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哈姆莱特》教学设计精选

小编: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⑵ 体会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

⑶ 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2、能力培养目标:

⑴ 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⑵ 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3、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

4、美育渗透目标:

体味莎土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激。

【学法指导】

1、学习本文应从了解情节入手,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和对两个家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的主旨。

2、阅读汉姆莱特的台词,理清他心情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与性格。

3、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4、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心灵写照。那种对人物语言简单的、平面的描写,只能使人物个性流于程式化,人物形象粗放、苍白。

5、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人的个性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就应当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动态的而不应一味是静态的,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简单划一的。

6、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就非常值得仔细品味。以罗密欧为例,他的语言,时而命令、恐吓,时而平和亲切,时而悲伤暴躁,时而不顾一切,语言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心情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多重体现,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上。

7、联系我国的一些经典著作,也有类似的情况。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曾指出文学作品中间人物性格有两种对立因素的对照。他以《水浒》为例。指出李逵这一形象,既鲁莽,又奸猾,既粗野,又不乏精细。可见中外古今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

8、反复诵读哈姆莱特的台词,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加以欣赏和品味。

诗化的语言,可从下述特点体会理解:

⑴ 具有强烈的激。

⑵ 典型的修辞特点:排比,比喻。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难点:

⑴ 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⑵ 难点是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2、解决办法:

⑴ 反复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

⑵ 可以指导学生排演节选部分,让学生读出其中蕴含的浓郁的诗情和人物的不同感情。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剧作家。教师应简要介绍莎土比亚的创作活动,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诵读,通过诵读去揣摩品味剧中人物的深挚感情,读出莎剧特有的浓郁诗情。

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等录像资料,或是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成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2、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二、整体感知

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2、莎翁悲剧的特点:

⑴ 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

⑵ 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⑶ 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3、全剧剧情:

《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艺术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哈姆莱特》。(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及其戏剧创作的特点。

3、概述节选部分紧张的故事情节,明确该剧是悲剧。

悲剧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其情节曲折多变。

比剑这一关键情节包含有若干悬念:哈姆莱特是否会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能否察觉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诈?雷欧提斯会不会按照和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每一个悬念都关系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成功、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读者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在大臣来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成全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同雷欧提斯比剑的时候,哈姆莱特正和霍拉旭讲到他对雷欧提斯的同情和歉意。对于比剑,他可能把它单纯理解为雷欧提斯要向他报仇,为了平息雷欧提斯的愤怒,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挑战。霍拉旭认为他很可能会输,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霍拉旭劝告他,让他不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毒计,因此心里骤然紧张起来。

接下来是比剑。遵照王后的预先提醒,哈姆莱特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求得他的谅解。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较为友善,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

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根据事先安排换了一把剑,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读者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极点。

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莱特取胜。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欧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这一部分情节更是变故迭起,波澜起伏而扣人心弦。

4、提问:本剧人物语言的动作化和性格化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

⑴ 动作化:

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富有动作性。这段话真挚、恳切,打动人心,而在全剧里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是尖刻、讥嘲、不留情面的。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他产生了由衷的同情。透过这段话语,我们感受到哈姆莱特善良、美好的天性。同时,它对此后剧情的发展也产生影响:雷欧提斯被他的话感动了,一意要复仇的心犹疑起来,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无心进攻,延缓了克劳狄斯的毒计的实现;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姆莱特的时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临死前,他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使得哈姆莱特能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又如,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对雷欧提斯的状态有些纳闷,因此脱口说了一句:你怎么说?雷欧提斯被这句话激起了斗志。他对克劳狄斯说: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这句话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而克劳狄斯对他使用了激将法:我怕你击不中他。然而雷欧提斯还是迟疑不决。光明正大、毫无猜忌之心的哈姆莱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终于,雷欧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莱特死命的一剑。

⑵ 性格化:

哈姆莱特的语言有这样几个特点: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克劳狄斯是个惯于耍阴谋诡计的人,他包藏着可怕的祸心,却做出亲热和善的样子。他的一些语言,如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定会胜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话。

5、提问: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

明确:

课文里,哈姆莱特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两点非常引人注目,二是天命思想,一是无所顾忌地同意了克劳狄斯设下的赌局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两点之间有着二定的联系。先看天命思想。在这全剧的最后一幕里,哈姆莱特似乎忽然变成了宿命论的信徒。他说过这些话: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他如此强调天命,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其一,对于罪大恶极的克劳狄斯,哈姆莱特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得的惩罚,而不殃及别的无辜的人,因为此前他曾误杀大臣波洛涅斯,并间接导致了奥菲莉娅之死。他觉得自己在除恶的时候,同时也在作恶;因此无法摆脱良心上的不安,便把一切归于天意。其二,哈姆莱特接连遭到巨大的灾祸的打击,先是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给叔父,接着是奥菲莉娅落水身亡,他不明白这些残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也只好把一切都视为上天注定。

