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同步练习

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精选(有答案)

小编: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小编准备了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希望你喜欢。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原生态”文化,是指根植于某个地域并且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没有经过商业开发的文化形态,是自然界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其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文化艺术领域的“原生态”即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典型的代表如音乐、舞蹈等。原生态的音乐声调古朴原真、嗓音鲜润婉转、高亢雄浑,让人们犹如听到了来自高远的天籁之音;原生态的舞蹈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步翩跹袅娜,将古朴轻松、厚重愉悦的乡野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出原型化的乡土风貌。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语言。苗寨的山歌闪烁如祖传的银冠,蒙族的乎麦宽广如无垠的草原;一曲十二木卡姆,一书“山药蛋”,一嗓子信天游;那古朴原真的乡间俚语、原汁原味的山歌吆喝、节奏铿锵的翩跹舞步无不展现出各民族音乐舞蹈所独有的艺术语言。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歌舞中独有的形体动作和节奏都构成了各民族原生态舞蹈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得让人获得反璞归真的快感。在歌唱领域中,要是没有正确把握各民族的语言,唱得再好,也不是地道的原生态民歌。用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来演唱,就是在强调原生态唱法语言上的特点,不然,就失去了原生态歌唱的意蕴。如:在劳动中所产生的“劳动号子”,在田野山间所产生的“山歌”,其语言韵调都有明显特点。

原生态艺术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地方色彩浓郁。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蒙古的长调牧歌等;侗族大歌;彝族的阿诗玛;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既有高山大川,又有丘陵平原;既有江南水乡,又有北方草原。许多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见,这在客观上也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音乐我们还是第一次欣赏到,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原生态民歌相比传统的美声、通俗等,唱法更加丰富,更加有味道,也更能获得观众的喜爱。如:本届青歌赛上云南省代表队的原生态唱法选手纳西姐妹组合,以动情感人的《嫁女调》获得青歌赛第五名,很多观众都说,这个剧目唱得非常好,很有地方色彩,非常感人。

当前,民族文化正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许多文化现象正快速消失,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存的土壤也正在发生变化。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受到现代文明的冲毁,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虽然目前原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原生态的土壤依旧一寸一寸地被吞噬,如何更好地保护原生态文化,避免原生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下变质,在不断发扬中消失,最终沦为一种表演,这是我们值得深思和需要理性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原生态文化的美需要我们去呵护,去尊重!而不要去排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原生态文化中那种纯洁美!

1.下列对“原生态”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原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植根于某个地域,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且未经商业开发。

B. “原生态”文化具有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的特征,是自然界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

C. “原生态”文化在原生态舞蹈上的体现是:服饰绚丽斑斓、动作豪迈铿锵、舞步翩跹袅娜。

D. “原生态”文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最典型的代表是音乐和舞蹈,它们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C. 原生态艺术地方色彩浓郁,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而我国许多地区交通阻塞,人迹罕见,这在客观上为原生态艺术的保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D. 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受到现代文明的冲毁,也许会像许多受到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文化现象一样快速消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生态艺术有着独有的艺术语言和地方特色,其它地方的观众会因为语言不通和民俗不同而很难接受它,更谈不上喜欢它、欣赏它。

B. 原生态民歌因为唱法丰富,有味道,真实得让人获得反璞归真的快感,所以,相比传统的美声、通俗等唱法,更胜一筹,从而获得观众的喜爱。

C. 原生态艺术只能存在于适宜它发展的土壤里,一旦离开这块土壤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所以,对民歌手的精心策划、包装完全是不必要的。

D. 目前,原生态文化生存的土壤正一寸一寸地被吞噬,如果我们不去想办法更好地保护原生态文化,那么,它最终会变质,沦为一种表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中,举制科中第。调阆中尉,刺史不礼,弃官去。久之,授朝邑尉。桓彦范等诛张易之、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幽求谓彦范曰:“公等无葬地矣。不早计,后且噬脐。”不从。既,五王皆为三思构死。

临淄王入诛韦庶人,幽求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睿宗立,进尚书右丞、徐国公,增封户至五百。

