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考前练习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模拟创新题(含解析)

小编: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查字典语文网整理了文言文阅读模拟创新题,请考生认真练习。

根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关于高考考点概率的分析,重点关注第一、三、七题。

一、(2016·陕西商洛4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逾年,俺答②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注】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B.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C.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D.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解析(根据句意和句子成分判断)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答案 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B.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C.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

D.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科给事中”。

解析 考中会试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文学常识。

答案 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束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B.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

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

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解析 “才免除官职”应为“才得以解除沈练手脚上的刑具”。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只要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即可。

答案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

(2)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戍边的手段还不足以遏止他们(向朝廷谏言),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

【参考译文】

沈束,字宗安,是会稽人。父亲沈,做,

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沈束请求朝廷给予“恤典”(即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追封、赠谥等典例),严嵩却阻挠不给予。沈束向皇帝上书说:“周尚文作为大将,以忠义自许。曹家庄那一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的董旸、江瀚,努力抗击敌人,甚至为国而死。虽然已经立庙祀,但应该赐祭,来表彰为国而死的忠心。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疏章奏入,严嵩怀恨,故意激怒皇帝,将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闻渊、屠侨等人说沈束没有其他居心,只是不受拘束应当治罪。皇帝越发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沈束下了诏狱。之后,刑部判处沈束奏事没有事实根据,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沈束,但结果他仍然被关在诏狱里。这时沈束做谏官不到半年。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司业赵贞吉因请求赦免沈束而获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沈束被拘囚了很久,衣食多次断绝,只有天天读《周易》自为疏导缓解。后来他的同乡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为同族进行报复,下令狱卒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得以免去。等到严嵩被解除职位时,沈束在狱中已经被关了十六年,他的妻子张氏向皇帝上书说:“我的夫家有年老的父亲,年纪八十九岁,衰弱抱病不断相侵,已朝不保夕。过去我因为沈束没有儿子,给他纳妾潘氏。等到达京师,沈束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于是,我与她一起寄居在旅舍,靠织布来供沈束的衣食。这种日子过了很长时间,非常凄苦。想回家侍奉公公,那么丈夫的稀粥就无法供给。想留下来供养丈夫,但是公公又将不久于人世。翻来覆去地考虑,觉得进退无策。我愿代替丈夫被拘囚入狱,让丈夫能够为父亲养老送终,之后再回来被拘囚,这实在是陛下莫大的恩德。”法司也为沈束请求,皇帝还是不许。

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戍边的手段还不足以遏止他们(向朝廷谏言),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但天天让狱卒上奏他们的语言吃食休息等情况,这叫作监帖。有时无所得,即使是戏言也要向皇上报告。一天,一只喜鹊在沈束的面前鼓噪,沈束谩骂地说:“难道有喜事降临到我这个罪人身上吗?”狱卒将这向皇帝奏报,皇帝心有所动。正巧户部司务何以尚正上疏营救(也被关在诏狱里的)主事海瑞,皇帝大怒,用杖责打,并将何以尚禁锢在诏狱中,而把沈束释放回家。

沈束回到家,父亲已经去世了。沈束枕土块饮水,假装癫狂自我颓废。刚刚两个月,世宗死,穆宗继位。起用沈束为原官职,沈束不到任。服孝期满,被召为都给事中。不久又提升为南京右通政。又以病辞官。穿粗布衣服吃粗食,终老在家。沈束被囚入狱共十八年,等到他出狱,最终也没有子嗣。

二、(2016·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阅读下面1~4题。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师文幼警悟,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目辄不忘。弱冠,谒许衡,与衡门人姚燧、高凝皆相友善。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奇其才,辟为右三部令史。丞相伯颜选为掾属,从定江南,及归,舟中惟载书籍而已。除东川行枢密院都事,尽心赞画,多所裨益。修府舍,发地得银五十锭,同僚分师文十锭,不受,用以修庙学及传舍,余作酒器给公用。承制改同知保宁路事,治尚平简,反侧以安。

拜监察御史,纠劾不避权贵,上所纂《农桑辑要》书。迁陕西汉中道巡行劝义仓,教民种艺法。就佥本道肃政廉访司事,黜奸举才,咸服其公。徙山南道。松滋、枝江有水患,岁发民防水,往返数百里,苦于供给,师文以江水安流,悉罢其役。驸马亦都护家人怙势不法,师文治其甚恶者,流之。大德二年,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顷之,以疾家居。擢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副使,又以疾不赴。

