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考前练习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历年真题(附答案)

小编:

语文是学习其它科的基础,以下是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历年真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语文网一直陪伴您。

第I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颓圮(pǐ)   漫溯(sù)   菲(fēi)薄    掐(qiā)死

B、团箕(jī)    步履(lǚ)    窒(zhì)息   饲(cí)养

C、撰(zhuàn)写  执拗(niù)  籼(xiān)米  秩(zhì)序

D、包身契(qì)  敛裾(jū)一椽(yuán)   蕈菌 (qín )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书生意气    惩诫     中流砥柱     凄婉迷茫

B、风华正茂    谄媚     屏息以待     陨身不恤

C、桀骜锋利    焦灼     短小精悍     胆颤心惊

D、屠戮妇婴    斑斓     睡眼惺忪     颓废色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沉默不一定是金,我们要充分显露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韬光养晦。

B、在医患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今天,如果没有更多医生从良心与行动上给予揭发,患者也许将永远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C、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D、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的条件。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巴金《再访巴黎》)

B、“不要灰心嘛,”张老师安慰她:“谁没遇到过挫折和失败?”

C、接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D、人们按照托尔斯泰的遗愿,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在他亲手种植的小树林里埋葬了他,他的墓“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选自《文汇报》2008年2月12日,有删改)

6.下列对“姓名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名文化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积累和演变,蕴涵着丰富内容的独特的文化系统。

B.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其他民族和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影响。

C.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姓名文化是一种活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是它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7.下列对“人名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也更为丰富,商代天干地支可以入名。

B.春秋战国时期好以贱丑隐疾为名,西汉以后入名以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

C.南北朝就盛行二字人名,说明二字人名历史悠久,一直备受古人推祟。

D.我们现在流行的以辈次命名的传统,在唐宋时代就已经形成了。

8.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中,几乎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D.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民族伦理精髓。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自己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清朝是我同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在春秋战国时期前,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后来,这种入名禁忌被打破。

D.作者之所以认为姓名文化是我国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我们的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2题。(9分)

马周,博州荏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

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籍此人共康时政也。”

(选自《贞观政要》)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奏之,事皆合旨         令:命令

B. 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累:连累

C. 令直门下省               直:直接

D. 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     深: 很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甚获当时之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乃臣家客马周也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太宗怪其能

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D、既写忠诚,亲附于朕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求贤若渴,对于自己看重的人能委于重任,十分信赖。

B.马周机敏善辩,办事谨慎周到,评论人物又能秉公直言,因此而官至吏部尚书。

C.马周对太宗的心理十分了解,每次奏对,都能让太宗满意。

D.马周看问题全面深刻,能说会辩,亲近、忠诚太宗,因此深得太宗赞赏。

第II卷   (共114分)

四、(24分)

13、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的句子。(10分)

(1)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3分)

(2)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乃谒见,与语甚悦(4分)

(3)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① 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请问诗人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4分)

答:

②诗人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15.填空题(6分)

(1)《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雨巷》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             。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

(3)               ,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题。(共18分)

树上的天使

【美国】玛雅?瑞诺德斯.拉特森普小丹译

又来了,这些烦人的松鼠!我拽过枕头,狠狠地蒙住自己的脸,试图阻挡头顶上传来的噪音。然而,那些声响就如同魔音入脑般挥之不去。“该死的松鼠!”我暗暗咒骂。

每到半夜,屋外的松鼠们就开始搬运它们的美食——山核桃。而我却每每被山核桃砸落在屋顶上的声音吵醒,然后无奈地睁着双眼,听着头顶上山核桃不断砸落在屋顶,再“咕噜噜”地滚落到地面的声音。

天知道我对此刻的情形有多么的恐惧,我简直快要崩溃了!因为每到这个时候,我的脑子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如雪片般飞来的账单以及我已经拖欠了房东许久的租金。就在昨天,我刚刚向房东保证,会尽快结清所有的欠款并支付下周80美元的租金。房东答应了,但我想,她的耐心会很快宣布告退。我是个初出校园的毛头小子,一点赚钱的门路都没有,而我头顶上还有恼人的松鼠让我不得不在半夜保持清醒。

无奈之下,我惟有打开《圣经》寻求帮助。忽然,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不要为明天忧虑。看天空中的飞鸟,它们既不播种也不收获,天父照样养活它们;野地里的百合花从来也不纺织,天父还打扮它们,给它们美丽的衣裳;地上的小草今天还在,明天就被扔进炉子烧了,天父还给它们青翠的外衣,更何况你们呢?岂不是比它们贵重得多吗?”

