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23(苏教版)

小编: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课文,体会独具魅力的语言美。

2、欣赏散文意境美。理解作者寄托于“雨”的情思。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

文本探究法,涵咏法,联想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雨,是大家熟悉的。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淅沥,冬雨迷蒙。雨,落在地上,有时也会落在人的心上。雨,会引人遐想,勾人情思。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雨,描写雨景、雨声,议论“雨”引发的思索,抒发他独特的感受,给我们奏响了一首动听的“雨中曲”。这首曲子优美动人,委婉多情,聆听雨,聆听这首曲子,会引起读者多少共鸣,多少遐想!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读音与字形)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 锹(铁锹) 啾(啁啾) 愀(愀然)

(四)本文的意象

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

(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五)整体感知: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六)内容解析: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

(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 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 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课堂小结: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八)课下作业:

大自然是美妙的,春花,夏雨,秋风,冬雪,无不引人无限的遐思,请选取四季中的一种事物,写一段寓情于景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3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1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5 《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雨·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7 《听听那冷雨》教案10 《听听那冷雨》教案5 《听听那冷雨》教案9 我教《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教案3 《听听那冷雨》教案12 《听听那冷雨》教案17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6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7 《听听那冷雨》教案6 《听听那冷雨》教案8 《听听那冷雨》教案11 《听听那冷雨》教案14 《听听那冷雨》教案19 《听听那冷雨》教案20 《听听那冷雨》学案2 《听听那冷雨》优秀教案 赏析《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最是那柔情的冷雨 《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优秀教案25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听听那冷雨》教学思路 《听听那冷雨》导学案3 《听听那冷雨》教后反思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读《听听那冷雨》有感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听听那冷雨》教学构想[简案]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2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5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设计18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3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4[苏教版必修二] 《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3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2 《听听那冷雨》(节选)教学简案22 《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4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 《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1 《听听那冷雨》课堂教学实录5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 《听听那冷雨》重点段落阅读提领 摭论《听听那冷雨》的叠词修辞美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教学案) 凄风冷雨亦成诗——浅论《听听那冷雨》的诗化特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复习教案 《下雨天,真好》《雷雨前》《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23(苏教版) 苏教版第二册《雨点》听后记 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教案23(苏教版) 《聽聽那冷雨》補充講義(台湾版) 《那树》听课笔记 高考语文《唯一的听众》练习 《中彩那天》听后感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23 《惟一的听众》教案2(苏教版八年级读本) 23《雨》|人教版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高一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23(苏教版)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一案例反思教学 听《唯一的听众》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1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23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三年级上《听听,秋天的声音》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 听《唯一的听众》有感 听《唯一的听众》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一练 苏教版第一册教案:入学教育•听话说话、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 教案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案 《唯一的听众》教案 苏教版高一语文暑假达标测试:雨巷 注重听的训练提高听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听听,秋的声音(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听听唱唱 《雨巷》教案(语文版高一上册) 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的教案设计 《雨点儿》听课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