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展开想象——《青蛙看海》教学谈

小编: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展开想象——《青蛙看海》教学谈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展开想象

——《青蛙看海》教学谈

《青蛙看海》讲了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课文以生动活泼的小动物故事吸引着学生,以文中小青蛙为了实现理想不怕困难的精神强烈地激励着学生,以小松鼠乐于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感染着学生,是小学生爱不释手的一篇童话故事。在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本着现代语文大教育观,我们认为,语文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是主体的课堂,活动的课堂。要提高课堂质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活动方式的选择。怎样的活动方式才是真正符合儿童本性的呢?

通过实践,我们感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兴趣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爱语文,学语文的兴趣,并逐步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根据课文的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教学《青蛙看海》一课,创设了“青蛙登山”的情境。同学们戴上头饰,扮演“松鼠”、扮演“小青蛙”,在“松鼠”的带领下,“小青蛙”一级一级往山顶跳。学生的表演欲望被激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按自己表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去操作,去裁决,合情合理的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在指导对话中我试着把学生推向文中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表现。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小青蛙登山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人与文融合在一起,情感得到了升华。

2、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凸显语文本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抓住的本质,落实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教学中以读为主,通过反复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熏陶学生的情感。此外,词句训练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展开。初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文中词语“一级一级”、“不知不觉”……的意思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如教学“善跑”时让学生说,哪些动物是善跑的?学生回答:1、鸵鸟是善跑的,跑得比地铁还要快。2、猎豹是善跑的,跑得比风还要快。3、森林之王狮子是善跑的,因为它们捕食斑马等猎物,要有强劲有力的双腿和飞快的速度。还有,清挖渴望看到大海,大海是什么样的?出示填空:(

)的大海,让学生练习。学生回答:蔚蓝的大海、湛蓝的大海、一望无边的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广阔的大海、美丽的大海……这些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尊重学生的体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习枯燥乏味,学生易疲劳。为了避免这类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分角色读、演一演等,使课堂气氛保持活跃,结构有张有弛。其中多媒体起到了明显的优化课堂的作用。《青蛙看海》是看图学文,加之二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因此,课文插图、重点语言训练都借助多体展示。随着讲解,多媒体出示的“高山”、“大海”,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一经图示,则一目了然。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原文,还发挥了激发情感、入情入景、指导朗读的功效。尤其在教学“松鼠帮助青蛙登山看海”时,设计了课文动画。多媒体声、情、画并茂的演示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听听、看看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有了感性认识,再读读课文,就不难想象松鼠帮助青蛙的情景,体会出青蛙由失望到又充满希望的心情变化。

教学中还强调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点拨,如朗读指导。“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谢地朗读课文”是第一学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朗读训练也是本课教学的重中之中。在指导朗读对话时,引导学生首先分角色朗读,然后评价同学的朗读。有的学生评价说,松鼠的话“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读得好,读出了小松鼠对青蛙的鼓励,青蛙听了,失望的心情立刻烟消云散了。评价过后,让学生再试着读一读,这样层层点拨,学生慢慢就读出味来了。

4、展开想象,课堂得到延伸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认为,阅读教学不是教师通过教材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教师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我没有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灌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而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

学生在理解品读完课文后,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弘扬个性发展、激发想象的创新平台:“登上了山顶,青蛙会说些什么?”这时,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感谢你,小松鼠,使你帮助我实现了我的愿望”有的说:“谢谢你,小松树,是你让我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有的说“大海清澈、明净,多么美丽呀!”还有的说“大海这么美呀,我要让我的小伙伴也来看大海”……那么小松鼠又会说什么呢?有的学生的回答令人拍手叫好:“是靠你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才登上了山顶。”学生的想象自然贴切,突出了课文的主题。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相关推荐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创设情境 激发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国大典》教学案例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教师随笔 激趣 导悟 迁移——《青蛙看海》教学谈 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教师随笔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中心稿) 激发兴趣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 培养兴趣 启发想象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公开课教案 感知动物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感知动物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10《青蛙看海》 创设美的课堂 激发审美情趣 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想象中创新 创设情境 激活课堂 青蛙看海教案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体验生活,融情于教,激发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我教《青蛙看海》 培养乡土情感,激发写作兴趣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评课 《青蛙看海》练习 解读《青蛙看海》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创设情境 整体感悟 激发想像 诱导创新——《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三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四 创设情境 开拓联想 延伸课外 创设情境 开拓联想 延伸课外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二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激发兴趣,快乐习作 激发兴趣快乐习作 《青蛙看海》教学实录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五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一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六 《青蛙看海》练习题 寻找机会,激发兴趣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 教案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 教案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 教案教学设计 利用课文,激发兴趣 《青蛙看海》教案之三 《青蛙看海》教案之一 【拟出情境 写出兴趣】 执教《青蛙看海》有感 情境激发指向强化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一 青蛙看海 教案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案之二 《青蛙看海》教案之二 展开想象的翅膀——谈教学《匆匆》 展开想象的翅膀——谈教学《匆匆》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青蛙看海》教案之一 《青蛙看海》教案之三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九法 《青蛙看海》课文内容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怎样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二年级《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课文内容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青蛙看海》案例评析 《青蛙看海》听课评课 激发联想想象 诱导迁移拓展──《雨说》教学探索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小学二上《青蛙看海》教案 青蛙看海_教学反思案例 体验生活,融情于教,激发兴趣论文精品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青蛙看海-真棒教案教学设计