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赏析(2篇)

小编:

《五柳先生传》赏析

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闲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传》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志趣。

对他的名字作了介绍之后,接着写他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一是饮酒,一是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他虽然隐姓埋名,但与道家说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并不一样。不过,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二个志趣——饮酒。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这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三个志趣——著文章。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他实际上是有痛苦的,但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解脱。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明作者也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全文二百多字,语言洗练,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这就是陶渊明诗文的一大特色。

第二篇: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译文: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节选)

陶渊明的这首《归去来兮辞》主要抒发了作者远离官场,欣然归隐的心情,韵律优美,语言朴素,千百年来被广为传诵。而与这首《归去来兮辞》同样有名的除了《桃花源记》外,还有另一篇《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和陶渊明的其他文章一样的朴实无华,但又富有幽默情趣,使淡泊自得的隐士呼之欲出。

从开头可以看出,五柳先生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就连代表自己的号也起得很随便。“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这不仅让我想起在《种树郭驼传》中“郭驼”一名字的来历:这个人也是一位平民百姓,不知他的真名,因为生佝偻病,走路很像骆驼,所以村里人都叫他“郭驼”。他反而很满意,于是以后也自称为“郭驼”了。“五柳”这个号的由来倒是和它有些相似。五柳先生还有两个爱好,一是“好读书”,却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说明了他是真心喜欢读书,为的是领会书中要旨,而不像那些做表面文章的人为了求取功名。二是“性嗜酒”。那二十首著名的《饮酒》就是在酒的陪伴下写成的,他的《连雨独饮》中也有“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之句,足见他对酒的喜爱。后一句则说明他为人正直,既然喝醉了,说走就走,决不装腔作势。北宋有个叫张升的为人也很正直,酒过三巡后他就豪情勃发,击杯而歌,忘记了屋里的宾朋。五柳先生的居室也十分简陋,甚至遮不住风和阳光,可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又何陋之有呢?不仅如此,他生活也很贫穷,但还是一副安然自得的样子,“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而且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五柳先生的乐观,虽然他过的是粗茶淡饭、布衣革履、怡然自乐的朴素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他是如何做到如此乐观的呢?因为他已经看透了腐败的官场,十三年来的宦海沉浮,使他深深的懂得:名利、荣辱是烦恼之根,人生百年,只有清静是最可贵的。这种闲适的生活,可以用上文中所提到的张升的一句诗来描述: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以清贫自守,不愿出仕的黔娄生活也是如此,他的妻子曾对他做过高度的评价。而作者却巧妙地把这句话用来评价五柳先生,说明了五柳先生和黔娄有着相似之处,也说明了他的高尚品格。而后文就如同他的《桃花源记》一样,隐约流露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同时对五柳先生的品格起了烘托作用。

    相关推荐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课文赏析 《五柳先生传》读后感(2篇) 《五柳先生传》课文赏析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篇) 《五柳先生传》教案2 《五柳先生传》课文鉴赏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2 《五柳先生传》词句品析 《五柳先生传》疑难解析 《五柳先生传》结构分析 《五柳先生传》课文品析 《五柳先生传》词句品析 22 五柳先生传 22五柳先生传 22 五柳先生传 22五柳先生传 22.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 22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2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2 22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2 《五柳先生传》多音字辨析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精讲 《五柳先生传》译文 《五柳先生传》解词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题解 《五柳先生传》精讲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改诗 《五柳先生传》重点句子分析 《五柳先生传》重点句子分析 《五柳先生传》原文精典分析 《五柳先生传》教案12 《五柳先生传》教案13 《五柳先生传》教案17 《五柳先生传》教案21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 《五柳先生传》教案4 《五柳先生传》教案9 《五柳先生传》教案14 《五柳先生传》教案19 《五柳先生传》教案1 《五柳先生传》教案8 《五柳先生传》教案11 《五柳先生传》教案23 《五柳先生传》教案30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教案3 《五柳先生传》教案14 《五柳先生传》教案16 《五柳先生传》教案22 22 五柳先生传教案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五柳先生传》教案5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教案24 《五柳先生传》简析与授课方案 仿写《五柳先生传》自传作文 《五柳先生传》有关资料 《五柳先生传》学法指引 《五柳先生传》一词多义 《五柳先生传》知识延伸 《五柳先生传》问题探究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 22 五柳先生传测试题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五柳先生传》问题探究 《五柳先生传》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