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了解诗人杜甫和“歌”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诗来纪念伟大诗人杜甫,也是我们河南伟大的诗人。我们先来了解唐朝诗人杜甫(出示课件),请大家自由读——

生:(读关于杜甫的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有1450余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有《杜工部集》。

师:请默记一下杜甫的文学常识。分要点去记。(停了一会儿)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一步体会杜甫伟大的人格。(教师板书课题)

师:我们了解一下题目中的“歌”(出示课件),请自己读一下。

生:“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七言体为主。“歌”的特点:放情长言,杂而无方。歌行名篇:《燕歌行》《琵琶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长恨歌》。

师:“歌”的特点是,请记在书上,叫“放情长言,杂而无方”,就是尽情地抒发感情,篇幅很长,不太受格律诗的约束,是自由活泼的。它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二、读出诗的意思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书,先把课文读一遍,自由地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生:读课文。

师:(出示课件:默读要求)请结合课下注释默读这首诗,记一记重点词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和同桌、前后桌交流交流。(教师巡视)

生:(静静地读书)

师:对于不理解的词句,和同学交流一下。(生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来读这首诗。读得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带出点感情,就说明你读懂了诗的意思。袁玲玲——

袁:读诗:“茅屋……”

师:读得很流畅,有一个字,是“丧(sàng)乱”,读(sàng),“自经丧乱少睡眠”。

师:这首诗读懂没读懂呢?再考一考,请把这首诗分成四层,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学小声交流一下。

生:(讨论)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陈皇印举手)好,谢谢你!

陈皇印:第一层从开头到“下者飘转沉塘坳”,写秋天的一场大风把我屋上的三重茅被卷走了。第二层是“归来倚仗自叹息”,写的是群童抱茅入竹去。第三层是“长夜沾湿何由彻”,描写环境自己居住的环境。第四层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师:好!和他理解一致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请放下。大家的理解是有道理的。老师这样概括,请批注在书上:第一层写“狂风破屋”;第二层写“群童抱茅”,第三层写“雨漏难眠”,最后一层写“祈盼广厦”。(板书:分层概括)能够划分层次并概括出每层的意思,说明你读出了诗的意思。

师:下面我们来分层齐读这首诗,在每一节的后面稍停顿一下,我插入一句话,等我说完接着读。我读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生:齐读第一节。

师:这里写的是狂风破屋。

生:齐读第二节。

师:重点写群童抱茅。

生:齐读第三节。

师:杜甫一家遭受风雨的侵袭,长夜难眠。

生:齐读第四节。

师:(激情地范读)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写诗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怀和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

三、读出诗的意味

师:接下来我们要品析这首诗,读出诗的意味。什么叫意味呢?就是字里面、字背后的意思。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来品析。第一种是批注法,批注法就是在书上圈画一个词句,分析其表达之妙。(出示课件:批注法)请大家自己读示例。

生:(读课件)

(1)“怒”:把秋风拟人化,写出秋风来势猛,声音大,力度强。读之如闻秋风咆哮。

(2)(2)“布衾多年冷似铁”这七个字充分表现了主人体物之妙,“冷似铁”三个字,写出诗人对“布衾”冰冷、坚硬的感受,“多年”却又道出了他与布衾撇不下的故旧之情。穷诗人杜甫,只有这样的布衾啊!

师:你看(1),抓住一个“怒”字来品析,“怒”写出了秋风来势猛,力度强,读起来就好像听到呼呼的风声,暗示茅屋被刮破的惨重。这是抓住一个词。也可以抓住一句话,看例(2),“布衾多年冷似铁”,那么这几个字就充分表现了主人公体物之妙,布衾给人“冷似铁”的感受。我们的被子盖在身上是暖和的,很舒服,那么杜甫的被子盖在身上“冷”而“硬”,冰冷坚硬的感觉。“多年”,这个“布衾”使用了多年还不舍得把它扔掉,因为什么?