我暗暗祈祷:主啊!既然您能喂养飞鸟,还有那些松鼠,我相信您也会保佑我的。最后,在被众多琐事折磨得筋疲力尽之后,我终于昏昏睡去。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赶去教堂。会餐后,一位老妇人问我,能否送她回家。她告诉我,她的卡车坏了。

“当然可以。”我说。

在去她家的路上,她问我:“你喜欢吃山核桃吗?”

山核桃?!我僵硬地笑了笑,反问道:“你为什么这么问?”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那些山核桃砸落的声音。

“我以20美元一袋的价格将它们卖给一家农场。”她回答道:“如果你喜欢,我可以低一点的价格卖给你一袋,以报答你送我回家。”

就算白送我也不要。“不了,谢谢。”我说。我将她安全地送到了家,然后驱车返回。

一到家,我便倒在了床上,我太累了,也许我该午休片刻。但又一次,松鼠的骚动声在我头顶响起。这还没到半夜呢!我愤愤地想,它们就不能让我有片刻的安宁吗?

突然,就像被一个山核桃猛地砸中了脑袋,我灵光一闪:我明白了,财富就在我头顶上!我从床上一跃而起,冲出屋子。我看到了,就在我的窗台下,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大片山核桃。20美元一袋,我欣喜地想,只要卖出四袋就够付下周的房租了。而事实上,地上的山核桃的数量已足以让我清偿所有的债务。

几年时间很快过去了,我的生活正慢慢好转。而真正让我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并不是那些山核桃,而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它们就住在树上,它们告诉我们:上帝就在我们身边。

16、“我”为什么觉得山核桃砸落在屋顶上的声音像“魔音”?(4分)

答:

17、文中划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你喜欢吃山核桃吗?

答:

(2)我僵硬的笑了笑

答:

18、文中写阅读《圣经》这件事与山核桃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9、最后一段写“生活慢慢正好转”并赞美松鼠是“天使”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六、语言表达(12分)

20、“荆轲刺秦王”发生于公元前227年。想象一下,事后如果你是秦国记者,请用一句话简要报道此事(不超过十五个字):(4分)

公元前227年×年×月, □□□□□□□□□□□□□□□

21.对联知识(4分)

《诗经》、《孟子》、《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熏陶了中华民族,使华夏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底蕴。请选择你熟悉的一部中国文学名著,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注:要按对联的要求答题,否则不得分)(4分)

上联:读《水浒》,明侠肝义胆;

下联:□□□,□□□□□

22.“2010年高考作文错一字扣1分。”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的新规定引起了考生和家长的极大关注,请你根据提供的情景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得体,每条字数不少于30字。(4分)

(1)情景一:表示惊讶

答:

(2)情景二:表示欣喜

答: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可是,在文明进步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微笑缺失的时代’”。

你是在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吗?你的心中留下了他人微笑的痕迹吗?请拿起你手中的笔,记下这动人的瞬间吧。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 (A、菲(fěi)薄 B、饲(sì)养D、椽chuán、蕈xùn

2、D  (A、惩戒  B、殒身不恤  C、胆战心惊)

3、B  (A 韬光养晦,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C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D差强人意大体上能使人满意,)

4、A (“适合养狗的条件”,句式杂糅)

5、A  (B “安慰她”后面的冒号应为逗号。  C 应为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  D应为最后的句号在引号之外。

