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寒假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阿里山纪行

小编: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初二语文寒假作业:阿里山纪行,欢迎参考!

(一)(13分)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1)文中方框中应加入的动词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3分) (2)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2分) A.阿里山是台湾的一个部分。 B.要到台湾必须先到阿里山。 C.阿里山是台湾的代表和象征。 D.不到阿里山,没人承认你到过台湾。 (3)这一段写森林小火车以及森林火车站,主要突出了____的特点。(2分) (4)这一段文字简略描写了上山途中所见的景物是 ____和 __。(2分) (5)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主要是从____ 角度写景;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主要是从______角度描写了,这两句描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4分) (二)(6分)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1)这一段运用__和_这两个比喻来写潭水的_____和林区的____。(4分)

(2)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_____,这是一种____的手法。(2分)

(三)(7分)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3分)作者连用三个_____,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____反衬__ 。 (2)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2分)作者采用______手法,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的文字,强调林区_______。

(3)这一段文字以有声反衬______,营造一个静谧的世界,收到了________(填一诗句)的艺术境界。(2分)

(四)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整个游程是指___。(1分)

(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意思,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为什么(3分)

(4作者在整个游程并没有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3分)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答案(一)(1)穿、漫、溢 (2)C (3)古朴 (4)林海、云雾 (5)视觉;触觉;山下山上温差极大,突出阿里山非常高大。(二)(1)明镜 水墨画 清澈透亮 迷人风光(2)由衷的赞美之情 融情于景 (三)(1)比喻 声(有声)静(无声)(2)反复 宁静(3)无声 此地无声胜有声 (四)(1)这一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起,以歌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旅游阿里山(3)好像 不是比喻句,仿佛在这里表示想像。(4)①作者旅游阿里山不尽然为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②作者在整个旅游中,确实看到了阿里山的风光如画,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之言;③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的美 (五)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14题。(共12分) 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不再吐出来。②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甚或依附在树干上。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④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⑤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1.选文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请你根据提示,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4分)宁静的林区 拔地参天的神木 2.选文语言典雅、凝练,极具美感。请从文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分)①句子: ②赏析: 3.选文第一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请从下面的诗句中选出与之写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4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3分)答案:1.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 无边的森林(共4分。每空2分,景物和特征各1分)2.不设统一答案。(共3分。句子1分,赏析中指出修辞并结合句子简单分析2分)3.C(2分)4.因为神木巨大,历史悠久,遭受巨创依然八面威风,雄踞山间。(3分。视内容和语言,按3、2、1给分) (六)(计16分)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22.用四个字概括台湾著名的红桧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4分)

23.文中加黑的约和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4.神木已遭雷霹,为什么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3分)

25.于神木巨创中,作者发现了丰富、深遂的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

26.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选文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3分)

22答:香、高、粗、久23答:不能。用约数表示其不确定性,去掉后不精确。24答:但是他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其无畏不屈的精神仍可以作为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25答:_神木遭到巨创后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正是阿里山丰富,深邃的内涵26答:通过对神木的描写,体现出阿里山的精神,表达了对阿里山的赞颂之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初二语文寒假作业:阿里山纪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相关推荐

    语文家庭作业:阿里山纪行 语文家庭作业:阿里山纪行 阿里山纪行 阿里山纪行 阿里山纪行 《阿里山纪行》教案1 《阿里山纪行》教案3 阿里山纪行评课稿 《阿里山纪行》教案5 《阿里山纪行》学案2 《阿里山纪行》说课稿 《阿里山纪行》教案6 《阿里山纪行》教案7 《阿里山纪行》教案2 《阿里山纪行》教案4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阿里山纪行主要内容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5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3 《阿里山纪行》教学案4 语文初二上册阿里山纪行阅读训练苏教版 阿里山纪行说课设计 《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 《阿里山纪行》课堂实录 《阿里山纪行》教学教案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初二寒假作业答案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3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2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14 阿里山纪行阅读及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初二语文寒假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登泰山记 阿里山纪行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阿里山纪行》教案8 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两则 《阿里山纪行》微型课教案12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含答案) 阿里山纪行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春酒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期末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短语 《阿里山纪行》教案教学设计13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吆喝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第二单元作业 《阿里山纪行》教案教学设计17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课件4 初二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第三单元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第八单元作业 语文寒假作业:初二语文作业及答案 2016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阿里山纪行家庭作业试题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苏幕遮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第一单元作业 2017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阿里山纪行家庭作业试题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第六单元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大雁归来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第四单元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荷专题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乡土文化 初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二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寒假大串联答案 寒假练习:初三语文寒假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文学常识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初二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初二第一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与朱元思书作业 2015年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015年初二上册寒假作业(语文)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特别营救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都市精灵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上册文言文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端午的鸭蛋作业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我的母亲 (寒假乐园)初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俗世奇人 语文初二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马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幽径悲剧 2014-2015初二寒假作业语文答案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汇总 寒假乐园:初二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语文 寒假大窜联: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参考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 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初三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阿里山纪行》说课稿[苏教版八年级上]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下册第五单元作业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文言文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寒假作业答案 2013年初一语文寒假作业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咏雪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端午的鸭蛋 初二语文寒假作业:云南的歌会 苏教版初二寒假语文作业答案 寒假大窜联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初中二年级寒假作业语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