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和平的祈祷》专题教参

小编:

专题解说

中华民族饱受战乱外祸,特别在近代,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惨重的灾难;回顾20世纪,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在现阶段,各国的发展都需要和平环境,青年一代需要对战争有理性的思考。战争的起因和性质不一样,但是最终造成的苦难都要由人民来承受。本专题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专题综合三种学习方式:对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文本研习,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境遇;阅读产生世界影响的《安妮日记》,用探讨的方法,了解青年一代对战争罪恶的深层思考;结合品评记录战争主题的图片,开展活动体验,感受战争中人的命运,理解世界人民祈祷和平的愿望。

专题学习要求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3.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4.学生通过活动实践,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对图片进行鉴赏。

5.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会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能起草简要的报告。

专题内容简析

《一个人的遭遇》

这篇小说发表于1956年,当时战争结束已经10年。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思成小说。

小说节选部分写的是索科洛夫从俘虏营逃回后的经历。卫国战争时期,共有700万苏军官兵被俘,备受虐待与屠杀,而即使逃归,也不受信任。索科洛夫的经历有一点例外,是因为他不但在战俘营坚持了斗争,而且机智地俘获了德军少校,押送他回到自己一方。在俘虏营,他每天都想逃回来,可是当他逃归并开始平常的生活后,才真正地体会到战争留给他的创伤。

可以把索科洛夫的遭遇和他的心情作对比研习。

首先是得知家被德军轰炸毁灭。

“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这是因为想念妻子,而邻居的信给他带来噩耗:他的家被德军飞机的炸弹摧毁了。——“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但是他还是想回家看一看。过去亲手建起的欢乐家园,现在的景象是“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索科洛夫的心情:“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

现在,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是儿子。儿子在战斗中成长,当上了大尉,索科洛夫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的和平生活。然而,他等来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而且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心情:“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战争夺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破灭了。他想忘却,可是伤痕是抹不平的,百无聊赖,他又开始喝酒,虽然是为了解解疲劳,也和他试图忘却人生不幸有关。

转折也就在此时出现:索科洛夫领养了孤儿凡尼亚。

这一部分写得很细,在写了凡尼亚肮脏的外貌后,索科洛夫叙述道:“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认领凡尼亚靠的是善意的谎言,这是因为想让这个可怜的孤儿真正地把自己当作父亲。一个有经验的中年人“骗”一个幼小的孩子毫无困难,而凡尼亚在听到“我是你爸爸”后的疯狂表现,除了尖利的叫喊,“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我的儿子一直紧紧地贴住我,全身哆嗦,一声不响”,——场面和人物表现实在令人心酸,有着极强的震撼力。

为什么领养凡尼亚这一部分写得特别细?

这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索科洛夫此刻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

一次意外的车祸结束了在乌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带着孩子到外地去谋生。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经历了战争磨难的索科洛夫是坚强的男子汉,但是最后一段叙述,说出了他的心灵世界。

为什么他的心会“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为什么会想到“我怕有一天会在睡着的时候死去,把我的小儿子吓坏”?为什么他会“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战争就是这样带给一个普通人如此不幸的遭遇,而在苏联,在全世界,这样的家庭又有多少!

索科洛夫与凡尼亚和“我”告别后,“我”的感慨是作品主题的升华。在听完索科洛夫的叙述后,“我”被索科洛夫的叙述打动了。战争的灾难给人带来了不幸,可是俄罗斯人不屈不挠的意志能够直面一切苦难。索科洛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默默地接受了命运。这是作者对索科洛夫这种普通战士的高度赞扬。小说的结尾,凡尼亚的一挥手是神来之笔,若非生活中亲历,实在难以构思出这样的细节。而“我”的感受更加真切:“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看到男人的眼泪?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写作特点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在叙述中,穿插抒情和议论,这些抒情和议论往往直抒胸臆,袒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闪烁着口语的智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波澜起伏。如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等,突出表现人物命运的不幸。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在对小说进行分析时,宜先弄清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小说显示了以下信息:

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他的回忆始终显得没有什么把握,这是因为他的伤重,发高烧,思维混乱,而环境昏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心他的苦痛。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这部分是小说的高潮。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置疑,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己用七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躺下”、“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同时,也就是结局。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写作特点

这篇小说的构思巧妙,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感染了读者。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形象。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是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法西斯剥夺了她在阳光下散步的权利,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安妮日记》所告诉人们的,是一位少女如何在战争状态下面对种族迫害的经历。节选部分的内容,突出表现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教科书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1942年10月9日 星期五