景云二年,以户部尚书罢政事。不旬月,迁吏部,拜侍中。玺诏曰:“顷王室不造,中宗厌代,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幽求处危思奋,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国家之复存,系幽求是赖,厥庸茂焉,朕用嘉之。宜加赐实封二百户,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先天元年,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幽求自谓有劳于国,在诸臣右,意望未满,而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殊不平,见于言面。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有逆计。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定计,使暐说玄宗曰:“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臣请督羽林兵除之。”帝许之。未发也,而暐漏言于侍御史邓光宾,帝惧,即列其状。睿宗以幽求等属吏,劾奏以疏间亲,罪应死。帝密申右之,乃流幽求于封州、暐于峰州、光宾于绣州。明年,太平公主诛,即日召复旧官,知军国事,还封户,赐锦衣一袭。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怏散职,有怨言。诏有司鞫治,宰相卢怀慎等奏言:“幽求轻肆不恭,失大臣礼,乖崖分之节。”翌日,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迁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年六十一。赠礼部尚书。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顷王室不造     造:建立

B.乖崖分之节     乖:乖巧

C.知军国事      知:掌管

D.诏有司鞫治     鞫:审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幽求功劳大的一组是(  )(3分)

①不早计,后且噬脐

②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

③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

④翊赞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

⑤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

⑥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定计

A.①②③   B.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幽求比较有远见。他劝说桓彦范在诛杀张易之时,也要把武三思杀掉,彦范等人不听从,后来果为武三思所害。

B.睿宗赞赏刘幽求功勋卓著,赏赐他二百户,子孙可持续继承封国,并把赦免死罪的文字刻在铁券上,来表彰其功劳。

C.刘幽求自认为功劳大,功劳在众臣之上。看到窦怀贞担任左仆射,崔湜做中书令,他心中特别不平,就借机与张暐密谋,诬告崔湜谋反。

D.姚崇平日里忌妒幽求,告发其疏于职守,有怨愤之言,卢怀慎等说幽求轻肆不恭,致使幽求被贬官。

7.翻译下列句子。

⑴临淄王入诛韦庶人,幽求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5分)

⑵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8.“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分)

9.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至人无己,____________,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5) 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 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答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跟着杂志去打工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到城市的一条小街,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像想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

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

“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

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有。”

“有养老保险吗?”

“有。”

“节假日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

那人笑了。露出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

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

那人说:“你不是两条腿的人。是三条腿的蛤蟆吧?这么金贵!”

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笑声的大和爽朗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

那人大喊一声:“1000元一个月。有去的吗?”

周围的几个人立刻围住他,还有闻声往这边小跑的。那人挑了三个年轻的,走了。走时还特意朝二根扭过头,用鼻子很响地哼了声。

二根愣了。翻开杂志又看。是啊,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啊。我一句也没问错啊,农民工要享受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啊。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人凑到二根面前:“干建筑的活,1500一个月,怕脏怕累吗?”

“不怕,农村出来的什么也不怕。管吃管住吗?”

“管。”

“给……买保险吗?”二根嗫嚅地问。有刚才的被人奚落,底气明显不足。

“保险?什么保险?”

“医……医疗和养老保险啊。”

“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那人边说边抬起脚,板着脸往前面走去,三五分钟就领了人折返来。

街上的人少起来,早晨和他并肩站立的人被一批一批地带走。也没听他们讲什么条件啊,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有的连什么工作好像都没问,生怕答应晚了被别人抢了机会。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农民工该有自己的权益和保障?

太阳到了正午,二根肚子响起来。二根摸了摸衣兜里不多的钱,舔舔干裂的嘴唇,咽了口水,权当吃了中饭。二根又翻看了几页杂志。就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

太阳偏了西,街上的人更少了,更是不见了来雇工的人。

二根心里急起来,额上沁出了汗。肚子里空空的难受,就蹲在了地上。

这时,远处有个声音喊:工地上要挖土方的,一天40元……

二根慌忙站起来寻找,想立即就跟定了那声音。起得急了,那本杂志哗地一下掉在地上。

二根匆匆瞥了一眼,跨个大步迈过去。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按常理,应该是“带着杂志去打工”,但作者命题时却违反常理,主客颠倒,于是一幕幕伤感悲情剧就在作者设定的独特氛围中上演了。

B. 二根第一次出门,手握法宝一般的杂志,他想靠此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现实却是相反,所以,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在现实中是没有用的。

C. 和二根一样的农民工,与雇主不讲什么条件,“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可见他们没有读过那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

D. 雇主们也没有读过那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所以,在雇人才会说“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而且态度傲慢,不屑一顾。

