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雷雨》(节选)的三次教学设计

小编:

《雷雨》(节选)的三次教学设计

《雷雨》(节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要上好这一课,首先需要确定我这一节课的主题。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雷雨》本身想表现什么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探讨或解决“《雷雨》的主题”这个问题,所以我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所节选的这一幕;而在这一幕中,最可圈可点的莫过于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所以我一开始就决定把这一节课的焦点锁定在周朴园身上,我为这节课定下的话题是:“说不尽的周朴园”。

周朴园这个人物,我读中学时就被定位于“虚伪、残酷的资本家形象”,现在虽然还有这样的解读,但应该不是主流了,如教材的课后练习中有一个“课堂小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教材不把这一点作为结论,而是作为可以讨论的问题,这是教材相对于十多年前的进步,但这样的讨论仍然不够。如果周是“虚伪、残酷的资本家形象”,那当然是先批判之而后快了;但如果不是或不仅仅是,那又怎么样呢?我们从中又可以读到什么?为了找到这个“点”,我想了很久,也跟科组同事讨论过多次。我第一想到的,是关于文学作品中“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问题,即人物性格是丰富的甚至多面的,鉴赏难作品不能满足于区别“好人”和“坏人”。这一点在这一课中是很重要的,但深度不够。我要能够发学生深省的东西,要能唤起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的东西,因为语文不是逻辑推演,更不是概念的灌输,它得是生活。

在通读了《雷雨》全剧之后,我最初的思路是这样的:周朴园三十年前爱过侍萍,抛弃侍萍是因为他属于他的封建家庭的利益;三十年中他也对侍萍抱有愧疚的感情,而相认后对侍萍冷酷无情,则是因为作为一名“成功人士”,他此时属于他的名誉、地位、财产等等。总之,他始终不属于他自己。从这里我想到“人的异化”的问题,人为“物”所役,人在“物”面前反主为仆,从而失去自我,这正是周朴园伤害了别人自己却没有得到幸福的原因,也是许许多多悲剧发生的原因。找到这个“点”我很高兴,我于是进一步引申:幸福取决于我们自身,而不取决于外物。但如何把这个形而上的问题具体化呢?我想起第三册教材中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一篇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说,对爱情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强烈的激情“支配了我的一生”。我觉得罗素抓住了“幸福”的要义。相比之下,我们则在爱情、知识、同情心上附加了太多别的东西,例如爱情被附上了门第、财产甚至虚荣,知识被附上了升学、晋升职称,同情心则被附上了道德作秀,以至于我们再也感受不到本来应该感受到的幸福。要想真正幸福,就不能丧失自我。——我就这样完成了我最初的教学设计。

我拿着这个设计先在一个班上了一次。一开始,关于周朴园与侍萍的爱情及周的愧疚是否真实等问题的探讨,学生都能够被调动起来,积极从文本中寻找相关内容,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甚至对周朴园自身的悲剧即“异化”问题也相当有感受,但当最后我把问题引向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并企图唤起他们日常生活中关于爱情、求知、同情心的体验时,却没有得到我期望中的响应,让我感觉最后一个“高音”没有唱上去。我带着沮丧的心情回到办公室,与叶永玲老师谈起我的感受,叶老师说,你为什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结论,而且是你的结论?我受到启发,也许我要做的应该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只要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我就完成了任务。

带着这个原则,我对先前的教学设计作了大的修改。除了一些环节的舍弃和简化之外,在保留“人物性格的丰富和多样性”这个“点”的基础上,我试图找另外一个“点”。周朴园明明三十年中对侍萍满怀思念与愧疚,但为什么一认出侍萍,就表现出那样一副嘴脸呢?仅仅用“虚伪”一言蔽之是不够的,他是在努力维护着什么。他一向以建立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为已任,在家人面前保持着高大正直威严的形象,如果当年的侍萍今天又进入他的生活,对他的家庭、事业、名誉、地位等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所以他一旦认出侍萍后,只能做出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事。他也许维护住了他想维护的,但他幸福吗?他与繁漪固然连貎合神离都谈不上,就是与自己的儿子,也建立不起正常的父子感情。独自一人时,他经常深陷孤独寂寞,只能靠端详当年侍萍的照片排遣内心的空虚。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当然可以结合剧情得出我们的结论,但我还想从中引出更多的问题:在生活中,有的人(或者我们自己)为什么越是努力,幸福却越是与他背道而驰?我觉得这个问题来自《雷雨》,但超越了《雷雨》,而且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但这肯定是一个与每个人一生都有关、而且是关乎生活质量高低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并且使这种思考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在我看来,就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如果不是我对《雷雨》原剧中的一个细节过于念念不忘,我的公开课本来是会照这个设计来上的。我念念不忘的细节是《雷雨》第三幕中,鲁侍萍在追问四凤的恋情时说的一段话:

鲁侍萍 孩子,你可要说实话,妈经不起再大的事啦。

四 凤 妈,(抽咽)妈,您为什么不信您自己的女儿?(扑在鲁妈怀里大哭,鲁妈抱着她)

鲁侍萍 (落眼泪)凤儿,可怜的孩子,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太爱你,我生怕外人欺负了你,(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傻孩子,你不懂妈的心,妈的苦多少年是说不出来的,你妈就是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人来提醒,——可怜,妈就是一步走错,就步步走错了。孩子,我就生了你这么一个女儿,我的女儿不能再像她妈似的。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孩子,你是我的,你是我唯一的宝贝,你永远疼我,你要是再骗我,那就是杀了我了,我的苦命的孩子!