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

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1943年1月13日

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

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1943年7月26日 星期一

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

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1943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

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1943年11月8日 星期一

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

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1944年3月29日 星期三

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

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1944年5月3日 星期三

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

提出的问题: “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写作特点

本文是少女日记,但是它首先是社会历史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写照。战争造成的种种罪恶、个人对自由、和平的渴望,全都不加修饰地直接抒发出来,简洁的叙述和恰当的议论相结合,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图片两组

这两组图片是本专题的学习材料。语文无所不在,能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两组图片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学习时要通过画面和说明文字把握画面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并考虑图片可能产生的作用。

第一组图片着重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图片(1)中,要注意在轰炸中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已经受了伤,他无助的哭泣,背景是轰炸后的场景。图片(2)中,请注意空旷的机场上横着的拐杖,想象一下,他出征时是迈着军人步伐的,和归来形成强烈的对照。图片(3)中,要注意孩子的哭泣和父亲的悲伤表情,这以后他们也许天各一方,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归来。图片(4)的提示中,特别写出时间是“宁静的中午”,这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上,为什么他见到堆积的尸体而不惊恐?是他已经见得太多?还是他已经麻木?集中营里的童年生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什么样的创伤?……(注:《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就死在这个集中营。)

第二组图片的主题是欢庆胜利。

图片(1)记录的是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的欢呼场面。要理解画面上普通老百姓兴奋的神态,需要知道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遭受的14年的苦难,画面上有少年、中年和老年人,无论对谁而言,14年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图片(2)中英国妇女的盛装引人瞩目,在战时的德国的狂轰滥炸,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画面左上有两位军人也在注视着这一切。

四.教学建议

本专题三个部分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1.第一部分的小说用研习的方式。

这部分的两篇小说都出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之手。

《一个人的遭遇》是节选,小说用的是口述式,与常见的“口述实录”相似,作者是受到一位老兵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纪实小说的味道。由于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时出现了“听故事人”,因而节选后阅读理解上可能会有障碍,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删节部分梗概”。研习本文,要注意以下要素。

为什么索科洛夫能用那样平静的语气说自己的不幸?

索科洛夫在述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他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小说内容中找出依据。

索科洛夫出身农民,在经历了战争后,他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对世事的观察和分析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可以请学生适当指出。

研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要提醒学生注意研习要点。

“我”是在什么状态下回到母校的?

为什么小说不厌其烦地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反复描述?

文学的真实往往在于细节的真实,小说的细部描写真实,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小说中找出一些材料加以说明。

悬念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一直想知道究竟伤在何处,一直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母校,这个意思,一再在文本中出现,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最终一切真相大白,“我”一下子回到现实生活的巨大不幸之中,而作品也于此突然结束。体会这样结束的好处。

可以把两篇小说放在一起作整体研习,把两位主人公放在一起作比较,也可以对两种写法作比较研习。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索科洛夫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打仗,而《流》中,“我”并不清楚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

索科洛夫失去了家庭,《流》中的“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所遭受的伤痛是一样的。

相比而言,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索科洛夫要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虽然都用了自白,索科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的“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不幸,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这中间有年龄阅历方面的因素,也有外来的作用,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有认识到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

2.第二部分《安妮日记》的教学用探讨的方式。文本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探讨可以从这里开始。

布置预习时,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这一部分要作深层探讨的问题出现在1944年5月3日的日记中。

安妮认为“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在组织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在1944年7月15日的日记中,安妮又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这句话也可以提出来探讨。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3.第三部分是图片解读。摄影不同于文字作品,它用画面来表现主题,摄影师通过镜头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图片用形象发言,有着文本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要学会了解图片的相关背景,尽可能准确地解读图片的内涵,通过画面了解事实真相。这一部分的两组照片围绕的都是有关战争与和平的主题,通过画面,表现出作者对和平的企盼,而这样的愿望是能够代表人民的愿望的。

在活动中,可以由学生讲述图片的基本内容,说出摄影者创作的意图。

在理解每幅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对第一组四幅图片作整体解读。摄影者捕捉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如此悲惨,这些人本来可以有正常的生活,有幸福的家,有对美好明天的追求,然而战争夺走了一切。

第二组图片展现的都是人群,摄影者通过人群场面来表现主题。画面上人们的笑容是摄影者着重表现的内容。组织活动时可以为两幅照片归纳共同主题。

在为图片拟解说词时,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图片拟写,再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在评价中既要注意对图片原意的阐述,也要注意有创意的表达。

