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清华园走出的榕城乡贤们|林庚|

小编:

自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北京西郊一处秀丽的皇家园林——清华园开学,迄今已走过90个年头。其间,伴随我多灾多难之民族,清华大学几经风雨而艰难前行,屡历磨难而矢志不移,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大学者、大科学家、工程设计大师和政坛人物。?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美誉的我们的家乡福州,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伴随着国家民族的灾难、拼搏和振兴,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尽管福州地处东南一隅,和北京关山险阻,挡不住我们乡贤们冲出本土,走向全国,放眼世界的雄心壮志。从世纪初的“留美预备学校”到抗战中的“西南联大”到解放后“工程师的摇篮”,一茬茬家乡父老乡亲跨入清华园,或求学,或任教,和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单是福州地区就从这里走出了20位两院院士和遍布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直至解放前的清华理学院院长、工学院院长、法学院院长乃至当今的书记、校长、教务长及诸多教授专家学者。?

?从一套纪念邮票谈起?

1990年,国家发行一套纪念邮票《中国当代科学家》(二)。在这一共四张一套的“国家名片”中,乡亲们欣喜地发现,其中三个都是福建人,特别是侯德榜和张钰哲两位竟都是我们福州老乡。其实,他们只是中国科学家的优秀代表,也是福州人的骄傲。这里简单介绍20位院士的生平业绩,和家乡父老乡亲共勉。?

?两院院士齐争辉?

侯德榜(1890——1974)字致本。1890年出生在闽侯坡尾(今福州市台江区)农民家庭。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化工专家。1903年得亲属资助,就读福州英华书院。1912年清华学校毕业。1913年以10门功课均满分的成绩公费留美。1917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被天津塘沽永利制碱公司出生聘为总工程师。1950年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顾问,1958年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他还是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学协会和中国化工协会理事长,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为打破国际制碱工业的垄断,与人创办中国第一家民族制碱企业。1932年,用英文撰写的《纯碱制造》一书将铵碱法制碱技术公之于世,打破了帝国主义者在制碱技术上的封锁垄断。1943年成功地进行了联合制碱实验,在实验室连续生产了纯碱和氯化铵,被世人称为“侯氏制碱法”,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建国后领导开发碳酸氢铵的新工艺流程,促进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

1974年8月26日在北京去世。1990年8月9日,首都科技界、化工界在人大会堂隆重纪念侯先生百岁诞辰。温家宝等600多人参加,纪念他对化学工业技术的重大贡献,称之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开拓者,制碱权威,著名科学家”。?

侯德榜、侯虞钧是福州籍的一对伯侄院士。?

张钰哲(1902——1986)1902年2月16日生。闽侯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天文学家。1919年考进清华学校,在高等科学习4年毕业。1923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天文,1926年毕业,1929年获博士学位。1928年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定名为“中华”。1929年回国,历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研究员、所长。1946年再度赴美研究,观测发现了一颗新变星。1948年3月回国。解放后,天文研究所改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他历任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他还是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30多年来,他所领导的行星研究室获得了7000多次小行星成功预测,发现了80多颗小行星,有的已用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省市的名字来命名,还有以“紫金山”命名的两颗周期慧星和一颗抛物轨道的慧星。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通报》宣布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2051),以表彰张钰哲的重大贡献。1986年7月21日去世。?

邓叔群(1902——1970)1902年12月12日生。福州竹屿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微生物学家。1915年入清华学堂,1923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在康乃尔大学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和森林学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历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教授。32—37年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和中央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后任中央研究院林业实验研究所副所长。解放后历任东北林学院教育长、副院长,沈阳农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等职。还是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保学会理事。1963年在广州创建了中国科学院中南真菌研究室。长期从事真菌学研究,是我国粘菌和高等真菌分类的奠基人,森林病理学的创始人。他亲自采集和鉴定的真菌标本数以万计,研究的真菌种类有3400余种,占全国已知真菌总数的45%,其中的2400种,已载入他的100余万字专著《中国的真菌》一书。发现真菌新种123个,新属5个,已为世界所公认。1970年5月10日在北京去世。?