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遂为丰年。。职田米积之盈屋,曰:“我家几人,能尽食此乎!”呼贫士及细民,恣其取去。廉访分司官前后至者,必先谒师文,称为先生。师文在任未久,境内晏然。

奉旨撰《王勃成道记序》等文,赐银贰铤,不受。考河南乡试归,次襄县,卒于传舍,年七十一。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肃。

(选自《元史·畅师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B.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C.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D.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解析 原文标点

答案 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札,表示已经成人,但体魄还未强壮,所以称作弱冠。

B.“道”文中指古代行政区划名,在汉朝才开始出现,后各朝代“道”的管辖范围不尽相同。

C.“义仓”旧时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D.“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伯、侯、子、男。

解析 应为“公、侯、伯、子、男”。

答案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畅师文喜欢读书,才干受人赏识。他家穷没有书,就手抄口读,他从江南回朝时,船中只带书籍;他因才干被丞相安童征召为右三部令史。

B.畅师文一心为公,不贪私利。他任东川行枢密院都事时,全力

C.师文体恤百姓,有政绩。他教百姓耕种之法;他在山南道时,免除了百姓的防水劳役;他在多地任职时展现了突出的治理能力。

D.畅师文乐于助人,受人尊重。他将公家多余的粮食送给贫穷的士人和百姓;廉访分司前后来的官员,必定先拜见他,并称其为先生。

解析 “公家多余的粮食”错,“职田米”应是畅师文的俸禄,属于私人的粮食。

答案 D

4.把文中画横

(1)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出朝廷任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处理积压的案件,没有一点偏袒徇私。

(2)当涂人因杀牛祈雨被判罪,被关押的有六十多人,畅师文同情并释放了他们。

【参考译文】

畅师文,字纯甫,是南阳人。畅师文自幼机警聪明,

授任监察御史,纠察弹劾不回避权贵,呈上他所编纂的《农桑辑要》一书。调任陕西汉中道巡行劝农副使,他设义仓,教百姓耕种之法。就任本道肃政廉访司佥事,他罢黜奸邪官吏,举荐人才,大家都佩服他公正。改任山南道。松滋、枝江有水患,政府每年要征调民夫防水,往返几百里,供给困难,畅师文认为这一段江水流速并不湍急,全部免除防水劳役。驸马亦都护的家人依仗权势犯法,畅师文处治其中极恶劣的,将他们流放。改任山东道,不久回京任国子司业。出朝廷任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处理积压的案件,没有一点偏袒徇私。不久,因病居家休养。升任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副使,又因病不能赴任。

(畅师文)修纂《成宗实录》,赐钱一百锭,不肯领受。当时诏令起草多出自他手。任太平路总管。当时大旱,畅师文捐出自己的俸禄举行祈祷仪式,没几天,天下及时雨,这年终于成了丰收年。当涂人困杀牛祈雨被判罪,被关押的有六十多人,畅师文同情并释放了他们。他家禄米田收的粮食堆满屋子,他说:“我家几口人,能把这些全吃完吗!”招呼贫穷的士人和百姓来,任他们把粮食拿走。廉访分司前后来的官员,必定先拜见畅师文,称他为先生。畅师文在任不久,境内安然无事。

奉命撰写《王勃成道记序》等文章,赐给银子二铤,不肯领受。主持河南乡试回来,临时住在襄县,在驿站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号文肃。

三、(石家庄2016届高三上学期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瑰惊异,赤牒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迁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

咸亨五年,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仁轨率兵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数乞骸骨,听解左仆射。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曰:“所不

(节选自《新唐书·刘仁轨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B.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C.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D.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解析 可根据主语、地名、句意等来断句。

答案 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解析 左迁是贬官。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仁轨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每当空闲之时,他用手指在空中和地上写写画画,终成饱学之士。

B.刘仁轨不畏强暴,刚毅正直。在任陈仓县尉时,警告凶暴蛮横的折冲都尉鲁宁,鲁宁没收敛,就用刑杖将其打死。唐太宗得知此事后当即表示认可。

C.刘仁轨体恤百姓,直言劝谏。秋收还没结束,太宗想要到同州打猎,刘仁轨认为这时即使节省征用劳役,也会对秋收造成妨害,建议秋收后再出行。

D.刘仁轨谦恭待人,不计前嫌。他虽位极人臣,但接待亲朋故旧仍如从前。对于曾经得罪自己的下级袁异式表示不计私仇,后来还推荐他任司元大夫。

解析 唐

答案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刘仁轨上奏疏称病辞职,乘机陈述吕后、吕禄、吕产祸乱败亡的事来规劝武后,则天皇后派遣武承嗣带上诏书慰问勉励他。