4.本专题的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和辨析资料的能力。

寻找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辨析,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本专题的活动,需要掌握一些资料:

了解世界经济概况,了解战争难民问题。了解世界各地人民生活需求和食品短缺情况;

了解一个国家教育投资和军费开支在国家预算中所占的比例;

了解一个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所需的全部费用;了解一个家庭全年的基本生活开支,等等。

了解一些常规武器(如坦克、战斗机、军舰、导弹)的单价;了解一次局部战争消耗的金钱;了解维持一支军队的最低费用,等等。

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利用网络查阅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对资料价值作用的判断,以帮助学生决定取舍。

在一些条件欠缺的地区,教师要提醒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旧报刊(特别要重视期刊的内容)。近年报刊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资料比较丰富,可以找到较多的图片和数据。还要可以和历史、政治学科的老师多交流,以取得帮助。

调查和了解武器单价,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中学生对兵器知识一向保有较高的兴趣,现今有许多军事兵器知识杂志都以中学生为对象,在这些杂志上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武器的价格。也可以利用网络输入关键词搜索。

五、参考答案

文本研习

1.两篇小说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答:《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2.《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的命运是悲惨的,他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叙述,你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品读最后一节,当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作者写道,“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答: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伤感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在苦难中他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读懂了索科洛夫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与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主人为什么会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着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者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过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参看“专题内容简析”)

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我”一直处在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悬念的设置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原来的学生成了伤兵,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反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一直想搞清身在何处,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从“我”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在主人公的意识中,学生的身份始终比士兵的身份更明确。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十七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为什么会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4.《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有许多描写画面感很强,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选择你认为比较能把握的一些内容,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分镜头,和同学交流。

答: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回乡面对成了弹坑的故居,向儿子告别,认凡尼亚为儿子,关于“皮大衣”的对话等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汽车到达伤兵医院,走廊的布置,消防队员喂水,黑板上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字样等等。

问题探讨

1.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她的日记传达了怎样的感情?安妮认为,“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人类制止或消灭战争的途径是什么?

答: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尽管战争仅仅是极少数人的意志,但是战争的进行依靠的毕竟是大众,如果大众能觉醒,认清侵略战争的真实目的,如果大众能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如果大众不屈从于专制集团的利益,战争是有可能被制止的。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日法西斯蒙蔽了他们的人民,而战争结束后,这两个民族人民对侵略战争的反思有很大差距,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人类制止战争,实现和平的途径,首先基于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认识到和平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唯一道路。(探讨这一问题可以参看“教学建议”。宜放开讨论,不需要标准答案。)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其“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答:《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就想过太平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活动体验

1.就一个时代而言,一幅照片所记录的内容是很有限的,但是它记录的历史真相发人深思。第一组照片都表现了战争的苦难。和同学交流面对照片时的感受,对这些照片发表你的评论,说一说它们是从哪些角度记录战争苦难的。

答:参看“专题内容简析”。

2.摄影图片记录的虽然是瞬间,也能反映重大主题。比较、综合两组照片的内容,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你对摄影图片选材、画面构成等的认识。

答:两组照片都没有正面表现战争场面。第一组照片通过负伤的儿童、残废的士兵、离别的父子、集中营的尸体表现战争的罪恶,一样的达到目的。画面的中心是人。图一受伤儿童的哭号,图二机场上的拐杖,图三中的士兵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握着枪,图四中的那个孩子走在尸体旁边为什么像是没有恐惧?

第二组图片,图一东北人民的场面,中心是每个人脸上的由衷笑容,可以找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的照片,对人们的神态作比较;图二照片主体是盛装的伦敦妇女脸上灿烂的笑容,要注意左上还有几位军人。

3.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为每幅照片分别拟一段话,作为解说词。搜集同类题材的图片或照片,办一次“祈祷和平图片展”。

解说词可以参考“图片两组”的写法。

4.读了安妮的日记,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请给文前安妮的照片配一段说明文字。如果安妮有安息之地,你将怎样为她写墓志铭?

