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考前练习

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语文试卷

小编:

【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时不利兮骓不逝!

(2)歌台暖响, ;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①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耰、艾②,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③,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苏轼《稼说》④)

【注】①敛:收拾,此处意为收割。②铚:镰刀。耰:捣土块的农具。艾:通“刈”,收割。③闵:勉,勉力。④这是苏轼赠与同事张琥的一篇杂说。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 全:保全。

B.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 寻:使用。

C.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 同年:科举考试同榜考中的人。

D.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约:节约。

3.下列各组中,都属于苏轼对才华自我修养的看法的一组是(3分)( )

①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 ②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 ③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 ④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⑤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以为庄稼要种得好至少应当做到:土地可以休耕轮作,耕种不能耽误农时,收割一定要等庄稼完全成熟之后。

B.古人超过今人的原因是他们非常重视自我修养和积累,一定要等到思想才华完全成熟后才出来做事、为官,就像水一定要等到充溢后才流淌出来,弓拉满之后才发箭。.

C.苏轼非常羡慕张琥能够有再学习的机会,劝勉他治学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并希望他过问弟弟苏辙是否做到了这一点。

D.这篇文章以种庄稼比喻做学问,以保全地力喻人生修养,喻义恰当、哲理深刻;文章以我为例入文,语气亲切,显示出大师的若谷虚怀。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3分)

译文:

(2)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得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1)颈联两句,以时间的推移来分叙二景,是哪两景?(2分)

(2)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下笔处处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有意、物有情的?(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曹操颁发讨伐董卓的矫诏后,就有孙坚、孔融、袁术、公孙瓒、袁绍等各路英雄响应前来与曹操会盟,并推举袁绍为盟主,共同讨伐董卓。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因此时还不成气候,所以没有参加。(《三国演义》)

B.从宜宾赵家回到省城的梅在随琴到高家避难前,其实也见到了觉新。一次是在新发祥门口,但她只敢远远地看,只敢似招呼非招呼地向觉新点点头,想说话又不敢说;一次是在琴的家里,觉新来给姑妈辞岁,正与琴在一起的梅听见觉新说话的声音,却只敢在他走的时候偷偷地看了看他的背影。(《家》)

C.(堂吉诃德)一面往村里走一面轻声说道:“你真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托博索美丽绝伦的杜尔西内亚!你有幸拥有英勇著名的骑士堂吉诃德在你面前俯首听命。众所周知,他昨天得到了骑士称号,今天又讨伐了最无耻、最残忍的罪恶行径。” .

这里“最无耻、最残忍的罪恶行径”指的是:在一座林子里,堂吉诃德看到一个十五岁左右的牧童被绑在树上,主人一面骂他丢了羊,一面用皮带狠命地抽打他。堂吉诃德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上前搭救了牧童,并警告和恐吓了那富农一番。然后,他扬长而去。等堂吉诃德走远后,那位富农重又把孩子绑上,更加没命地抽打起他来。(《堂吉诃德》)

D.聂赫留朵夫本来与姐姐娜塔莎感情非常好,可自从因婚姻与土地问题与姐姐、姐夫发生了重大分歧后,感情就生分了,尽管在他赴西伯利亚时,姐姐也赶到火车站相送,可聂赫留朵夫发现只有讲起还未把土地交给农民以及财产继承的问题时,姐姐的脸色才显得特别活泼,大放光彩。这使得他心里感到凄凉。(《复活》) .

E.黛玉每到春分秋分,必犯旧疾。一天,宝钗来探望她,劝她换个医生,先平肝健胃,而后再用燕窝冰糖熬粥食补。黛玉平常就嫌宝钗心里藏奸,听说又要让她熬燕窝粥,担心惹那些婆子丫头们嫌她多事,非常生气,数落道:“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硬是把宝钗赶走了。(《红楼梦》)

8.简述题。(两题任选一题回答,100字左右)(5分)

(1)《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报兄弟之仇,领兵伐吴,挥师东进,连连告捷,危急之中,东吴将领阚泽以全家性命担保力荐一人,这人是谁?他在接下来战役中有何出色表现?