6.C  (在原文中,此句表述对象是“人名文化”,而非“姓名文化”,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7.C  (从原文“新莽禁用双字”可知,“二字人名……直备受古人推崇”有误)

8.B  (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中”曲解原意,原文第2段的表述是“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夸大其词,原文第5段的表述为“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D从原文第6段可知,“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只是“家讳”,并不包括“社会避讳”)

9.B (“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的推断缺乏事实依据)

10.D (A令:使,让;B累:连续,积累;C直,通“置”,安置;也可认为是“值”,似乎更合理。)

11.A (A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不译;B“乃”动词“是”

C两个“怪”都是意动用法“以……为怪”D介词 ,对于)

12、B(“因此而官至吏部尚书”错,文中无此信息。选C也可以,因为马周没有讨好皇帝的意思,他只是“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才受到皇帝的赏识的。但评分时按B给分。)

13、(1)当时唐太宗下诏让百官上奏谈论朝政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二十多件事情(3分)

(2)唐太宗当天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总共四次派使者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4分)

(3)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3分)

14、(1)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2)拟人;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15、狄更斯、戴望舒、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16、这种声音让“我”无法正常休息(2分),这种声音让“我”清醒地想着自己的债务,以至于几乎崩溃。(2分)

17、(1)老妇人希望“我”喜欢吃山核桃,以便便宜卖给“我”,表达自己的谢意。(2分)

(2)“僵硬”是“我”听到山核桃就联系到“魔音”而讨厌,“笑”是出于对老妇人的礼貌。(2分)

18、阅读《圣经》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安慰,让“我”暂时摆脱山核桃的噪音带给我的恐惧(2分);书中“不要为明天忧虑”的箴言为下文“我”送老妇人回家的事和“我”发现山核桃的价值做了铺垫(2分)。

19、照应标题和前文(2分);欲扬先抑,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2分);松鼠帮“我”渡过了难关,让“我”明白了“永远不要绝望,机会可能就在身边”的道理。(2分)

20、(谋刺我王之燕匪被当场斩杀;燕国刺客荆轲被击毙于咸阳宫)(事件2分,立场2分)

21.(1)答案示例1:品《红楼》,识假意真情。答案示例2:览《论语》,知古圣今贤(4分,联句完整方能得分)

22.(1)情景一:表示惊讶

答:啊,这是真的吗?那可真是一字千金,这可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广大师生一时间能不能适应呢?(2分)

(2)情景二:表示欣喜

答:啊,这真是太好了,这规定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忽视母语的现象,学生应该要重视语文基本习惯的养成。(2分)

23、略

附参考译文:

马周,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他到京师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当时唐太宗要百官上书讲政事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二十多件事情,让常何上奏朝廷,事事都很合太宗心意。太宗奇怪常何会有这样的才能,便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并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家里的一位宾客叫马周的人代我写的。”太宗当天就要召见马周,马周还没有赶到,便派使者催促了四次。到谒见时,太宗同他谈得很高兴。便把他安置在门下省,授予监察御史的官职,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

马周机敏善辩,长于陈奏,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对我既忠诚又亲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历年真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历年真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历年期中考试真题精选 高二上学期历年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6年高三历年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附解析) 高一历年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精编 上学期高二语文历年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6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题(带答案) 2017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备考题(附答案) 2017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仿真题(附答案) 2016年高三历年上学期语文期中卷(附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历年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语文真题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三第一学期历年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仿真题及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下册(附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期末试题(附答案) 南充高中2017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7届莆田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语文真题(2016—2017) 语文八年级期中试题附答案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真题(2016—2017)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寒假试题(附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巩固试题(附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7年中考一轮复习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巩固试题(附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年高三语文必修三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语文预测题(附答案) 2017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7江苏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最新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有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7年秋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7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6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6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题(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研究解析 2017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语文调研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练习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2016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6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预测题(含答案) 苏州市中考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04-10年) 历城2012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7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附答案 2017年秋学期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6年高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秋夜怀吴中 2016年秋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卷精选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下学期语文调研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6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咏风 高二上学期寒假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