E. 小说通过二根找工作的遭遇,反映了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所面临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这一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2)小说中的二根对杂志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除了写二根,还写了许多“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作者这样设计小说的情节有那些作用?(6分)

(4)作者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的?请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代醇儒张元济

熊月之

张元济一生最主要的事业是出版与古籍整理,两者又是与他在商务印书馆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

在张元济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新式出版业是到近代才出现的行业,从写稿、组稿、翻译、编辑、印刷、出版、发行到企业管理,从印刷机器、纸张、油墨、装订、开本到印数,从联系作者、译者到与官府打交道,所有这些,对于张元济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工作,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考其诀窍,就是两个字:敬业。他坚持,不赚钱的书一般不出,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包括拒绝印刷康有为、孙中山的书,都是为了对公司负责,也都是敬业的表现。

张元济无论当官还是经商,都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他与总经理高凤池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对于这些分歧,他不掩饰,不回避,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1919年,因为许多分歧难以消除与妥协,张元济决定辞去经理之职。经人调解,他与高凤池达成和解,并坚持一定要向高凤池道歉。与高凤池相比,论社会地位,张要高出许多,张是翰林,高是小学程度。论在商务的影响力,张也要大许多。细论张、高二人的分歧,张的意见,均为企业前途着想,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如注重企

诚与恕是一体两面。待人诚恳,必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1927年,张元济被绑架,在南翔附近的农村被关了六天六夜。绑匪开价先是30万元,后降至20万—15万—2万,最后以一万元赎票。那时,上海绑票案件屡屡发生,撕票的事情也不止一例。张元济能安然脱险,与他设身处地、以恕道对待绑匪有关。绑匪也是人,张元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诚,终于化险为夷。

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屡起工潮。对于工人的罢工斗争,张元济力主两边兼顾,同存共利,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解决后,作为资方代表的张元济,反而得到工人的拥护,职工大会上竟然全场高呼“打倒王显华!”“拥护张菊生!”张元济在当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没有更细的资料,但是,从结局看,张元济至少比经理王显华更加理解和重视工人的要求,能够同情地理解工人的权益。

乐志华是张元济轿车司机的外甥,从宁波乡下来到上海,1923年到一位英国人家里当佣人,被主人诬陷偷了740英镑,关进牢房,在全无证据的情况下,被巡捕打得遍体鳞伤,右腿残废。张元济获悉此事后,为他聘请律师,到医院验伤,通过宁波同乡会呼吁社会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官司打了五个月,冤情终于得到昭雪。

待人诚与责己严是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张元济都严格要求自己。主持编辑《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部头古籍汇编,为公司带来了巨额收入,他自己从未收取过什么主编费及稿费。在公司,自己的薪金一向从严,不让儿子进入商务印书馆。

正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所以,从清末到民国,商务印书馆能够团结那么多文化人。这些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政治态度,但与张元济的关系都很好。

胡适等评论张元济“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新思想与旧学家、新道德与老绅士这看似对立的两极,在张元济那里得到了统一,而且统一得那么自然、浑然,因为这一切,都出于他的诚意、正心。

(选自2012年10月15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张元济功不可没。

B.张元济待人讲恕道,有意见说意见,如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

C.张元济虽然认为自己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倨傲。

D.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等未谋己利,所以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

E.本文撷取张元济的若干人生片段,表现了他敬业、诚恳、仁恕和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何要选择张元济与高凤池之间的纠纷来详细介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诚与恕是一体两面”,而作者为了表现张元济的“恕”,写出了哪些典型事件?请概括作答。(6分)

(4)张元济作为一个领导,其“敬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语言运用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这一点突出了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可见,曾几何时,中国是陶瓷大国!

B.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出现了,而且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C.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成功入遗,天山申遗的成功,使天山巧夺天工的景物成为今年出游的亮点。

D.虽然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敬谢不敏。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历时12年建成的京广高铁,纵贯全国6省28城,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高铁,它将成为对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发生重大影响的交通动脉。

B.近期,“货币战”成为国际舆论的高频词汇,尽管人们看法不一,但这一词汇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日益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

C.运­20大型运输机能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它的首飞成功对于推进我国国防建设意义重大。

D.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城堡的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取决于其公民的文明素养的高低。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历史教育本质上应该是吸取前人智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历史常常成为人们自豪和光荣的起点,学习历史,很多时候是为了炫耀祖先。所以,历史真相常常被隐藏或者被扭曲。