(2)《复活》中有一句“自从那个可怕的夜晚起,她不再相信善了。”那个可怕的夜晚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卡秋莎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②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以为只要我们做人做事能够经常反省并且不愁苦不惧怕,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B.司马牛之所以对不忧不惧即可为君子的说法不理解,是因为他不知道君子的不忧不惧是出于问心无愧。

C.司马牛既愁自己不能成为君子,又愁自己没有兄弟,终日陷于愁苦忧虑之中。.

D.子夏所说的兄弟就是司马牛所说的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说法只是他劝解司马牛的话

(2)从摘选的《论语•颜渊》①②两则的内容看,君子一定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

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

王淼

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豪•鲍克斯教授在《像建筑师那样思考》中指出:“如果你想建一座建筑,而不是仅仅盖一座楼,那么你可以有三个选择:雇用一个建筑师,自己成为一个建筑师,或者学会像建筑师那样思考。”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雇用一个建筑师”的成本无疑太高了;而“自己成为一个建筑师”,又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到;豪•鲍克斯教授给出的一个最具备可行性的选择是:学会像建筑师那样思考。

豪•鲍克斯教授认为,建筑与建筑物显然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前者具备文化和审美的价值,后者不过是“仅仅建成而已”,其满足的也只是商业、住宅或政府的需求,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建筑物庇护的是人的身体,满足的是人类对于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的原始需求,那么,建筑所庇护的就不仅仅是人的身体了,它同时还庇护人的灵魂,满足的是人类对于生活品质和人生梦想的追求

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我们城市中的大多数“房子”其实只能算是建筑物,而决非既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人生境界,又能够充当我们心灵家园的建筑。与这两个概念相类似的,还有被称为专业人员的“建筑师”——在豪•鲍克斯眼中,真正伟大的建筑师无一不与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称号紧密相联,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建筑师却只配被称作“高级工匠”,因为他们只会造房子,却无法将房子提升到建筑的高度。当然,正是鉴于这种专业建筑师的成绩“就是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丑”的现状,豪•鲍克斯认为,既然建筑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既然建筑物的一个很关键的功用就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美感,那么,建筑就决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情,而让建筑成为一个公众话题,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建筑中来,如此种种,也就显然比培养少数专业人员更加紧迫、更加重要。

我觉得与其说豪•鲍克斯教授是在阐释一种建筑理念,不如说他是在阐述一种生活理念——这种生活理念的实质不是让人迎合建筑物,而是让建筑物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的需要。这种生活理念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启示。正像豪•鲍克斯所说的那样:“除了设计、建设、精神内涵和不动产值之外,你对建筑的真实体验就是正在影响你的意识观念的那些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你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更加优雅或者更加糟糕。”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生活更加优雅或者更加糟糕,不仅取决于建筑物的质量,同时也取决于你本人对于建筑的认识,而在某种程度上,后者的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了前者

豪•鲍克斯教授鼓励更多的普通人去了解建筑、欣赏建筑、读懂建筑物的社会目的和象征意义,进而学会像建筑师那样去思考。豪•鲍克斯教授告诉我们,积极参与到建筑中来,其实就是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10.下列分析与概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真正的建筑是由专业的建筑师所造,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建筑师,只能建造建筑物。

B.真正伟大的建筑师都与思想家、艺术家的称号紧密相联,而大多数建筑师则只是“高级工匠”。

C.真正的建筑师能将房子提升到建筑的高度,而真正的建筑师的缺少则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丑。

D.建筑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因此,建筑不但要发挥真正专业人员的作用,同时还要让公众精通建筑。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豪•鲍克斯教授”关于“建筑与建筑物”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建筑与建筑物内涵不同,前者具备文化与审美价值,后者则只是满足商业和住宅或政府之需,二者不可相提并论。

B.建筑与建筑物境界相差甚远,建筑物庇护的是人的身体,而建筑则庇护人的灵魂,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与梦想的追求。

