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和练习12

小编:

苏教版必修 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

课 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课 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 时

三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了解并积累“为”、“穷”、“始”“而”的不同用法。

能力点

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教育点

欣赏文学作品给我们展现的大自然的美景

重难点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以自己的独特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在这里倾诉、感悟。昨天,我们随着苏轼走近了让人物我两忘的胜景赤壁,体悟了苏轼的悲和喜;今天,我们再一起随着柳宗元走进永州西山,面对自然的美景,与苏轼有着相似遭遇的柳宗元,又有怎样的感悟呢?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PPT)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而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

2、《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3、解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下面学习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检查预习

(PPT)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僇(lù)人 施施(yíyí)然 斫(zhuó)榛(zhēn)莽 焚茅茷(fá) 箕踞(jī)(jù) 衽(rèn)席 岈(yā)然洼(wā)然若垤(dié) 攒(cuán)蹙(cù) 遁(dùn)隐 萦(yíng)青缭白 培(pǒu)塿(lǒu) 颢(hào)气 引觞(shāng) 冥(míng)合

四、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PPT展示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对照书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①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3、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五、当堂检测练习

(PPT展示)(提问学生,学生更正,教师指导。)

(1)解释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①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古义: 未尝 今义: 没开始

②攒蹙累积

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 积累

③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转折连词

④游于是乎始

古: 从此,从这时 今义: 递进连词

⑤醉则更相枕以卧

古义: 更换交替 今义: 更加

⑥故为之文以志

古义: 记 今义: 志气、志向

⑦是岁元和四年也

古义: 代词,这 今义: 判断动词

(2)解释加点的一词多义词

①始指异之:

才 认为奇异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独特,奇异

③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曾经

④游于是乎始 开始

⑤余自为僇人: 动词,成为

⑥故为之文以志: 动词,写

(3)指出并解释通假字:

①余自为僇人 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②梦亦同趣 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4)翻译

①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就缓缓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览。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自认为凡是这个州有奇异姿态的山水,都为我所享有,却不曾知西山的奇异独特。

③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神思悠然与天地之气相连,而找不到它的边际;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④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苍茫的暮色从远处到来,来到后什么也看不见了,但我仍然不想回去。

六、小结

本文虽题为“始得西山宴游记”,但行文中并没有客观介绍西山自身,而是以独特的角度写了西山以外之所见,在周围景物的映衬比较中显示西山的高大。同学们课下思考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整理积累本课字词,重点整理“而”“之”的意义和用法

3、完成《自主学习》P70“预习积累”1—7小题

第二课时

一、温故而知新

1、解释加点字

(1)而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连词,表修饰

觉而起,起而归 连词,表顺城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连词,表转折

(2)之

始指异之 代词,代西山

然后知是山之怪特 助词,的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

2、翻译

(1)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席地而坐,观赏风景,于是周围几州的土地,都在我的坐席下面。

(2)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青山白水相互缭绕,远处与天边交会,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二、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一)思考并回答(尽量用原文回答)

1、作者游西山的时间及起因是什么?

元和四年,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2、在作者眼里,西山有什么特点?让作者有怎样的独特感受?

特立。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二)探讨研究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借以忘忧,因此,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特殊的感觉。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

2、作者怎样叙西山之游?

本文中心内容应是记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作者先写自己被登高所见的景观震惊,接着写作者见到如此美景的感受,似乎有一种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作者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次是往日游览时“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特立”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故“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所以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

4、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

柳宗元在本文没有直接写西山,而是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之艰险,由极目远眺之景“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来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穴,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的感受。在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

5、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三)归纳本文写法

(1)本文运用了侧面衬托的写法

如对西山的高峻,不作正面描绘,而用众山与西山对比,来表现西山的气势非凡。

(2)运用铺垫

如文章开头,不入正题,而先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况来铺垫。

(3)前后呼应 觉而起,起而归

如:前后心情、前后醉酒、前后归家

至无所见而又不欲归

(四)写作小训练

学习本文写法,把你最喜欢的一处美景介绍给同学,要求:

