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细嚼慢咽品真味——《我的叔叔于勒》导学

小编:

细嚼慢咽品真味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名著。据我了解,当代中学生对于中外名著可以说是无人问津。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通过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兴趣呢?那种脱离课文,架空分析的教学方式,只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不但不能提高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味同嚼蜡,大倒胃口。

要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兴趣,关键是引导学生把读与思紧密结合起来,边读边思,以思促读,以读促思,从而品味和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切忌不可越俎代庖,由教师把课文掰碎了,嚼烂了,喂给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去用嘴吃,去咀嚼,去品味。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原文。就像咀嚼橄榄那样,开始可能觉得味道不那么好,但只要反复咀嚼,就会越嚼越有味,越嚼越甘甜,越嚼越想嚼,直至欲罢不能。

欣赏文学作品就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对于《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品味的。

首先,分析题目明深意。

要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其含义何在?能不能以“于勒”、“菲利普兄弟”为题?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因此,要引导学生来分析题目。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和理解,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侧重点。这个题目表现了“我”的态度,对叔叔的同情,对父母的不满。作者就是借“我”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我”的态度来反衬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果以“于勒”为题,那主人公就是于勒了,写法就大不相同了,就不可能表现同样的主题。如果以“菲利普兄弟”为题,那就要正面描写其兄弟之间的关系,也不好表现同样的主题。由此可见,题目拟得好坏至关重要。它决定主题的方向。

其次,整体感知明构思。

主题总是与人物与情节的构思安排分不开的。要深刻理解主题,必须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明白作品是如何构思的。这就要求学生思考并弄清下列问题: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主人公是谁?本文的故事情节是什么?(分析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归纳段落大意)。

一篇小说,哪怕是短篇,也会有几个人物。其中必然有主有次。主次如何安排取决于主题的需要。这篇小说的人物有“我”、于勒、菲利普夫妇。主人公是谁?是“我”吗?显然不是。“我”只是一个线索人物,着墨不多。是于勒吗?也不是,正面描写他的地方不多,他只在卖牡蛎处出现过一次,其他地方都是侧面描写。作品中着墨最多的就是菲利普夫妇,对他们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从语言、行动、表情、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描写。作者就是要通过他们对待其亲弟弟的态度——认钱不认人,嫌贫爱富——来揭示和批判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社会病。

情节是围绕“于勒”来展开的,实质上就是围绕一个“钱”字来展开的,来刻画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的。开端——盼望于勒,是因为他在美洲发了财;发展——夸奖于勒,是因为他要回来报答哥嫂;高潮——见到于勒,发现他是一个穷光蛋,一下子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不但不相认,而且避之唯恐不及;结局——躲开于勒。前后对比多么鲜明啊,又是多么滑稽可笑啊!

再次,细读全文明魅力。

所谓细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要边读边思考:作品中写了些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情节的安排是否合情合理,决定作品的成败。情节的发展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人物言行是否真实可信,决定作品是否有艺术魅力。前有因,后有果;前有伏笔、铺垫,后有照应、发展;都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这些都要逐字、逐句、逐段地细读、细品,才可能看出来。

作品是如何开头的呢?开头两段写“我”家拮据的境况,前面是概述,后面是具体细节。为什么要写这些?因为后面的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发展的。如果不是如此拮据,后面的故事可能大不一样了。第二段开头就说:“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这一句特别重要,表现了她的基本性格特征,决定了她对待于勒态度的必然性。要是她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她就不可能那样对待于勒了。因此这两段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为后面故事的发展作的铺垫。

第三段开头就用了一个“可是”进行转折,直奔主题了,故事拉开了帷幕——渴望于勒归来,热切地盼望了十几年,可是音信全无。为什么还不死心呢?这里设置了一个悬念,引人去读下文。

第二部分逐步解开了谜底。通过插叙简略交代了于勒离开的原因,接着详细描写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原因,以及他们这时对待于勒的态度。朝也思,暮也想,等待了十几年,就是不见于勒回来。为什么会如此?又是一个悬念。

第三部分进入了高潮,终于见到了于勒。遇到于勒,纯属巧合。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但这种巧也必须符合逻辑,有其必然性,否则就显得荒唐,难以置信。去哲尔赛岛旅游是促使他们碰面的契机,否则他们可能永远见不到面。这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他们一家为什么要去哲尔赛岛旅游?于勒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他们哥俩怎么会相遇?这一切都是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原因在前面有所铺垫,就是于勒带给他们的“福音书”,也就是钱的诱惑,才导致了这种巧遇。后面一系列故事都是由此引出的。悬念解除了。

然而,面对一贫如洗、穷苦潦倒的于勒,朝思暮想,等待了十几年的于勒终于见到了,如何对待他,这是对菲利普夫妇灵魂的拷问。他们的感情急剧转弯,马上翻脸不认人,至亲骨肉形同陌路,千方百计避而远之。作品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揭示,给读者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真如俗话所说:“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主人公虽然是菲利普夫妇两个,但也不是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主次详略之分的。重点是克拉丽丝,作者在她身上着墨最多,菲利普还只是起着陪衬作用。唯利是图,嫌贫爱富,自自利,冷酷无情的人性弱点在她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最后还可以把学生的视线引向现实,看一看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人和事,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穷与富的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相关推荐

    《我的叔叔于勒 》导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学习指导 品味景中情──由《我的叔叔于勒》说开去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2 《我的叔叔于勒》学法引导 《我的叔叔于勒》精品教案36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导读 《我的叔叔于勒》学案 语文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上课) 《第11课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改写《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我的叔叔于勒》学案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 学案3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 《我的叔叔于勒》赏析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 五册17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练习题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二) 课本剧《我的叔叔于勒》 《11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八) 我的叔叔于勒教师用 我的叔叔于勒 学案2. 《我的叔叔于勒》学案2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践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简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第11课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三) 我的叔叔于勒改写(一) 我的叔叔于勒改写(二)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和教学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学法建议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1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之八“两” 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