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小编: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7《菩 萨 兵》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 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 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生字词。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2) 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 齐读词语。

(4)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

3. 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 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读讲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

2. 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 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 指名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用钢笔描红。

3. 完成课文后第三题。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读讲第2~5自然段

1. 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

2. 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三、读讲第6、7自然段。

1. 自由读。

2. 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 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 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 指名说说这两段讲什么。

四、读讲第8、9自然段

1. 自由读。

2. 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3. 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4. 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 自由朗读全文。

2. 说说藏胞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 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作业

1. 朗读全文。

2. 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附板书:

7 菩 萨 兵

朱德: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躲 跑 返回 流泪

课尾拓展:朱德和藏胞们各说了什么?试着在小组中演演。

8《李 广 射 虎》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多媒体PPT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 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 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 指导书写生字。

(1) 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 指导书写。

(3) 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 范读课文。

5.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 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 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 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 范读塞下曲。

(4) 指名读、齐读 塞下曲。

三、作业

1. 练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 细读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 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 指名读塞下曲。

(5) 齐读塞下曲。

2. 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 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 他是怎样的将军?

(3) 齐读第2自然段。

3. 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 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 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 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 指导朗读。

(5) 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 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 轻读课文。

(2) 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 指读课文。

(4) 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 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四、课堂练习

背诵塞下曲。

附板书:

8李广射虎

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清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

9、《少年王勃》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关键

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事情的起因。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又怎样?结果呢?

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1-2)二、(3-4)三、(5)

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3自然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2.教学第4自然段。

(1)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 自读第4自然段。

(3) 齐读诗句。

(4)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 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 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再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奇才。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个奇才?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作家的小老师》(齐读课题)

2、老师这儿有几个词,谁来读一读?

(1)出示词语:萧伯纳 娜塔莎 (师:这是两个外国人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能说说他们的身份吗?)

(2)出示一个字:教 (师:教是一个多音字,你能用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读第一声时,一般单用,指一种具体行为。如教书、教课等。

读第四声时,组的词就多啦,如:教学、教育、教室、教师等。课文中,这个字组成的词是:教育。师:生活中,一般是谁教育谁?

在这篇课文中,是谁给了谁教育呢?(小姑娘给了萧伯纳教育)

(3)难怪课题叫《大作家的小老师》呢!再一起读读课题。

3、质疑

一个普通的苏联小姑娘居然能让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称她为老师,你们想认识这小女孩吗?

二、品读课文

(一)认识小老师

1、(出示:小姑娘的课文插图)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那书上是怎样描写她的呢?打开书本,划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好好读一读。(课件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真是可爱极了。)

? 抓住外貌特点来表现一个人的可爱,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手法,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试一试。

2、(课件出示第一段,再读读,这小姑娘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姑娘……(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好久。)

? 利用他人对她的态度,从侧面来表现小姑娘的可爱,这又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三)释疑

1、过渡: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会给萧伯纳怎样的教育呢?好好读一读2-4自然段,品味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的对话。

2、师:让我们来再现他们分别的情景。

出示:“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1)自己读读,想想萧伯纳说这句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神态呢,又是怎样的语气呢?(出示填空: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 观察插图,学生联系当时情境设想。

(预设:自豪、神秘、自以为是、骄傲、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3)师:你是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这句话中哪些词给了你启发?

(抓住“别忘了”|“世界有名”、“大作家”等词来说)

(4)萧伯纳真的就是一个自夸自大的人吗?他这样一个大文豪有必要在一个小姑娘面前炫耀自己吗?

(5)(课件出示)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谁来把萧伯纳内心的想法读出来。

3、那这个小姑娘是不是像萧伯纳料想中那样惊喜万分呢?(不是)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谈谈感受。(课件出示第三段)

(1)理解“出乎预料”

师:小姑娘的做法与萧伯纳想的完全不同,这就是“出乎预料”。瞧,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多好的一种学习方法啊!

(2)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我们萧伯纳根本没想到?(竟)

指名读,注意这两个词语。

(3)同学们,好好读读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发现?(小姑娘在学萧伯纳说话,句式是一样的。)仅仅是句式相似吗?还有什么也会相似?(语气)这就是“口吻”,谁来学学这个小姑娘?

(4)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天真可爱、勇敢无畏、聪明机智、有礼貌……)

(5)那就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段话吧。

4、一个是世界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普通的苏联小姑娘,他们之间的对话多么有趣啊!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出示二、三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读

(2)男生——萧伯纳,女生——小姑娘

5、过渡: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姑娘天真的一句话在萧伯纳听来却意味深长。

(1)、(课件出示第四段)齐读。你怎样看待萧伯纳的反应?