C.城市中的大多数住房只是建筑物,而决非既能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又能充当我们心灵家园的建筑。

D.建筑与建筑物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需求与功用,建筑并不是像建筑物一样只是用于遮风避雨。

12.根据文意,下列对“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的必要性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建筑具备文化和审美的价值。

B.现实生活中很多建筑师只配被称作“高级工匠”,“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丑”。

C.建筑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情,因为建筑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建筑物的功用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美感。

D.应该鼓励更多的普通人去了解建筑、欣赏建筑、读懂建筑物的社会目的和象征意义,进而学会像建筑师那样去思考。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3~15题。

人生最美好的一步棋

杰克和杰森是一对双胞胎兄弟,老家在山区。杰森胆大泼辣,敢作敢为;而杰克却显稃生性内向,办事有点缩手缩脚。好在两个人都顺利地考进了大学,巧的是居然是同一所大学的教育专业。

这天,天气阴沉沉的,杰克有点感冒,杰森就陪他去医院。去医院的小路上,杰克突然发现一个非常熟悉的面孔,他连忙拉着杰森的手蹲了下来,低声说:“杰森,快看,是帕桑总理。”

两人与总理之间的距离似乎不到30米,总理和几位官员坐在公园的小凉亭下,正商量什么事。两人想,总理办完事后,一定会从他们旁边这条路返回。因此,杰克和杰森决定再等上几分钟,那样可以更贴近地看到总理。

果然,不到半个小时,帕桑总理站了起来,他向路这边走过来。看到总理走了过来,杰克和杰森有点不知所措,杰克更是腼腆地低下了头。总理走到杰克面前,看了看杰克,然后用手托起杰克胸前的校徽说:“是大学生啊。”这时的杰克,不知是激动还是腼腆,竟然傻乎乎地看着总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杰森却向前踏了一步,伸出双手说:“总理,您好。”帕桑总理拉着杰森的手说:“大学生在学校里要好好读书,多学知识,你们将来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啊。”杰森听了连连点头说:“谢谢总理的关心。”

第二天,多家报刊的头版刊登了帕桑总理看望杰森的大幅照片,许多报刊电台对杰森进行专题采访。一夜之间,杰森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学校也把帕桑总理与杰森握手的照片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收藏保存到档案馆里。这时候,很多校友惋惜地对杰克说:“你错过了这样好的成名机会,真是可惜,但你可以补救啊。你要立刻拿起笔,将你见到帕桑总理的情形写成回忆文章,送到报社去发表,这样也可以给你自己增加知名度。”杰克听了建议,可提笔写文章的时候却又无从下笔,这件事就慢慢搁置下来。

杰森成名以后,大学一毕业就顺利地找到了工作,不久就被一位富商的女儿看中,进了名门豪宅;而杰克却被分配到山区一所学校,当了一名老师。艰苦的工作之余,杰克常常思考着,当年如果自己能跨出那一大步,说不定杰森的一切就是他的,他的人生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默默无闻,也许他确实错过了人生最好的一步棋。可是回头一想,这样的思考又有什么意义呢?渐渐地,杰克放弃了那种毫无意义的思考,开始脚踏实地的工作。

不知不觉过去了十几年,杰克钻研教学,热爱学生,成了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园丁,由于他教学成绩突出,教研成果斐然,他获得了全国教育突出贡献奖,在全国教育表彰大会上,他受到了帕桑总理的表彰。这一次,他大踏步地走到帕桑总理面前,向总理问好,总理向他颁奖和祝贺的照片,第二天就出现在各家报纸的头版。他受到的表彰和获得的荣誉成为他就读过大学的骄傲,学校特地为他塑造了一尊雕像,激励前来学习的学生。而这个时候,杰森自费出版了一本作品集,他把帕桑总理与他的合影和一些不断回忆那次难忘经历的文章收集在一起,这本作品集寄给了他所认识的每一个人