位于福州东门外的竹屿村地灵人杰。竹屿邓氏不及百户之族,仅现代就出了海军中将邓家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邓昌黎,台湾音乐大师、当代知名小提琴家及指挥家邓昌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诗人、文学家邓拓和邓叔群等名家。?

傅 鹰(1902——1979)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胶体化学家。闽侯人。1919年入燕京大学化学系,22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曾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东北大学,青岛大学,重庆大学等任教。1939年后任厦门大学教务长和理学院院长。1944年任重庆大学教授。1945年再度赴美。1950年回到新中国,任教于清华大学等校。1954年起执教于北京大学,1962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他学术造诣很深,对胶体和表面化学的研究尤为突出,提出一些经实验证明的新的创见。首创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热化学方法。发现溶液中多分子层吸附现象,并将BET多层吸附公式由气相中的吸附推广到固相中的吸附。?

傅承义(1909——1999)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地球物理学家。闽侯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作研究生,一年后从事教学工作,并进行热力学和原子核物理学研究。抗战爆发后,任教西南联大。1939年考取英庚款留学,1940年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进修,1941年获物理学硕士,转赴美深造。1942年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地球物理学大师古登堡教授攻读地震、地球物理学,1944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地震波理论的先驱性论文。1947年春毅然回国,就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名誉所长等职务。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名誉理事,《地球物理学报》主编。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是我国地球物理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是傅鹰院士的胞弟,兄弟两院士双璧联辉。他的好几位高足也跻身院士行列。?

刘崇乐(1909——1969)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昆虫学家。福州市人。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192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34年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教授,1946年任清华大学农学院昆虫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发掘天敌资源,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创始人之一。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郑振铎(1898——1958)原名木官,字警民,笔名西谛。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学部委员。著名文史学家、文物考古学家、作家。原籍福州长乐。1917年夏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曾与瞿秋白、沈雁冰、叶圣陶、胡愈之、许广平等先驱者共事革命文学活动。1931年秋到北平,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主编《文学》、《文学季刊》等。1935年春到上海,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发起中国民主促进会。其学术上突出贡献主要是在新文学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探讨、中国文学史的建树及中国文物考古学的开拓三个方面。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常务委员,先后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并兼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所长。?

1958年10月17日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遇难。?

沈 元(1916——〓〓)1916年4月28日生。福州市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兼中国工程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1943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194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当时他靠手摇计算机就已经对圆柱体在高速气流中的运动规律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谢绝了英国方面待遇优厚的聘请,于194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航空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他是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还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沈院士老家在福州双抛桥,曾在母校英华中学短期授课。他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陈景润院士。?

梁守磐(1916——〓〓)1916年4月13日生。福州郊区梁厝村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学部委员。火箭技术专家。193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40年任西南联大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技术课长,1945年任浙大教授、系主任。1949年就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飞机发动机图纸。1952年任哈军工教授。1956年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分院副院长,七机部研究院副院长,航天部总工程师。先后主持了多种战术导弹的设计、试制、定型直至批量生产。他主张采用国产燃料,推动力更大并解决了剧毒问题,为祖国航天事业立足于世界奠定了基础。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还是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世真(1916——〓〓)1916年1月7日生于日本千叶。福州市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原子核医学家。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39—40年在中央大学研究合成药。1946年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药理学。1947年起任美国衣阿华大学助教和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员。48—49年在该校分获化学硕士、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他顶住了美方加薪、破格提拔等诱惑及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其夫人的威胁,经过努力,于1951年8月返回祖国。历任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研究所教授,防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首都核医学中心主任。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名誉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核医学会名誉理事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他领导研究的核医学技术和临床核医学科的研究相结合,率先在国内开展肿瘤放射免疾的显像及导向治疗取得丰硕成果,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及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我国核医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