1、200百字左右

2、有景有情:突出景物特点,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三、课文小结

自然山水对于柳宗元不是一种冷漠的存在,而是亲切的知己,所以他笔下的山水都具有和他相似的特征:,高洁、深邃、凄清。本文也不例外,作者以西山的乐景写出了自己的忧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之情。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作可以借鉴柳宗元的借景抒情的方法,写景要注意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只有情寓景中,才感人肺腑。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积累字词。

2、完成本课的课时作业

第三课时《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测试(5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 基础 (30分)

1《始得西山宴游记》 是 的第一篇,作者柳宗元是 之一。(2分)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4分)

僇人( ) 施施( ) 更相( ) 岈然( ) 垤穴( ) 培塿( )( ) 斫榛莽( )( )( ) 箕踞( )( ) 衽( ) 攒( )

3 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和() (4分)

A穷: 穷回溪 穷山之高而上

B极: 南极潇湘 意有有所极

C之: 穷山之高 不知日之入

D始: 未始知西山 游于是乎始

4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自余为僇人 B冯虚御风

C梦亦同趣 D攒蹙累积

5 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 日与其徒 B箕踞而遨

C始指异之 D幽泉怪石

6 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 故为之文以志

C穷山之高 D不知日之入

7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4分)

A觉而起,起而归 B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C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2分)

2、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4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三、 根据要求填空 (10分)

(1)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游西山精神解脱,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语句是

(2)文中点题的句子是

(3)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按要求各举一例。

排比:

比喻:

借代:

夸张:

参考答案

一 基础

1《永州八记》 唐宋八大散文家 2略 3 A和B 4 A 5 D 6 C 7 B和D

二、翻译

1、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哪。

2、神思悠然与天地之气相连,而找不到它的边际;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3、自认为凡是这个州有奇姿异态的山水,都为我所享有,却不曾知西山的奇异独特。

三、(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3)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萦青缭白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附:板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游众山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铺垫

望西山 始知西山之怪特

登西山 知是山之特立 映衬

教后记

这篇文章的字词除个别较难外,学生基本可以借助课下注释及手头的工具书疏通文意,所以,我讲解时设计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充分阅读熟悉文本,课上就基本知识点进行检测,课上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疏通字词并翻译文本,扫除阅读障碍,为下一步深入阅读打下基础。而了解柳宗元写此文的真正用意及写法,是我设计的重点,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其人学其写法。尤其是作者把普通的西山写得与众不同,关键在于物与人二者的共性,即“特立”。我借此引导学生写作,应注重景与情的统一。讲课过程虽有意如此,但还有不当之处,真希望我能做到教材学习与写作应用的合理。

    相关推荐

    《始得西山宴游记》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练习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6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9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2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5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8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0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7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4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教案及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示例 《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学案(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备课笔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说课稿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2(苏教版必修1)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教学案(教案及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实录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实录 高二语文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说课稿2 《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学案2教师版)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高一语文教案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2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教学设计13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3(教师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苏教版必修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知识归纳 九年级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始得西山宴游记》知识要点分类整理 苏教版必修一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11(苏教版必修1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始得西山宴游记》 《游褒禅山记》心得 《游褒禅山记》心得 《游褒禅山记》心得 记游洞庭西山 《游褒禅山记》心得3 《游褒禅山记》心得2 西湖游记两则练习题(有答案) 西湖游记两则练习题(有答案) 《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答案 《游褒禅山记》关于练习 满井游记12 12 秋游景山 12 秋游景山 12 秋游景山 《游褒禅山记》预习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案和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案和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 叶圣陶:《记游洞庭西山》 《西游记》导学案 阅读《西游记》教案 阅读《西游记》教案 2017中考语文名著训练题练习(《西游记》)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游山西村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游山西村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的异同 游褒禅山记教案一等奖最新 游褒禅山记教案和教学反思 《游山西村》导学案 《游山西村》导学案 阅读《西游记》 《游山西村》学案3 《游山西村》教学案3 阅读《西游记》 西游记简介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练习测试 学生习作:沂山游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思路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12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训练提高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答案 《鸿门宴》学案练习5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导学案 《满井游记》课后练习 《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