生:很穷。

师:写出他的穷困潦倒,穷诗人杜甫,只有这样的布衾啊!——这是我们抓住词句,进行批注,写一写其表达的内容,用词之妙以及它给你的阅读感受。

师:第二种方法(出示课件:换词法),自己默读一下。

生:(读课件):

茅飞渡江洒江郊

茅飞渡江满江郊

“洒”形象地写出茅草随风飞舞,然后又纷纷下落的情形;烘托诗人心碎、无奈的心情。

“满”虽能表现屋破茅飞之惨状,但给人以厚实的感觉,有点平庸。

师:“茅飞渡江洒江郊”中的“洒”换成了“满”。咱们看是“洒”好还是“满”好呢?好在什么地方?

生:“洒”好。它形象地写出茅草随风飞舞,然后又纷纷下落的情形;烘托诗人心碎、无奈的心情。

师:对!那“满”字呢?

生:虽能表现屋破茅飞之惨状,但给人以厚实的感觉,有点平庸。

师:换词法就是用一个词来替换原诗句中的一个词,通过比较揣摩用词之妙。好。下面,我们就实践这两种方法读出诗的意味,建议程度好的同学用第二种方法。请同学们开始做。找出一例,批注在书上,留下阅读的感受和思考。(教师巡视,学生批注。板书:品析词句。)

师:请同桌之间先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师:下面咱们在班上交流,(向朱梦影),请你来讲。

朱梦影:“忍能对面为盗贼”不能换成“竟能对面为盗贼”。

师:不能换成“竟”,请分析。

朱:“忍”写出了群童的顽皮,诗人无法追上他们的焦躁;“竟”写出了作者没有想到群童竟会欺负他,只有惊讶而已,没有无奈的意思。

师:“竟”侧重于表达“责怪”孩子的味道。“忍能对面为盗贼”侧重于写出杜甫面对着这帮孩子抱茅时的无可奈何。你换得好!(指向另一位同学)好,请你来!

刘曼:“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和作者的无奈,满屋是水,根本无法入睡。

师:还有“何由彻”三个字,什么时候才能挨到天亮啊!呼应上文“雨脚如麻未断绝”,诗人处于凄风苦雨的煎熬之中,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继续来!

吕艺丰:“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独”写出了诗人的舍己为人、无怨无悔。

师:对,哪怕“我”的房子破了,只要天下人的房子安安稳稳的,我也心甘情愿。一个“独”字让我们读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好,继续来——

李迪:“布衾多年冷似铁”,把被子比成铁,很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生活的贫困。

师:比喻很形象。你从修辞的角度对老师的示例作了补充。很好!

刘元元:“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写出了诗人年老体弱,也表明了诗人对群童抱茅入竹去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师:对,年迈体衰而又无可奈何,一个“倚”字表现出来了,回答得很漂亮!

丁家乐:“公然抱茅入竹去”这个“抱”字写出风之大,群童得抱着……

师:呵呵,谈得有道理。

陈振:“风雨不动安如山”,如果“安”换成“稳”的话,意思不太恰当。“山”本来就给人一种稳的感觉,有个成语“稳如泰山”。“安”不但有“稳”的感觉,而且还有安全的意思。

师:不再受风吹雨打,强调“安全”的意思。分析精当!——继续来!

陈爽:“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换成“到”。“向”有渐进、将近的意思,可以形象地表现出黑夜来临,有阶段性,言尽而意无穷;而“到”是按时间推移,形容时间短,急促,变化大。

师:发言很精彩。好,继续往后——

刘鼎:“俄顷风定云墨色”,“墨”字写出了乌云遮蔽,写出了天气阴得沉,还有随后雨的大。

师:这是来渲染阴冷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情。写景就是来抒发“情”,要学会从“景”中读出“情”来。

师:我们还要关注两个词:“叹息”“恶卧”。谁对“叹息”做了批注?(一生举手)请讲一下你的理解,好吗?

生:只有自己叹息,无处诉苦,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反映出世风的冷薄。

师:你能想象诗人在叹息什么吗?