卢兆钧(1917——〓〓)1991年当选为技术科学学部委员。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专家。福州市人。他的老家在福州东街,很小就随父北上,在京城长大。1941年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毕业。曾任交通部桥梁工程处工程师,清华大学教师。后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师从世界土力学泰斗太沙基。194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工程研究院科学硕士。1950年回国后历任铁道部科研院研究员,岩土工程研究室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协会理事。他一直从事土的基本性质和特殊土地区筑路技术研究,在我国最早阐明了硫酸盐渍土的松涨特性和铁路通过盐湖及流沙地区的稳定性问题。五十多年来,他跑遍了铁路各线,也曾来过福建工作。60年代鹰厦铁路修建时遇到多处山体塌方滑坡,铁道部派他回福建解决了这一问题。十多年前,福建盖房子遇到软土导致建筑物下陷问题,他也应邀回来商讨对策。他是我国铁路路基土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土力学学科和岩土工程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茹玉(1919——〓〓)1919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女。闽侯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有机合成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后在云南大学矿冶系和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1948年考取美国加州大学研究生,后转入印第安纳大学化学系攻读有机化学,1952年获博士学位。53—5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任副研究员。1956年回国。历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植保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农药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是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陈 彪(1923——〓〓)1923年11月30日生于北京。原籍闽侯螺洲(今福州市仓山区)。早年就读于省福中(今福州一中)、英华中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天体物理学家。41—42年在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学习,194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成都)物理系。1947年后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从事理论天体物理、太阳物理、天体物理力学等方面研究,并参与早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太阳观测站的建设,为中国建立太阳色球和光谱实测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历任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理论天文研究室主任。1982年起兼任云南天文台台长、名誉台长。是中国天文学会理事,还是国际天文学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太阳活动)委员。?

张 钹(1936——〓〓)1936年3月26日出生于福清的一个书香门第。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人工智能专家。1953年以数、理、化三门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1958年自动控制系毕业留校。先后在自动控制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任教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提出的问题分层求解的商空间理论并进一步提出的统计启发式搜索算法和时间规划算法是人工智能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他还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学报》副主编、国家教委科技委计算机科学学科组成员、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成员、全球华人智能自动化指导委员会成员。1994年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信息与控制论学部选为外籍院士。?

他的祖父是前清秀才,父亲从教,受其耳闻目濡,从小遍读文学著作;还承继了母亲的艺术细胞,对音乐、绘画均有爱好。自1986年担任博导以来,培养了近20名博士生。其中多名已成了博导、教授。?

黄培云(1917——〓〓)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专家。福州市人。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194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院工作。1946年底回国,历任武汉大学教授、矿冶系主任,中南矿冶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南工业大学教授。还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科协主席。他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金属材料和粉末冶金等领域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粉末冶金和材料学科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就。创立了粉末压型理论和烧结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航天、航空、原子能等军工和民用材料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粉末冶金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陈一坚(1930——〓〓)1999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设计专家。福州市苍霞洲人。上中学时,日机狂轰滥炸,国民党没有飞机抵抗。这件事对他的刺激很大,他发誓“人家有飞机,我们也应该有”。中学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1952年毕业后曾在航空部第一飞机设计室及601所从事国产飞机设计工作。1964年至今在603所从事“强五”、“运七”、“飞豹”等十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工作。曾被报刊誉为“飞豹飞机之父”。先后被评为航空部及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任中国航天总公司603研究所总设计师、研究员、并为南航、北航、西北工大兼职教授。?

卢耀如(1931——〓〓)1931年5月出生于福州市横街一户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中国工程院院士。岩溶水文地质学家。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3年起一直在国家地质(矿产)部工作,对“喀斯特”——岩溶地质有精深的研究。在论证新安江地区不存在喀斯特渗漏与塌陷机理和长江三峡南津关碳酸岩坝区的勘测研究和巫山危岩的判断处理等方面都作出突出贡献。现为国土资源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被推为岩溶水文地质分会主席。?

还在英华中学时他就参加了铜管乐队,入大学又参加了清华铜管乐队,后来和物理系同学组建了民乐管弦乐队,担任指挥。在清华园还坚持每天跑三千米。跑步使他在漫长的地质勘探生涯中拥有强健体魄;音乐则使他在人生风霜面前永葆乐观精神。?

