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赤壁赋》教案和课堂练习卷

小编: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主客问答的行文结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

3、翻译全文 4、背诵课文

难点重点:

1、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2、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在于表现苏轼人生观世界观的相反的两个不同侧面——客的消极悲观和主的豁达乐观

文学知识积累: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洵子。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仁宗年号之一)二年(1057)进士乙科。诗、文、书、画俱成大家。墨竹师文同,所作喜从地一起至顶,米元章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也。”文同虽谓:“吾墨竹一派,近在徐州。”。而子瞻亦自谓:“与文同拈一瓣香”,还云:“吾为墨竹尽得与可之法。”然运笔情拨,其英风劲气,往来逼人,使人应接不暇。作成林竹亦甚精。作枯槎古木,丛条断山,笔力跌宕,於风烟无人之境。尝以书告王定曰:“予近画得寒林,已入神品。”兰陵湖世将家收其所画蟹,琐屑毛介,曲隈芒缕,无不备俱。尝画临阁壁作丑室风篁,以易刘氏园中灵壁石。并作应身弥勒,以寄秦观,笔法奇古。

2、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① 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② 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③ 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④ 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⑤ 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⑥ 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苏轼《赤壁赋》课堂练习卷

重点词语解释

壬戌( )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句式? )。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 )。举( )酒属( )客,诵( )明月之诗,歌( )窈窕之章(修辞? )。少(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式? ),徘徊( )于斗牛之间(句式? )。白露( )横( )江,水光接( )天。纵( )一苇( )之所如( ),凌( )万顷之茫然(句式? )。浩浩( )乎( )如冯虚( )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 )独立( ),羽化( )而登仙(修辞? )。

于是( )饮酒乐甚,扣( )舷( )而歌之。歌曰( ):“桂棹( )兮兰桨( ),击( )空明兮溯( )流光( )。渺渺( )兮余( )怀,望美人( )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句式? ),倚歌( )而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 )如慕( ),如泣( )如诉( );余音( )袅袅,不绝如缕( );舞( )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 )(修辞? )。

概括段意

句式和修辞答案: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介宾后置)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对偶)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句式:介宾后置)

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介宾后置)

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句式:定语后置)(句式:对偶)

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修辞?对偶)

⑥客有吹洞萧者(句式:定语后置)

⑦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修辞:对偶)

概括段意:

记叙夜游赤壁所见之美、所感之快、所闻之妙,引出下文主客问答

重点词语解释

苏子愀然( ),正襟( )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也?(句式?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 )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 )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 )?方( )其破( )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 )也,舳舻( )千里,旌旗蔽( )空,酾( )酒临( )江,横( )槊赋( )诗;固( )一世( )之雄也,而今安( )在哉?(句式? )况( )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 )之上(句式? ),侣( )鱼虾而友( )糜鹿(用法?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 )樽( )以相属( )(修辞? );寄( )蜉蝣于天地( ),渺( )沧海之一粟(修辞? )。哀( )吾生之须臾( ),羡( )长江之无穷(修辞? );挟( )飞仙以遨游( ),抱( )明月而长终(修辞? );知不可乎骤( )得,托( )遗响( )于悲风( )。”

概括段意

句式和修辞答案:

①“何为其然也?”(句式:宾语前置)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被动句式)

③而今安在哉?(句式:宾语前置)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介宾后置)

⑤侣鱼虾而友糜鹿(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修辞:对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修辞:对偶)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修辞:对偶)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修辞:对偶)

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之一)感慨生命短暂,英雄难觅;长江无穷,自然永恒(悲观消沉的人生观)

重点词语解释

苏子曰:“客亦知夫( )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 )往( )也;盈虚( )者如彼( ),而卒( )莫消长( )也。盖( )将( )自( )其变者( )而观( )之,而天地( )曾( )不能以( )一瞬( );自( )其不变( )者而观( )之,则( )物( )与我皆无尽( )也。而又何( )羡( )乎(句式? )?且夫( )天地之间,物( )各( )有主( )。苟( )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 )。惟(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 )而为声( ),目遇之( )而成色( )(修辞? )。取( )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 )造物者( )之无尽藏(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食)( )。”客喜( )而笑,洗盏( )更酌( ),肴( )核( )既尽( ),杯盘狼藉(读音? )。相与枕藉(读音? )乎舟中(句式? ),不知东方之既白( )。

概括段意

句式答案:

①而又何羡乎?(句式:宾语前置、反问)

②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修辞:对偶)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句式:介宾后置)

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句间关系:假设)

概括段意:

主客问答:(之二)物与我皆无尽也,何羡之有;

清风明月用之不竭为我共食,其乐融融

(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满分作文欣赏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座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分析: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故垒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抒胸中块垒。这是一段为中学生所熟知的文坛掌故,写进作文中本毫无新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赋予旧材料以新的思考角度,来抒写自己对苏轼的理解,这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语文的用心程度,同时也告诉了下届考生这样一个道理:只要用心积累,对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加以创造性的运用,足以应对高考作文了。

文章开头即创设了一个清秋黄昏泛舟赤壁的情景,直接入题;紧接着联系苏轼,点出苏轼与黄州赤壁的密切关系,衔接紧密,与文题“苏轼的赤壁”照应自然;接着糅合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有关语句,嵌入巧妙,也为下文做好铺垫;紧接着以苏轼在黄州的政绩来证明苏轼在赤壁边上的顿悟,再以余秋雨《东坡突围》中的“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过渡,照应严密;由于有了上文对苏轼顿悟的铺写,李清照、柳永、李煜的愁绪,便反过来衬托出了苏轼“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和“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这几处引用显出了作者的作文功力;最后,排比句式的运用让文章拥有了一个漂亮的结尾,“赤壁,只属于苏轼”,更让整篇文章显得结构圆合。文章虽然在内容层面上略嫌不够充实,但能够如此娴熟地将所学的知识融为一体,难道不足以让这篇作文获得满分吗?

    相关推荐

    《赤壁赋》课堂练习 《赤壁赋》课堂练习 《赤壁赋》练习 《赤壁赋》课后练习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 赤壁赋练习题 《赤壁赋》阅读练习 《赤壁赋》关于练习 《赤壁赋》巩固练习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教案7遨游于文学和哲学的殿堂──《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课堂实录7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说课教案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乌台诗案”和《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 《赤壁赋》学案 《赤壁赋》训练提高 《赤壁赋》学案 《赤壁赋》课堂实录及反思 《赤壁赋》同步训练 《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教案3 《赤壁赋》教案11 《赤壁赋》教案12 《赤壁赋》教案5 《赤壁赋》教案5 《赤壁赋》教案6 《赤壁赋》教案9 《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公开课教案 《赤壁赋》教案4 《赤壁赋》教案1 《赤壁赋》教案4 [粤教必修二]《赤壁赋》练习2 《赤壁赋》教案4 《赤壁赋》教案5 《赤壁赋》教案7 《赤壁赋》学习要点 20赤壁赋 《赤壁赋》教案3 《后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10 《赤壁赋》教案2 《赤壁赋》教案4 《赤壁赋》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前赤壁赋 赤壁赋2 《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教案3 《赤壁赋》教案4 《赤壁赋》教案5 《赤壁赋》教案3 《赤壁赋》教案9 《赤壁赋》教案2 《赤壁赋》教案2 《赤壁赋》教案8 《赤壁赋》教案1 《赤壁赋》教案3 《赤壁赋》教案9 前赤壁赋 赤壁赋导学案 《赤壁赋》教案13(3课时) 《赤壁赋》公开课教案20 20赤壁赋..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文言知识归纳练习 《赤壁赋》导学案 语文教案-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