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梳理

小编: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有二心,动词 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5)越国以鄙远

古义:当做边邑 今义:粗俗、低下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方、在西方)

夜,缒而出(在晚上)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晚上)

(2) 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

(3) 名词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以……为封)

(4)名词的使动用法

既东封郑(使……成为边邑)

阙秦以利晋(使……受益)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使……受损害)

(5) 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方的土地、国家)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缺少的资粮)

以乱易整,不武(散乱之师;严整之师)

(6)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意扩张)

(7) 动词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亡)

阙秦以利晋(使……减少)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减少)

(8)数词活用做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贰主)

(9)动词活用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

4.一词多义

(1)与 秦伯说,与郑人盟(介词,和、跟、同)

失其所与,不知(动词,结交、亲附)

(2)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动词,干、做)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动词,作为)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给予)

(3)利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名词,好处、益处)

阙秦以利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

(4)知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动词,知道)

失其所与,不知(通“智”,聪明、明智)

(5)用 吾不能早用子(动词,任用、重用)

焉用亡郑以陪邻(介词,表原因)

(6)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使)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相同,相近)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像)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7)鄙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界、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见识浅薄)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自谦之词)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8)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没有)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身份卑微,地位低下)

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祸患常积于忽微(极微笑的事)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深奥,微妙)

动刀甚微(轻微)

微风鼓浪,水石想搏(微小,细小)

(9)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文体的一种)

二、文言虚词

1.以

(1) 介词,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 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3) 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

(4)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越国以鄙远

(5) 连词,表目的。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2.而

(1) 连词,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2) 连词,表修饰。 夜,缒而出

(3) 连词,表转折。 朝济而夕设版焉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3) 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

(4) 代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土地)

4.焉

(1) 语气助词,表陈述,啊。 子亦有不利焉

(2) 疑问代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且焉置土石

(3) 兼词,于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

(4)……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

(5)

5.其

(1) 代词。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指代自己)

(2) 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吾其还也

6.且

(1) 连词,表并列,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连词,表递进,况且。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判断)

2.疑问句

(1)夫晋,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省略句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

4.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

(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

(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介宾结构后置)

(6)许君(以)焦、瑕((以)焦、瑕许君,介宾结构后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②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③?”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子产不毁乡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闻忠善以损怨 损:损害

B.岂不遽止 遽:立即,马上

C.吾不克救也 克:能,能够

D.不如小决使道 道:同“导”,疏通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

②是吾师也 以是观之

A.两个“善”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B.两个“善”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C.两个“善”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D.两个“善”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最后引用孔子实际是对子产的评价,肯定子产做法的正确。

B.《子产不毁乡校》一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了然明与子产在对待群众的批评意见上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然明主张“堵” ,子产则主张“导”,相形之下,突出了子产的高明。

C.古代的乡校是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D.“岂唯二三臣”的意思是“岂只是我们几个做官的(赖之)”二三,表示实数。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译文:

(2)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译文:

(3)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A 2. C 3. D 4.⑴人们早晚劳动之余到这里交游,来议论执政的好还是不好。⑵我从今以后相信您的确能把国家治理好。⑶由此看来,人们说子产不仁爱,我是不相信的。

【译文】郑国的人们常在乡校里来往,来议论执政的人。然明告诉子产说:“把乡校关闭了,您看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关闭?人们早晚劳动之余到这里交游,来议论执政的好还是不好。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去实行;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啊!为什么关闭它呢?我听说实心为善以便减少怨恨,没有听说施用权势(指用惩罚手段)来堵住怨恨的。难道还不赶快停止(毁乡校的念头)?这样做就如同防川:大的决口所造成的灾害,伤人一定很多,我没法挽救;不如开个小口来疏导它,(对人们的议论)不如听到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苦口良药。”然明说:“我从今以后相信您的确能把国家治理好。我原来的想法实在愚蠢。如果真的照这样做下去,那郑国确实要依靠您,岂能只靠我们几个做官的呢?”孔子听到这番话,说:“由此看来,人们说子产不仁爱,我是不相信的。”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烛之武退秦师》全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与能力训练 烛之武退秦师4 烛之武退秦师8 烛之武退秦师6 烛之武退秦师3 烛之武退秦师1 烛之武退秦师7 烛之武退秦师5 烛之武退秦师2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我教《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简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评课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双赢”理念 《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 《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3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一等奖 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评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7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3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烛之武退秦师(二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三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4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6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4 烛之武退秦师测试题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固定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