从去英国的途中逃回来的哈姆莱特虽然意识到事情很危急,他必须尽快对克劳狄斯采取行动,可是在脑子里充满了天命思想的情况下,他似乎无法确定一场周密的复仇计划,也不能很好地应对克劳狄斯设下的圈套。他对于比赛虽然有不好的预兆,但是他对生命、对世界都不觉得值得珍惜和留恋(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为父亲报仇的念头也根本被抛到了一边。所以,对于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即使他本能地意识到其中有阴谋,也不愿去深究,或想办法拒绝,他毫不迟疑地答应和雷欧提斯比赛,也许是希望一切都尽快结束。临死前,他对霍拉旭说: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

关于哈姆莱特,一般认为,忧郁、延宕(犹豫、拖延)是他性格中的两大特征。以上所讲的两点,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忧郁、延宕性格在特殊时刻的一种表现。

6、提问:奥斯里克是一名善于逢迎,说话文绉绉的宫廷大臣,他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和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狠狠地捉弄他一番。这个情节轻松诙谐,但并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怎么看待这类情节的存在?

明确:奥斯里克来征询哈姆莱特的意见时,拘谨守礼,套话连篇,咬文嚼字,而且反应迟钝,根本意识不到对方对他的嘲讽,哈姆莱特本来就很反感他,因此借机大大捉弄了他一番,制造出不少笑料。其实奥斯里克来哈姆莱特这里的任务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作者却饶有兴致地描绘了他自以为文雅知礼实则拘谨呆笨的表现,以及哈姆莱特对他的嘲弄。这种情节是插科打诨性的,具有调节欣赏者的情绪、活跃场上气氛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戏曲里,也有类似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之二

【教材说明】

背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中必修课程部分的阅读与鉴赏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为此,我们在指导阅读的时候应引导学生贴近文本,从文本出发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意义。而现实是文学经典名著是历经时间的考验而流传至今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必然导致阅读的难度,我们的学生面对文学经典名著时难免有一种畏惧的心理,特别是其中的长篇大作,更让学生感觉到文本阅读费时费精力;同时文学经典名著在流传的过程中历经历代大家的解读,因此经典的背后是极其强势的解读言论,这些言论对学生有着很强的震慑力。于是很多学生放弃了对文本的细致阅读,。而选择了对强势的解读言论的认同,努力在文本与评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这样的阅读既背离了文本,更远离的学生自己的心灵,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发展的要求相违背。

问题的提出2007年5月9日上午,在高一(3)(4)班上《哈姆莱特》,这是必修(4)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一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话剧的学习任务是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富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

如下:

〖教学目标〗

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教学重点〗

品味哈姆莱特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难点〗

把握戏剧的复杂的矛盾冲突,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

〖预习作业〗

利用五一假期阅读《哈姆莱特》全剧,写了一篇关于哈姆莱特的人物评论。

〖教学过程〗

自读课,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评论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教师引导小结。

在课前检查预习作业时,发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没有自己的体会,多是借鉴来的有关哈姆莱特性格的经典评价,如为了正义而复仇的王子、人文主义的英雄、思考者、忧郁王子敏于思考而懦于行动的人等等。这些结论显然超越了学生可能的阅读高度。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观点如出一辙,没有个性,无须交流;而当我质疑他们的观点时,他们无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可靠的细节依据──这意味着: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作品,只是了解了故事情节;学生没有解读作品的信心和能力,只好借别人的言论来应付作业,而当他们看了那些经典评论后,越发丧失信心,彻底臣服于这些言论,最终造成强势的解读言论对学生主体意识的颠覆。

主题的确定经过思考,我认识到教师在指导高一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时,需要细致地引导学生阅读作品,亲近文本,亲近自己的心灵,尊重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正确看待别人的解读言论,避免阅读个性被强势的解读言论所扼杀。

问题的解决认真阅读《哈姆莱特》后,我决定修改教学设计,2007年5月11日重上这堂课,引导学生贴近文本,贴近自己来阅读。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教学重点〗

品味哈姆莱特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难点〗

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都可以对哈姆莱特提出自己的理解,但一千个哈姆莱特还是哈姆莱特,每一种理解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聆听哈姆莱特的心声,理解哈姆莱特的行为,感受哈姆莱特的形象。

二、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哈姆莱特的对白片断

(出自上译经典台词忠实于原文,人物表现到位),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体会人物语言,思考问题:

片断:哈姆莱特得知母亲再婚后的独白──

问题1、哈姆莱特在这一场变故中失去了什么?他此时会是什么样心情,他不断强调还不到一个月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他想到自杀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片断:哈姆莱特见到父亲亡魂后的独白──

问题2、哈姆莱特此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片断:哈姆莱特装疯后,叔父利用莪菲利亚来试探他,孤立无援的他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

问题3、哪些语句是表现了哈姆莱特内心的痛苦?是什么让他又一次思考生存与死亡的问题?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片断:叔叔忏悔时他关于杀与不杀的思考──

问题4、哈姆莱特放弃此时复仇是因为懦弱吗?