生:老天啊,你太无情了,你毁了我的安身之所!

生:无知顽皮的群童啊,怎不晓得我的苦衷?

生:自己穷困一生,妻子孩子跟着我,连个安稳的日子都过不上!叹的是无力衰翁难以重振家业。

生:叹息像我这样的穷人多的是,他们都在受苦啊!

生:叹息自己的一生坎坷,叹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师:“叹息”一词很沉重,意义很丰富。用诗人《又呈吴郎》中的话说,(出示课件)即“不为困穷宁由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杜甫从安史之乱以来,辛苦贼中,流离秦陇,“一年行四役”,石壕村别老翁,同谷县挖黄独……在时局动荡中遭到各种冷遇。759年年底,他由甘肃到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营造了一座草堂,杜甫老人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这时他已经49岁了。可好景不长,761年8月,一场大风把他辛辛苦苦建起的茅屋给刮破了。诗人怎能不感慨悲叹呢?他叹自己一生潦倒,叹天下人饱受苦难,叹社会动荡不安……

师:我们再来品析“恶卧”一词。你来试着谈谈行吗?

生:“恶卧”就是睡相不好,孩子想取暖,可是盖了多年的被子“冷似铁”。深夜寒冷,孩子难以入睡啊!

生:写出秋风破屋给杜甫一家老小造成的极大痛苦。

师:是呀!一个被子冷似铁,又加上下雨,“床头屋漏无干处”(生也说),怎么能睡得着啊!所以,孩子为了取暖使劲蹬那个被子。由于这个被子多年了,蹬蹬蹬,把这个被里怎么样?

生:蹬烂了。

师:多么难哪!“恶卧”这一细节描写,写出了秋风破屋后孩子无法入睡的痛苦,使秋风破屋的惨剧达到了高潮。身为父母的人啊,最痛苦的就是看到孩子痛苦。此时,我们可以体会得到杜甫内心深处那种百感交集、比孩子还痛苦的心情。但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杜甫考虑的不是自己,而考虑到天下寒士——我们来看这个材料(出示课件:白居易《新制布裘》。

生:(小声读)“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师:请你来讲一下他的大意。

生:(说大意)

师:白居易很同情劳动人民啊,但是他和杜甫比较起来,在“利人”方面有什么不一样?

生:杂然答。(师指郑雪)

郑雪:白居易是他自己条件很好,也让其他人都好;杜甫是生活条件不好,宁愿自己受苦,让天下百姓幸福。

师:好,你的理解很对。白居易他生活很好,他想推而广之,让天下人都能过上好生活。而杜甫呢?“宁苦身以利人”。他愿自己的茅屋吹破,只要能换得天下人有一个安安稳稳的广厦,心已足矣。这样一比较,杜甫这位伟大诗人宽广的胸襟、高尚的情怀,就读出来了。我们纪念杜甫,就是学习、传承诗人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这种精神感动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

四、结课,诵读全诗。

师:同学们,让我们起立来诵读这首诗,以表达对杜甫老人的怀念和他伟大人格的赞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读——

生:齐读全诗。

师:再来这样读最后一层:“安得”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家读到这里,剩下两句话我来读。我读过之后呢,大家接着读这句话,重复一下,重复就是——

生:强调。

师:进一步来抒发感情。好,“安得”大家齐读——

生:(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师: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生: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两个活动。第一是“分层概括”,读出诗的意思;第二是“品析词句”,读出诗的意味,进一步了解了大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伟大情怀,重温了一个虽已逝去一千多年但仍辉耀照天的高贵灵魂……大家学得很用功,谢谢同学们,下课!

    相关推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说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后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7 课本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3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3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3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文理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扩写3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范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园》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反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鉴赏 3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教案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教案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释及翻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教学实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的妙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赏析课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设计(第一课时)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理解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录片段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教学设计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2(简案二篇) 语文中考考点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7(人教版八年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8(苏教版九年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学稿(苏教版八年级选修)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风二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28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长春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唐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