百年以后,一位历史学家在整理档案时,偶然翻到了帕桑总理与杰森的那张照片,他在那里凝视了片刻,很快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而在杰克的那尊雕像前,他却凝视了很久很久……

(作者:张以进。有改动。)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在兄弟俩偶遇总理时,杰森敢大胆向前踏了一步,伸出双手与总理握手问好;而杰克竟然傻乎乎地看着总理,失去了一次成为名人的机会。

B.杰克和杰森这对双胞胎有许多方面是相同的:都考进同一所大学的教育专业,都有机会向总理f好,与总理合照的照片第二天都出现在各家报纸的头版。

C.小说灵活地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法,表现了杰克腼腆内向,办事有点缩手缩脚的性格特征,这为下文杰克脚踏实地地工作作了铺垫。

D.校友建议杰克将见到帕桑总理的情形写成回忆文章,杰克却搁置了,这既与杰森不断写同忆那次难忘经历的文章相呼应,又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E.小说通过叙写杰克和杰森这对双胞胎兄弟,向总理握手问好而成为名人的故事,为读者指明了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启发读者要把握好稍纵即逝的机遇。

14.小说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5.根据小说的情节故事,你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一步棋”是什么?请加以探究。(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

出道十年,名满天下,仍是后生,韩寒被欣赏他的人开玩笑地称呼为“韩少”。这个称呼隐含了戏谑的赞许之意,指他风流而自在,有品质,不是乏味的家伙。韩少是个作家,是中国唯一一位场地和拉力赛车的双料年度总冠军,是偶像,还是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博客的主人。他太有名,人们反而忽视了集这么多头衔于一身是何等不寻常。可是韩少真正成为广受尊重的韩寒,还是有一天他开通了博客,开始写作社会评论,与时代共振。他的风格不羁的言论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于是有一天,最古板的人也意识到这不是个胡闹的年轻人,在那将近3亿的点击量背后,是一个形象新颖的人道主义者在发出着自由的波长。

韩寒总是不在规定的框架之内,无论这框架是命令,还是习见。有一次他干脆在博客里用英文说,他要做的就是“干规定”。他认为这么做很自然,因为这些人们习焉不察的框架是荒谬的,不对的。

2006年3月,他在博客上引发“韩白之争”,攻击文坛的门阀之见,理不糙话糙,于是被抨击为“红卫兵”,导演陆川甚至拿他的做法与“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再一次抽到我父亲的脸上”相提并论。韩寒其后的作为证明这只是夸张其辞。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脑更决不受他人控制。

就像他在17岁成名时一样,每当他冒犯一个人,就等于冒犯一个有着私人关系和共同利益的群体。这狂妄本该激起更多愤慨,却再没有人接茬儿。安静,困惑。对这个毛头小子的轻视不见了。如果说文坛的正统派仍坚持说韩寒没有在小说中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基于现有的短视,但韩寒已经证明了他的对手是多么虚弱。

这在韩少却是“练手”。这是一个预示,他将用同样的机智去戳破四处弥散而且更沉重的荒诞泡沫。

几年来,他在博客文章中评论社会热点话题,有“周老虎”事件、火炬传递风波、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聚氰胺事件、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事件等等,也有较少人关注的新闻。选择什么话题,“一般以我看完新闻以后嘴巴微张为原则”。他只是受触动而写作。这些文章卓具影响力,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乃至有人称之为“80后的骄傲”,有人要选韩寒当市长,有人说“这个事情就等着韩寒评论了”。

“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这是韩寒的妙语,也可视为他的全部时评文章的主题。他的机智,幽默,用简单的逻辑揭示事实的荒诞的能力,对读者心理的熟稔,都相当耀目,至今仍被知识阶层低估着。这名松江二中7门功课不及格的留级生有一种自由生长、未受束缚的天分。他证明了很多人脑子里以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毋需存在的。

