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听听那冷雨》教案9

小编: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意境体会作者浓浓的乡情;

2、欣赏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

(导语)大家都知道,故乡如同母亲,不管对于远离还是即将别离的游子来说,那都是不能忘怀的。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本文作者余光中,其实我们已接触过他的作品《乡愁》(投影)

(学生回答)

分析: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一)、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投影)

(二)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文章的思路:(老师点拨)

有没有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点讲)

第一段:“料料峭峭、淅淅沥沥”点出雨的特点;“二十五年”,1949年分离了;“大寒流、酷冷”,正是文革时期,于是不能扑进他的怀抱”,隐隐的怀乡之情跃然纸面。

第二段:借对汉字的钟爱,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可见浓浓的赤子之情。

第三段:嗅雨

第四段:看雨

第5-11段:听雨

第12段:“二十五年,没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头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感情首尾呼应

结构展示:

1、第1段:由雨季引出乡情。

2、由“雨”展开具体的想像,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

第2段:在文字方面写雨,表达乡情。

第3段:嗅雨

第4段:观雨

第5-11段:多角度写听雨的主题。

3、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思慕、对现实的无奈埋入心底,沉淀。

欣赏一篇文章,我们首先接触的便是它的标题,本文标题是《听听那冷雨》,古诗曰:天凉好个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冷雨”的韵味。

(三)意境鉴赏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段,请大家听听写出了怎样的情境?又包含有怎样的情感?

①学生读课文:要求抑扬顿挫,读出散文美

②本段写的是观雨,那么哪位同学总结一下本段表现了写出怎样的情境?

明确:云气氤氲、雨意迷离

这是作者表现的哪里的雨景?台湾

那写了美国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美国虽美,但毕竟在异国他乡,人在旅途,方知家乡的珍爱。故乡永远是生命中的前挂。尤其一句“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可见浓浓的乡情。尤其又使用了米家山水画加以,足见故乡山水的诗情画意,这样的故乡怎不叫人怀念呢?

2、下面我们再一起看到第五段

学生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本段作者从那些角度写了听雨?有怎样的意境?

学生回答

明确空间:大陆:凄凉、凄清、凄楚

台湾:多了一层凄迷(凄凉而模糊,悲伤和怅惘)

为什么在岛上听雨会出现凄迷?

明确:联系开头,幽幽的思乡之情跃然纸面

时间:化用诗词:下面我们一起看到课下注释

少年:红烛昏沉温馨

中年:客舟中远离故土、离愁

老年:僧庐写万念俱灰、失望至极

本文写于1974年,作者正好48岁,处于中年时期,那份乡愁不言自喻。

3、一篇好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会追求一种美好的情景来寄寓自己的感情,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的分析方法,自己鉴赏一下9-10段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在岛上听到的台风暴雨雨是“盲奏、粗暴”;听到的西北雨,有些寒意;自然在这种回忆的音乐中,我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浓浓的乡情总也隔舍不断。

(四)、语言鉴赏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在美妙的情境中,感受了对故乡浓浓的乡情,然而一篇好的散文不仅有情,更有美妙的语言,下面让我们在一起来品味一下本文的语言特点:

1、学生读课文第三段

2、投影展示例句

3、学生讨论

4、明确答案

    相关推荐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3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1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5 《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7 《听听那冷雨》教案10 《听听那冷雨》教案5 我教《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教案3 《听听那冷雨》教案12 《听听那冷雨》教案17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6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7 《听听那冷雨》学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6 《听听那冷雨》教案8 《听听那冷雨》教案11 《听听那冷雨》教案14 《听听那冷雨》教案19 《听听那冷雨》教案20 赏析《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最是那柔情的冷雨 《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优秀教案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优秀教案25 《听听那冷雨》导学案3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读《听听那冷雨》有感 《听听那冷雨》教学思路 《听听那冷雨》教后反思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听听那冷雨》教学构想[简案]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2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5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3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设计18 《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3 《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4 《听听那冷雨》(节选)教学简案22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2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1 听听那冷雨·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 《听听那冷雨》课堂教学实录5 《听听那冷雨》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听听那冷雨》重点段落阅读提领 摭论《听听那冷雨》的叠词修辞美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23(苏教版) 凄风冷雨亦成诗——浅论《听听那冷雨》的诗化特征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教学案)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4[苏教版必修二] 《下雨天,真好》《雷雨前》《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复习教案 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 《那树》听课笔记 《中彩那天》听后感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聽聽那冷雨》補充講義(台湾版) 听听唱唱 《雨点儿》听课感悟 《桂花雨》听课随笔 《雨铃铛》听课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1 《桂花雨》听后小感 《桂花雨》听课随想 《雨铃铛》听课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教案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听课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1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案例 12《听听,秋的声音》 听刘俊的《桂花雨》有感 听刘俊的《桂花雨》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名师导学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案教学设计 听《唯一的听众》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一案例反思教学 《听戏》 倾听 倾听 听训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三案例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