郭孔辉(1935——〓〓)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汽车工程专家。福州人。52—53年在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学习,1956年毕业于吉林工大。曾任长春汽车研究所总工程师兼技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工大教授。1993年任吉林工大副校长、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还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汽车工程师联合会1994年学术年会技术委员会主任等八个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60至70年代曾先后主持完成我国第一批8?8等高越野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一汽、二汽的汽车底盘试验室的筹建和十多套试验设备的设计研究工作,80年代以来组织承担完成了国家、行业和一汽集团的新型汽车开发研制工作以及多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是中国汽车公司劳动模范及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林家翘(1916——〓〓)1916年7月7日生于北京。原籍福州市。美籍华人。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力学与应用数学家。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当助教。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次年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944年获博士学位。1947年至今历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教授。1987年被授予清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及名誉教授。他在流体力学的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一代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在应用数学研究方面,发展了解析特征线法与WKBJ方法,是当代应用学派的领路人。他还历任美国数学会应用数学委员会主席、工业和应用数学协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国际公认的力学和应用数学权威学者。?

蒋南翔校长生前多次说过“清华大学就应当培养更多象林家翘式人才”。?

林同炎(1911——〓〓)1911年11月14日生。原籍福州市。美籍华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建筑土木结构专家。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25年入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31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学习,1933年获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直接力学分

    相关推荐

    林庚 故乡的榕树. 林庚先生 故乡的榕树 《故乡的榕树》 林庚先生九秩寿诞华会侧记 北大庆祝林庚教授九十华诞 故乡的榕树教案 林庚诗四首 《华罗庚》教案9 华罗庚教学教案 《华罗庚》实用学案 梅趣|林庚|说“木叶”| 《华罗庚》高一语文教案 紫禁城园林植物 《故乡的榕树》教法新设计 与榕树凝眸——《故乡的榕树》教法新设计 《故乡的榕树》教学设计 《故乡的榕树》创新教案 语文教案-《故乡的榕树》 故乡的榕树教学教案 故乡的榕树初三教案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学资料 读《伊索寓言》——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读林庚先生《唐诗综论》 《故乡的榕树》“一课多型”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华罗庚的故事》教案 赏 梅 四 佳 |林庚|说“木叶”| [粤教必修二]《故乡的榕树》导学案 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批评 必修一读本《故乡的榕树》简案 梁思成的爱恨清华 读林清玄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案之二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案之一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学设计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学设计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学设计 《故乡的榕树》课时教案_语文论文 走出探究的误区 榕树 走进童年,走进心灵的故乡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教学设计 走进林海 林清玄简介 我们从迷茫与困惑中慢慢地走出来…… 林清玄简介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 走过郁达夫的故乡 古今贤文 我们的梅林小学 走进白桦林 走进大森林 华罗庚读书法:“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 走出习字教学的误区 冀教版第三册26课《华罗庚的故事》教学设计 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走出创新作文的误区 让孩子们从伤感中走出来──《灯光》教学实录 让孩子们从“假话作文”中走出来_语文论文 走,我们去植树 走出对联教学的尴尬 走,我们去植树 走,我们去植树 走,我们去植树 城里人·乡下人 走出课堂智慧 高中语文必修一《华罗庚》教案设计(粤教版) 走,我们去植树 林清玄答记者问 走出情境创设的沼泽地 粤教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华罗庚 紫禁城西门──西华门 走进《清平乐·村居》的四个字眼 走出教室学语文 走出高处不胜寒的境界 《乡愁》是怎样写出来的 “走”:《故乡》个性诠释 江城子密州出猎 孩子向我们发出的警示 5《走,我们去植树》 从消极走向积极,从模糊走向清晰 走出文字,再来看美 走出文字,再来看美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一一兼谈"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 放下包袱,走出误区 走,我们一起去看雨 走出作文创新写作的误区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作文研讨课教学反思 一一兼谈"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