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老山界》导学案7(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小编:

《老山界》

第1课时

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文中精彩的语段。

【过程与方法】: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优良的革命传统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二、自主、合作、导学:

(一)走进课本:

1、导语提示:假如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来宽,一翻身就会掉下悬崖,路上的石头又非常的不平,你睡觉的感觉会是如何呢?我们的红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过夜,而且还吃不饱,他们的感觉如何呢?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

2、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模式:本文记叙的是__________ _。)

活动(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养成查资料的好习惯)

1、自学生字词,把重要的句子写下来:

2、毛主席在《七律 长征》中的主题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想一想,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3、口头介绍文章主要内容,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4、 找出表示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语言标志。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字与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1、从文中的时间变化归纳出翻越老山界的时间:

2、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总结:(学法指导: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遗憾)

四、当堂训练:(略)

五、巩固、拓展延伸: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1、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2、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

3、上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 觉角度突出夜之 ,从 觉角度暗示山之 ,从 觉角度反衬夜之 。(每处填一字)

(1.喊声笑声传出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2、如“横着心躺下去”,这里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不怕困难的态度,衬托了红军战士不怕苦的精神。 3、感、寒、视、高、听、静。)

六:教学反思:

《老山界》课堂练习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欺侮( ) ② 呜咽 ( ) ③ 澎湃( )

④宿营地( ) ⑤ 咀嚼 ( ) ⑥打颤 ( )

2.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

A.景观 B.壮观 C.奇观 D.景象

3.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4、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四难”,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老山界》第2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从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入手,如与瑶民攀谈并送之与米、红军战士的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词语分析,比较全面地分析人物特点。

二、自主、合作、导学:

(一)走进课本:

1、大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出感情。

2、老山界是否是红军长征中经历最困难的地方?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试着背诵)

1、赏析文中要求背诵的段落。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字与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1、鉴赏精彩语句:

(1)讨论话题:我们想象一下“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连接起来……”这一奇观,你感受到了什么?

(2)讨论话题: 书后2、3、4题

活动(三):(学法指导:扩大阅读,追求个人感悟,创作并大胆地把它说出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读完这篇文章,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三、小组合作总结:(学法指导: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遗憾)

四、当堂训练:(略)

五、巩固、拓展延伸:

1.下列语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败的关键。 B. 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使他的大学学习生活很轻松。

C.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D.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4.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山界》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昼夜内所发生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写红军战士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联系不大。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这句话有一定的讽刺效果,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的一些下层官兵不愿意充当炮灰,希望抗日的心愿。

六:反思:

《老山界》课堂练习2

长征回忆录

草地天常阴暗,不定什么时候忽然来一阵雨,风吹雨打,世界就剩下了眼前一片。雨过天也不晴,太阳不知道躲在哪里。大家总是埋头走路,但这样的路走不多远,天也就黑了。先头部队选取了适宜的地方搭了一些棚子,有些还能利用,或稍加修理还能避风雨,有些里面还躺着病号,等待恢复体力再前进。许多单位已经只能够烧点开水吃干粮,然后就躺在油布上睡觉,用热水洗脚早已没人指望了。

经过两天的草地生活,好像一切都已经习惯了。无非是走路“嚓……嚓……”的响声,无非是一阵雨来,叫你湿上加湿,无非是湿地上露营,无非是冻醒过来冷颤一阵等等,如此而已。草地上有很多条不知何来何去的小河,大家互相搀扶着渡过去,有的被流水冲倒了,立刻被拉起来。饿了就抓一把炒米或面粉,往嘴里送,几乎每一个人嘴都是白胡子。第三天早晨淋了一阵大雨后,走了十多里路,草地上先头部队立了一个木牌,写着“分水岭”三个大字。这里地势较高,站在这里,可以说是“眼中无物”。傍晚到了一条河沟边,有些矮树,大家尽量把棚子搭好一些,煮了麦面疙瘩吃,肚子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饱餐。夜里没下雨,还见到了几颗疏星,算是过草地的良宵美景。

第四天黎明起来,发现了一个病重的同志已经停止了呼吸。大家非常悲痛,有的同志发出声音来:“同志,你已经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尽了最后的力量!”旁边的马上接着:“不要紧,你的任务我们来完成!”“我们一定为中国的独立、解放流最后一滴血!”大家默默地从牺牲了的同志的身边走过,又走上了极目青青的草原。

1.从自然情况看,草地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草地情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束时写“大家默默地从牺牲了的同志的身边走过,又走上了极目青青的草原”。如果此时此地你也在红军队伍当中,当时有什么想法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常阴暗、不定什么时候忽然来一阵雨、有很多条不知何来何去的小河。2.交代环境,表现红军战士不怕艰难的精神。3.傍晚到了一条河沟边,有些矮树,大家尽量把棚子搭好一些,煮了麦面疙瘩吃,肚子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饱餐。夜里没下雨,还见到了几颗疏星,算是过草地的良宵美景。4.提示:可围绕“化悲痛为力量”来写。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3 老山界教学案 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老山界》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 苏教版老山界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老山界》教案 《枣核》导学案7(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老山界》表格式教案设计6(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老山界 教案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 教案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导学案7(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老山界》练习题精选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最后一课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上《老山界》教学设计 《老山界》导学案12 《老山界》导学案13 《老山界》导学案14 《老山界》导学案10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草》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过零丁洋》教案7(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最后一课》导学案 苏教版 《苏州园林》导学案1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老山界》导学案6(答案) 《背影》导学案1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12(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八年级上《草》导学案2 《人琴俱亡》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合集 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导学案 八年级上《老山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最后一课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老王》导学案7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最后一课教学案 苏教版 《老山界》教学案 《七律·长征》导学案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最后一课》导学案1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都市精灵》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晏子使楚》导学案9(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枣核》导学案5(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小石潭记》导学案10(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6 枣核教案+导学案 苏教版 《长征》节选导学案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父母的心》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教案 《晏子使楚》导学案1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老山界》教案 《繁星》教案7(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苏教版 《阿里山纪行》教案1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诗人领袖》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老王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八则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草》导学案 苏教版 《老山界》教案11 《老山界》教案15 《雁门太守行》导学案2(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老山界》教案8 写作《自由作文》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马说》导学案12(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 《小石潭记》导学案及答案1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苏教版 《七律·长征》导学案2(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5-7单元教学案 《明天不封阳台》导学案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长征组歌两首》导学案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老山界》学案4 《老山界》学案11 《老山界》学案2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枣核》导学案 苏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9 古诗四首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晏子使楚导学案 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6、《青山不老》教学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军神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全册教案(上) 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全册教案(上)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老王》教案 专题《汉字》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教案设计)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邹韬奋《我的母亲》导学案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春望》教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背影》教学案例(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枣核》教案1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老王》导学案 《草》学案及答案5(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我的老师》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我的老师》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导学案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辅导资料:老山界 八年级语文上册 老 王 教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老王》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