版高二选修)

小编:

看社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艺人形象的分析与对观众心理的了解,把握豫剧所依托的文化环境。

2、通过跟文本作者的对话,了解艺术的真谛,并借鉴作者成功的写作经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本文的预习情况: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岗河村。

(2)发生在什么时间?阴历九月十五赶庙会前后的每个晚上。

(3)社戏一共有多少场?其中重点描写了几场?15场,其中重点描写了3个场。

(4)故事里涉及了哪些主要人物?“我”、周围的观众、艺人。

(5)看社戏时,“我”和周围的观众关注点有什么不同?周围的观众只是看社戏本身,而“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第10节),“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到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到兴趣”(第18节)。事实上,本文写的主要也是“看戏和做戏的人”。这样,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主要就来分析这两类不同而又有联系的人——观众与艺人。

二、分析艺人形象

本文主要写了艺人们什么特点?

一是对艺术非常虔诚、执著。

有关句子:“那武丑的翻筋头,却每令我心悸发怵……却也是能贴台边儿稳稳地刹住,险伶伶地看似要掉,就是掉不下来”(第11节),“但见她翻过青龙战袍,耍过一阵大刀后,竟直逼老生大骂而去。老生被骂得连连败退,无以招架,终于逃向后台去。我感到大欣慰……”(第12节),“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第16节)。

简要分析: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他们对艺术的虔诚、执著。

一是生活非常艰辛。

有关句子:“那武旦刚才指鼻大骂老生时,兰花指过于粗大了,实在少点美感。这一偶然发现,使得我在后来,老爱盯着旦角的手看,并无法不承认一个可悲的事实:几乎所有旦角的手,莫不都粗大得有如半个蒲扇,尤其是云起手来,真能遮住半个天”(第12节),“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地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第19-22节),“逗笑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第25-27节),“顺他的小手指望去,果见那边石头上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第28-37节)。

简要分析:“兰花指”是细节描写,是特写镜头,是以小见大;“猫儿脸姑娘”,主要是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的;写那个“硕大无比的锅”,作者直抒胸臆,进行议论抒情;“青衣少妇”,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的。

三、解读观众心理

快速浏览,找出在每一场演出中有关观众看社戏的句子,看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一场

有关句子:“沿着白生生漫着月光的乡路,汇入四乡八村看戏的人流中……”(第4节)“我们赶到时,已是锣鼓喧天,观者如墙,开戏有一会儿了”(第6节)“台下的观众却不理会什么兰花指。他们全部的审美情趣审美热忱都集中在戏情上热闹上,集中在花花绿绿的行头和唱文工武上。尤其是那个身怀技的武丑,收场大吉时一气翻了三十八个筋头,简直疯狂了台下的每一个人,笑破了清寂初寒的深秋之夜……”(第13节)

第二场

有关句子:“次日,锣鼓家伙响起得更早。太早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第14节),“好在这些小小的瑕疵,并不能打退台下看客的热情”(第16节)

第二场

有关句子:“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的之大”(第38节)

简要分析:观众之多,说明俚俗的豫剧深得群众的喜欢,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欲。

四、走近人文环境

第18节中,作者写道:“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到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到兴趣。”也就是说,观众与艺人——看戏和做戏的人,共同形成了豫剧的人文环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照一下这一人文环境。

齐读:“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第17节),“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第38节)

分析:作者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五、走进文本作者

读完本文这个故事,我们“难以忘怀”。我们忘不了文化和精神需求如此强烈的观众,忘不了虽然生活艰辛但对艺术如此虔诚和执著的艺人,但我们同样忘不了的还有一个人,她是谁?“我”,实际上就是作者。

作为“生长在城市”(第18节)作家,她并没有钻进文学的象牙塔之中,而是深入社会的底层,不辞辛苦地“赶满了十五场”(第40节)社戏,并且深入民众,了解观众的内心世界,“转到后台”观察艺人们的生活状况,跟艺人交谈、交心,甚至出于真正的同情,把家里的药和儿子小时的裤褂送给那个“青衣少妇”。

作者王英琦是一位既思索历史和民族的命运,又能够充分内省的散文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倔强的个性,使她的创作具有豪放之气和催人警醒的力量。被称作“大陆三毛”的王英琦,不仅有着三毛那样浪迹天涯的经历,而且也像三毛那样在写作上有着不羁的个性。她不仅喜欢驾驭一些历史、文化的大题材、大主题,而且表达也是粗犷豪爽的,绝无小家子气。她的语言也有特点,无论是针砭历史时弊还是弘扬个性心灵,她都是快人快语,直陈胸臆,几乎不及雕琢,也少有女性作家那样的委婉含蓄。其博大昂扬的意境和一争高低的语势,在当代女性散文家中别具一格。

王英琦散文创作的成功,是否也可以给正尝试写好记叙文的我们一点启示呢?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谈谈(这实际上也是对文本学习内容的一个总结),如:做人与作文、艺术与生活、作家与大众、观察与思考……

    相关推荐

    苏教版选修《看社戏》《送考》教案及练习 看社戏 第10课 社戏(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从《社戏》的教学和编选看苏教版语文新教材的变化 《社戏》语法修辞 《社戏》习题精选 《藏戏》美文欣赏 社戏(节选) 十、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 关于看“社戏”的季节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第二课时 《社戏》教案27(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社戏 语言表达连贯·教案(苏教版高一选修) 兰亭集序(苏教版高二必修) 小石城山记(粤教版高二选修) 故都的秋(苏教版高二必修)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学案 《社戏》2 王英琦《看社戏》原文阅读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教材梳理 16社戏 16《社戏》  社戏 语文版高二选修《君子之风》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16社戏 社戏阅读理解(二) 《社戏》2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社戏教案 高二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随堂练习:劝学(节选) 森林写意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金色花》(苏教版八年级选修) 《登岳阳楼》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社戏》教案10 《社戏》教案9 《社戏》教案1 《我有一个梦想》(苏教版高二必修) 《看戏》教案之二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0课《社戏》教案 《社戏》课文 《社戏》赏析 《社戏》赏析 《社戏》教案(2) 《社戏》教案9 《社戏》教案31 《社戏》教案(1) 《社戏》教案5 《社戏》教案7 《社戏》题解 关于《社戏》 《社戏》题解 《社戏》题解 《社戏》复习 《社戏》教案1 《社戏》教案2 《社戏》教案6 《社戏》教案8 《社戏》教案23 《社戏》教案15 《社戏》教案2 认识汉语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社戏》赏析 《社戏》赏析 离骚(节选)(粤教版高一必修) 《社戏》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