韩寒使用的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浅白汉语,凭借的是显明易懂的常理,他是一个善用“本来”的高手。在论述为什么抵制家乐福并无意义的时候,他并没有引述任何关于民族主义的学理——他对学理全无兴趣,你也可以说他对此甚为无知。他总会把严肃的果核塞进可笑的果肉。他率性,不端着,又不致失态,有着自然的分寸感。如果通读他的博客,苛刻的人也会惊讶于在每个逻辑细节,每个粗俗与有趣的交接点,每个自信到令人喜欢与自信到惹人厌烦的边际,他几乎都做对了

在文章中剥除一件事情的伪装对韩寒来说就像呼吸一样再自然不过。这些文章日积月累,产生了级数增长的影响力。他年轻,帅,有钱,经历传奇,酷,都为他的观点的传播提供了助燃剂。

“韩寒是什么呢?我觉得,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我们经过异常泥泞的、曲折的、阴郁和黑暗的跋涉之后所看到的那一片平原。”艺术家艾未未说。

(节选自2017年12月31日《南方周末》)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不用“话糙理不糙”而用“理不糙话糙”,是为了引出下文中当年人们对韩寒的抨击。

B.十年前知识界许多人对韩寒的所作所为是不能接受的,而十年后人们对韩寒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对这种变化感到惊讶。

C.韩寒虽然在小说中没有能够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但他的社会评论既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

D.当前的知识界对韩寒文章中所显示的机智、幽默和批判力仍然认识不足。

E.艺术家艾未未的话,一方面指出了韩寒文章的针对性或我们时代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表明韩寒代表一种希望。

14.“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请解释韩寒这句妙语的含义。(4分)

15.韩寒从一个个性突出的少年偶像作家,迅速成长为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性人物。请联系全文,试概括韩寒的成功因素。(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下面一段话中有四处表达不妥,请找出并任意选择其中三处加以改正,使其表达简明、连贯、得体。(3分)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日益消泯。小沈阳的滑稽表演想来也是雅俗共赏的。美国哲学家卡普兰对两种文化曾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固然香槟和白兰地是最好的饮料,但周末下午在球场,我们却需要一杯啤酒最能解乏。我们在观看“小沈阳”而开怀一笑的同时,也期待那种能够针砭时弊、发人深思的艺术作品不绝如缕。(任选三处)

(1)

(2)

(3)

(4)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教育部2010年1月15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此次活动的时间为1月10日至2月19日。活动通过中国文明网、央视网等媒体,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向学生征集春节吉祥物、春联、拜年短信、各地民俗,特别是如何“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好创意。活动还以中国文明网、央视网为主体,推出网上活动平台,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向祖国母亲拜年。拜年网页的内容设计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对挑选出来的精华内容,进行网上展示和手机传递

(1)对教育部提出的主张,你有什么看法?(3分)

(2)简要阐述你持上述看法的理由。(150字左右)(7分)

六、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童年时在家的窗前遥望远方,读书时在老师的指引下遥望远方……冬去春来,当你迈开青春的脚步,远方就更有梦幻色彩、更有神奇的魅力了。

在大自然的原野上有远方,在心灵的世界里有远方,在追求的跋涉中有远方,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上,更有洒满阳光也呼啸风雨的远方……

请以“远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关推荐

    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试卷 高二语文周考试卷 高一下周考语文试卷 高一下第七周周考语文试卷 高二4月周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试卷 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周练试卷 高二下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语文调研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第七周周练试卷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语文测试卷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关于高二4月周考的语文试卷 高三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试卷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测试卷 人教版高二下期中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期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7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2017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苏教版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7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高一下学期4月考试语文试卷 2017年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2017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下学期语文调研考试试卷 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试卷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的语文测试卷 高二下语文4月考试试卷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高二下学期语文调研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6届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8年苏教版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7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高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下册 2017人教版高二下期中考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2017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7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周练试卷 高三下学期语文试卷 2013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终质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年期末考试测试卷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下册2016 高二下学期期终质检语文测试试卷 2016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测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兰州市 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暑期试卷 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初二语文下期中联考试卷 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测试题 高二语文下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3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4月统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8高二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版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