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案4

小编:

沁园春·长沙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词的常识,掌握词的诵读技巧。

2、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 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人情怀,感受词人豪放雄奇的风格。

重点与难点:诗词欣赏与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

1、 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2、 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了解青年毛泽东的主要事迹

3、 借助注释,读懂词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伟大抱负啊?(学生自由回答)立志是成才的动力.名人少年多立志.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让我们通过学习,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推动我们早立志,早成才.

二、 出示教学目标

三、 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请同学们重温历史的画面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同学们了解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

四、 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 听录音

2、 根据节奏提示,齐读

3、 理清思路,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

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阕的提问。

五、 探究新知

1、 学习词的前三句

a、疏通大意 b、调整词序 c 、初步感受词人形象

提示: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

2、 赏析写景句

讨论: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情感态度?

提示: a、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b、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

近观:江中→水碧船急驶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c、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d、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e、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明确: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活泼的、美好的。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涵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通过对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3、学习直接抒发作者豪迈情感的句子. 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a、大意是: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b、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4、小结:词的上阕主要通过写生机勃勃的秋景,提出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而深刻的时代命题.可见,写景是为抒情所服务,景为情蓄势.

5、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下阕,思考以下问题: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b、“峥嵘岁月稠”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

c、这些“同学少年”是怎样的一群人?

学生讨论后展示成果

提示: 携来百侣曾游”一句由写景到叙事,十分自然。应注意与上阕首句比较,分别有一个表示数量的词,即上阕的“独立”之“独”,与下阕“百侣”之“百”。由“独”到“百”不仅引发了对往昔战斗生活的回忆对战友的思念,而且表明了“独立”而不孤单的原因,正是诗人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战友。

毛泽东青年时期与何叔衡、蔡和森、张昆弟等革命挚友一起谈论天下,探求革命道路。或撰文评论时政,或下乡访问农夫,或读书寻求真理,或泛舟抒发豪情,这便是“峥嵘岁月”。

这几句集中描绘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同学少年”表明他们正值青春年少之时;“风华正茂”表明他们风采才华正在旺盛之际;“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明他们火一样炽热的革命热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明他们对国事政局的关切并积极参与变革社会的实践;“粪土当年万户侯”表明他们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总之,这几句表明包括作者在内的青年革命家,不但要主宰世界而且能够主宰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敢实践,他们代表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是未来革命的精英。

6、学习最后三句

提示:这三句的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 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六、 总结全词

(由学生归纳本词的主题)

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七、布置作业

1、请找出词中表现力强的词,并赏析。

2、背诵全词。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教学后记:

    相关推荐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发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教学后记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多元视觉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原文和译文(翻译)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赏析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教案 大境界·高格调·重手笔──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第1课 沁园春·雪毛泽东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8226;长沙》《采桑子&#8226;重阳》 《沁园春·长沙》教案4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 毛泽东诗词鉴赏《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雪》手迹指瑕 《沁园春 ● 长沙》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教学反思5篇 毛泽东《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前后后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 长沙》教案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4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2021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 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2021 沁园春长沙教案两课时 《沁园春&#8226;长沙》.. 《沁园春&#8226;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案6 《沁园春·长沙》教案7 《毛泽东词二首》之《沁园春·雪》教案29(表格式) 《沁园春·长沙》教案5 《沁园春·长沙》教案6 《沁园春·长沙》教案7 《沁园春•长沙》教案1 我教《沁园春·长沙》 我教《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案2 《沁园春•长沙》教学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教案1 《沁园春·长沙》学案8 《沁园春长沙》教学教案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语文教案-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对比赏析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语文教案-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沁园春 长沙》 教案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阶梯习题解答、过关检测与课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5 《沁园春·长沙》教法提示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