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江南的冬景》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小编:

《江南的冬景》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本文居于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这个板块有两篇散文《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第四专题共分三个板块,分别是“谛听天籁”“感悟自然”和“湖山沉思”。第一板块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 第二板块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 第三板块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学习,热爱自然,提高审美品位;

2、能够掌握散文的特点,赏析本文的语言、写作技巧;

3、掌握写景散文手法,感悟写作。

教时设置:一教时。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多读,思考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学法

1、插入多媒体画面和音乐

2、今天我们学郁达夫的一篇散文美文《江南的冬景》,对于这样一篇美文,我们只有多读体悟,赏析本文的语言、写作技巧,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

二、了解作者

插入幻灯片简介

除课文外,补充:1938年12月至新加坡,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终年49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代表作《沉沦》、《屐痕处处》等,以后高中课文将会学他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他散文具有的美学特点: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三、整体感知

1、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长江流域

2、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第三段找)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答:明朗的情调

3、文章要写某地的风景,一般要用怎样的手法?

回忆《想北平》学过的手法:抓特征,写感受;作比较,做衬托

四、赏析讨论

1、朗读第2节,看作者选取了什么景致?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答:冬霜 曝背谈天

2、朗读第5节,看作者选取了什么景致?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答:冬树、冬草 寒郊散步

3、朗读第7节,作者选取了什么景致?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答:冬雨 悠闲农家

4、朗读第8节,作者选取了什么景致?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答:冬雪 日暮三友、寒雪早梅、风雪夜归、寒雪早梅

5、朗读第9节,作者选取了什么景致?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答:旱冬 郊外闲步

6、作者怎样使用比较来衬托的?

用北方的冬 用北方的夏夜 用闽粤的冬 用德国的冬

7、散文的叙述、议论要和描写、镜头相结合,请你以第7节为例说明。

散文的实写要和虚写相结合,请以第8节为例说明其中的虚写。

(7,前叙,又画面描写,再议论)(8,引用古诗,想像出虚拟情景)

五、朗读课文,进一步体悟

六、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相关推荐

    《江南的冬景》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6(教师版) 《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学案 《江南的冬景》教学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1 《江南的冬景》教案11 《江南的冬景》教案12 《江南的冬景》教案2 《江南的冬景》教案3 《江南的冬景》教案14 《江南的冬景》教案8 《江南的冬景》教案13 《江南的冬景》教案9 《江南的冬景》教案22 《江南的冬景》教案7 《江南的冬景》教案17(苏教版必修一) 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预学案3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8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2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学实录 江南的冬景·教案设计(苏教版必修一)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教案23(苏教版)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20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23 《长江三峡》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表格式教案22 《景泰蓝的制作》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江南的冬景》教案18(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教案教案设计21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2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4 江南的冬景检测试题 《孔雀东南飞》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指南录后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江南的冬景》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表格式导学案4 《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3 《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4 《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1 《师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江南的冬景》课堂节录4 《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5 《江南的冬景》中的引诗考辨 《江南的冬景》教案16(苏教版必修1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同步练习及答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3(苏教版必修1) 《劝学》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暑假练习题 《斑纹》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祝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离骚》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渔父》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雷雨》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鸟啼》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师说》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教学案(教案及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江南的冬景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六国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逍遥游》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琵琶行》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秋声赋》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想北平》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秋声赋》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声声慢》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鸿门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陈情表》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蜀道难》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雨霖铃》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赤壁赋》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江南的冬景练习题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我与地坛》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阿房宫赋》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烛之武退秦师》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晨昏诺日朗》 《兰亭集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安妮日记》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荷塘月色》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长亭送别》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报任安书》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项脊轩志》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阿Q正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拿来主义》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肖邦故园》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滕王阁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非攻》《秋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品质》《老王》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