①还能照出丑、照出皱纹、照出雀斑

②由此迅速提高个体和整个物种的生存能力

③人类具有一个特殊优势

④镜子不仅能照出人的美

⑤历史常被人比喻成镜子

⑥即可以通过文化传播共享生存智慧

A.④①⑤②③⑥                      B.⑤④①②③⑥

C.③⑥②⑤④①                     D.③⑥②④①⑤

16.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H7N9”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5分)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检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等症状,后期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维持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发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17. 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A___________,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B__________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C___________,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古语说“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又说“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岂不是互相矛盾?你的看法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4.【答案】B

【解析】“乖”应该解释为“违背”。

5.【答案】C

【解析】①是刘幽求的建议,不是功劳;③是皇帝讲的以前的事;⑥是刘幽求和张定计策。

6. 【答案】C

【解析】C项“诬告崔湜谋反”不对,崔湜等人依附太平公主,又反叛的计策是事实,幽求并非诬告。

7.⑴ 【答案】临淄王入宫诛杀韦庶人(或者翻译为“平民韦氏”),幽求参与重要谋划,这一天夜里号令诏书都出自刘幽求的手。

【解析】得分点:“诛”“是”“一”各1分,句意2分。

⑵【答案】崔湜等人都与太平公主结党,日夜密谋,如果不早做打算,将产生大的危害,皇帝将不能够高枕无忧了。

【解析】得分点:“阴”“且”“太上”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刘幽求是冀州武强县人。圣历年间。参加殿试中第。调任为阆中县中尉,刺史对他不加礼遇,刘幽求弃官离开。不久之后,被授为朝邑尉。桓彦范等人诛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却不杀武三思,刘幽求对桓彦范说:“你们这些人将死无葬身之地。不早为之谋划,以后将再也做不到。”他们不听从,不久以后,五位王爷都被武三思罗织罪名而处死(构陷罪名而处死)。

临淄王入宫诛杀韦庶人(平民韦氏),幽求参与重要谋划,只一天夜里号令诏书都出自刘幽求的手。事后,幽求凭借功劳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参与掌握国家机密的军政大事,睿宗登基,刘幽求被晋升为尚书右丞、徐国公,增加五百个封户。

景云二年,以户部尚书的身份而被罢免政事。不到一个月,迁到吏部,授予侍中之职。皇帝的诏令说:“不久前因为王室没有建立,中宗满足于职务被韦皇后取代,外戚余孽专权祸乱,将损害国家,我与诸位王公都差一点殉难。幽求处在危机之时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扶助推举诸君,协同忠义之士,镇压消灭了为首的坏人,使国家得以再次存留。这全部仰赖幽求,他的功劳很多,我因而嘉奖他。应该增加实际封赏二百户,子子孙孙继承封国不断绝,特赦免十次死罪,将文字刻写在铁券上,来表现他的功劳。”先天元年,担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官,监督修正国史。

幽求自认为对国家有功劳,功劳在诸位大臣之上,愿望未得到满足。当窦怀贞当左仆射,崔湜担任中书令,幽求内心特别不平衡,怨愤表现在脸面上。不久崔湜等人依附太平公主,有反叛的计谋。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暐定下计策,派张暐去报告玄宗(当时是太子殿下)说:“崔湜等人都与太平公主结党,日夜密谋,如果不早做打算,将产生大的危害,皇帝将不能够高枕无忧了。我请求率领羽林军去除他们。”玄宗答应了。事情还没有发动,而张暐漏话给侍御史邓光宾,玄宗害怕,就向睿宗列举报告了幽求的罪状。睿宗认为幽求等人是属官,弹劾上奏而疏远离间皇亲,论罪该处死。玄宗秘密地发布命令袒护他,于是将幽求流放到封州,把张暐流放到峰州,光宾流放到绣州。第二年,太平公主被杀,皇帝当天就召回他恢复旧职,执掌军国大事,还分封户籍,赏赐一件锦衣。

开元初年,晋封为尚书左丞相,兼任黄门监,不久以太子少保的身份被罢免。姚崇平时就忌妒他,就上奏幽求郁闷不快疏于职守,有怨愤之言。皇帝下诏让有司审讯惩办他,宰相卢怀慎等人上奏道:“幽求轻佻放肆对人不恭敬,有失大臣礼仪,违背超越合适的仪节。”第二天,被贬谪为睦州刺史,削去实际封赏的六百户。调任到杭、郴二州,幽求恼恨悲愤,死在道路上,终年六十一岁,赠谥号为礼部尚书。