“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我读《雷雨》全剧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心里就震了一下,我实在不想放过这句话。侍萍是这出悲剧的直接受害者,也是受害最深的人,当我们批判周朴园的时候,怎么能不听一下鲁侍萍对他的看法呢?也许有人会说,鲁侍萍把悲剧的原因仅仅归结为人性的软弱,这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善良忍让,表现出侍萍没有认清资本家虚伪残酷的本质。但我宁愿相信,这是曹禺借剧中人物之口在表达自己对“人”的认识。这个话题对我的吸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突然想起一周前改到的两篇学生练笔,我无法不在这里引用它们:

练笔一

记得上一次,我在公共汽车里亲眼见到一个小偷将他的手伸进一个乘客的口袋里,将那人的钱包偷掉。当时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我们太懦弱,懦弱到虽然目睹整个被偷的过程,但却任他走了。我那时真的好想说出来,但却提不起勇气,因为我怕下一个受到伤害的是我。那一次事件后,我深深地自责,我对自己说以后一定不能这样做。

昨天,我跟朋友一个朋友去“百佳”,……逛完商场后,一个新疆小朋友跟在三个准备进商场的人后面,在众人的目光中把那个的手机偷掉。那时,我与朋友以及好些人都看到了,但所有的人都当没有发生一样,也没有去告诉那人。而我的朋友却走过去,跟那个被偷的人说了小偷的事。

我呆住了。我如此的懦弱,而我的朋友却如此勇敢。我为什么会这样子,我怀疑那些人(小偷)是因为有我这样懦弱的人,才会这么猖狂……我不停地问自己,我是否太自私了?究竟我是对还是错,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这位同学第一次见到我们所说的“坏人坏事”时选择了退避,为此她自责不已,并决心下一次不再这么懦弱。但可能出乎她自己的意料,第二次她仍然选择了退避,并因此引发了更强烈的自责。

练笔二

跟同学一起逛街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来到“百佳”,……当我们出来时,赫然看到一个维吾尔族的小女孩跟着前面三个衣着时髦的小姐,从其中一个小姐的衣袋里悄悄掏出一样东西,放进自己的口袋后,面无任何表情就离开了。

在场有不少人看到这一幕,却没有一个人出声。我终于领会到初三政治书中一幅插图的含义了——面对罪恶,伟大的万物之灵就变成了缩头乌龟!

“走吧!”我的同学对我说。可是我不能忍受……我走到那三个小姐跟前,告诉她们一切,接着便和她们一起找那小女孩。但当我听到她们要我做证人时,我的心忽然感到不安,另一个同学的话在我耳边响起:“他们有一大伙人……”我开始害怕,当远远看到那个维吾尔族小女孩时,我告诉了那三个小姐,然后我和同学拔腿疾走。

我觉得自己很窝囊,但当我经过公安局门前时,我又觉得自己很勇敢,只是那些小偷更大胆,敢在堂堂公安局附近、大庭广众之下行窃!

这位同学勇敢,她忍受不了退避,她选择了挺身而出,但同样出乎她意料的是,当她被要求做证人的时候,她害怕了,并因此而感到“窝囊”。

是她们没有正义感或正义感不够吗?我又想到了两周前改到的另一篇练笔。

练笔三

一天下午,我如常地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慢慢地通过红绿灯,忽然觉得有人拉着我的书包,我回头一看,一张陌生的脸令我感到惊愕,随即一个念头产生——有人打劫!接着我大叫,那人看见我的举动,并没有一点儿的惊慌,只是缓缓地停住手,转身离去,似乎刚才发生的事情是那样的简单、平常。

上述事情屡见不鲜,到底是什么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是人们麻木的心。起初他们(抢劫者)还会顾忌到周围的人,然而,周围的人对他们的不法举动视而不见,更不要说见义勇为,于是他们的胆子大了……我不明白,也不想去明白为什么人们可以如此的沉默?……多么讽刺与悲哀……