(2)、学生谈感受(围绕“为之一震”、“马上”来谈)

(3)、师:读到这儿,你觉得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呢?(谦虚、善于反思……)

三、升华主题

1、师:是啊,就是这一次偶遇,苏联小姑娘一句天真的话语,却促使萧伯纳回去后仍在深深地反思,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课件出示:“一个人……永远谦虚。”)

2、自己读读这段话,谈谈你的理解。

3、引导学生抓住“不论……都……任何人……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等重点词句读好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

4、 这句话是小女孩有意教育萧伯纳的吗?(不是,是萧伯纳自己体会出来的一种感受。这就是“感触”,深有感触,就是感受很深。)

5、小姑娘无意中的话给了萧伯纳启发,于是萧伯纳说——她是我的老师(引读),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萧伯纳对小姑娘充满着一种怎样的情感?(佩服、感激、尊重……)

6、这里的老师是一种职业吗?(不是)难怪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了不起的人总是能够谦虚地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学习。

7、让我们记住萧伯纳悟出的道理。

8、瞧,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胸怀,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气度!一点点缺失就让他有了如此深刻的反思,让他把一个小姑娘称为自己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再回头看看课题,此时,你觉得大作家的“大”还仅仅指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是呀,萧伯纳不仅有着出众的才华,更能够严于律己,有着宽广的胸怀,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

9、 当然我们更不要忘记大作家的这位小老师,这个“小”字,不仅仅是年龄小,更包含着大家对她的喜爱!

10、 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课题。

四、作业:

1、收集一些关于平等相待或者谦虚的名人名言,我们来比比谁找得多。

2、把《大作家的小老师》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并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

习作三

教材分析:

本次作文共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主要写小作者仔细观察看到的景物。写得清楚、明白,充满同趣。第二部分是“习作要点讨论”。紧扣本次习作训练要点,对“例文”的有关写作方法)作了提示。第三部分是“作业”。先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建议充分进行习作的交流。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领会写发现一要新,二要细。

3、按照“作业”要求,从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平时生活中新发现的情况

二、揭示要求,明确目标

1、出示要求,思考:

(1)、写什么?

(2)、怎样写?

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

1、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发现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细观察,抓重点。(板书)

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

1、口述。

①自由练说。

②同桌互说

③指名说

④师生共同评议

2、写稿。

第二课时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练习3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海带有指定偏旁的字。

3、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4、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8条成语。

7、通过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教学准备:小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看看这3个字是什么结构。

(3)从笔顺规则来看,这几个字的书写笔顺怎样?

(4)在书写时,你认为哪些地方该提醒大家注意?

(5)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

3、练习

(1)按笔顺规则,边说边书空。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

(1)请同学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端正。

(2)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表扬。

(3)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练习。

二、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6个偏旁的名称。

(2)指名读一读。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3、引导学习其他的偏旁。

4、练习

(1)学生字自己的书上填上带有指定偏旁的字,请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试读6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集体读一读,教师指导。

(3)指名读,思考:这6个词语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

(4)小黑板出示:万众一心 瞬息万变万里长城

*通过查字典,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结合词语,理解词语中的“万”。

*小结:这两个词语中表示数量的“万”并不是指“一万”。

*让学生用笔画出其他词语中表示数量的词,看看它们是什么意思?

(5)小结:遇到类似的词语,就要细细地分辨,揣摩,搞懂它们的真正意思。

3、练习读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同学读一读句子,其他同学思考:这两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比喻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云雾一会儿像“茫茫的大海”,一会儿又像“巨大的天幕”?

*引导进行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增添感性认识。

(3)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句子所描绘的情境,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与我们以前学的打比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3、练习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练习

4、反馈

二、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例句:

*讲解修改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指名读改过的句子,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改?

(2)出示第一个病句

*轻声读一读。

*找一找,这句话有什么毛病?

*思考:毛病找到了,该怎样修改呢?

*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让学生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凭借语感检查是否正确。

(3)归纳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一读(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找(找出句中的毛病);三思(思考如何改);四改(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五再读(读改过后的句子,检查所做的修改是否恰当)。

3、练习

(1)让学生用以上的方法步骤练习修改两个病句。

(2)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反馈

(1)评议

(2)表扬修改全对的同学,让有错的同学进行订正。

(3)朗读修改以后的句子。

三、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8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练习读

(2)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找几位同学排演

一、第七题

1、谈话,揭示课题

2、自由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4、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5、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每幅图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6、以第一幅图为例,让学生说说,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准备怎么办,你准备怎样去同别人商量?

7、根据发言,进行指导:

(1)态度要诚恳(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8、分组练习商量,准备表演。

9、请几组学生表演每幅图遇到的情况。

10、小结,启发学生出题,根据情况练习商量的话题,也可以进行表演。

    相关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题(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2017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苏教版) 2017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案设计 二年级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17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苏教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下卷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训练:第三单元 2016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上册)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7、菩萨兵教学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教科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目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卷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自测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解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2016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练习3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3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过关试卷(语文苏教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试卷第三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17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上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单元目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题(苏教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下)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单元目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苏教版附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教学设计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赶海教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0恐龙教学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201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初三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7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小学一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2017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2017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三单元试卷月考 本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2017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部编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下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下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下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下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训练题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