片断:哈姆莱特在母亲房里误杀大臣波洛涅斯并指责母亲的片断──

问题5、哈姆莱特为什么杀波洛涅斯,他是个拖延行动的人吗?哈姆莱特对母亲是什么感情?

片断:比剑(高潮及结局,也是课文内容)──

问题6、哈姆莱特接受比剑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弱点?他最终与对手同归于尽,这一结局哈姆莱特能否避免?

三、讨论交流,回答以上问题

要求:

1、换位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人物的心,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

2、在语境中理解人物的语言,从哈姆莱特的身份、地位的变化中去体会语言的涵义。

3、将思考得出的结论和你所借鉴的评论进行对比,看哪些观点一致那些观点不一致,为什么?(这个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白阅读原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重要的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而不是结论。)

四、将讨论中形成的对哈姆莱特的评价整理成文,要求观点清晰明确,言之有据,论据充分

主要观点如下:

哈姆莱特无非就是一个不幸的青年,陷入了命运的陷阱。

哈姆莱特是个善良的人,有应付问题的心机却无复仇的计划,他注定要失败。

哈姆莱特的忧郁的性格是他的致命弱点。

哈姆莱特曾经的优越决定他的懦弱,他是一朵温室里的花。

哈姆莱特长于思考,但绝非懦弱。

哈姆莱特是一介书生,绝非英雄。

哈姆莱特是一个迷信命运的人,这让他难有作为。

【教学反思】

经过对戏剧的鉴赏,对语言的品味以及交流讨论,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人物性格的评价,或许有些失之偏颇甚至肤浅,但在阐述的过程中大都理直气壮且言之有据。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个性有别,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的深度和褒贬也就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不再是千文一面,而是各有千秋,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学生的个性,摆脱了强势的解读言论对他们个性的颠覆。但由于课堂上老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难免会带出自己的阅读体会来,所以还不可能真正实现学生的独立阅读。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对经典名著的导读采取放羊式的做法,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参照文学评论来理解作品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高一的学生,更需要具体实在的引导,在学生通读作品,了解情节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题等方法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精华部分尤其是精彩细节进行细读鉴赏,有利于学生贴近文本感受体会。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人物,有利于培养学生解读经典的自信。哪怕学生的理解并不深刻或全面,但学生只有拥有了自我,理解能力才有成长的空间,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培养其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的目标。

    相关推荐

    《哈姆莱特(节选)》学案 《哈姆莱特(节选)》导学案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主旨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独白 《哈姆莱特》赏析 《哈姆莱特》速读 关于《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艺术特色 《哈姆莱特》艺术特点 高二语文下册《哈姆莱特》的教学设计 名家论《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说课稿 《哈姆莱特》阅读指导 哈姆莱特形象浅析 《哈姆莱特》学习目标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 哈姆莱特阅读答案 《哈姆莱特》的悲剧特色 《哈姆莱特》学法指导 《哈姆莱特》内容辑要 《哈姆莱特》时代背景 《哈姆莱特》问题探究 哈姆莱特主要内容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优质课】 《哈姆莱特》有关资料 《哈姆莱特》经典台词 《哈姆莱特》结构分析 《哈姆莱特》学案及答案 高二语文《哈姆莱特》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017学年语文高二下册哈姆莱特期中复习题 哈姆莱特的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的形象”渊源 也谈哈姆莱特的绝境 《哈姆莱特》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设计 《哈姆莱特》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复杂的人性──读《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形象的象征意义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 试论《哈姆莱特》的意象运用 哈姆雷特高二语文教案 从《哈姆莱特》折射人心的黑暗面 《哈姆莱特》校园课本剧剧本改编(中英文对照)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 哈姆雷特教案设计 哈姆雷特教案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分析 《哈姆雷特》教案 《哈姆雷特》教案设计 从《哈姆莱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之三 哈姆雷特导学案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之一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之二 哈姆雷特导学教案 《哈姆雷特》教学设计之四 《哈姆雷特》赏析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说课稿 《哈姆雷特》导学案 《哈姆雷特》教学反思 《哈姆雷特》导学案3 读《哈姆雷特》有感 《哈姆雷特》课堂实录 哈姆雷特详细剧情 哈姆雷特内容简介 哈姆雷特剧本第三幕 哈姆雷特剧本第一幕 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 哈姆雷特剧本第二幕 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精选 2014高中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精选 高中高一语文暑假作业试题精选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精选 精选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精选 高中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精选 高中雨巷教案设计及反思 高中雨巷教案范文精选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哈利·波特》备课精要 高中语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设计 精选高二语文的教学反思 高二语文练习题精选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范文精选 高一语文历年期中考试真题精选 高二语文选择题暑假作业精选 关于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精选 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精选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精选 2017高考语文易错成语精选 高中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精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论阅读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