难道还需要解释这几篇练笔与我前述“人性软弱”的话题是如何密切相关吗?周朴园为当年抛弃了侍萍而愧疚,愧疚得可能连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但侍萍一旦真的出现在他面前,他的利益受到潜在的威胁,他就只会掏出支票以求换得她和她家人的消失。我们为助纣为虐的社会风气所愤慨,我们不仅痛恨而且谴责,但当我们一旦面临自身的安全问题,我们也退缩——我绝不是仅仅就写练笔的这几位同学说事,如果我不能给别人下结论,那就当我是在说我自己好了。当然,我无意替周朴园开脱,他逾越了人类道德的底线,我只是想,能够从作品中照见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道德评判的快感和优越感上,这是文学欣赏的更高层次的体验。我要给学生这样的体验,而且我相信,有了这几篇练笔作底,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在这个意义上与《雷雨》息息相通。

我按照这个思路最终完成了我的教学设计。在公开课上,正如我所料,这几篇练笔不仅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而且引起了他们的思考,起到了沟通文学作品与生活体验的“桥梁”作用。出于某些原因,课后来自听课教师的反馈不多,但学生的反响使我感到比较欣慰。在当天下午与学生的闲聊中,我得知了部分学生的评价。有的学生反映,这节公开课上得比平时的课更好些(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我平时某些课的一种批评),唤起了他们的生活体验,但又不唱高调,使他们真正思考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关于“人性”的问题。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由于准备比较充分,课堂节奏基本在掌控之中,但对时间估计不够充分,有些环节展开不够充分,学生阐述自己看法的机会较少。同样由于准备太充分的原因,这节课也未免上得有点机械,教学任务虽然完成了,但课堂上应有的活泼与机智则荡然无存。

我没有什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对比前后三种教学设计,我只作了一些粗浅的反思。

三种设计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我对“深度”的追求,而且“深度”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即对“人”的关注。前两种设计的最后指向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关于人生幸福问题的思考:如何才能幸福?为什么会不幸福?只不过前者是以结论的形式而后者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第三种设计的最后指向是对“人性”的认识问题。我之所以不断舍弃,则是出于教学实践方面的考虑。第二种设计我之所以认为优于第一种,是避免了直接给学生“我的结论”,可以达到引起学生思考的目的。而我最终采用第三种设计,则是因为可以最有效地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效率是最高的。

最后,关于第三种设计中的“人性软弱”的话题,也许我应该多说几句,虽然它与教学活动本身已经没有直接关系了。

从形式上看,我好像得出的结论是,人性是软弱的,不仅周朴园的人性是软弱的,我们的人性也都是软弱的,仅此而已。那么这个意义在哪里呢?“宽恕”么?显然不是。事后我问自己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自省”。话可能会越说越远,我还是尽量从读周朴园说起。读到周朴园的所作所为,我们义愤填膺,那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是“正义”的,而且越义愤填膺,这种认为自己“正义”的心理暗示越会得到强化,这个时候我们离“自省”很远。一个人不断加强“觉得自己正义(或正确)”的心理暗示,而缺乏自省意识,会怎么样呢?我说不好这个问题,我只知道,德国纳粹在奥斯维辛一屋子一屋子屠杀犹太人的时候,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亚洲疯狂掠夺的时候,中国学生在文革中向自己的老师脸上吐唾沫的时候,除了其中极少数头脑清醒者之外,绝大多数参与者是认为自己在为正义而努力奋斗的。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罪恶,往往以最正义的动机实施。为什么经常发生一个种群集体发疯(有的还事后兼以集体失忆)的事情?在我看来,这就是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使然。如果人类的理性不能穷尽所有的真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省?保持自省,保持谦卑,正是为了少犯错,为了使我们的幸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而自省的前提,就是正视人性的软弱。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偏见,我觉得鲁侍萍说出“我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这种话,不但不是认识糊涂,反而恰恰闪现出她身上智慧的光芒。

事后想来,这就是支撑我把这一课设计成最终那个样子的……信念。我也经常想,语文是应该这样教的吗?语文究竟应该怎样教呢?语文这一科的根本任务和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我一边想着这些问题,一边教我的语文,痛苦不堪。

    相关推荐

    雷雨(节选)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 雷雨(节选) 雷雨(节选)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 《雷雨(节选)》导学案设计 高二《雷雨》(节选) 教学设计示例(三) 《雷雨(节选)》教学反思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雷雨》(节选)的“发现”艺术 《雷雨·节选》练习题 语文教案-雷雨(节选) 高二《雷雨》(节选) 教学设计示例(一) 高二《雷雨》(节选) 教学设计示例(二) 高中语文必修4《雷雨(节选)》教学设计 《雷雨节选》优质课堂实录 《雷雨(节选)》同步练习及答案 《雷雨》选段 《雷雨》教学设计三 高中二年级语文《雷雨(节选)》教案 《雷雨》教学设计三 曲折引人的相认场面──《雷雨》(节选)教学札记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雷雨》教学设计十三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18《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15《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三峡》节选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案设计 四年级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反思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2016广东教育版《雷雨(节选)》课时练习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2017广东教育版《雷雨(节选)》课时练习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