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小编: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

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 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传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比较确信。孟子的学说受到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孟子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的政治主张。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仅在齐做过一段时间卿,终未被重用。晚年退而著书。

三、简介《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有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一般认为该书由孟子本人及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完成。孟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中流传下很多精辟的言论,记忆这些精辟的言论对于我们的语言积累非常有益。诸如:“养心莫善于寡欲”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等等。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并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孟之道影响着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可以说孔孟之道是中国文化之根髓。

四、简介背景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五、朗读课文

1、提醒几个字的读音:

弃甲曳( )兵 涂( )有饿莩( ) 鸡豚( ) 狗彘( )之畜( ) 数( )罟( )不入洿 ( )池 无( )失其时 谨庠( )序之教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申之以孝悌( )之义

(yè 。 涂,通假字,同“途”。 Piǎo。 tún zhì xù 。cù gǔ wū。无,通假字,同“毋”。

xiáng 。颁 bān通假字,同“斑”。tì。)

2、指名朗读

六、疏通文字,积累知识

1、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以下字词的意思,再和同学交流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不加少——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后止——何如——是亦走也——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树之以桑——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未之有也——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班级交流

(之,无实义;于,对于。兼词,于此。没有变少。填,鼓声;鼓,动词,敲响战鼓;然,地。已经。有人。怎么样。是,这;走,逃跑。尽,完。眼很密的网。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种植。穿;丝绸衣服。蓄养。谨,慎重;庠序,学校;教,教育。申,告诫;孝,孝顺父母的品德;悌,敬爱兄长的品德;义,道理。未有之,宾语前置。打开(粮仓)。这和……有什么不同。怪罪。岁,年成。到。)

七、作业:翻译课文,背诵全文。

第2教时

要点:翻译课文,思考分析,完成作业。

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互相翻译,互相纠正

三、指名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的百姓并没有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怎么样?”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始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三、思路分析

1、归纳文意,分析思路(提醒:不要受文中段落限制)(各同学写出答案,再和同学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未之有也”),正面提出 “仁政”的具体做法,描绘施仁政王天下的美好蓝图。

第四部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至“斯天下之民至焉”)反面批评梁国的现状,回应梁惠王的疑问。)

四、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先自由组合交流,再班级发言

1、孟子和梁惠王的分歧在哪里?孟子如何设圈套让梁惠王认同自己的观点的?

(梁惠王认为自己为百姓尽心尽力,孟子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些好事而已,并没有施行真正的“仁政”。孟子设喻,用一个寓言故事套住了梁惠王,让他不自觉地认同了自己的观点,梁惠王和其他国王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2、如何使用对比手法论证道理的?

(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的对比,“仁政”的美好情景和残酷的丑恶现实对比,不施“仁政”和归罪年成的态度对比。)

3、孟子的理想社会分为几个层面?如何看待他的理想社会?

(孟子的理想社会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养民,二是教民。他的这种思想是有利于人民的,但是在战国中期那样的争城夺地,相互攻伐,诸侯兼并的形势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1、《同步导学》,2、读以下文字,并口头翻译: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上)》

注释: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在当时,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得国家了,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仗,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死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到出国污辱。我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牺牲的人报仇雪恨,您说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土地见方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归服。魏国这样的大国,王如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尽心尽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来侍奉父亲兄长,出去用来对待上级。这样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楚国拥有坚固盔甲、锋利刀枪的军队了。

“秦国楚国征兵派夫,耽误老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子东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王若发兵前往征讨,谁能与您抗衡呢?所以说:‘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请王不要怀疑。” )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上)》

提示: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实现统一,孟子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注释: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样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⑤浡(bō)蓬勃的样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⑦由:同“犹”

(孟子谒见梁惠王,出来以后,对人们说:“远远打量,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气势。他蓦地问我:‘天下要则那样能够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归于统一就会安定。’‘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他又问道。‘不随便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谁来追随他呢?’他又问。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愿拥护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长情况吗?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会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现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会生机勃勃地重新生长起来。像这种情况,有谁能改变呢?现在各国国君,没有谁不是杀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随便杀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这样,老百姓归附拥戴他,就像水流向低处,湍急迅猛,什么也挡不住啊!”)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bi]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官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躃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凭借自己逃跑五十步,而嘲笑那些逃跑一百步的,你看他怎么样?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完。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样就能让老百姓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

(4)申之以孝悌之义

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育告诫他们。

(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相关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0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4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3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2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3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二)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6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9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0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二)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8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一等奖 寡人之于国也1 寡人之于国也4 寡人之于国也2 寡人之于国也5 寡人之于国也(2)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2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之一 寡人之于国也高一语文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2)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品)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杂谈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5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6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3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实录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和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苏教版必修四]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4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3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