8. “蘸”字,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10.略

11. (1)A、E

(2)先是“宝贝似的手握杂志”,把杂志看成是“法宝一般的书”;后来是“又翻看了几页杂志”“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最后是“匆匆瞥了一眼”。这种变化反映了二根由高兴到无奈直到沮丧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3)这些人和二根“一般模样”,说明他们和二根处境相似,都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工;他们对二根的奚落和嘲笑,不讲条件地去抢工作说明他们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维权意识很淡薄。作者写这部分人,一方面将他们与二根的表现形成对比;另一方面借此说明农民工维权问题是个十分普遍的现实问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4)以小见大,通过写一个农民工的遭遇来表现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客观呈现故事,不加分析、议论或抒情,让读者自己去感悟、评鉴;巧用对比,通过二根与其他农民工的对比、二根对杂志前后态度的对比、二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来表现中心。

12.(1)解析:B项,“待人讲恕道”这样的概括与之后的分析不一致,由文中第三段,“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张元济“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C项,根据文意可知,“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不是他自认为的。D项,“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是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不是因为主编《四部丛刊》这一件事。

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2)解析:首先从题干中确定答题的有效区间,即文章第三段。其次对该区间进行深入阅读,力求准确适宜地分清层次,并对每一层次进行层意的概括。最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张元济的“真诚”,再结合前面的层意概括,答案不难得出。

答案: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传主的“真诚”:不虚伪,有不同看法公开诚恳地与上司交换意见;不欺饰,分歧不能消除,他决定辞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分歧消除后他坚持向上司道歉,积极支持上司的工作。

(3)解析:“诚与恕是一体两面”是一句被扩展句,其后文字是对它的扩展,而且扩展的重心在“恕”,扩展的方式是举例。这样理解了结构,整合信息就被转换为概括每一示例的基本内容了。

答案:待人诚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使面对的是绑匪,他也以恕道对之;作为资方代表,自觉维护工人的利益;面对无辜者,他倾力不懈助之。

(4)解析:该题明确了话题“敬业”,我们就围绕它从文中筛选信息;对所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或者最具现实意义的角度进行表述;表述最好有理有据,而且要分条概括呈现。

答案:示例一:敬业就要关注他人。①作为资方代表,自觉维护工人的利益;②坚持向上司道歉,积极支持上司的工作。

示例二:敬业就要不断学习。①在出版业,他是外行,但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②他是翰林,但在企业制度建设,引进、起用新人等方面,见识卓著。

示例三:敬业要让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①出版坚守底线,没有经济利益和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②坚持自己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的主张,因为这些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13.解析:选B。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A项,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合句意。C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该成语的使用对象只能指“人工”的东西。D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多为自谦之用。

解析:选B。A.“发生……影响”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在“航空运输”后加“任务”;D.一面对两面,“繁荣”不能和“高低”照应。

16.答案: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感染病毒后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17.A.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

B.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

C.多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需要

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预测题(有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精选 201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精选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调研测试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编 上学期高二语文寒假检测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试题(有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练习测试题 2016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预测题(带答案) 高三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16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6年高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必修三语文寒假测试题精选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初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精选 精选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语文A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精选) 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测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精选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有答案)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精选 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 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测试题(带答案) 有关于莫言题材的高三语文试题精选 高三语文上学期单元检测试题 精选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沪教版) 2016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含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学期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 上学期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 上学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 苏教版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含答案) 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精选 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有解析) 高三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劝学达标测试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三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语文三年级期末试题精选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2017高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测试题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巩固试题(附答案) 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高三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附答案) 最新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精选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必修一】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精选 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定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高补班上学期开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题(有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摸底定位测试卷(附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试题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 上学期高一语文寒假试卷(有答案) 2017学年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有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预测题及答案(2016—2017) 2017年高三语文必修三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高二上学期同步测试三(三)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预测题及答案(2017—2017)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5—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2017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暑假作业试题精选 初二语文测试题精选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学科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2012年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有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2016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预测题(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上册寒假试卷(有答案) 广东高一语文第二册期末调研测试题精选 2012年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有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