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三峡》《人蜀记》比较阅读

小编:

《三峡》《人蜀记》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共11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 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人蜀记》)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

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写的山各有什么特点?(2分)

---------------------------------------------------------------------

4.甲乙两文段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简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3分)

-----------------------------------------------------------------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隐天蔽日:____(2)或王命急宣:____ (3)有峰东环而下: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渡一溪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B.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

C.与对崖骈突如门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D.上耸下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

参考答案:

18. (1) 快 (2) 全,都(每小题1分,共2分) 19. (1)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日光和月亮。 (2) 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每句2分,共4分) 20. 【甲】文描写的三峡两岸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描写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2分) 21. 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3分

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1)遮藏(2)宣布,传达(3)环绕

2.B

3.(1)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一点没有断缺的地方。(2)(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

4.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峰当其后

5.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乙.溪破其中出。

    相关推荐

    《绿》《囚绿记》练习及比较阅读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拾遗记》比较阅读 《皇帝的新装》比较阅读 《陈涉世家》比较阅读题 《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教案 《出师表》《隆中对》比较阅读 《寓言四则》比较阅读训练 冰心、泰戈尔《纸船》比较阅读 《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阅读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 两篇《生命生命》的比较阅读 《诗两首》诗歌比较阅读训练 《长恨歌》与《琵琶行》的比较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比较阅读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阅读 《卫风氓》和《邶风静女》的比较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比较阅读 《史记》、《汉书》的比较 《济南的冬天》和《春》比较阅读教案 《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练习 《送东阳马生序》《鸣机夜课读记》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论语》《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教案设计 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谈语文阅读中的比较法与联想法 学会比较、善于比较—-在比较中认识世界 苏教版《红楼梦》选读《探春理家》比较阅读谈 《三峡》课外语段阅读题 《三峡》课内语段阅读题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比较阅读) 《天上的街市》《蔚蓝的王国》比较阅读教案 比较阅读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的运用 《童趣》《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凿壁借光》比较阅读及答案 《马说》“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比较阅读答案 ·浅谈比较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_语文论文 初二语文《三峡》课外阅读题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 《三峡》导读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比较教案 初二语文《三峡》课内阅读题 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三峡》(三)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三年级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之比较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北史·祖莹传》比较阅读(附答案) 《蜀道难》品读三题 观舞记阅读理解(三) 201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般愁字别样情——《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 在比较中理解重点和难点──《故都的秋》一文的阅读 记叙文阅读之人称 “对照比较”抓重点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 《白鹅》和《白公鹅》比较阅读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教学设计) 《鲸》形近字比较 中日韩三国小学教育比较 中法高考比较 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之我见 《三峡》备课笔记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三峡》(二) 《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三峡》(一) 《师说》的比较句式 “对照比较”抓重点 “对照比较”抓重点 “对照比较”抓重点 《白杨》同音字比较 读诗词,识三峡 异彩分呈两奇葩《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 主题阅读:记叙文人称专题阅读训练 201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 《燕子》比较教学谈 《绝唱》和《口技》比较 《送东阳马生序》《苏秦引锥刺股》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2010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 同课研读 异构呈彩──我的《满井游记》教学设计比较谈 课外阅读:书比人长寿教学反思 蝴蝶效应:比较视野中的《丑小鸭》解读 《窃读记》反义词对比记忆 比较在阅读教学中的妙用──《蟋蟀的住宅》课堂实录与反思 三年级《比较水的多少》教学设计 《颐和园》形近字比较 《台阶》《故乡》比较赏析 异曲同工,各臻其妙——《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 中日历史考题比较 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在比较中感悟《画杨桃》 巧比较拓思路明特点 阅读《西游记》 《三峡之秋》教学札记 《三峡之秋》教学札记 阅读《西游记》 《梅花魂》形近字比较 在比较剖析中感悟 《窃读记》拓展阅读 《颐和园》同音字比较 老舍与茅盾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