2)(刘仁轨)曾经被御史袁异式弹劾,袁异式轻慢他侮辱他,胁迫他自杀。

【参考译文】

刘仁轨,字正则,是汴州尉氏县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困,爱好学习。遇上社会动乱,他不能安心学业,每当空闲之时,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地上写写划划,来巩固学得的知识,终于凭借学识渊博而闻名。唐高祖武德初年,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议论国事,刘仁轨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几句话。任瑰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异,下文书补任他为息州参军。后来改任陈仓县尉,官署里有个名叫鲁宁的折冲都尉,

贞观十四年,太宗准备到同州打猎。当时秋收还没有结束,刘仁轨劝谏说:“今年雨水丰沛,各种庄稼都长得茂盛,现在仅仅收割了十分之二。只按平常情况征用劳役,就已对秋收造成妨害。还要为打猎做准备工作,维修桥梁平整道路,劳力即使尽量节省,还是不能少于几万人。稍微推迟十来天,让农民收割完毕,陛下的车驾从容出动,于公于私都得到安宁。”太宗发下诏书对他的劝谏表示赞同采纳。后来任命他为新安县令。多次升迁到给事中,他被李义府憎恨,离京任青州刺史。

咸亨五年,任鸡林道大总管,东征新罗国。刘仁轨率领军队横渡瓠芦河,进攻重镇七重城,攻克了这座城镇。进封爵号为乐城县公,他的儿子以及哥哥的儿子中有三个人被授予上柱国头衔,乡亲们为此感到光荣,把他住的地方称为“乐城乡三柱里”。永隆二年,任太子少傅。多次请求退休,朝廷同意他免去尚书左仆

刘仁轨虽然官高位显,但是从不自高自大,接待亲朋故旧跟当平民时一样谦虚恭敬。(刘仁轨)曾经被御史袁异式弹劾,袁异式轻慢他侮辱他,胁迫他自杀。等到他任大司宪时,袁异式还是宪台御史,心里惶惶不安,乘着酒性向他求情解释。

    相关推荐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创新题:古代诗歌鉴赏(含解析) 解析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 2017届中考一轮复习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小测试(含解析)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题及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卷 2017—2017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解析 2016—2017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解析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备考攻略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检测卷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指导 2016—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题(带答案) 2017—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题(带答案)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专题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2016-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图文转换(含解析) 2017-20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扩展语句(含解析) 2017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检测试题 2017-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高考语文2016-2017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名句名篇(含解析) 高考语文2017年一轮复习强化训练:辨析病句(含解析)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测试卷 2017高考一轮复习攻略: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2016-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模拟练习题 20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辨析并修改病句(含解析) 2017中考语文第一轮模拟练习题 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经验30条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历届真题集锦 2016—2017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学习经验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读:文言文翻译口诀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微测试(含解析) 2016-2017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微测试(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鉴赏表达技巧解析 2017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2016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语言运用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病句解题思路解析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题 2016-2017高考复习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15-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辽宁丹东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7中考语文一轮模拟习题(有答案) 最新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语言表达连贯(含解析)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指导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模拟试题练习 2012届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复习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模拟练习题(备考)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病句复习题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般现代文阅读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正确使用成语(含解析) 20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语言运用题汇编 2017高考复习攻略: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题如何快速提分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阅读真题样例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正确使用词语(含解析) 2017—2017中考语文一轮模拟试题(必备)  2017高考一模复习计划:高考语文一模复习 2012届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第一轮模拟练习题(备考)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计划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语言运用题 201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题:熟语 2017年中考语文第一轮模拟试题 2017-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名句默写(解析版) 2017年中考二轮复习语文文言文专题练习(一)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读:了解考点对症下药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1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2 20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扩展语句的解题技巧 中考语第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5 2017小升初语文阅读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第一轮模拟试题备考(练习) 最新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的绝技 名师解读2016-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最新题汇编 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时综合复习训练试题(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复习方法指导: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习(含答案) 2017中考语文第一轮模拟练习题(有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病句题题组训练及解析 2017高考备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误区 2017-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题:病句 2017中考语文一轮模拟试题练习(带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一轮模拟练习题(有答案) 高三一模语文阅读短文解析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七步法 2017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建议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攻略:语言运用题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