答:配上的文字在平实、准确地对图片作出说明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有一定的抒情性。目的是能激起人们的怀想。

积累与应用

1.朗读《一个人的遭遇》最后两段。

《安妮日记》中,有很多章节表现出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选取你认为最有感染力的语段诵读。

略。

2.《一个人的遭遇》语言平实生动,极见功力。如写凡尼亚坐进驾驶室后,作者写道:“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这些动作描写看似平常,内涵极为丰富。从小说中找出类似的语句,细加品味。

答:孩子是活泼的,在幼小的孩子脸上不协调的出现“沉默” 、“打量”和“叹了一口气”这类成人的神态动作,意在表现战争孤儿流浪漂泊,过早接触人世痛苦。

其他如对故居弹坑的描写,得知儿子牺牲消息后的描写,对凡尼亚睡觉的描写等,都表现了人物痛苦复杂的心情。

3.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查找资料,选择某些国家,了解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教育经费、社会福利和军费开支等方面的数据,写一则简明的报告。

参看“教学建议”。

4.《一个人的遭遇》是一位老兵的讲述,《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一个中学生的讲述,《安妮日记》是少女的讲述。说说这些讲述者语言表达的不同风格。

答:索科洛夫的讲述纯朴自然,有着“过来人”的成熟;《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是未成年的中学生,他的讲述表现出对战争的麻木,有点玩世不恭;安妮的讲述,有比较成熟的思考,但更多的是焦虑和困惑。

写作实践

1.[提示] 平时要留心报刊资料,注意战乱灾荒多发地区的动态;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可以按时间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战乱灾荒的程度来排列。表述可以用形象化的语言,但是要客观、准确。以一个年度为限。每则新闻可长可短,视具体内容而定。

2.[提示] 尽可能利用教科书上的照片,归纳出主题;“战争与人”着重表现了战争中人的命运,特别是普通人的苦难,即使是正义的战争,也需要人民付出惨重的牺牲。在战争中,最痛苦的是妇女和孩子。文章的切入点要巧,可以对照片内容作一定的叙述,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感想,能使别人在读过文章后对照片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3.[提示]

本题出自美国乡村歌手鲍勃·迪伦1963年与别人共同创作的反战歌曲《答案飘在风中》的歌词,原诗共三个诗节,删去的是第三小节:

一座山峰被冲入大海前得坚持多少年?

一些人获得自由前要苦熬多少岁月?

一个人假装没看见丑恶要扭转多少次头?

我的朋友,这答案飘在风中,答案飘在风中

仿写这首诗,不但要注意内容和格调,还要把握原作的节奏。原作的主题是反战,基调是忧伤的。

    相关推荐

    我的祈祷 高一语文资料: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阅读专题《和平的祈祷》目标测试B卷 《珍爱生命》专题教参 《月是故乡明》专题教参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教参 《月是故乡明》专题教学参考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参(草稿) 和平鸽 综和专题:一份意外的喜悦 和平就是可能的──读《儿童和平条约》有感 《和平的希望》教学设计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动物和人:平等的标准 《平平搭积木》习题 茨威格的生平和创作 《和平鸽》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课后练习题想北平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本文【平平搭积木】所属专题栏目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母爱的较量 说课(人教版综和专题第一册) 《平平搭积木》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战争与和平》赏析 专题狼 《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创设平等和谐的音乐课堂 2016年三年级上语文《和平鸽》练习题 记念刘和珍君(教参) 本文【《绿色的和灰色的》教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 《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 《生命与和平相爱》教案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 贾平凹的《风雨》 阅读题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札记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 《生命与和平相爱》教案 《平平搭积木》朗读指导和学法指导 朴素教学中的真──评任中平的《将相和》 《儿童和平条约》课文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 本文【我和春联 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 《荷》专题教案2 11 将相和参考教案二 湘教版《和平鸽》教学设计 贾平凹的《风雨》 阅读题2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 长春版《和平颂》教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 教学设计 《和平鸽》教案(三年级上册) 《荷》专题教案1 小学一年级语文心平气和的教案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 平等、公平和科学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 专题《长城》教案 高二4月水平测试语文试卷参考 《平平的手》同步练习 【阅读训练】战争与和平 《长城》专题教案3 批评学生要心平气和 专家教师的教学专长 专题《汉字》教案2 《狼》专题教学设计 专题《长城》教学案 本文【《狼和小羊》教学反思】所属专题栏目是【】 《长城》专题教案1 必备的一年级语文《平平搭积木》练习题(上学期)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参考例文 语文教改平和心态最难得 一年级下《和平鸽》教学设计 本文【《祖父、后园和我》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 《奴隶和狮子》参考资料 记叙文写作专题:形象和细节 教案教学设计 自然精灵——鸟的专题活动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一课时)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关于居里夫人的生平和科学贡献 《长城》专题教案2 专题《长城》教案2 想北平检测试题 关于居里夫人的生平和科学贡献 中国和平文化_语文论文 综合专题部分 句子成分专题 曹禺专题辅导 本文【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平平的手》教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颐和园》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本文【《陶罐和铁罐》剧本】所属专题栏目是【】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